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国学经典大字注音版全本全集无删减楚辞 南京大学出版社 可搭配诗经唐诗宋词元曲

尚雅国学经典大字注音版全本全集无删减楚辞 南京大学出版社 可搭配诗经唐诗宋词元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启铜 编,邓启铜,诸泉 译
图书标签:
  • 国学经典
  • 楚辞
  • 注音版
  • 大字版
  • 全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诗经
  • 唐诗
  • 宋词
  • 元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尚雅悦知旗舰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25836
商品编码:27353526449
品牌:尚雅悦知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   本   信   息                                         

全民阅读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第二辑)楚辞

 

书名:楚辞

丛书名: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

丛书主编:邓启铜

定价:26元

条码:9787305124587

开本:787mm*1092mm    1/16

印张:16

字数:300千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End_Of_Item_Desc End_Of_Item_Desc

                                     目        录                                 

 

离骚
x;">九歌
x;">东皇太一
x;">云中君
x;">湘君
x;">湘夫人
x;">大司命
x;">少司命
x;">东君
x;">河伯
x;">山鬼
x;">国殇
x;">礼魂
x;">天问
x;">九章
x;">惜诵
x;">涉江
x;">哀郢
x;">抽思
x;">怀沙
x;">思美人
x;">惜美人
x;">惜往日
x;">橘颂
x;">悲回风
x;">远游
x;">卜居
x;">渔父
x;">九辩
x;">招魂
x;">大招
x;">惜誓
x;">招隐士
x;">七谏
x;">初放
x;">沉江
x;">怨世
x;">怨思
x;">自悲
x;">哀命
x;">谬谏
x;">哀时命
x;">九怀
x;">匡机
x;">通路
x;">危俊
x;">昭世
x;">尊嘉
x;">蓄英
x;">思忠
x;">陶壅
x;">株昭
x;">……
x;">九思

 

 

End_Of_Item_Desc

                                      内   容   简  介                                              

《楚辞》的出现,唤醒了《诗经》后沉寂达300年之久的诗坛。刘勰说:“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
x;">《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诗歌,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x;">屈原是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之父。屈原的《离骚》不但是《楚辞》中杰出的作品,而且是中国诗歌史上篇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离骚》开辟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先河,其风格表现在壮烈激情、飞腾的想象、奇幻的意境和绚丽的文采上。
x;">《离骚》的比兴手法更胜于《诗经》,其善鸟香草陪忠贞,恶禽臭物比馋侫,无不寄情以物,托物以讽。《史记》称《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结,其行廉。其称文大小而指级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x;">《楚辞》的语言形式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楚歌的形式,创造了句法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诗体,为以后五言诗、七言诗、辞赋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文         摘                                                

 

                                                理由                                                  

南京大学版国学经典是在2004年云南大学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与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节目曾隆重!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End_Of_Item_Desc

                                   实             物                                                      

                                 作 者 简 介                                         

        邓启铜,1991年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出版社编辑,深受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和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的影响,在恩师刘钧院士的热情鼓励下,于2003年8月10日开始辅导邓雅文等背诵《论语》、《老子·大学·中庸》、《诗经》,深感读经对于培养儿童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对《论语》、《老子·大学·中庸》、《诗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的注释,并坚持十年注释国学经典约四十部。

 

 

 

End_Of_Item_Desc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 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 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 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 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经为根,史为本,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孝    经     
2、弟 子 规     
3、增广贤文     
4、三 字 经     
5、百 家 姓     
6、千 字 文     
7、五 字 鉴     
8、千 家 诗     

国学一级小测试

                                                       
1、 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2、 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3、 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4、 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5. 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
6. 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
7. 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 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大    学   
2、论    语      
3、中    庸    
4、老    子      
5、龙文鞭影    
6、声律启蒙     
7、笠翁对韵      

国学二级小测试

1、 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    学会学习
2、 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3、 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 庸》——学会发展
4、 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 子》——学会谦虚
5、 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6、 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7、 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国学三级标准
1、孟     子     
2、诗     经      
3、孙 子 兵 法
4、三 十 六 计    
5、幼 学 琼 林   
6、唐诗三百首    

国学三级小测试

1、 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 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 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 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6、 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易    经      
2、尚    书      
3、古文观止     
4、庄    子      
5、六祖坛经      
6、楚    辞      
7、古 诗 源     

国学四级小测试

1、 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2、 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3、 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 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 子》——学会理想
5、 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6、 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7、 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礼记、周礼、仪礼
2、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
3、 尔雅、说文解字
4、 山海经

5、 荀子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 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2、 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3、 尔雅、说文解字: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4、 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5、 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End_Of_Item_Desc
《楚辞》:熔铸江汉之魂,磅礴千古绝唱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星河中,《楚辞》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照亮了中华文明的漫漫长路。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之一,更是我们探究先秦时期楚地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以及浪漫主义文学精神的宝贵钥匙。它不像《诗经》那样质朴清新,更不像后来的唐诗宋词那样精雕细琢,《楚辞》独辟蹊径,以其瑰丽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奇谲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古代世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感人至深的灵魂画卷。 《楚辞》的诞生,与战国时期南方楚国的崛起和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息息相关。楚国,一个地处长江中游,风气浓郁、民情淳朴的国度,其地理环境的壮阔秀丽,孕育了楚人浪漫奔放的性格;其巫风盛行的宗教习俗,为《楚辞》提供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神秘主义色彩;其与中原文化既交流又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使得楚辞在艺术形式和语言风格上都呈现出与《诗经》截然不同的风貌。可以说,《楚辞》是江汉大地上一朵奇异而绚烂的花朵,它饱含着楚地人民对天地万物、神灵鬼怪、人生理想的独特感悟。 《楚辞》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不同于《诗经》的现实主义基调,而是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奔放的情感。《楚辞》的作者们,尤其是伟大的屈原,将个人情感的抒发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爱国情怀、政治抱负、人生失意、故国之思,与神话传说、山川景物、瑰丽想象融为一体,创造出既有现实基础又不乏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例如,在《九歌》中,作者描绘了对神灵的祭祀和歌颂,将人间的情感与神界的神秘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爱情、思念、离别、祝福的歌谣。而在《离骚》中,屈原更是将个人的忠君报国、怀才不遇的悲愤,化为一场史诗般的灵魂求索,他驾着龙舟,乘着风云,上天入地,寻找可以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君王,这种超越时空的宏大叙事,以及对自身品格的极度自信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共同铸就了《离骚》不朽的艺术魅力。 《楚辞》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瑰丽的意象。在《楚辞》的世界里,山川草木不再是简单的景物描写,而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湘君》、《湘夫人》中的江水、洲渚、云、雨,都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山鬼》中的高山、幽林、鸷鸟、毒蛇,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危险的氛围。《楚辞》的作者们还善于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奇禽异兽、神灵鬼怪,例如龙、凤、九天神女、河伯、宓妃等等,来丰富作品的想象空间,增强艺术感染力。这些奇幻的意象,与作者炽烈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楚辞》充满了神秘、瑰丽、澎湃的艺术张力。 《楚辞》在语言艺术上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它在继承《诗经》“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 基础上,又创造了“香草美人”的比喻传统。“香草”往往象征着美好的品德和高洁的节操,“美人”则常用来比喻君王或理想中的贤明君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后世文人创作的重要借鉴。同时,《楚辞》的语言风格,与《诗经》的质朴自然不同,更显华丽、繁复,多用奇字、僻字,句式也更为灵活多变,形成了独特的“楚辞体”风格。例如,《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乐饮酒, the wine cups are filled and emptied. With their fingers, they tap the table and hum a tune.”(原文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种长短句结合,跌宕起伏,情感充沛的句式,以及“纷”、“淹”、“零落”、“迟暮”等词汇的选择,都体现了《楚辞》独有的艺术语言魅力。 《楚辞》的作者阵容也十分强大,但最为人熟知的、也是对《楚辞》贡献最大的是屈原。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构成了《楚辞》的核心部分。屈原以其高尚的人格、坎坷的政治生涯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奠定了《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除了屈原,《楚辞》中还有宋玉、唐勒、景差、庄舄等人的作品,他们或继承屈原的风格,或开创新的领域,共同丰富了《楚辞》的艺术宝库。《楚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人一时之功,而是在楚地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文学创作中逐渐汇聚而成。 《楚辞》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涉及政治、哲学、宗教、伦理等多个方面。首先,它体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屈原等作者以自身遭受的政治迫害和国家的衰落为背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其次,《楚辞》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屈原在《天问》中,对宇宙的起源、天地的运行、神话传说等提出了一系列疑问,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精神。同时,《楚辞》也反映了楚地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神话观念,对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楚辞》还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个人品德的追求,作者们在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高洁品格的坚持和对世俗污浊的鄙弃。 《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范式和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在思想上,其浪漫主义精神、爱国情怀、人文关怀等,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从汉代的“乐府诗”到魏晋南北朝的“骚体诗”,再到后来的诸多文学流派,《楚辞》的影子无处不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也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学血脉之中,成为我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楚辞》,就如同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老而神秘的楚地。我们能感受到江河的奔腾、山林的幽深,能听到巫歌的吟唱、民间的呼唤。我们能体会作者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现实的深沉忧愤,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人的灵魂;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它是一杯醇酒,越品越有味。 《楚辞》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追求。研究《楚辞》,就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理解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楚辞》的魅力,在于它那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于它那穿透时空的思想力量,在于它那永恒的人类情感共鸣。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品读、去感悟、去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精装版的古籍,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非常出色,摸上去有一种温暖的厚实感,绝非那种轻飘飘的印刷品可比。我最欣赏的是它的装帧设计,那种古典的韵味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老气横秋,又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承载的文化重量。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字体,那份大字印刷带来的阅读舒适度,简直是为我这种经常需要长时间阅读的“老花眼”量身定做的福音。注音的处理也十分考究,并非那种生硬的粘贴上去,而是与原文的排版融为一体,既保证了学习的便利性,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籍的美感。每次摩挲着这些文字,都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文人的气息,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对于国学爱好者来说,能够拥有一本如此用心制作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套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都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书卷气。

评分

对于我这种热爱传统文化的“发烧友”来说,实体书的收藏意义无可替代。这套书的印刷工艺,尤其是油墨的均匀度和墨色的沉稳,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没有那种廉价的漂浮感。它的开本大小适中,既方便在家中案头细读,也可以在旅行时携带,即便内容厚重,拿在手上也觉得稳重可靠。我最满意的一点是,这套书在提供详尽注释的同时,并没有过度“干预”文本本身,它尊重了古典文学的原始美感,让读者有空间去进行个人的想象和体悟,而不是被过多的现代语言过度“喂养”。每当夜深人静时,点一盏暖灯,翻开这本字大悦目的书卷,那种与古人对视的宁静与敬畏,是任何电子阅读器都无法给予的深层精神满足。

评分

我家的客厅书架上已经堆了不少各种版本的诗词歌赋,但这一本给我的感觉是独特的。它的排版布局很讲究“呼吸感”,每一页的留白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使得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而且,它不仅仅是“楚辞”的集合,那句“可搭配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提示语,虽然是附加价值,但实际上反映了编者希望读者能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国古典文学脉络的用心。虽然这本书本身可能只侧重于楚辞,但其严谨的学术风格,无疑为我后续去深入研究《诗经》或唐诗的格律和用典提供了极佳的范本和参考标准。它的存在,像是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人在学习其他断代文学时,能回溯到更早的文学源头,理解语言演变和风格流变,这是一种非常全面的文化熏陶。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古典文学素养,特别是对“楚辞”这种篇幅宏大、情感浓烈的作品的系统性把握。这套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篇章的引入到具体的注释,层层递进,完全可以作为自学教材来使用。特别是它的“全本全集无删减”承诺,让我感到物有所值,这在如今很多追求“轻阅读”的出版物中是十分难得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似乎还附带了一些关于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的背景资料,这些补充性的内容,虽然篇幅不长,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作品创作时的心境和当时的社会图景。这种全景式的展现,让阅读不再是孤立地品味辞藻,而是置身于历史洪流之中去感受那份悲愤与浪漫,感觉自己对辞赋的理解因此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了。

评分

我尝试着对比了市面上几家出版社的版本,最终选择了这一套,主要是冲着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学术信誉去的。这套书的校对工作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校勘之精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比如对一些生僻字词的释义,旁注的解释既权威又深入浅出,不像有些版本那样简单罗列字典词条,而是结合了具体的语境和流传的典故进行阐述,这种深度的解读,对于想要真正领会古代文学精髓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我特意查阅了其中几处争议较大的篇章,发现此版本的处理相对更加审慎和严谨,体现了学者的治学态度。它不是简单的文本复印,而是融入了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使得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也能在不被误导的前提下,享受到纯正的国学滋味。这种对学术质量的坚持,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