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

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林 著
图书标签:
  • 法治
  • 四川
  • 年度报告
  • 2018
  • 依法治省
  • 蓝皮书
  • 法律
  • 政治
  • 社会治理
  • 地方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泰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2122
商品编码:2801149978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

定价:118.00元

作者:李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20122122

字数:375000

页码:396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4(2018)》全面梳理了四川省在过去一年贯彻中央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工作经验与成效。书中推出系列调研报告,涉及四川法治中的绿色立法、纪委治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民主协商、依法管网、法治校园建设等问题,并在法治、司法改革、基层社会治理、民族法治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研与分析。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四川省2017年法治发展现状与前瞻【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001
  一 高位谋篇布局/002
  二 大力推进依法执政/005
  三 切实加强科学立法/009
  四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013
  五 着力保证公正司法/021
  六 深入推进社会依法治理/027
  七 切实破解藏区治理难题/034
  八 建立完善保障落实机制/036
  九 四川依法治省存在的问题/038
  十 2018年四川依法治省前瞻/040

Ⅱ 专题报告
2 四川省探索依法助推绿色发展的路径【四川省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课题组】/043
3 法治建设中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的四川实践【四川省政协办公厅课题组】/060
4 四川省纪委治理“微腐败”调研报告【四川省纪委机关课题组】/072
5 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治化探索【四川省委维稳办课题组】/087
6 四川省公安厅探索依法管网路径【四川省公安厅课题组】/103
7 四川省实施法治校园建设调研报告【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组】/115
8 成都市城市治理法规系统化建设调研报告【成都市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课题】组/126

Ⅲ 法治
9 广安市探索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广安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142
10 巴中公安行政处罚基准自动裁量系统调研报告【巴中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152
11 攀枝花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实践【攀枝花市人民法制办公室课题组】/163

Ⅳ 司法改革
12 四川法院对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174
13 四川省探索检法联动合力破解执行难【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组】/186
14 南充检察机关多元化国家司法救助调研报告【南充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197
15 眉山市家事审判改革的实践【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207

Ⅴ 基层治理
16 资阳市乐至县社区多元协商工作调研报告【资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220
17 达州市大竹县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索【大竹县依法治医课题组】/234
18 内江市构建职工立体维权格局的实践【内江市总工会课题组】/247
19 推行贫困村法律顾问制度的达州实践【四川省司法厅课题组】/259
20 雅安市雨城区“阳光村(居)务”微权清单制度【雅安市雨城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272

Ⅵ 市场法治
21 绵阳市法治和保障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绵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282
22 自贡法院服务和保障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294
23 遂宁市创新实践河道警长制调研报告【遂宁市公安局课题组】/304
24 广元市青川县化解旅游矛盾纠纷的实践【青川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314

Ⅶ 民族法治
25 凉山州外流人员犯罪治理调研报告【凉山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326
26 阿坝州壤塘县依法规范民间调解调研报告【阿坝州委政法委课题组】/337
27 甘孜州康定市深化土地乱象治理调研报告【甘孜州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347

附录 四川依法治省重要文件目录(2017)/355

Abstract/358
Contents/360

作者介绍


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法理、宪法、司法制度。共出版专著、论著、译著等30余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内部研究报告60余篇。代表作为:《依法治国十年回顾与展望》、《依法治国与宪政建设》、《立法过程中的公共参与》、《走向人权的探索》、《新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学发展60年》、《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形成》、《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民主要稳,法治要快》等。田禾,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室主任、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法治蓝皮书》主编、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首席专家。研究方向:实证法学、刑法学、亚洲法。代表作为:《论公职人员亲属营利的法律规制》、《2013年中国法治状况与2014年形势预测》、《2013年中国败路径与2014年形势预测》、《慈善法治现状与完善》、《中国透明度年度报告(2013)》、《群体件的特点、诱因及其应对》、《广东经验:法治建设》、《广东经验:法治建设》、《法治指数测评推进法治进步》、《近年来群体件的特点及应对建议》等。吕艳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治国情调研室副主任、法治蓝皮书工作室主任、亚洲法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信息法。主要研究成果:《透明度年度报告》、《信息:治理新视角》、《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的几个问题》、《日本、韩国的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司法化的若干实例》、《日本隐私权保障的研究与启示》、《西方主要国家议会监督手段之比较》、《韩国的行政审判法--解说与全译》、《论知情权》等。

文摘


序言



抱歉,您提供的书名是《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根据您的要求,我需要写一份不包含该书内容的图书简介。 由于我无法访问该书的具体目录和全部内容,要写一个“不包含”其内容的简介,实际上意味着我需要构思一个完全不同主题、不同领域的图书简介,以确保不会涉及四川的依法治省、法治建设或2018年的年度报告等核心内容。 以下是一份关于聚焦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虚构历史地理学著作的详细简介: --- 《驼铃与香料之路:中古时期欧亚大陆的商业网络与文明互动》 【书籍定位与主题】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古时期(约公元300年至1500年)欧亚大陆核心贸易动脉——丝绸之路(包括海路与陆路)的商业结构、商品流通、技术传播以及沿线文明冲突与融合的权威性学术专著。它摒弃了传统上将丝绸之路视为单一商贸通道的刻板印象,转而将其描绘成一个由无数交错的次级网络、季节性市场和中间转运站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全书以地理学、经济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交叉视角,力图重建那个波澜壮阔的全球化前夜图景。 【核心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贸易地理的重构——通道、瓶颈与枢纽 本部分首先对丝绸之路的地理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界定,超越了传统的“长安至罗马”的线性叙事。作者区分了“草原丝路”、“绿洲丝路”和“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前身)三大网络体系,并分析了气候变化、游牧民族的兴衰以及政治实体(如萨珊波斯、唐朝、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如何塑造了这些贸易通道的生命周期。 重点章节解析了关键的贸易瓶颈:如帕米尔高原的“世界屋脊”通道管理、塔里木盆地的水源控制权争夺、以及红海贸易中的季风依赖性。通过对出土的古钱币、陶瓷碎片和贸易契约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本书精确地勾勒出货物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与价值增值链。 第二部分:商品的生命周期——从源头到终点 本书耗费大量篇幅研究了最具代表性的几类商品如何在欧亚大陆间流动,并探讨了它们在不同文化中身份的转变。 奢侈品的权力代码: 详细考察了中国丝绸(特别是特定纹样的等级划分)如何成为罗马和拜占庭宫廷中政治地位的象征。同时,分析了波斯金银器和印度香料在唐代长安贵族阶层中的炫耀性消费模式。 技术与工艺的秘密转移: 关注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非核心贸易品。例如,造纸术、冶铁技术(特别是高碳钢的锻造工艺)如何在阿拉伯世界传播并最终影响欧洲中世纪的知识记录与军事变革。书中引用了多处敦煌文书和粟特语文献残片,以印证技术工匠作为“隐形贸易者”的角色。 粮食与动植物的跨大陆传播: 探讨了苜蓿、葡萄、核桃等农作物品种的驯化与传播路径,分析了这些物种的引入如何深刻影响了沿线不同区域的饮食结构和农业经济模式,这部分内容强调了生物地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文化的中介:语言、信仰与法律的交融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货物的通道,更是思想的渡口。本部分聚焦于文化交流的机制与影响。 粟特语世界的商业霸权与文化同化: 深入剖析了粟特人在中亚和中国北方扮演的“中间人”角色,他们的语言如何成为当时商业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联姻、宗教信仰(摩尼教、景教)的兼容并蓄来维持其商业网络。 宗教的“搭便车”现象: 考察了佛教、祆教(拜火教)和伊斯兰教在贸易沿线传播的模式。作者提出,宗教传播往往伴随着商业路线的巩固,因为宗教团体常常在边陲和驿站建立庇护所或寺院,为长途商队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设施。 合同、信誉与法律冲突: 基于对早期商业法律文本(如佉卢文文书)的研究,本书揭示了不同文明在处理跨区域合同违约、债务转移和财产继承时所采取的实用主义法律策略,展现了国际贸易的早期“软法”形态。 【研究方法与特色】 本书的显著特点在于其高度的跨学科性。研究者结合了考古学微观分析(如对中亚窖藏陶器釉料的化学分析以确定原产地)、气候模型模拟(重建特定时期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交通可达性)以及定量历史学方法(对宋元时期泉州港的货物清单进行统计分析)。作者拒绝了将东方描绘为被动接受者的传统观点,而是强调了沿线所有参与者——从草原部落到沿海港口城市——在塑造全球贸易格局中的能动性与创造力。 【学术价值与阅读对象】 《驼铃与香料之路》为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以及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基础。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本书以流畅的叙事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一幅关于人类早期全球化、商业智慧与文明张力的宏大画卷,是理解中古世界复杂性的必备读物。 --- (字数统计:约155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这本书,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四川法治神经中枢的窗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系统地呈现一个地方政府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成绩单”和“工作日志”。作为一名对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密切关注的观察者,我深知基层法治的建设对于国家整体法治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够从这本书中深入了解四川在2018年是如何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将“依法治省”落到实处的。例如,在“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四川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制度创新,能够吸引和留住投资?在“社会治理”层面,又是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这些细节的呈现,将是我解读这本书的核心关注点,也是我衡量其研究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

这次新入手的《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从封面到内页的设计都透着一股严谨的气息,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非常欣赏这种专注于某一地区、某一年度的法治报告形式,它能够提供非常具体、有针对性的信息,而非泛泛而谈。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其法治建设的进展对于整个区域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我个人对报告中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篇幅尤为关注,想知道在2018年,四川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是否有了新的突破,又采取了哪些创新的举措。同时,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永远是衡量法治水平的关键指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披露四川在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呈现一幅生动而真实的四川法治画卷。

评分

当翻开《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时,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类报告,往往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轨迹,也描绘着未来改革的蓝图。四川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依法治省的实践探索,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法治监督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情况的描述。在权力受到约束,责任得到落实的现代法治社会,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本书能详细阐述四川在2018年如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防止腐败,如何保障公民对公权力的监督权利。这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法治建设的读者,我一直非常期待《法治蓝皮书》系列。这次收到的《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一如既往地展现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的实践分析。尽管我尚未深入研读全书,但从初步的浏览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部系统梳理和评估四川省在2018年度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重要文献。它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四川法治实践的窗口,从中可以窥见地方政府在法治领域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对于研究中国地方法治建设的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对依法治国进程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解读和量化2018年四川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治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具体成效,以及这些成效背后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此外,报告对于潜在风险和未来方向的分析,也必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洞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独特路径。

评分

《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 4(2018)》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年度报告,更像是四川省在法治建设征程上的一次深度回眸与前瞻。其厚重的篇幅和细致的章节划分,预示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个人对报告中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论述非常感兴趣。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最终体现在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对法治的认同度上。因此,我想了解四川在2018年是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宣传教育、媒体引导、以及在学校和社区的普及工作,来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的。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推广,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让法律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此外,报告中关于“公正司法”的分析,特别是对司法改革效果的评估,也将是我重点关注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