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9468 9787122306883 9787111567820
第1章新系列三相交流电动机概述1
1.1Y系列电动机分类与型号2
1.1.1Y系列电动机的类型特征2
1.1.2Y系列电动机的防护型式3
1.1.3Y系列产品型号含义5
1.2Y系列电动机的绕组8
1.2.1电动机绕组结构的概念与术语8
1.2.2Y系列电动机绕组型式与特征16
1.2.3电动机的绕组接线规律23
1.2.4绕组图例结构参数解述28
1.2.5Y系列电动机绕组数据表栏目内容30
1.2.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系列和派生系列31
1.3电动机修理和绕组彩图选用的要点32
1.4绕组端面模拟彩图与嵌线表解读40
第2章2极电动机定子修理资料51
2.12极电动机绕组极性规律与接线方法52
2.22极电动机铁芯及绕组数据53
2.32极电动机端面模拟绕组彩图79
2.3.118槽2极(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交叉式布线80
2.3.218槽2极(S=2/1、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同心交叉式布线82
2.3.324槽2极(S=2、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同心式布线84
2.3.424槽2极(S=2、a=2)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同心式布线86
2.3.530槽2极(S=3/2、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同心交叉式布线88
2.3.636槽2极(S=3、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同心式布线90
2.3.736槽2极(y=13、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92
2.3.836槽2极(y=13、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94
2.3.936槽2极(y=14、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96
2.3.1042槽2极(y=15、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98
2.3.1142槽2极(y=15、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00
2.3.1242槽2极(y=16、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02
2.3.1348槽2极(y=16、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04
2.3.1448槽2极(y=17、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06
第3章4极电动机定子修理资料109
3.14极电动机绕组极性规律与接线方法110
3.24极电动机铁芯及绕组数据113
3.34极电动机端面模拟绕组彩图134
3.3.124槽4极(y=5、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链式布线134
3.3.236槽4极(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交叉式布线136
3.3.336槽4极(a=2)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交叉式布线138
3.3.436槽4极(y=8、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40
3.3.536槽4极(y=8、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42
3.3.636槽4极(y=8、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44
3.3.748槽4极(y=9、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46
3.3.848槽4极(y=10、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48
3.3.948槽4极(y=10、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50
3.3.1048槽4极(y=10、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52
3.3.1148槽4极(y=11、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54
3.3.1248槽4极(y=11、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56
3.3.1360槽4极(y=13、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58
3.3.1460槽4极(y=13、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60
3.3.1560槽4极(y=14、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62
3.3.1672槽4极(y=15、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64
3.3.1772槽4极(y=16、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66
3.3.1896槽4极(y=22、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68
3.3.1996槽4极(y=23、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70
第4章6极电动机定子修理资料173
4.16极电动机绕组极性规律与接线方法174
4.26极电动机铁芯及绕组数据180
4.36极电动机端面模拟绕组彩图198
4.3.127槽6极(y=4、a=1)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198
4.3.236槽6极(y=5、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链式布线200
4.3.336槽6极(y=5、a=2)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链式布线202
4.3.445槽6极(y=7、a=1)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04
4.3.548槽6极(y=7、a=1)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06
4.3.648槽6极(y=7、a=2)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08
4.3.754槽6极(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交叉式布线210
4.3.854槽6极(a=3)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交叉式布线212
4.3.954槽6极(y=7、a=3)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14
4.3.1054槽6极(y=8、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16
4.3.1154槽6极(y=8、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18
4.3.1254槽6极(y=8、a=3)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20
4.3.1372槽6极(y=10、a=3)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22
4.3.1472槽6极(y=10、a=6)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24
4.3.1572槽6极(y=11、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26
4.3.1672槽6极(y=11、a=3)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28
4.3.1772槽6极(y=11、a=6)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30
4.3.1890槽6极(y=13、a=6)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32
第5章8极及以上极数电动机定子修理资料235
5.18极及以上极数电动机绕组极性规律与接线方法236
5.28极及以上极数电动机铁芯及绕组数据249
5.38极及以上极数电动机端面模拟绕组彩图265
5.3.136槽8极(y=4、a=1)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65
5.3.248槽8极(y=5、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链式布线267
5.3.348槽8极(y=5、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69
5.3.448槽8极(y=5、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71
5.3.554槽8极(y=6、a=1)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73
5.3.654槽8极(y=6、a=2)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75
5.3.760槽8极(y=6、a=2)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77
5.3.860槽8极(y=6、a=4)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79
5.3.960槽8极(y=7、a=2)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81
5.3.1072槽8极(y=7、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83
5.3.1172槽8极(y=7、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85
5.3.1272槽8极(y=8、a=2)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87
5.3.1372槽8极(y=8、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89
5.3.1472槽8极(y=8、a=8)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91
5.3.1596槽8极(y=11、a=8)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93
5.3.1660槽10极(y=5、a=5)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95
5.3.1775槽10极(y=7、a=5)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97
5.3.1890槽10极(y=8、a=5)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299
5.3.1990槽10极(y=8、a=10)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01
5.3.2090槽12极(y=5、a=6)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03
5.3.2190槽12极(y=6、a=6)三相电动机(分数)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05
第6章新系列电动机绕线式转子修理资料307
6.1绕线式转子绕组概述308
6.1.1异步电动机的转子308
6.1.2转子绕组的特点和要求308
6.1.3对称布接线的转子绕组设计原则308
6.1.4转子绕组嵌线操作要点309
6.24极电动机转子绕组309
6.2.1绕线式转子4极绕组数据309
6.2.24极转子绕线式绕组布线图313
6.2.2.124槽4极(y=5、a=1)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链式布线*313
6.2.2.224槽4极(y=5、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15
6.2.2.324槽4极(y=5、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17
6.2.2.436槽4极(y=8、7,a=2)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交叉式布线*319
6.2.2.536槽4极(y=8、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21
6.2.2.636槽4极(y=8、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23
6.2.2.748槽4极(y=11、9,a=2)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同心式布线*325
6.2.2.848槽4极(y=11、9,a=4)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同心式布线*327
6.2.2.948槽4极(y=11、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29
6.2.2.1048槽4极(y=11、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31
6.2.2.1148槽4极(y=11、a=4)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33
6.2.2.1272槽4极(y=18、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35
6.36极电动机转子绕组337
6.3.1绕线式转子6极绕组数据337
6.3.26极转子绕线式绕组布线图337
6.3.2.136槽6极(y=5、a=1)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链式布线*342
6.3.2.236槽6极(y=5、a=2)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链式布线*344
6.3.2.336槽6极(y=5、a=3)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链式布线*346
6.3.2.436槽6极(y=5、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48
6.3.2.536槽6极(y=5、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50
6.3.2.648槽6极(y=7、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52
6.3.2.748槽6极(y=7、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54
6.3.2.848槽6极(y=8、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56
6.3.2.954槽6极(y=8、7,a=3)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交叉式布线*358
6.3.2.1054槽6极(y=8、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60
6.3.2.1172槽6极(S=2、a=1)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同心式布线*362
6.48、10极电动机转子绕组363
6.4.18、10极电动机绕线式转子绕组数据368
6.4.28、10极转子绕线式绕组布线图368
6.4.2.136槽8极(y=4、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68
6.4.2.236槽8极(y=4、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70
6.4.2.348槽8极(y=5、a=2)绕线式转子绕组单层链式布线*372
6.4.2.448槽8极(y=5、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74
6.4.2.548槽8极(y=5、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76
6.4.2.654槽8极(y=5、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78
6.4.2.754槽8极(y=6、a=2)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80
6.4.2.872槽8极(y=9、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82
6.4.2.996槽8极(y=12、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84
6.4.2.1075槽10极(y=6、a=5)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86
6.4.2.1175槽10极(y=7、a=5)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88
6.4.2.1290槽10极(y=9、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90
6.4.2.13105槽10极(y=10、a=1)绕线式转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392
第7章非系列新绕组及特殊结构型式新绕组394
7.1增补的非系列新绕组396
7.1.136槽8极(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同心交叉式(非正规庶极)布线*396
7.1.248槽6极(y=8、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交叠(分割式庶极)布线*398
7.1.354槽6极(y=9、a=6)三相发电机绕组(六星点接线)双层叠式布线*400
7.1.460槽8极(S=3/2、a=1)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同心交叉式(非正规庶极)布线*402
7.1.596槽32极(y=5、a=4)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庶极)布线*404
7.1.696槽32极(y=3、a=4)三相电动机绕组单层链式(庶极)布线*406
7.2中外特殊结构型式新绕组408
7.2.124槽10极(y=1、a=1)伺服电动机绕组单层特种布线*408
7.2.236槽4极(y=9、7)Y/2Y接线双绕组三输出电动机单层(庶极)布线*410
7.2.336槽12/4极(y=4)3Y/接线换相变极双速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12
7.2.436槽12/4极(y=8)/-Ⅱ接线换相变极双速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14
7.2.539槽8极(y=5、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庶极)布线*416
7.2.639槽12极(y=3、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不规则链式布线*418
7.2.739槽12极(y=3、a=1)三相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庶极)布线*420
7.2.854槽6/4极(y=8)Y/2Y接线双速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22
7.2.954槽6/4极(y=10)Y/2Y接线(同转向)双速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24
7.2.1060槽8/4极(y=8)Y+2Y/△接线双速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26
7.2.1160槽8/4极(y=8)2Y+2Y/△接线双速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28
7.2.1272槽6极(y=12、a=3)同步发电机3Y/6Y接线双输出定子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30
7.2.1372槽24/8极(y=4)3Y/接线换相变极双速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32
7.2.1496槽8/4极(y=11)4Y/2△接线双速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34
7.2.1596槽8/4极(y=12)2Y+2Y/△接线双速电动机绕组双层叠式布线*436
参考文献438
电动机绕组维修 实用彩图与技术数据速查手册
《电动机绕组维修 实用彩图与技术数据速查手册》由电动机维修基础知识导读,电动机实用彩图,单相异步电动机匝数、布线技术数据及电动机实用数据四部分组成。1部分介绍了常见电动机型号的含义,铭牌参数的含义,基础知识与专业术语,显极式与庶极式绕组之间的区别与辨别,绕组图样的识图方法与技巧,技术数据的查阅方法等。第2部分收集、整理了三相、单相,单速、多速电动机绕组常用的彩色图样。第3部分和第4部分收集、整理了单相异步电动机匝数、布线数据,以及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起重冶金三相异步电动机、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潜水泵和深水泵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变极多速异步电动机、电磁调速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的铁心、绕组技术数据,常用电动机数据和维修材料参考数据等。
前言
第1 部分 电动机绕组基础知识导读
序言 2
第1 章 电动机铭牌型号、参数介绍 4
1. 1 电动机型号含义 4
1. 2 电动机性能参数 5
1. 3 电动机性能参数中、英文对照 6
第2 章 电动机基础知识与专业术语 8
2. 1 基础知识 8
2. 2 专业术语 19
第3 章 显极式与庶极式绕组的区别 33
第4 章 电动机绕组图样识图 41
4. 1 按绕组相数分类 41
4. 2 按表达形式分类 42
4. 3 按图样颜色分类 49
4. 4 按转速类别分类 51
4. 5 图样的基本组成 53
4. 6 图样标题含义 54
4. 7 识图范例 58
第5 章 电动机绕组技术数据查阅与记录 75
第2 部分 电动机绕组实用彩图
第1 章 三相单层链式绕组 80
图例1 三相4 极24 槽单层链式{S = 1; u = 12; y = 5; 显; a = 1} 绕组 80
图例2 三相6 极36 槽单层链式{S = 1; u = 18; y = 5; 显; a = 1} 绕组 82
图例3 三相6 极36 槽单层链式{S = 1; u = 18; y = 5; 显; a = 2} 绕组 84
图例4 三相8 极24 槽单层链式{S = 1; u = 12; y = 3; 庶; a = 1} 绕组 86
图例5 三相8 极48 槽单层链式{S = 1; u = 24; y = 5; 显; a = 1} 绕组 88
图例6 三相8 极48 槽单层链式{S = 1; u = 24; y = 5; 显; a = 2} 绕组 90
第2 章 三相单层叠式绕组 92
图例7 三相2 极24 槽单层叠式{S = 2; u = 6; y = 10; 显; a = 1} 绕组 92
图例8 三相2 极36 槽单层叠式{S = 3; u = 6; y = 15; 显; a = 1} 绕组 94
图例9 三相4 极48 槽单层叠式{S = 2; u = 12; y = 10; 显; a = 1} 绕组 96
图例10 三相4 极48 槽单层叠式{S = 2; u = 12; y = 10; 显; a = 2} 绕组 98
图例11 三相4 极48 槽单层叠式{S = 2; u = 12; y = 10; 显; a = 4} 绕组 100
Ⅵ
第3 章 三相单层同心式绕组 102
图例12 三相2 极24 槽单层同心式{S = 2; u = 6; y = 11、9; 显; a = 1} 绕组 102
图例13 三相2 极24 槽单层同心式{S = 2; u = 6; y = 11、9; 显; a = 2} 绕组 104
图例14 三相2 极36 槽单层同心式{S = 3; u = 6; y = 17、15、13; 显; a = 1} 绕组 106
图例15 三相2 极36 槽单层同心式{S = 3; u = 6; y = 17、15、13; 显; a = 2} 绕组 108
第4 章 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 110
图例16 三相2 极18 槽单层交叉式{S = 2, 1; u = 3, 3; y = 8、7; 显; a = 1} 绕组 110
图例17 三相2 极18 槽单层交叉式{S = 2, 1; u = 3, 3; y = 9、9; 显; a = 1} 绕组 112
图例18 三相4 极36 槽单层交叉式{S = 2, 1; u = 6, 6; y = 8、7; 显; a = 1} 绕组 114
图例19 三相4 极36 槽单层交叉式{S = 2, 1; u = 6, 6; y = 8、7; 显; a = 2} 绕组 116
图例20 三相6 极54 槽单层交叉式{S = 2, 1; u = 9, 9; y = 8、7; 显; a = 1} 绕组 118
第5 章 三相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 120
图例21 三相2 极30 槽单层同心交叉式{S = 3, 2; u = 3, 3; y = 15、13、11、13、11; 显; a = 1}
绕组 120
第6 章 三相双层叠式绕组 122
图例22 三相2 极24 槽双层叠式{S = 4; u = 6; y = 9; 显; a = 1} 绕组 122
图例23 三相2 极3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6; y = 10; 显; a = 2} 绕组 124
图例24 三相2 极3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6; y = 11; 显; a = 1} 绕组 126
图例25 三相2 极3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6; y = 11; 显; a = 2} 绕组 128
图例26 三相2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6; u = 6; y = 12; 显; a = 1} 绕组 130
图例27 三相2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6; u = 6; y = 12; 显; a = 2} 绕组 132
图例28 三相2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6; u = 6; y = 13; 显; a = 1} 绕组 134
图例29 三相2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6; u = 6; y = 13; 显; a = 2} 绕组 136
图例30 三相2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6; u = 6; y = 14; 显; a = 2} 绕组 138
图例31 三相4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2; y = 7; 显; a = 1} 绕组 140
图例32 三相4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2; y = 7; 显; a = 2} 绕组 142
图例33 三相4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2; y = 8; 显; a = 1} 绕组 144
图例34 三相4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2; y = 8; 显; a = 2} 绕组 146
图例35 三相2 极42 槽双层叠式{S = 7; u = 6; y = 14; 显; a = 2} 绕组 148
图例36 三相2 极42 槽双层叠式{S = 7; u = 6; y = 15; 显; a = 2} 绕组 151
图例37 三相2 极42 槽双层叠式{S = 7; u = 6; y = 16; 显; a = 2} 绕组 154
图例38 三相2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8; u = 6; y = 17; 显; a = 2} 绕组 157
图例39 三相4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2; y = 9; 显; a = 2} 绕组 160
图例40 三相4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2; y = 9; 显; a = 4} 绕组 162
图例41 三相4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2; y = 10; 显; a = 1} 绕组 164
图例42 三相4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2; y = 10; 显; a = 2} 绕组 166
图例43 三相4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2; y = 10; 显; a = 4} 绕组 168
图例44 三相4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2; y = 11; 显; a = 2} 绕组 170
图例45 三相4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2; y = 11; 显; a = 4} 绕组 172
图例46 三相4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12; y = 11; 显; a = 4} 绕组 174
图例47 三相4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12; y = 12; 显; a = 4} 绕组 176
图例48 三相4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12; y = 13; 显; a = 2} 绕组 178
Ⅶ
图例49 三相4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12; y = 13; 显; a = 4} 绕组 180
图例50 三相4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5; u = 12; y = 14; 显; a = 4} 绕组 182
图例51 三相4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6; u = 12; y = 15; 显; a = 4} 绕组 184
图例52 三相4 极96 槽双层叠式{S = 8; u = 12; y = 22; 显; a = 4} 绕组 186
图例53 三相4 极96 槽双层叠式{S = 8; u = 12; y = 23; 显; a = 4} 绕组 189
图例54 三相6 极27 槽双层叠式{S = 2, 1; u = 9, 9; y = 4、4; 显; a = 1} 绕组 192
图例55 三相6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2; u = 18; y = 5; 显; a = 1} 绕组 194
图例56 三相6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2; u = 18; y = 5; 显; a = 2} 绕组 196
图例57 三相6 极45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9, 9; y = 6、6; 显; a = 1} 绕组 198
图例58 三相6 极45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9, 9; y = 7、7; 显; a = 1} 绕组 200
图例59 三相6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2, 6; y = 6、6; 显; a = 1} 绕组 202
图例60 三相6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2, 6; y = 7、7; 显; a = 1} 绕组 204
图例61 三相6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2, 6; y = 7、7; 显; a = 2} 绕组 206
图例62 三相6 极54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8; y = 7; 显; a = 1} 绕组 208
图例63 三相6 极54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8; y = 7; 显; a = 3} 绕组 210
图例64 三相6 极54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8; y = 8; 显; a = 1} 绕组 212
图例65 三相6 极54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8; y = 8; 显; a = 2} 绕组 214
图例66 三相6 极54 槽双层叠式{S = 3; u = 18; y = 8; 显; a = 3} 绕组 216
图例67 三相6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8; y = 10; 显; a = 2} 绕组 218
图例68 三相6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8; y = 10; 显; a = 3} 绕组 220
图例69 三相6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8; y = 10; 显; a = 6} 绕组 222
图例70 三相6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8; y = 11; 显; a = 2} 绕组 224
图例71 三相6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8; y = 11; 显; a = 3} 绕组 226
图例72 三相6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4; u = 18; y = 11; 显; a = 6} 绕组 228
图例73 三相8 极36 槽双层叠式{S = 2, 1; u = 12, 12; y = 4、4; 显; a = 1} 绕组 230
图例74 三相8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2; u = 24; y = 5; 显; a = 1} 绕组 232
图例75 三相8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2; u = 24; y = 5; 显; a = 2} 绕组 234
图例76 三相8 极48 槽双层叠式{S = 2; u = 24; y = 5; 显; a = 4} 绕组 236
图例77 三相8 极54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6, 18; y = 6、6; 显; a = 1} 绕组 238
图例78 三相8 极54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6, 18; y = 6、6; 显; a = 2} 绕组 240
图例79 三相8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2, 12; y = 6、6; 显; a = 2} 绕组 242
图例80 三相8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2, 12; y = 7、7; 显; a = 2} 绕组 244
图例81 三相8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2, 12; y = 7、7; 显; a = 4} 绕组 246
图例82 三相8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3; u = 24; y = 7; 显; a = 1} 绕组 248
图例83 三相8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3; u = 24; y = 7; 显; a = 2} 绕组 250
图例84 三相8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3; u = 24; y = 7; 显; a = 4} 绕组 252
图例85 三相8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3; u = 24; y = 8; 显; a = 2} 绕组 254
图例86 三相8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3; u = 24; y = 8; 显; a = 4} 绕组 256
图例87 三相8 极72 槽双层叠式{S = 3; u = 24; y = 8; 显; a = 8} 绕组 258
图例88 三相8 极96 槽双层叠式{S = 4; u = 24; y = 11; 显; a = 2} 绕组 260
图例89 三相8 极96 槽双层叠式{S = 4; u = 24; y = 11; 显; a = 8} 绕组 262
图例90 三相10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2; u = 30; y = 5; 显; a = 1} 绕组 264
图例91 三相10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2; u = 30; y = 5; 显; a = 2} 绕组 266
Ⅷ
图例92 三相10 极60 槽双层叠式{S = 2; u = 30; y = 5; 显; a = 5} 绕组 268
图例93 三相10 极75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5, 15; y = 6、6; 显; a = 5} 绕组 270
图例94 三相10 极75 槽双层叠式{S = 3, 2; u = 15, 15; y = 7、7; 显; a = 5} 绕组 272
图例95 三相10 极90 槽双层叠式{S = 3; u = 30; y = 8; 显; a = 5} 绕组 274
图例96 三相10 极90 槽双层叠式{S = 3; u = 30; y = 8; 显; a = 10} 绕组 276
第7 章 三相单双层混合式绕组 278
图例97 三相2 极36 槽单双层混合式{S = 4; u = 6; y = 17、15、13、11; 显; a = 2} 绕组 278
图例98 三相2 极48 槽单双层混合式{S = 5; u = 6; y = 23、21、19、17、15; 显; a = 2} 绕组 280
图例99 三相4 极60 槽单双层混合式{S = 3; u = 12; y = 14、12、10; 显; a = 4} 绕组 282
第8 章 三相变极双速绕组 284
图例100 三相4/ 2 极24 槽{S = 4; u = 6; y = 6; △/ 2 } 双速绕组 284
图例101 三相4/ 2 极24 槽{S = 4; u = 6; y = 6; △/ 2 } 双速绕组 285
图例102 三相4/ 2 极24 槽{S = 4; u = 6; y = 7; △/ 2 } 双速绕组 286
图例103 三相4/ 2 极36 槽{S = 6; u = 6; y = 9; △/ 2 } 双速绕组 287
图例104 三相4/ 2 极36 槽{S = 6; u = 6; y = 10; △/ 2 } 双速绕组 288
图例105 三相4/ 2 极48 槽{S = 8; u = 6; y = 12; △/ 2 } 双速绕组 289
图例106 三相4/ 2 极60 槽{S = 10; u = 6; y = 15; △/ 2 } 双速绕组 290
图例107 三相6/ 4 极36 槽{S≠; u = 18; y = 6; △/ 2 } 双速绕组 291
图例108 三相6/ 4 极36 槽{S≠; u = 14; y = 7; △/ 2 } 双速绕组 292
图例109 三相6/ 4 极72 槽{S≠; u = 14; y = 12; △/ 2 } 双速绕组 293
图例110 三相6/ 4 极72 槽{S≠; u = 14; y = 13; △/ 2 } 双速绕组 294
图例111 三相6/ 4 极72 槽{S≠; u = 14; y = 14; △/ 2 } 双速绕组 295
图例112 三相8/ 4 极36 槽{S = 3; u = 12; y = 5; △/ 2 } 双速绕组 296
图例113 三相8/ 4 极54 槽{S≠; u = 12; y = 7; △/ 2 } 双速绕组 297
图例114 三相8/ 4 极72 槽{S = 6; u = 12; y = 9; △/ 2 } 双速绕组 298
图例115 三相8/ 6 极36 槽{S≠; u = 24; y = 4; △/ 2 } 双速绕组 299
图例116 三相8/ 6 极36 槽{S≠; u = 16; y = 4; △/ 2 } 双速绕组 300
图例117 三相8/ 6 极36 槽{S≠; u = 16; y = 5; △/ 2 } 双速绕组 301
图例118 三相8/ 6 极36 槽{S≠; u = 24; y = 5; △/ 2 } 双速绕组 302
图例119 三相12/ 6 极36 槽{S = 2; u = 18; y = 3; △/ 2 } 双速绕组 303
图例120 三相12/ 6 极54 槽{S = 3; u = 18; y = 5; △/ 2 } 双速绕组 304
图例121 三相12/ 6 极72 槽{S = 4; u = 18; y = 6; △/ 2 } 双速绕组 305
......
第3 部分 单相异步电动机匝数、布线技术数据
第4 部分 电动机实用数据
参考文献 581
这本书的“绕组彩图”部分,真的把我之前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无比。我一直觉得电机绕组就像一团乱麻,尤其是看到实物的时候,更是头疼。但这本书的彩图,简直是把这些“乱麻”给梳理开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照片,而是经过了精心的处理,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了不同的线圈、不同的绕组,并且通过箭头指示了绕组的方向和连接方式。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集中绕组”和“分散绕组”的对比展示,让我能直观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缠绕时有哪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书中的图片非常清晰,细节处理到位,即使是那些非常细小的导线和绝缘层,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我理解绕组的结构,以及在维修时判断绕组的损坏情况,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记得我曾经修理过一台老式变压器,它的绕组就是分散绕组,当时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无法完全理解其缠绕方式,后来翻到这本书,里面有类似的彩图,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如何一步步地去复绕。书中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部分,也为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参数,比如不同规格的导线,其载流量和电阻值,这些在绕组维修时是必不可少的参考数据。它帮助我避免了因选择不当而导致的二次故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朴实,易于理解,没有过多的技术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你电机绕组的奥秘。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美观与实用性于一身的优秀书籍,它通过精美的彩图,将复杂的电机绕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电机结构和绕组维修的人来说,都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电动机绕组维修”部分,真的让我对原本头疼的电机维修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信心。我一直觉得电机维修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活,尤其是涉及到绕组的修复,更是充满了挑战。但这本书,通过非常系统化的方法和详细的步骤,将复杂的维修过程分解得清晰易懂。它从故障的判断,到具体的修复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绕组故障诊断”部分,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流程,比如如何通过外观检查、电阻测量、绝缘测试等方法,来判断绕组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并且,它还提供了大量不同故障类型的案例分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真实的维修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我记得我曾经遇到一个电机,出现了过载保护频繁跳闸的现象,我一度怀疑是绕组的问题,但不知道如何下手。翻阅这本书,我找到了关于“过载保护”的故障分析,并且根据书中的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最终发现是绕组存在轻微的匝间短路。按照书中的方法,我对短路点进行了绝缘处理,成功解决了问题。书中的“彩图”在这里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能够清晰地展示出绕组的损坏部位,比如烧毁的痕迹、绝缘层的破损等,这为我准确判断故障点提供了重要的视觉信息。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实战手册”,它将复杂的电机维修技术,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对于一线维修人员来说,绝对是必备的工具书,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准确地解决电机维修中的各种疑难杂症。
评分这本书的“接线详解”部分,对于我这样经常需要处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电机接线问题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以往,遇到一些非标电机或者老旧设备上的电机,其接线方式可能与常见型号有所不同,这时候就很容易出错,甚至导致电机烧毁。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彩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几乎涵盖了市面上绝大多数常见电机的接线方式。我特别喜欢它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讲解,从单绕组、双绕组到多速电机,每一种接法都配有清晰的电路图和实物接线图,并且对不同接线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都有详细的介绍。这让我能够快速理解不同接法的原理,并且准确地进行接线操作。我记得我曾经为一个客户调试一台特殊的风机电机,它的接线方式与常规的 Y/△接法有所不同,当时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找不到类似案例,最后是翻阅这本书,找到了相似的接线原理,才成功地完成了接线,并且电机运转平稳。书中的“彩图”质量非常高,色彩鲜艳,细节清晰,尤其是那些标注了线号和颜色的接线柱,能够帮助我在实际操作中避免混淆。此外,书中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部分,也为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不同功率的电机,其额定电流、功率因数等数据,这些数据在选择合适的导线和保护装置时都非常重要。它就像一个随时携带的“电机百科全书”,让我在面对复杂接线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出色,易于阅读和查找,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优秀书籍,对于电气工程师、维修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准确地处理电机接线相关的各种问题。
评分这本书在提供“维修”指导方面,简直做到了极致,它不仅是告诉你“怎么修”,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修”,并且能让你有信心去动手。我之前遇到过一些棘手的电机故障,比如绕组局部短路或者断路,往往很难确定故障点,即使拆开了,面对密密麻麻的线圈,也无从下手。这本书的“绕组维修”部分,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故障排除方法,它会从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入手,比如发热、异响、功率下降等,然后引导你去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绕组电阻测量”的讲解,不仅仅是给出测量值,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不同类型绕组的正常电阻范围,以及如何通过电阻值的异常来判断绕组是短路还是开路,甚至是匝间短路。并且,它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案例的分析,通过彩图和文字描述,将具体的维修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书中的“彩图”真的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展示绕组的形状,更是在关键节点进行放大和标注,比如漆包线的绝缘层损坏、接头的氧化、线圈的松动等,这些细节通常是导致故障的根源,而书中的高清彩图能够让你一目了然。我之前修复过一台直流电机,就是因为绕组有轻微的短路导致过热,按照书中的方法,我能够准确地找到短路点,并且用绝缘漆进行了修补,成功解决了问题。此外,书中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部分,也为维修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比如在更换绕组时,需要知道原绕组的线径、匝数、分组等参数,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参考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维修的成功率和效率。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实用手册”,它将复杂的电机维修技术,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对于一线维修人员来说,绝对是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电动机维修小白的福音,我一直以来都对电机内部结构和绕组连接感到头疼,感觉就像在看天书。平时工作中遇到一些小故障,大部分时候都是靠经验和一点点运气来摸索,效率低不说,还总担心会把事情搞砸。但自从我翻开这本书,那种迷茫感瞬间消失了。作者用极其详尽的步骤,配上我之前从来没见过的清晰彩图,将那些原本复杂抽象的绕组缠绕、连接方式,一步一步地呈现在我眼前。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类型电动机绕组的分类讲解,从最基础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到一些更复杂的特殊电机,这本书几乎无所不包。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原理和逻辑讲得明明白白。我记得有一次,我需要更换一个老式单相电机的启动绕组,以前我可能需要翻很多资料,或者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但这本书里,不仅有清晰的图示展示了如何拆卸、如何识别不同绕组的线头,还给出了详细的测量方法和判断标准。书中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部分也确实名不虚传,各种线径、匝数、阻值等关键参数,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参考值,这在实际操作中简直是救命稻草,避免了大量的试错。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技师,随时随地在你身边指导,这种踏实感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用心,彩图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都非常高,细节之处也能看得清楚,这对于理解那些细小的绕组线头和绝缘层至关重要。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维修人员看的,对于一些电气专业的学生,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电机工作原理的爱好者来说,也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将复杂的工程技术,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原本遥不可及的电机维修,变得触手可及。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机绕组感到困惑的朋友,它绝对会是你工作中最得力的助手。
评分这本书的实操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之前买过一些关于电工技术的书籍,但很多都偏重理论,真正拿到手里操作的时候,总感觉有些脱节,缺少那种“手把手教学”的感觉。而这本《电动机绕组彩图与接线详解+电动机绕组维修》恰恰弥补了这一点。我最看重的是它在“维修”部分的处理,以往维修电机,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判断绕组的故障类型,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修复。这本书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故障诊断流程,从初步的目视检查,到电阻、绝缘的测量,再到具体绕组问题的分析,每一步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和判断依据。尤其是它彩图的运用,不仅仅是展示绕组的样子,更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标注,清晰地指示出不同线圈、不同绕组的走向和连接点,这对于我这样需要精细操作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记得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修复了一个烧毁的定子绕组,以前我可能会觉得这工作太难,甚至不敢下手,但按照书里的步骤,我能够清晰地识别出烧毁的线圈,并且知道如何准确地拆除它们,然后按照书中的图示和数据,重新缠绕新的线圈。虽然第一次操作,但整体过程异常顺利,最终电机恢复了正常运转。书中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部分,可以说是锦上添花,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常用电机型号和对应的绕组参数,比如线径、匝数、槽数、分组等,这些数据在维修过程中,对于保证维修质量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避免因参数错误而导致的二次故障。它就像一个随时可查的“数据库”,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另外,书的装订和纸质也相当不错,彩图的印刷质量很高,色彩鲜艳,细节清晰,翻阅起来也很顺畅,不会轻易损坏。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非常有价值的电动机维修参考书,它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一线维修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评分这本书的“电动机绕组彩图”和“接线详解”部分,简直是把电机内部那个复杂的世界,通过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之前对于电机绕组,总是停留在“线圈绕在铁芯上”这个模糊的概念,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彩图,让我看到了绕组的真实形态。它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绕组的缠绕方式,比如单层、双层、集中、分散等,并且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标注,让我能够清楚地辨别出每一条线圈的起始端和结束端,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连接的。这对于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维修时判断绕组的连接是否正确,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在“接线详解”部分的处理,不仅仅是给出抽象的电路图,更是提供了与实物接线图相对应的彩图,让我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将书中的内容与电机上的端子一一对应起来。我记得我曾经在为一个设备更换电机时,遇到的接线方式与我熟悉的有所不同,当时我非常困惑,但翻开这本书,找到了类似的接线图,并且通过对比彩图,我能够准确地找出对应的线头,成功完成了接线。书中的彩图印刷质量非常高,色彩还原度好,细节清晰,即使是放大观察,也能看得清楚。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绕组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图文并茂、内容详实于一体的优秀书籍,它通过直观的彩图,将复杂的电机绕组和接线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电气工程师、维修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更准确地理解和处理电机相关的各种问题。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电机维修行业的新手,我深感这本书的重要性,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启蒙手册”。在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显得有些抽象,尤其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绕组接法,每次遇到不同的电机,都让我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接线详解”的处理,书里不仅有文字描述,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电机、不同接线方式的彩图,并且用非常清晰的线条和箭头标注了电流的流向和接线顺序。我常常会把书里的图和实际电机上的接线端子一一对照,一点点地去理解。它甚至会介绍一些老式电机的特殊接法,这些在网上很难找到或者很难辨认的资料,在这本书里都有详细的阐述。而且,书中的“绕组彩图”部分,让我对不同绕组的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比如集中绕组、分散绕组,以及它们的缠绕方式和特点,这些都通过精美的彩图展示出来,让我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图像。这对于我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判断绕组故障,以及后续的维修操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部分,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参考数据,比如不同功率的电机,常用的线径和匝数比例,这些都是我过去非常欠缺的知识。通过查阅这些数据,我能够在维修时更准确地选择导线,保证维修质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朴实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走向电机维修的专业领域。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价格,它能够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节省大量的摸索时间,并且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这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简直就是我工作中的“瑞士军刀”,它将各种零散、关键的电机技术数据,高度浓缩、系统化地呈现出来,让我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我以前在工作中,经常需要翻阅厚厚的资料,或者在网上大海捞针,才能找到一些关于电机参数的数据,这不仅耗时,而且效率低下。而这本书,将这些常用的、重要的技术数据,比如不同功率等级电机的额定电流、功率因数、效率、启动转矩等,以及常用导线的线径、电阻、载流量等,都整理得一目了然。我尤其欣赏它在“绕组设计”方面提供的数据参考,比如在设计或维修绕组时,常常需要知道不同线径对应的匝数,以及如何根据电机功率来估算绕组的参数,这本书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参考表格和计算公式,这极大地简化了我的工作。我记得我曾经需要为一个定制电机选择合适的绕组线径,以往我可能会凭经验去猜测,但有了这本书,我能够根据电机的功率需求,快速查找到推荐的线径和匝数范围,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书中的数据都是经过权威验证的,这让我对这些数据非常信任,并且能够放心大胆地在工作中应用。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人性化,数据清晰,易于查找,不会让你在寻找信息时感到困惑。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电机绕组的书籍,它更是一个包含了大量实用技术数据的“工具箱”,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评分这本书在“实用性”方面,真的做到了极致,它不仅仅是提供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大量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数据”和“操作指南”。我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深知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可靠的数据参考有多么重要。这本书的“技术数据速查手册”部分,就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里面包含了各种常用电机的型号、规格、功率、转速等基本参数,以及不同绕组线径对应的阻值、载流量等关键数据。这让我能够在选择替换零件、进行维修计算时,有一个非常可靠的依据,避免了盲目猜测和试错。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电动机绕组设计”的一些数据参考,比如在选择线径、计算匝数时,这本书都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比例和公式,这对于我进行一些非标准电机的维修和改造,非常有帮助。我记得我曾经需要为一个老旧设备维修一台特殊的电动机,由于没有原件型号,我只能根据设备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机,而这本书提供的各种数据参考,帮助我确定了电机的功率、转速等关键参数,从而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替代电机。书中的“彩图”和“接线详解”部分,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们将抽象的绕组结构和接线方式,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让我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得心应手。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工具书”,它包含了大量实用、可靠的技术数据和操作指南,能够帮助一线技术人员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工作,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