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

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建华曹锦炎... 编
图书标签:
  • 甲骨文
  • 文字学
  • 古文字
  • 汉字
  • 语言文字
  • 历史
  • 考古学
  • 书法
  • 字典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辞书
ISBN:9787532650057
商品编码:27378593834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
  • 作者:编者:沈建华//曹锦炎
  • 定价:98
  • 出版社:上海辞书
  • ISBN号:978753265005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10-01
  • 印刷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210
  • 字数:246千字

内容提要

沈建华、曹锦炎编著的《甲骨文字形表(增订 版)(精)》系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甲骨文 电子资料库为基础编著的一部甲骨文检索工具书。相 比2001年的香港版,《甲骨文字形表》收集原《总表 》遗漏的异体字形,同时增加了《甲骨文合集补编》 和《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新见的甲骨文字和异体字 ,共计收集甲骨文6211个、单字4024字(据流水号) 、异体字2187字,修补字头380个。作者历经数年, 多方校勘,使《甲骨文字形表》堪称完备,大大方便 了学人以及书法爱好者的实时检索和系统研究。增订 版由原编著者增补6种甲骨著目所著录的194个甲骨文 字(含合文),以适应广大读者甲骨学研究和书法研习 的迫切需要。
    

目录

增订版出版说明
修订版序(陈方正)
序(饶宗颐)
前言(李学勤)
绪论
凡例
部首顺序检索表
部首页码检索表
甲骨文字形表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字形总表)校记
参考文献目录
後记
再版後记


《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内容简介 《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是一部深入探索中国早期文字——甲骨文——的权威性工具书。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历年出土的甲骨文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与辨析,旨在为研究者、学习者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准确、易于查阅的甲骨文字形库。 本书的核心内容集中于甲骨文的字形及其释义。在“增订版”中,编纂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纳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对原有字形进行了更审慎的考证,并对部分字形的释义进行了修正与完善。本书收录的字形,力求最大程度地反映甲骨文的原貌,每一条目都附有清晰的字形摹写或拓片影印,便于读者直观地观察和比较。 除了字形本身,《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还对每一个甲骨文字的意义、读音(依学术界通行意见)、在甲骨文中的常见用法、以及其演变脉络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字形或释义,本书会引用相关学者的不同观点,并加以客观的评述,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编纂者在释义时,特别注重结合甲骨卜辞的真实语境,力求还原文字在当时社会生活、宗教祭祀、政治军事等活动中的实际意义。 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使用的便捷性。字形条目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例如,可以按照字形的笔画多少、部首归属,或者按照字义的类别进行划分,方便读者根据不同的检索需求进行查阅。每一条目都力求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学术术语,以便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能够理解。 《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不仅是一部静态的字形汇编,更是一扇通往商代社会文化的大门。通过对甲骨文字形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商代先民的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物质生活、精神信仰等方方面面。本书的编纂者在字形的考证和释义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商代的历史事件、天文历法、地理环境、动植物知识、器物形制等,这些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此外,本书的“增订版”还可能包含了对甲骨文断代、殷墟地理、甲骨缀合等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例如,对于不同时期甲骨文的书写风格、字形特点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甲骨文的书法演变;对殷墟遗址考古发现的介绍,则能帮助读者了解甲骨文出土的背景。 总而言之,《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是一部集资料汇集、考证辨析、释义研究、文化解读于一体的学术力作。它以精美的装帧和严谨的内容,为研究和学习甲骨文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公众了解中国早期文字的魅力打开了一扇窗户,是所有对中国古代文字、历史、文化有深度兴趣人士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其学术层面,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让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重新焕发出生机,走近普通读者。我会在闲暇时,随手翻开一页,随意选择一个字形,去品味它的构造,去追溯它的起源。这种缓慢而深入的阅读体验,让我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仿佛与历史长河中的先贤进行了一次无声的交流。

评分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认知维度。我曾经以为文字只是符号的组合,但《甲骨文字形表》却让我看到了文字的“根”。每一个字形,都如同一个微观的符号宇宙,里面蕴含着古人的观察、想象和智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字形的解析,它并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读者一步步去探寻字形背后的逻辑,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绝对是我近几年来最令我惊喜的图书之一,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内心对于古文字研究一直以来存在的某种空白。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相关的学术著作,但往往因为其艰深的术语和过于理论化的论述而望而却步。然而,《甲骨文字形表》则以一种极其亲民且严谨的方式,将庞杂的甲骨文世界徐徐展开在我眼前。首先,其“增订版”的名称就暗示了内容的丰富与更新,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印证。相较于市面上可能存在的旧版本,它无疑包含了更多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的甲骨文资料,这对于追求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评分

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学术严谨性和大众普及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并非一本简单的字典,而更像是一本“甲骨文的百科全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常常会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沉浸在其中,从一个字跳到另一个字,惊叹于古人造字的巧妙。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甲骨文作为一种文字,它不仅仅是记录信息的工具,更是承载了当时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的“活化石”。它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那个遥远时代的大门,让我能够窥见商周先民的生活图景。比如,书中对一些表示祭祀、占卜的字形进行解释时,那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仿佛扑面而来,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信仰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精美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作为一本“精装”本,它的纸质上乘,触感细腻,封面设计典雅而不失古韵,能够瞬间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而在内容方面,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古文字学家,但书中对于每一个甲骨文字形的展示,都配以了详尽的释义、演变过程的简单说明,甚至还有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理解的门槛。我尤其欣赏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字形,而是试图构建一种“说文解字”的体系,让你能够感受到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承载着古人生活的智慧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例如,书中对“山”字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字形,还可能穿插了古代先民如何观察山峦起伏、并将其抽象为符号的思考过程,这种具象化的讲解,比枯燥的符号对比更加生动有趣。

评分

我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因为它的丰富性和深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份甲骨文字形汇编,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每当我翻到某个特定的字形,我都会忍不住去联想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这种跨越千年的对话,让我对文字的生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增订版”确实名副其实,它让我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以及知识的迭代更新。

评分

从我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激发我对历史和语言学持续的兴趣。我并非希望通过它成为一名专业的甲骨文研究者,但它提供的知识,足以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源头产生更深层次的敬畏感。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低语着它们曾经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从最基础、最常见的字形开始,逐步深入到一些相对复杂的象形字和指事字。这种编排,不仅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有动力继续探索下去。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图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启迪心智、丰富学识的百科全书。我非常庆幸能够拥有它,因为它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根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汉字的演变过程充满了好奇。

评分

作为一名对汉字本身怀有深厚情感的读者,我一直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有它自己的故事。《甲骨文字形表》做的,就是将这些故事挖掘出来,并以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它让我看到,汉字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古人与自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这种“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思考。我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字形,更是古人观察世界、表达思想的方式。

评分

我必须提到,《甲骨文字形表(增订版)(精)》在设计上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大部头,而是可以通过相对轻松的方式来接近。书中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专业术语,也都有简要的解释,或者通过上下文能够理解。我常常会在阅读一篇历史小说或观看一部历史纪录片时,联想到书中描绘的甲骨文字形,这种知识的触类旁通,让我的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高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