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空間經濟學 |
| 作者 | 曾道智,(日)高塚創 |
| 定價 | 38.00元 |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1293089 |
| 齣版日期 | 2018-03-01 |
| 字數 | 233000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空間經濟學》從新貿易理論和新經濟地理兩個角度介紹瞭空間經濟學的基本框架。前三章詳細闡述瞭該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發展背景。然後選取瞭幾個有代錶性的話題來介紹空間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告訴讀者如何進行與貿易有關的政策分析。其後的3章講解瞭空間經濟學在相關領域的一些應用。*後在4章介紹瞭該領域發展的一些前沿課題。 |
| 作者簡介 | |
| 曾道智,日本東北大學信息科學研究科教授,從事空間經濟學和解決衝突法的研究。高塚創(Takatsuka, Hajime)在空間經濟學的有關領域裏做瞭大量工作,在比較有影響的國際期刊上發錶瞭相當多的研究成果。 |
| 目錄 | |
| 目錄 章 緒論 第2章 新貿易理論誕生的背景 第3章 迪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壟斷競爭模型 第4章 單要素模型:本地市場效應和福利 第5章 雙要素模型:資本移動和企業區位 第6章 新經濟地理學和均衡的穩定性 第7章 中心外圍模型 第8章 準綫性模型 第9章 人工費用帶來的再分散 0章 城市費用帶來的再分散 1章 多産業的空間經濟 2章 企業間關聯和區位 3章 空間經濟學模型的應用 4章 為瞭更深入地學習 參考文獻 索引 |
| 編輯推薦 | |
| 《空間經濟學》以新貿易理論和新經濟地理學為基本框架介紹瞭空間經濟學的知識,並加入瞭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內容層層遞進,邏輯性強,對“空間經濟學”這個熱門領域感興趣的師生和研究者能通過閱讀本書迅速掌握空間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並瞭解相關前沿內容,總之本書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最近在為一個關於區域發展政策的報告收集資料,發現很多關於産業轉移、區域協調發展、以及創新驅動的討論,都繞不開“空間”這個維度。例如,為什麼一些政策能夠成功地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發展,而另一些卻效果甚微?這其中是否存在某種空間經濟學的原理在起作用?《空間經濟學》這本書,我個人認為它很可能提供瞭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視角。我期待它能深入分析,不同地區之間在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市場準入等方麵的差異,是如何在空間上相互作用,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的。我希望它能夠解答,當我們談論“空間”時,究竟在討論些什麼?是地理上的距離、是信息傳播的速率、還是人際網絡的密度?這本書能否為我們理解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如何通過政策乾預來優化空間布局,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期盼已久的一股清流!作為一名對城市發展和區域經濟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深度性地剖析“空間”這一維度如何在經濟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的著作。以往讀到的許多經濟學書籍,雖然內容精彩,但往往側重於宏觀或微觀的純理論模型,鮮少將地理空間這個直觀且至關重要的因素融入其中,仿佛經濟活動都是發生在“真空”裏。而《空間經濟學》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心中的這塊空白。我特彆期待它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為什麼有些城市能夠聚集大量的創新企業,而有些地區卻日漸衰落;為什麼基礎設施的投入能夠産生如此顯著的經濟效益,而其背後的空間邏輯又是什麼?它是否會觸及土地利用的優化配置、城市內部的交通網絡如何影響生産效率、以及跨區域的經濟聯係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話題?我猜想,書中一定蘊含著許多能夠啓發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經濟現象的視角,讓我能夠跳齣傳統的經濟學思維,從“在地圖上”的角度去理解經濟的運行規律。
評分作為一個對城市生活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我常常在想,我們每天的通勤、購物、工作,甚至我們與傢人朋友的聚會,這些看似零散的活動,背後是否存在著某種經濟規律在驅動?為什麼大型商圈總會吸引人流,而一些相對偏遠的區域卻顯得冷清?這種空間上的集聚和分散,究竟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空間經濟學》這本書,我抱著極大的希望,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我尤其期待它能夠探討“空間摩擦”的概念,比如距離、交通成本等,是如何影響商品、服務和勞動力流動的,進而塑造齣我們所見的城市形態和經濟活動 patterns。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城市擴張、郊區化、以及不同空間尺度下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案例分析,那對我來說將是莫大的收獲,能夠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我們所處的城市環境的形成和發展。
評分近來,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人們對於“邊界”和“距離”的傳統認知似乎正在被顛覆,但同時,我們又愈發感受到空間在經濟活動中的獨特力量。《空間經濟學》這本書,我對其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空間因素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是否會探討,綫上經濟的興起是否會削弱傳統的地理空間的重要性,還是會催生齣新的空間集聚效應?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涉及關於“網絡效應”、“知識溢齣”等概念,以及它們是如何在特定的空間範圍內發揮作用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即使在虛擬世界日益豐富的時代,物理空間依然是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舞颱,並且其固有的屬性仍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經濟決策和發展模式。
評分我最近剛接觸到一些關於房地産市場和城市規劃的討論,發現許多爭議點似乎都與“空間”這個概念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例如,為何核心地段的房價總是居高不下?是供需關係那麼簡單嗎?還是其中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空間溢價效應?又或者,政府在規劃新城區時,如何通過空間布局來引導産業集聚,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些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空間經濟學》這本書,我強烈預感它會是解答我這些疑惑的寶藏。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嚴謹的理論框架,來分析不同區位選擇對企業成本和收益的影響,解釋為什麼會形成“經濟中心”和“經濟邊緣”,以及這種空間結構是如何動態演變的。讀完之後,我希望能更清晰地理解,為什麼在經濟學中,地理位置並非隻是一個簡單的坐標,而是構成經濟行為和經濟結果的關鍵變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