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宽严相济语境下的轻罪刑事政策研究
定价:35元
作者:田兴洪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11808844
字数:277000
页码:3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于犯罪分层的理论基础,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构建了一个概念清晰、体系完整,关系和谐的轻罪刑事政策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这不仅是刑事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刑事政策理论力图指导刑事法实践的重要探索。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这本《宽严相济语境下的轻罪刑事政策研究》确实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极具启发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我国轻罪刑事政策演变脉络时,那种抽丝剥茧般的严谨。从历史的维度去看,政策的每一次调整,背后都牵扯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司法改革的逻辑。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时期政策调整的原因、侧重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在探讨“少捕慎诉慎判”原则如何在轻罪领域落地时,书中详细阐述了不起诉、撤回起诉、认罪认罚从宽等具体制度的设计和实践困境,并对这些制度的内在张力进行了深刻剖析。我从中看到了政策制定者在平衡罪罚相当、人权保障与社会秩序维护之间所做的艰难抉择。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让我获益匪浅,尤其是在关于“宽严相济”原则在轻罪领域的具体化和操作性问题上。书中提出的“宽严相济”并非简单的“轻罪轻判”,而是强调罪责刑相适应,关注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以及社会效果。作者通过对不同类型轻罪的细致分析,例如对一些非暴力不合作行为,或是因社会压力而产生的轻微违法犯罪,阐述了如何在坚持法治底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刑罚之外的教育、矫正、修复功能。书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宽严相济原则的结合,以及其在轻罪领域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的辨析,这对于理解当前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其对轻罪刑事政策背后深层社会动因的洞察。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层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土壤。它深刻地揭示了轻罪案件的产生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社会心理失衡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例如,书中对一些轻微犯罪(如占小便宜、轻微破坏等)与当下社会心态、价值观念变迁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前沿和具有前瞻性的视角。这种研究思路,使得“宽严相济”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而是与现实社会问题紧密相连,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评分从一名法律实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宽严相济语境下的轻罪刑事政策研究》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著作。作者在对当前我国轻罪刑事政策的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如何平衡“罪罚相当”与“教育挽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践中精准界定“轻罪”的范畴,避免“以刑代罚”或“以罚代刑”的倾向。作者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轻罪案件的处理方式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案例素材和理论借鉴,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理性地处理轻罪案件,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
评分我对于书中关于“宽严相济”这一核心理念的解读印象尤为深刻。它并非简单的是“宽”或“严”的叠加,而是辩证统一、动态平衡的智慧结晶。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在不同类型的轻罪案件中,如何恰当地把握“宽”与“严”的界限。比如,对于初犯、偶犯,或者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行为,如何通过教育、训诫、社区矫正等方式实现“宽”的效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刑罚,促进其回归社会;而对于那些虽然是轻罪,但情节恶劣、屡教不改或者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则要依法予以“严”惩,绝不姑息。这种精细化的分类和差异化处理,展现了现代刑事政策的人性化和科学化趋势,也为基层司法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