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组织病理学入门+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 皮肤病学书籍 皮肤科医生的基本知识 主要介绍皮肤

皮肤组织病理学入门+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 皮肤病学书籍 皮肤科医生的基本知识 主要介绍皮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皮肤病理学
  • 皮肤组织学
  • 皮肤科
  • 病理学入门
  • 实用皮肤病理学
  • 皮肤疾病
  • 皮肤科医生
  • 医学书籍
  • 临床医学
  • 诊断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风送琴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62217
商品编码:27424648996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皮肤组织病理学入门     9787117262217  


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     9787117253420   















内容介绍

皮肤组织病理学入门


   正常皮肤的组织结构和炎症细胞 (structure of normal skin and inflammatory cells)

1.1  皮肤的基本组织结构 (structure of skin)

1.1.1  正常皮肤组织(normal skin)

1.1.2  表皮(epidermis)

1.1.3  真皮(dermis)

1.1.4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1.1.5 皮肤附属器(skin appendages)

1.2  特殊部位的组织结构(normal tissue structure of special anatomic site)

1.2.1  头皮(scalp)

1.2.2  口唇(lip)

1.2.3  眼睑(blephara)

1.2.4  生殖器部位(genital organ)

1.2.5  掌跖(vola)

1.2.6  乳房(breast)

1.2.7  耳廓(ala auris)

1.2.8  甲(nail)

1.3炎症细胞(inflammatory cells)

1.3.1  淋巴细胞(lymphocyte)

1.3.2  组织细胞(histocyte)

1.3.3  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r giant cell)

1.3.4  浆细胞(plasma cell)

1.3.5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1.3.6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1.3.7  肥大细胞(mast cell)

 

2  皮肤病的基本病理变化(basic pathological change in skin)

2.1  表皮病变(terms of the disorders in epidermis)

2.1.1  角化过度(hyperkeratosis)

2.1.2  角化不全(parakeratosis)

2.1.3  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2.1.4  颗粒层增厚(hyperkeratosis)

2.1.5  颗粒层减少(hypokeratosis)

2.1.6  棘层肥厚(acanthosis)

2.1.7  假上皮瘤样增生(pseudoepitheliomatous hyperplasia)

2.1.8  表皮萎缩(epidermal atrophy)

2.1.9  表皮水肿(epidermal edema)

2.1.10  嗜酸性海绵形成(eosinophilic spongiosis)

2.1.11  棘层松解(acantholysis)

2.1.12  绒毛(villi)

2.1.13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liquifaction degeneration of basal cells)及色素失禁(incontinence of pigment)

2.1.14  空泡细胞(koilocyte)

2.1.15  水疱(blister)和大疱(bulla)

2.1.16  脓疱(pustule)

2.1.17  嗜酸性微脓肿(eosinophilic microabscesses)

2.1.18  Pautrier微脓肿(Pautrier microabscesses)

2.1.19  细胞外渗(exocytosis)

2.1.20  亲表皮性(epidermotropism)

2.1.21  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epidermolytic hyperkeratosis)

2.1.22  痂(crust)

2.1.23  色素增多(hyperpigmentation)

2.1.24  色素减少(hypopigmentation)

2.1.25  色素传输障碍(melanin transfer blockade)

2.1.26  毛囊角栓(follicular plug)

2.1.27  鳞状涡(squamous addy)

2.1.28  角囊肿(horn cyst)

2.1.29  外毛根鞘角化(trichilemmal keratinization)

2.2  真皮病变(terms of the disorders in dermis)

2.2.1  乳头状瘤样增生(papillomatosis)

2.2.2  境界带(grenz zone)

2.2.3  收缩间隙(retraction Space)

2.2.4  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2.2.5  胶样变性(colloid degeneration)

2.2.6  嗜碱性变性(basophilic degeneration)

2.2.7  淀粉样变性(amyloid degeneration)

2.2.8  纤维蛋白样变性(fibrinoid degeneration)

2.2.9  黏液变性(mucinous degeneration)

2.2.10  弹力纤维变性(degeneration of elastic fibers)

2.2.11  渐进性坏死(necrobiosis)

2.2.12  色素沉积(pigment deposition)

2.2.13  脂质沉积(fatty deposition)

2.2.14  钙沉积(calcinosis)

2.2.15  血管闭塞(vascular obliteration)

2.2.16  血栓形成(thrombosis)

2.2.17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2.2.18  肉芽肿(granuloma)

2.2.19  彩球状(pompon-like)

2.3  皮下组织病变(terms of the disorders in subcutaneous tissue)

2.3.1  增生性萎缩(proliferation atrophy or wucher atrophy)

2.3.2  脂膜炎(panniculitis)

2.3.3  脂肪细胞坏死(fat cell necrosis)

2.3.4  Miescher放射状肉芽肿(Miescher radial granuloma)

2.4  普通病理改变(terms in general histopathology)

2.4.1  坏死(necrosis)

2.4.2  凋亡(apoptosis)

2.4.3  核固缩(karyopyknosis)

2.4.4  核碎裂(karyorrhexis)

2.4.5  核溶解(karyolysis)

2.4.6  萎缩(atrophy)

2.4.7  间变(anaplasia)

2.4.8  异型性(atypia)

2.4.9  错构瘤(hamartoma)

2.4.10  机化(organization)

3特殊染色(characteristic staining)

3.1  组织化学染色(characteristic staining of tissue and cell)

3.1.1  淀粉样物质染色(staining of amyloid substance)

3.1.2  黏液物质染色(staining of mucosubstance)

3.1.3  肥大细胞染色(staining of mast cell)

3.1.4  PAS方法(staining of PAS)

3.1.5  抗酸染色(acid fast stain)

3.1.6  胶原纤维染色(staining of collagen fibers)

3.1.7  弹力纤维染色(staining of elastic fibers)

3.1.8  网织纤维染色(staining of reticular fiber)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

3.2.1上皮来源抗体(epithelial origin antibody)

3.2.2间质和肌性分化抗体(stroma and muscle antibody)

3.2.3血管和淋巴管内皮分化抗体(vascular and lymphatic endothelium antibody




目录

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

内容包含病理要点、病理鉴别,临床要点、临床鉴别,别名五部分,均为要点,一目了然。病例取自作者单位10余万例的病理数据库,极罕见病例由国内及国际同行提供。以现代病理图片扫描系统采图,每一疾病包含典型、非典型病例,兼顾临床特点、病理特点,选取多个病例取低中高倍图,必要的免疫组织化学图片,全方位介绍一个疾病。

 




皮肤的奥秘:结构、生理与常见损伤的深度解析 这本书并非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次对皮肤的深入探索,旨在为那些渴望了解皮肤本质、理解其复杂运作机制,并对皮肤常见问题产生更深刻认识的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它将带领我们穿梭于皮肤的微观世界,揭示其多层结构的精妙设计,探究其维持生命、抵御外敌的强大生理功能,并触及那些不期而遇的损伤及其内在变化。 第一部分:皮肤的筑基——精雕细琢的多层结构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结构之精巧,远超我们日常的想象。本书将以详实的笔触,层层剥离,展现皮肤由外向内的每一道“风景”。 表皮: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与沟通界面。 我们将从最外层的角质层开始,认识那些已经死亡但至关重要的角质化细胞,它们如同坚固的城墙,层层叠叠,有效阻止水分流失,并抵挡外界的机械损伤和微生物入侵。我们会深入了解角质层的形成过程——角化,以及它与细胞更新的动态平衡。 紧接着,我们会进入颗粒层,这里是角蛋白合成和脂质积累的关键场所,为角质层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接着是棘层,这里的细胞形态各异,通过丰富的桥粒紧密连接,形成坚实的网状结构,赋予皮肤机械强度和韧性。我们会详细阐述棘层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而有序的信号传导。 最深处是基底层,这是表皮的生命之源。我们在此聚焦于基底细胞,它们是表皮的干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为表皮的更新提供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将探究基底细胞与下方真皮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基底膜——这个连接表皮与真皮的看不见的“粘合剂”的作用。我们会详细描述基底膜的组成成分及其对细胞迁移、营养输送和信号传递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会专门介绍存在于表皮中的特殊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作为皮肤的“哨兵”,它们是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捕捉并处理进入皮肤的抗原,将信息传递给淋巴系统,启动全身的免疫应答。我们将深入解析它们的形态、分布及其在皮肤免疫中的核心作用。 默克尔细胞: 这些位于毛囊根部附近的特殊神经末梢感受器,对于触觉的感知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它们的神经起源、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传递细微触觉信息中的独特功能。 真皮:支撑、滋养与感受的强大枢纽。 表皮之下,是厚实而充满活力的真皮层。我们将深入其两个主要的亚层: 乳头层: 靠近表皮,形态呈指状突起,深入表皮下。我们将重点关注乳头层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它是滋养表皮细胞、排除代谢废物的重要通道。我们还将介绍此处存在的淋巴管,以及它们在清除组织液和免疫细胞运输中的角色。乳头层中大量的纤维细胞,作为真皮的主要细胞成分,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它们负责合成和分泌构成真皮骨架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赋予皮肤弹性和张力。 网状层: 位于乳头层下方,更厚实、更致密。这里富含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它们纵横交错,为皮肤提供强大的机械支撑和抵抗拉伸的能力。同时,大量的弹性纤维也穿插其中,确保皮肤在拉伸后能迅速恢复原状。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两种主要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在皮肤衰老过程中的变化。 真皮层不仅仅是细胞和纤维的堆积,它还承载着皮肤的多种重要功能: 附属器的发源地: 毛囊、皮脂腺和汗腺,这些“皮肤的工厂”都深深扎根于真皮层。我们将逐一探究它们的结构、发育以及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 毛囊: 它的结构复杂,涉及毛干、毛根、毛乳头、毛囊壁等。我们将详细阐述毛发的生长周期(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以及影响毛发生长的各种因素。 皮脂腺: 它们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和毛发,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我们将探讨皮脂的成分、分泌机制以及其对皮肤健康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汗腺: 分为外分泌汗腺(大汗腺)和内分泌汗腺(小汗腺)。我们将分别介绍它们在体温调节、排泄废物和产生气味等方面的作用。 神经末梢与感受器: 真皮层遍布着各种各样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它们是皮肤感知外界刺激的“触角”。我们将详细介绍触觉、压觉、痛觉、温度觉等不同感觉的感受器,如梅氏小体、帕奇尼小体、麦斯纳小体、拉菲尼终末等,以及它们如何将信息传递给大脑。 血管系统: 除了乳头层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真皮层还拥有更深层的动脉和静脉血管,为皮肤的细胞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和氧气,并带走代谢产物。我们将深入了解真皮血管的分布、功能以及它们在皮肤血流调节和温度控制中的作用。 皮下组织(脂肪层):保温、缓冲与能量储存的保护层。 位于真皮之下,皮下组织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细胞组成。我们将重点阐述脂肪细胞在储存能量、提供保温、缓冲外界冲击以及塑造身体轮廓方面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会提及皮下组织中存在的血管和神经,它们为更深层的组织提供支持。 第二部分:生命的活力——皮肤的精妙生理功能 皮肤并非静止的屏障,而是一个动态、活跃且功能多样的器官。本书将深入剖析皮肤在维持生命、抵御威胁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强大的屏障功能: 这是皮肤的首要任务。我们将从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三个层面进行深入阐述。 物理屏障: 详细解释角质层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内角蛋白的排列,如何构成物理上的隔离。提及角质细胞之间脂质连接的完整性,以及它们如何阻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外界物质的渗透。 化学屏障: 介绍皮肤表面的酸性环境(皮脂膜),以及它对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探讨皮肤细胞产生的抗菌肽等物质,它们如何直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生物屏障: 重点介绍皮肤固有免疫系统,包括朗格汉斯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它们如何识别、吞噬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我们将阐述皮肤在启动和调控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作用。 体温的调节者: 皮肤在维持体温恒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详细解析: 血管的扩张与收缩: 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促进热量散失;在寒冷环境中,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保存热量。 汗液的分泌: 汗液的蒸发是人体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我们将探讨汗腺的类型、汗液的成分以及汗液分泌的调节机制。 毛发的保温作用: 虽然在现代人类中作用减弱,但毛发依然对保温有一定贡献。 感受世界的重要枢纽: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信息交流最直接的媒介。我们将再次回顾并深化对皮肤感受功能的理解。 触觉: 从粗糙的触感到精细的触觉,我们将细致分析不同感受器对压力、振动、形状等信息的捕捉。 温度觉: 皮肤如何感知冷热,以及冷热感受器的工作机制。 痛觉: 疼痛作为一种保护性信号,我们将探讨痛觉感受器的类型以及疼痛信号的传递通路。 本体感觉: 尽管主要由肌肉和关节承担,但皮肤中的某些感受器也参与提供关于身体位置和运动的信息。 代谢活动的参与者: 皮肤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它也参与着一些重要的代谢过程。 维生素D的合成: 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能够合成维生素D3,这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探讨这一过程的生化机制及其对钙磷代谢的重要性。 排泄功能: 汗液中含有少量的尿素、盐分等代谢产物,虽然排泄量有限,但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脂质的合成与储存: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脂肪细胞储存的脂肪,都参与着皮肤的代谢和能量平衡。 伤口愈合与修复的奇迹: 当皮肤遭受损伤时,它会启动一套复杂的修复机制。我们将详细阐述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 止血与炎症期: 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块,炎症细胞清除坏死组织和病原体。 增殖期: 成纤维细胞增生,产生胶原蛋白;上皮细胞增生,覆盖伤口表面。 重塑期: 胶原蛋白重排,形成疤痕,增强伤口强度。我们将探讨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以及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 第三部分:来自皮肤的信号——常见损伤的初步认知 理解皮肤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是认识其异常的基础。本书将对一些常见的皮肤损伤现象进行初步的介绍,并非深入的疾病诊断,而是侧重于描述其外观上的表现及其与正常皮肤的差异。 炎症的痕迹:红、肿、热、痛。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症,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都会表现出红斑、水肿、灼热感和瘙痒。我们将描述这些外观上的变化,以及它们通常与哪些皮肤层的异常有关。 增生与脱屑:角质层失衡的表现。 某些皮肤病会导致角质层过度增生,形成鳞屑、厚茧,如银屑病、某些真菌感染。我们将描述这些鳞屑的质地、颜色和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与角质形成异常的关联。 色素的改变:色斑与白斑。 皮肤色素的异常沉着或脱失,如雀斑、晒斑、黄褐斑、白癜风等。我们将描述不同类型色斑的颜色、形态和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与黑色素细胞活性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血管的异常:红血丝与淤血。 皮肤表面毛细血管的扩张或破裂,导致红血丝的出现。淤血则可能表现为紫癜或淤斑。我们将描述这些血管异常的表现,以及它们可能与血液循环或血管壁功能有关。 丘疹、水疱与脓疱:表皮与真皮的“信号塔”。 各种类型的皮肤损害,如蚊虫叮咬后的丘疹,接触过敏源引起的水疱,细菌感染导致的脓疱,都反映了皮肤在应对外界刺激或病原体时的不同反应。我们将描述这些皮损的形态、大小和内容物,以及它们可能发生的皮肤层。 结节与肿块:深层组织的异常增殖。 某些皮肤疾病会导致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异常增生,形成结节或肿块。我们将简要介绍其外观上的特征,并强调其可能涉及更深层的组织病变。 结语: 本书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关于皮肤的完整而生动的认知框架。通过对皮肤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常见损伤现象的细致描绘,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皮肤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皮肤变化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并非一个完整的“皮肤病学教科书”,而是对皮肤这一精密而迷人器官的一次深入浅出的导览。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五段: 作为一名皮肤科的独立执业医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快速查阅、加深理解的参考书。《皮肤组织病学入门+实用皮肤组织病学》无疑是我的不二之选。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从基础到临床,层层递进,对于一些复杂的病理学概念,作者都给出了清晰易懂的解释。我尤其欣赏书中提供的“实用”部分,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提供了大量的图谱和案例分析,帮助我们快速对照、鉴别。当我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或者需要重新审视一些经典病例时,我都会翻阅这本书,它总能给我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清晰度和分辨率都非常好,这对于我们进行细微的病理观察至关重要。此外,书中的语言风格既专业又易于理解,避免了过多的生僻术语,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更专注于内容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理论性、实用性、易读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对于任何从事皮肤科工作的医生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

第四段: 我是一位对皮肤健康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我一直对皮肤的奥秘非常着迷。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皮肤组织病学入门+实用皮肤组织病学》,抱着好奇的心态翻阅了一下。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虽然是专业书籍,但对于我这样的大众读者来说,也并非完全无法理解。作者用一种相对易于接受的方式,解释了皮肤的微观世界,让我了解了皮肤的不同层次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当皮肤出现问题时,这些微观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书中的很多图片都像是一扇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肉眼看不到的细胞和组织,了解皮肤病的根源所在。虽然有些专业术语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陌生,但我可以通过图片和作者的简单解释,大致领会其意。这本书让我对皮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皮肤疾病的治疗有了更科学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症状的认识上。它让我明白,皮肤的健康,是无数微小细胞和组织协同工作的结果。

评分

第二段: 作为一名多年的皮肤科老医生,我手中也曾阅览过不少皮肤病学相关的书籍,但《皮肤组织病学入门+实用皮肤组织病学》给我带来的惊喜依然不小。这本书的编排设计非常巧妙,它既能满足初学者打牢基础的需求,也为我这样的资深从业者提供了进一步精进的参考。书中的一些罕见病和疑难杂症的组织病理学分析,让我耳目一新,甚至发现了一些我之前可能忽略的细微鉴别点。尤其是关于一些鉴别诊断的环节,作者列举了多种相似病变的组织学特征,并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模棱两可的病例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经典病例的深入剖析,它们不仅仅是图片和文字的简单罗列,而是包含了一套完整的诊断思路和鉴别流程,这对于我们提升临床思维能力非常有益。此外,书中的语言风格也比较严谨而不失生动,阅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能激发起我深入研究的兴趣。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并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带来新收获的专业书籍。

评分

第一段: 这本《皮肤组织病学入门+实用皮肤组织病学》果真名不虚传,简直是皮肤科新手入门的“圣经”!我是一名刚开始接触皮肤病学的医学生,一开始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皮肤病变,简直是一头雾水。看这本书就像是有了航海图,里面的讲解条理清晰,从最基础的皮肤结构、生理功能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常见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每一章的配图都非常精美,放大镜下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这个“小白”也能大致辨认出一些关键的病理特征。尤其是那些关于炎症、肿瘤、感染性疾病的章节,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病理过程,还搭配了很多临床病例的组织切片,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皮肤病学的理解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强调了如何将组织病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临床诊断中,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快速掌握技能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还会反复翻阅这本书,尤其是那些难懂的部分,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对书中的内容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

第三段: 我是一名在皮肤科进修的住院医师,这本书就像是我工作中的“秘密武器”。每次拿到一个病理切片,我都会习惯性地翻阅这本书。它里面的图谱太丰富了,而且标注得非常清晰,什么细胞是正常的,什么细胞是异常的,一眼就能看出个大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类型皮损的组织学特征的归纳总结,比如对于银屑病、湿疹、苔藓样变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和对比。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会把一些相似的病变搞混,但有了这本书,我可以对照着图片,找出它们在细胞形态、角质层、棘层、真皮乳头层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书中的一些提示和技巧,比如在染色上需要注意什么,在镜下观察时要重点看哪些区域,都非常实用,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判断。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实际内容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感觉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对皮肤组织病理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