内容介绍
该图册为《色盲检查图》的D五版,原《色盲检查图》自1958年初版问世以来,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支持下,广泛用于各类体验,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的认可。根据D前体检和临床工作需要,本修订版增添了丰富的新图并归类分为D5组。D1组图可供大规模快速检查之用;D2组图D简单的几何图形为特点,特别适合文化程度较低的成人和文盲体检用;D3组适合查检查儿童;D4组为多位数字组,供对色觉有较高要求的职业人员体检时用;D5组为后天色觉检查图,适用于临床眼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对眼底疾病和视中枢疾病的辅助诊断。 本书主要适用于各级眼科医生及体格检查医生。
俞自萍,女,(1920-11-27),浙江嵊州市人。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毕业于国立英土大学医学院(现浙江医科大学)6年制医本科。1949年在南京医学院附院眼科任住院医师,1953年任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治医师,1954年任讲师,并先后在上海D一医学院、上海市D六人民医院、D一人民医院眼科进修,1959年任眼科副主任、眼科教研组副主任,1981年任南京医学院D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副教授,1983年晋升主任医师,1986年任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南京分会眼科学会WY,中国照明学会颜色视觉专业WY会WY,江苏省卫生厅防盲工作医学顾问。她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尤以颜色视觉和眼科矫形手术为其专长。研制“眼科模型眼”,1957年编绘中国D一套“色盲检查图”,至1997年共发行5版,系国防部、卫生部指定的体检色觉检查标准图。发表有“一个视网膜脱离裂孔定位简单计算式”、“内翻手术后的角状畸形外翻矫正术”、“全上睑切除后眼睑成形术”、“长期保存角膜的生化与组织检查”等论文30余篇,主编《先天性及后天性色觉检查图》、《颜色视觉与色盲》、与曹凯、曹愈主任医师合著《现代色觉检查图》等专著,后者获1992年江苏省科技成果四等奖,前者获卫生部科技二等奖。曾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南京市XJ工作者,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我最近刚好在准备一份关于视觉感知和色觉障碍的学术报告,需要一些权威的参考资料。偶然间得知了这本《色觉检查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手之后,我才发现它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编排设计非常专业,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经典色觉检查图,而且这些图谱的质量都非常高,印刷精细,色彩还原度也很不错,这对于准确评估色觉至关重要。更让我赞赏的是,书中不仅提供了检查图,还对每一种图谱的设计意图、所能检测的具体色觉障碍类型以及相关的科学依据都做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我理解色觉检查的原理和方法非常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不同版本之间的演变,这对于我梳理研究的脉络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一个研究者,我深知细节的重要性,而这本书在细节上的处理做得非常到位。从图谱的清晰度到文字的严谨性,都体现了出版者的专业态度。它不仅是一本实用的检查工具,更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参考书。
评分我是一名老司机了,开了十多年的车,从来没想过色盲色弱这个事情会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最近听说驾照年审体检的时候,对色觉的要求好像越来越严格了,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朋友说可以买一本这样的色盲检查图在家先试试,免得到时候体检不过关。这本书到手后,我翻看了里面的内容,感觉确实很专业。图谱的种类非常多,而且排列得很系统,从简单的到复杂的都有。我对着书上的图谱,自己对照着看,有些地方确实感觉有点模糊,心里也大概有了数。书里的说明也很清楚,告诉我每一种图的用途,以及可能代表的色觉问题。我尝试了一些不同版本的图,感觉就像在玩一个色彩游戏,但同时又是一种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自测平台,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关注自己的色觉状况。而且,它还强调了“第五版”这个概念,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与时俱进的,更新的信息更可靠。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棒了!作为一个平时对色彩不太敏感的人,我一直对自己的色觉有点模糊不清,尤其是在考虑考驾照的时候,这让我有点焦虑。我曾经试过一些零散的网络测试,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也不够权威。收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它非常规整,印刷质量很好,图谱清晰,不像有些盗版书籍模糊不清。它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条理,从最基础的色觉原理讲起,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入各种色盲检查图。我尤其喜欢它图文并茂的设计,每一个图谱后面都有详细的解释,告诉我它能检测出什么程度的色觉异常。这让我不仅仅是“看图猜答案”,而是真正理解了这些图谱背后的科学原理。而且,这本书非常全面,涵盖了色盲、色弱等各种情况,测试项目也非常多,感觉比驾校体检的还要详细。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全套”的解决方案,让我可以一次性地了解自己的色觉状况。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方便携带,我甚至可以在通勤路上随时拿出来对照练习。它的实用性真的让我非常惊喜,解决了我的一个大烦恼。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色盲色弱这些概念只是模糊的了解,觉得好像离我生活很遥远。但最近因为家里的小孩在幼儿园体检时被老师提了一下,说他似乎对某些颜色不太敏感,我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朋友推荐我看看这本书,说它很权威,而且内容很齐全。收到书后,我翻看了几页,发现它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实用得多。书里的图谱设计得很有意思,不像那种枯燥的图表,有些图还有点像游戏里的图案,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我试着用它给孩子做了几次测试,虽然他还小,理解能力有限,但我能感受到他盯着图谱时的专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后面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解读,告诉我如果孩子在某个图谱上出现问题,可能意味着什么。这让我对孩子的色觉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知道接下来应该如何进一步观察和寻求专业的建议。这本书的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即使是像我这样对医学不太懂的人也能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对色彩的敏感度一直非常重视。我深知,如果对色彩的感知存在偏差,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真实度和艺术表现力。因此,当我看到这本《色觉检查图》时,立刻被它吸引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大气,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打开后,里面的图谱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们不仅清晰度极高,而且色彩的还原度也非常逼真,这对于准确评估色觉至关重要。我喜欢它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从基础的色觉测试到更复杂的色盲、色弱检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于第五版的更新,这表明它是在不断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书中对每一种检查图的原理和应用都有详细的解释,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色觉科学。对于我这样的摄影师来说,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色觉,有助于我在后期处理中更好地把握色彩的细微差别,从而创作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它不仅是一本检查工具,更是一本提升我艺术鉴赏力的辅助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