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帕坦伽利《瑜伽經》及其闡釋
:38元
作者:斯瓦·帕拉伯瓦南達,剋裏斯多夫·伊捨伍德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00123273
字數:146000
頁碼:26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瑜伽在印度已經流傳瞭五年,是印度人民悠久智慧的結晶,是印度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曆經時代的變遷,瑜伽卻一直充滿活力。本書初版於十年之前,期間曾數次重印,印數達4多冊,且早罄。而在瑜伽活動蓬勃開展的,更加凸顯其靈性價值和指導意義。*校訂版《帕坦伽利<瑜伽經>及其闡釋》,校訂瞭原版中的眾多譯名,完善瞭原版中的譯者注釋,改變瞭原版的開本和設計,使讀者更易閱讀和理解。《瑜伽經》的原文隻有196節經文不過幾文字,但微言大義,年來,各種注釋浩如煙海,從中衍生齣和影響過眾多的哲學及宗教流派。這本《瑜伽經》的注釋本,對形形色色的瑜伽修習方式據以産生的瑜伽思想本身進行的全麵、客觀嚴肅、通俗易懂、形象生動並富有時代特徵和當代氣息的詮釋。
目錄
中文版序言一中文版序言二中文版前言英文版前言章 瑜伽及其目標第二章 瑜伽及其修行第三章 力 量第四章 解 脫名詞解釋及主題討論附 錄 瑜伽曼陀羅什麼是曼陀羅瑜伽曼陀羅涅槃六頌帕坦伽利瑜伽曼陀羅嚮太陽緻敬曼陀羅調息曼陀羅智慧女神曼陀羅和平曼陀羅(Ⅰ)和平曼陀羅(Ⅱ)濕婆曼陀羅譯後記校訂版後記
內容提要
本書從現代人的視角,結閤印度古典哲學及當代科學知識及心理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有趣的古今故事,對《瑜伽經》的四個部分“瑜伽及其目標”“瑜伽及其修行”“力量”“解脫”共196條經文,進行瞭詳盡的注釋講解,使瑜伽的神秘與個人的生活、哲學的智慧與當代的時尚在其中融為一體。印度駐華大使蘇理寜先生和中國前駐印度大使程瑞聲先生特為本書作序,為中國讀者領會瑜伽的精神乃至印度哲學的實質提供瞭正確的方式和途徑。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斯瓦?帕拉伯瓦南達(Swami Prabhavananda)於1893年12月26日齣生在印度。1914年,畢業於加爾各答大學的他加入瞭由羅摩剋裏希那的直傳弟子創建的羅摩剋裏希那修道會。應辨喜的美國弟子的請求,修道會於1923年選定帕拉伯瓦南達定居美國:他一直住在那裏直到1976年去世。1929年12月,他來到洛杉磯,並於次年創辦瞭南加州吠檀多學社。斯瓦?帕拉伯瓦南達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精神人物,同時也是一位作傢。他的不少著作將印度的靈性經典明白曉暢地介紹給瞭西方讀者。他齣版的著作括對印度主要經典如《薄伽梵歌》《奧義書》《帕坦伽利瑜伽經》的英譯和注釋。剋裏斯多夫?伊捨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伊捨伍德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小說傢,也是一名左翼積極分子。1938年夏,他和一位同事被英國一傢報社派往中國進行采訪,曆時三個月。迴國後不久,他立即齣版瞭《戰爭之旅》,書中披露瞭日軍侵華駭人聽聞的暴行。他是早將這些事件告訴西方讀者的記者之一。與中國文化的一麵之緣給伊捨伍德留下瞭很深的印象,眼前見到的一切令他大為震動。他需要尋求更深的生命意義,不久他在加利福尼亞結識瞭斯瓦?帕拉伯瓦南達。他們成為探求和傳播印度瑜伽文化的良好閤作者和終身摯友,直到斯瓦去世。
..................
我一直對東方哲學和古老智慧充滿好奇,而帕坦伽利的《瑜伽經》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尋覓一本真正能引領我深入理解這本經典的譯本和解讀時,我偶然發現瞭這本由斯瓦米闡釋的精裝版本。拿到手的那一刻,厚重而質樸的封麵就傳遞齣一種莊重感,仿佛預示著即將展開一場心靈的探索之旅。翻開書頁,清晰的排版和舒適的紙張質感讓我對閱讀充滿瞭期待。
評分對於那些渴望深入瞭解瑜伽不僅僅是健身,而是它背後博大精深哲學體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佳作。斯瓦米大師的譯注,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易於理解的語言,成功地將《瑜伽經》的智慧之光傳遞給瞭現代人。我尤其喜歡他在闡釋中常常引用的生活實例,這讓我感受到古老智慧的生命力,它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曆久彌新,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從中汲取營養的寶藏。
評分作為一名初涉瑜伽哲學領域的讀者,我常常感到知識體係的零散和理論的抽象。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一空白。斯瓦米大師不僅解釋瞭《瑜伽經》的八支分法,更將之與我們日常的起居、工作、情緒管理等方方麵麵巧妙地聯係起來。他提醒我們,瑜伽並非僅僅是體式的練習,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與自我、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方式。他的闡釋總是那麼富有啓發性,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並嘗試將瑜伽的原則融入其中,比如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減少無謂的煩惱,如何更有覺知地生活。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它並非僅僅是《瑜伽經》的簡單翻譯,而是融入瞭斯瓦米大師深厚的修行體悟和獨到的見解。他的語言風格既有學術研究的嚴謹,又不失一位智者的慈悲與引導。每當讀到一段原文,接著便是斯瓦米深入淺齣的解讀,仿佛他坐在我身邊,循循善誘地為我剖析每個詞句背後的深層含義,以及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能夠在當下生活中得到實踐。這種“原文+解讀”的模式,讓我得以在不迷失於古文晦澀的同時,又能捕捉到其精髓,感受到瑜伽練習中那份超越形體的精神升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令人稱道。精裝的厚重感不僅有收藏價值,更在視覺上營造齣一種神聖感,讓我對待這本書的態度更加恭敬。紙張的觸感細膩,油墨的印製清晰,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每一頁都似乎承載著韆年的智慧,散發齣一種寜靜而強大的力量。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沉默的老師,靜靜地陪伴著我,在我迷茫時提供指引,在我懈怠時給予激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