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ISBN 978-7-5174-0481-1 定价:128.00元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作者:本书编写组 编
【内容简介】
本书沿用以往体例,分为综合法规、实体法规、程序法规三部分,新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等重要法规,共收录了截至2018年3月底颁布的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党纪政纪法规等规范性文件220余件,是纪检监察工作不可缺少的法规工具用书。
从一个资深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判断一本法规工具书的价值,不仅要看它收录了什么,更要看它排除了什么,以及它是如何组织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去芜存菁,化繁为简”。它没有堆砌大量与核心工作关联不大的文件,而是聚焦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核心法律框架和党内法规体系。这种专注性使得信息密度非常高,每一页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高效处理复杂信息的人来说,时间成本是最大的成本。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将我们可能需要花数小时在网上筛选和比对的工作,压缩到了几分钟的快速翻阅。这不仅仅是节省了时间,更是提升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它无疑是未来几年内,纪检监察领域从业人员必备的案头良伴,值得信赖和拥有。
评分这本书的内页排版和纸张质量也相当考究,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试着查找了几个近期修订的条款,发现其更新速度和准确性都达到了我的预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很多条文旁边都有非常细致的注释和索引链接,这对于理解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和适用场景至关重要。有时候法规条文写得比较晦涩,如果没有权威的解读或对照,很容易产生偏差。这本《全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搬运工”,更是“引路人”。我的一位老同事,刚参加工作不久,对一些历史沿革的规定比较模糊,通过这本书里清晰的条文对比和标注,他很快就理清了脉络。这说明编纂团队不仅关注了“新”的覆盖面,更重视了“深”的解读度,这对于提升我们运用法规的能力,避免工作失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首先被它厚实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沉稳,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工具书。我是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日常工作中处理的事务繁杂,各种政策法规的查阅是家常便饭。过去总是在电脑上搜索各种零散的文件,效率不高不说,有时候还会因为版本更新而抓瞎。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意翻阅了目录,发现它对相关法律、法规、党内条例文本的梳理非常系统和全面,从宪法、监察法到各项党纪条例,几乎涵盖了我们工作所需的所有核心文本。尤其是它在篇幅上做了精心的安排,看得出编纂者是下足了功夫的,不是简单的文件汇编,而是有逻辑、有条理地进行了分类和编排,这对于实际工作中的快速定位和精准查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一册在手,心中有数”的感觉,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高度准确性的岗位来说,是无可替代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放在手边,作为我未来工作的“定海神针”。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同类的法规汇编不少,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遗漏了重要的实操性文件,要么就是更新不及格,买回来很快就贬值了。而这本2018年新版,据说是第五次修订,这种持续的迭代和维护,本身就体现了它的权威性和生命力。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新型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最新规定部分,发现里面的内容紧跟中央精神,体现了最新的反腐败工作思路。这对于我们这些处在执法一线的同志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政策的风向标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重点和方式方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撑——我知道,我手头的工具是与时俱进的,是组织认可的权威参考。它像是一部不断自我完善的“活字典”,确保我的每一步操作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极大地增强了我工作的信心。
评分对于工具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易用性”。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人性化。它的开本适中,虽然内容丰富,但整体重量控制得不错,方便携带。我注意到它采用了双栏印刷,清晰地将正文和辅助信息区分开来,阅读体验大大提升。更棒的是,它的检索系统做得非常精细。除了常规的目录索引外,还特别增加了按关键词检索的模块,这一点对于需要紧急查找某个特定概念或案例的场景极其实用。我曾经因为找不到一个特定的术语解释而耽误了半天时间,如果早有这本书,相信整个过程会流畅得多。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一线工作者实际需求的深刻理解,而不是闭门造车。它让我感觉,这套书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书籍,而是实实在在放在我们手中的“生产力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