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参加2018年全国中医药行业卫生技术资格考试(职称)指定用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中医全科(中级)考试大纲与细则
图书定价:196.00元
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第01版
印刷日期:2016年11月第01次印刷
ISBN:9787513237598
字数:2026千字
页数:132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
考试大纲
部分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医学概论
中药学
方剂学
第二部分 相关知识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中医养生康复学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及精神卫生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第三、四部分 知识与实践能力
中医内科学(中医常见病证)
中医内科学(西医常见疾病)
中医内科学(常见肿瘤)
中医内科学(急诊与急救)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针灸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大纲细则(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单元 阳阳五行学说
第二单元 藏象
第三单元 气血津液
第四单元 经络
第五单元 病因
第六单元 发病
第七单元 病机
第八单元 防治原则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单元 全科医学
第二单元 中医全科的服务模式、方法
第三单元 中医全科医学的
第四单元 全科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
第五单元 中医全科中的法律问题
第六单元 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
医学概论
单元 绪论
第二单元 社区卫生服务
第三单元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 环境、饮食与健康
第五单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六单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与控制
第七单元 其他疾病与伤害的与控制
中药学
单元 中药的产地与炮制
第二单元 药性理论
第三单元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五单元 解表药
第六单元 清热药
第七单元 泻下药
方剂学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中医养生康复学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及精神卫生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针灸学
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喉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内容介绍: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全国卫生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体现中医药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的目标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于2011年组织有关专家,对2006年版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及2007年版全科医学(中医类)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11年版《全国中医药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新大纲体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养临床人才“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导向; 突出了中医、 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临床中(初)级技术人员基础知识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测试;合理调整了考试科目设置,合理增加了与各相关学科的内容。
新大纲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层面与本科层次,以及中药3个级别、中医护理2个级别层次在考试科目设置及内容上均体现了差别。新大纲注重了考试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形式。将20个考试大纲以“基础知识”、“相关知识”、“知识”、“实践能力” 四个考试科目进行学科排序,并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4个方面的标识、
为了配合新大纲的实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全国中医药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依据新大纲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2011年版临床中医药技术资格中(初)级考试大纲细则》 (以下简称大纲细则)。
本书是新大纲的具体细化。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20个(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50个考试学科。《大纲细则》以20个分类,分别装订成书。
本书既是全国中医药技术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命题用书,也是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即将晋升为中(初)级技术资格的考生临床实践、复习备考的性参考书。
........
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准备参加中医全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生来说,找到一本能够准确把握考试脉搏、提供实用备考指南的书籍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标题无疑是抓住了我们的痛点,我满怀希望地认为它能为我提供2018年中医全科医学中级大纲和细则的权威解读,以及实操性强的应试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解析大纲的每一个考点,并将其与实际临床相结合,甚至能够提供一些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分析,帮助我理解出题思路和命题规律。然而,打开书后,我发现内容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它提供的信息显得有些陈旧,而且缺乏对考纲变化的深入分析。书中关于考试技巧的部分,也仅仅是一些宽泛的建议,比如“多看书”、“多练习”,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解题方法或者时间管理技巧。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够指导我如何更有效地分配复习时间,如何快速识别和排除错误选项,以及如何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出最合适的答案。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官方文件的简单复制,缺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帮助我们梳理和提炼。我希望能获得的是一份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应试能力的“工具书”,而不是一份仅供参考的“说明书”。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深感着迷,也渴望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立刻被吸引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领略2018年中医全科医学中级考试的最新动态,尤其是大纲和细则的变化,以及针对主治医师这个级别的考试,有哪些前沿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实践的更新。我期待着它能提供一些深入的探讨,比如对某些疑难杂症的辨证思路、最新的诊疗技术在考试中的体现,甚至是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案例分析,能够有多角度的解读。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偏离了我最初的期望。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的目录式总结,列出了很多条目,但缺少了真正能够启发思考的内容。比如,在提到某个重要病证时,书中并没有给出详细的病因病机分析,也没有对不同流派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和评价,更没有提供一些经典的医案来佐证理论。我期望的是能够深入理解“为什么”,而不是简单地记住“是什么”。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远远不够,更像是一份简单的信息罗列,而不是一份能够引领我深入钻研学术的指南。我希望的是一份能够激发我思考、拓宽我视野的书籍,而不是一份仅仅停留在表面知识的介绍。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失所望,我满怀期待地想找到一些关于2018年中医全科医学中级大纲和细则的详细解读,以及针对主治医师考试的实用备考策略。毕竟,这类考试的竞争非常激烈,我希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考点、提炼精髓的参考书,帮助我更高效地复习。然而,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泛泛而谈的概述,对于大纲的每一个细节点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的剖析。例如,在论述某一个中医经典理论时,它仅仅罗列了几个关键词,却没有解释这些关键词在考试中的实际应用,也没有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来帮助我理解。更让我沮丧的是,书中关于考试技巧的部分,也只是停留在“认真复习”、“多做模拟题”等非常普遍的建议上,完全没有针对性。我希望看到的,是关于如何审题、如何快速排除错误选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答完所有题目等更具操作性的技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只是简单地堆砌了一些信息,而缺乏对考生真正需求的洞察和专业的指导。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购买这本书,希望能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帮助,但目前看来,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我还会继续寻找其他更适合的备考资料。
评分作为一名努力提升中医专业技能并希望通过中级考试的主治医师,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提供深度专业知识和最新考试动态的书籍。这本书的标题《京东自营 中医图书 2018全科医学中医类中级大纲与细则 中医全科主治医师中级考试用书2018》让我对其寄予厚望,我期望它能详细剖析2018年中医全科医学中级大纲的每一个细节,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主治医师考试的独特见解和深入的临床应用指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对某些疑难杂症的辨证难点,提供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案和学术进展,甚至能够预测考试可能出现的重点和难点。然而,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实在过于基础,甚至有些内容感觉像是前几年的知识点。它并没有触及到我期望的那些前沿话题或者深入的学术探讨。例如,在讨论某个病证时,书中仅仅给出了一个基础的病机描述,而没有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的演变,也没有提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适合初学者,而非已经具备一定临床经验并准备参加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生。我需要的是一份能够帮助我“更上一层楼”的宝典,而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入门指南”,实在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份关于2018年中医全科医学中级大纲和细则的权威解读,并以此为基础,系统性地准备中医全科主治医师的中级考试。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详细解析大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并辅以丰富的临床案例,让我能够深入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备考策略,比如如何攻克考试中的难点,如何把握出题人的思路,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的模拟练习。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完全达到我的期望。在对大纲的解读方面,它显得有些零散,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让我在复习时感到条理不够清晰。而对于临床案例的呈现,也比较简单,缺乏深度分析,让我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关于考试策略的部分,书中提供的建议也比较泛泛,例如“多做练习题”之类的,并没有提供更具体的指导,比如如何分析错题,如何进行针对性复习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为我指点迷津,提供切实的帮助,而不是一份简单的知识罗列。这份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远远未能满足我作为一名主治医师备考者的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