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傳統刺綉針法集萃
定價:78.00元
作者:粘碧華
齣版社:河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349888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十分難得的中國傳統刺綉針法集錦,將百餘種傳統刺綉針法係統地整理成瞭九大類型
●書中對九大針法係列還配以詳細的步驟圖示及作品欣賞圖,針法、步驟圖、效果圖放在一起,非常直觀
●書中還分析瞭中國傳統針法代代相傳的發展簡史,凸顯瞭文化價值方麵的傳承意義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十分難得的中國傳統刺綉針法集錦。古今刺綉針法的演變,無不由簡明走嚮繁復,由清晰走嚮駁雜,且有其的脈絡可追尋。本書作者將多年來搜集到的中國各式各樣的傳統針法,依其簡繁難易的發展脈絡,整理成瞭九大類型:直針係列,鎖針係列,打子係列,平金、釘綫係列,貼布、拼布係列,編織針係列,復閤針法係列,裝飾性針法係列,以及其他類彆。 書中還對這九大針法係列配以詳細的步驟說明及圖示。針法、步驟圖、效果圖放在一起,非常直觀,讓喜愛刺綉女紅的人可以深入瞭解綉品為什麼會呈現齣這樣的效果,如此也解答瞭大傢在刺綉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很多問題和迷惑,不僅能省去多年摸索之苦,還能從中得到刺綉的樂趣及成就感。
目錄
作者介紹
粘碧華,1947年齣生於颱北市;1971年,畢業於靜宜大學外文係;1989-1990年,於英國皇傢學院金工首飾設計係碩士班攻讀研究生;1995-1996年,於英國諾丁漢大學織品服裝係碩士畢業。設計經曆:颱北市立美術館“米羅藝術展”全套首飾;颱灣曆史博物館“常玉畫展衍生首飾組”“楚文化特展衍生首飾組”“瑪雅文明展衍生首飾組”。著作有《刺綉首飾》《清代颱灣民間刺綉》《珠寶飾品鑒賞》。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一股濃鬱的古典韻味撲麵而來,仿佛能聞到淡淡的絲綫香。雖然我並非專業的刺綉從業者,但從小對外婆手中的針綫活就充滿瞭好奇和敬畏。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絕倫的刺綉作品,總會驚嘆於藝術傢們將色彩和綫條玩弄於股掌之間的神乎其技。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傳統刺綉世界的大門,裏麵一定蘊藏著無數值得探索的寶藏。我尤其期待能從中瞭解那些失傳已久的古老針法,它們承載著曆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傳承,每一次起針落針,都是對往昔的緻敬。書中關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刺綉風格的介紹,也一定能讓我眼界大開,認識到刺綉的博大精深。我想,如果能掌握其中一二,哪怕隻是最基礎的幾種針法,也能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讓我在忙碌之餘,找到一份寜靜和樂趣,重拾那份手工帶來的溫暖與踏實。
評分作為一名對手工藝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一直渴望深入瞭解中國傳統刺綉的奧秘。市麵上關於刺綉的書籍不少,但大多流於錶麵,要麼講解過於簡單,要麼內容陳舊,很難滿足我這種追求細節和深度的讀者。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從書名和齣版信息來看,它似乎緻力於對傳統針法進行一次係統的梳理和總結,這正是我的迫切需求。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不同針法詳細的圖文解析,包括每一針的走嚮、力度以及最終形成的效果。我尤其對蘇綉、湘綉、粵綉等幾個大流派的代錶性針法感興趣,想知道它們各自的獨特之處,以及如何在現代的創作中運用這些古老的技藝。這本書如果能包含一些基礎針法的練習步驟,並且給齣一些由淺入深的實踐建議,那就再好不過瞭,這樣我就可以在傢自己動手嘗試,感受刺綉的魅力。
評分近來,我迷上瞭各種手工製作,從編織到陶藝,總覺得指尖的溫度能帶來彆樣的滿足感。而中國傳統的刺綉,以其精巧細膩、色彩斑斕著稱,一直是我心中嚮往的領域。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終於有瞭入手的好機會。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充滿溫度和人情味的指南。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針法的名稱、特點、適用範圍,並且配有清晰易懂的圖示,最好還能有不同角度的展示,以便我能夠準確地掌握每一個動作要領。此外,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綫材、綉綳、綉針等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技巧的建議,那將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是巨大的幫助,讓我能夠少走彎路,更順利地進入刺綉的世界。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熱愛的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瞭解其精髓的途徑。刺綉,作為一項古老而精緻的藝術形式,一直深深吸引著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係統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進傳統刺綉的豐富世界。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不同地域、不同曆史時期刺綉的風格演變,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文化意義。對於各種經典的刺綉針法,我希望能夠有詳盡的講解,包括其起源、發展,以及在不同作品中的應用。這本書如果能包含一些案例分析,例如對某一件傳世刺綉作品的針法解讀,那樣將非常有啓發性,能夠讓我更好地理解針法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並從中汲取靈感。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喚醒我們民族文化記憶的事物充滿敬意,而傳統刺綉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許多傳統技藝麵臨著傳承的睏境,令人心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座橋梁,連接過去與現在,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和瞭解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工藝層麵的指導,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我期待書中能夠穿插一些關於刺綉曆史、文化背景以及藝術價值的介紹,讓我們在學習針法的同時,也能深刻理解其背後蘊含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經典的刺綉作品賞析,並分析其針法運用和藝術錶現,那就更加完美瞭,這能夠極大地激發我的創作靈感,並幫助我提升審美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