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子 上市时间:2017年4月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产品分类:心理学
书号:978-7-5502-9683-1 CIP分类:B84-49
目标读者:普通大众
同类图书:重口味经济学 怪诞心理学
定价:38.00元 开本:32开 成品尺寸:145*210
印张: 6.5 页数:208 包册数:60
印刷工艺:平装
主营销语:
一本人人都看得懂的心理学入门书
卖点分析:
豆瓣阅读高订阅量心理学专栏
超有效超实用的的心理疏导课
从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讲起
如何正视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困境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书,从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讲起,结合现实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困境,旨在帮助大家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心理情绪。拖延症,抑郁症这些心理学名词越来越多的走入我们的生活,了解他们才能不被他们困住。作者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以后,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感,完成这本人人都看得懂的心理学入门书,让人人都能把心理学知识变成自己生活中的助力,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麦子,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大学老师。
喜欢在实验室研究大脑功能构造,也喜欢在咨询室仔细聆听他人烦恼和困扰。
喜欢科学严谨的态度,也喜欢情感细腻的感知。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心平气和的生活。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
去心理咨询前,你需要知道这些 / 2
带你认识心理咨询 / 9
身边有心理困扰者,怎么办 / 20
谢谢你走进这里 / 27
第二章
关于心理问题,
你需要知道什么
请感谢你的拖延 / 34
抑郁,这种常见的“病” / 41
那些难以启齿的爱好 / 54
别让焦虑拖垮了你 / 60
教你认清行为背后的模式 / 72
第三章
心理效应无处不在
不是“作”,只是缺少安全感 / 84
陪伴是好的爱 / 95
你是“猫”还是“狗” / 101
樊胜美,你可以不用哭得这么悲惨 / 109
告别,需要仪式感 / 116
都是情结在作祟 / 121
我为自己负责,不对他人负责 / 130
健康的自私终一定会走进礼堂 / 143
过节不想回家,
这没有什么好羞耻的 / 150
第四章
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请善待“我想要”的自己 / 160
请停止抱怨 / 167
我不是完美妈妈 / 176
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 / 181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压力 / 187
试读
请感谢你的拖延
常常有人问我拖延症能不能治,怎么治?很多人都对拖延症有亲身体会:眼看截止日期悬在头顶了,你还在怒刷微博;老板布置的任务不拖到后一天肯定不会去做,后一天刷夜怒补;去机场、火车站一定是踩着点儿去,一路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和时间赛跑。许多人深受拖延的苦,作业交不出不及格,论文交不出不毕业,任务完不成没绩效……我们内心焦急但是毫无行动,我们边催促着自己快一点、快一点完成任务,边打开微博、网页。于是,我们越拖越晚,我们越来越焦急。我们患上了一种“病”,那就是拖延症。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拖延”,“相关结果约7860000 个”;打开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的会员有113987 位;随便点开一个网页你就会发现有数不胜数的帖子在讨论“如何战胜拖延症”;更有神曲《拖延症之歌》在网络中爆红;关于战胜拖延症的书籍更是琳琅满目,趾高气扬地占领着各个书店的醒目位置。可是,现在我要告诉你,拖延其实不仅仅是一件坏事。
拖延不只是一件坏事
拖延,几乎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某些极特别的人格特质的例外)。各种各样的信息向我们袭来,都在告诫我们拖延是一种病,得治。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在说我们要如何战胜拖延:你可以给自己制订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表,你需要一个认真、有的人在旁边监督你,你需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你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各种各样的方法的本质不外乎,我们需要更加勤奋一点,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一点,只要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战胜拖延症。
从心理学认知行为的观点来看,任何行为都是有功能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拖延不仅仅是一件坏事,拖延也有它特有的功能。一个人如果一直走得很快,他(她)也需要停下脚步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你的行为会在无意识的指导下让你休息。所以,如果你的拖延程度不影响你完成任务的终结果,不会对你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它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
请接受拖延是你自身的产物,拖延就是你的一部分,它帮助你减缓你的焦虑,它为你赢得截止日期之前更多的休闲时光,它让你有时间停下来思索一下,是不是你对自己的要求过多而应该放慢脚步,它让你在有压力的状态下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所以,接受它,感谢它。
拖延积极性的科学证明和解释
如果仅仅拿案例来说,肯定有些人不会信服。困扰已久的拖延真的是有积极作用的吗?心理学上的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哥伦比亚大学的安吉拉教授在一篇名为《对拖延的再思考:态度和行为中“积极拖延”的正面效果》的文章中写道,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是消极的拖延;如果是在有压力的环境下工作而更有利于绩效的提高,则是一种积极的拖延。法拉利教授认为,拖延是说明拖延者具有完美主义情结,他们希望留给自己更为充足的时间深思熟虑,把任务完成得更好。此外,拖延还是一种对压力和焦虑的逃避方式,是个体本能的防御机制,如果一定要和自己的内心作对,把拖延纠正过来,那么这种身体本能的驱力可能会让我们发生其他问题,为常见的就是强迫。
不拖延,会强迫
如果没有拖延,可能你就会有强迫。也就是说,人的一些精神上的冲突或者行为上的问题一般都来源于压抑,所以一个正常人被压抑的情绪总是要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不能以拖延这种自我妨碍的方式,可能就会以强迫这种行为障碍表现出来。
如果你既没有拖延也没有强迫的话,恭喜你,你处在正态分布的极右侧,也就是说你是那占正常人群极小部分的心理十分健康的人之一,但是不幸的是,你也可以被称作不正常。
曾有一个来访者,从幼儿园起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称其为“学霸”绝对不过分。她不能接受任何程度的拖延,一点都不行,任何事情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开会肯定会提前10 分钟到,如果只提前9 分钟到了她就会觉得自己迟到了;任何任务她都会提前至少一天完成,如果没有提前一天完成,那这后一天她无法继续完成任务。她不拖延,而且任务完成得也很圆满,所以她一直是学霸。但是她有着拖延以外的问题——强迫。为了防止一件事情拖延,她会强迫自己一定要提前完成,在她为自己设定下的截止日期前的时间里,她是极端痛苦的。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她为自己定下的合理的结婚时间是26 岁,她认为如果26 岁结婚,那么她24 岁就要认识这个结婚对象并且确立恋爱关系,所以已经24岁但是还没有遇见那个对的人的她现在为此焦虑万分、寝食难安。为了解决她的终身大事,她每周去看两次心理咨询师,解决自己的亲密关系障碍问题,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如何利用拖延的积极性
拖延的原因多种多样。为常见的拖延就是懒:冬天太冷,不想上班;夏天太热,也不想上班。总之就是,春懒秋困夏无力,冬季正当眠,一年四季没有一个合适的时节让你来好好地处理一件事。那么,天助自助者,心理学也无能为力。还有的时候拖延是因为你内心的抗拒和排斥,也就是你不喜欢你在拖延的这件事。如果让你去见一个暗恋已久的人和一个十分讨厌的人,我敢肯定前者状况时你基本上不会因拖延而迟到。
如果你对一件事情反复拖延,那么拖延就是在提醒你,你不喜
欢这件事,是时候该换一件事情来做了。有的时候,你的拖延是因为压力太大,无法承受,所以把事情顺延下来。这个时候,你应该给自己放个假,让身心休息一下。这个匆忙的世界一直催促着我们,要快一点,再快一点,才能跟上世界变化的步伐;日新月异的科技也在催促着我们,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才能不被世界抛弃;甚至周围的社会环境也在催促着我们,要积极一点,再积极一点,才能够变得优秀。有那么多人关注你飞得高不高,却忘记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所以,被世俗追赶着的你开始关注拖延,讨厌拖延,想要战胜拖延,却变得更加拖延。一些日常中无伤大雅的拖延,让你保持了你内心的和谐与健康,没有生出其他神经性的症状。强迫患者大部分都是成功人士。不过如果你不能接纳拖延,将很难获得幸福感。成功和幸福到底哪个更重要,真的要好好问问你自己了。
我是一位对自我成长非常关注的读者,所以经常会阅读相关的书籍。《新书现货极简心理学从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讲起 如何正视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困境》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赋权”的视角。它并不是告诉你“你应该是什么样”,而是告诉你“你可以了解自己,并选择如何去应对”。书中的很多概念,比如“自我效能感”、“延迟满足”等等,都用非常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让我能够立刻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我曾经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事物,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这种恐惧感是可以被分解和管理的。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教我如何从小处着手,逐步建立信心。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清晰,重点突出,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的人,也不会觉得有阅读障碍。最重要的是,它让我觉得,我们不必被动地承受心理困扰,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这本书就像是一张藏宝图,指引我发现内心深处的宝藏,也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哇,这本书的包装真的很高大上,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很喜欢。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但《新书现货极简心理学从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讲起 如何正视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困境》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它并没有把心理学讲成一门高冷的学科,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一步步地引导你去探索内心的奥秘。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归因理论”,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把事情的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归咎于外部因素,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的解读方式才是影响我们情绪的关键。比如,考试没考好,与其一味地责怪老师或题目,不如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哪里可以改进,这种“内归因”的视角,虽然一开始有点挑战,但长期来看,真的能帮助我们建立更积极的心态。而且,书中提供的那些小练习,比如记录自己一天中的情绪波动,找出引发负面情绪的诱因,都非常实用。我尝试着去做,确实发现了很多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也开始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然后就束之高阁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书,在你遇到困惑的时候,它总能给你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评分这本《新书现货极简心理学从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讲起 如何正视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困境》真的是一本意外的惊喜!我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流于浅显的鸡汤。这本书的切入点就非常棒,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能感知到的点出发,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感到烦躁,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会感到尴尬,又或者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莫名的低落情绪。作者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看似复杂的情绪和行为,拆解成一个个基础的心理学概念。我尤其喜欢它讲解“认知偏差”的部分,我过去常常会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模式,并且有具体的应对方法。它并没有教我如何“改变”自己,而是强调“正视”和“理解”,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次想要“变得更好”,结果却因为达不到目标而更加焦虑。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自己的心理,就像是在认识一位熟悉又陌生的朋友,一开始可能有点手足无措,但随着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而且,这份了解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主要也是因为被“极简心理学”这几个字吸引住了,想着能快速get到一些实用的东西。《新书现货极简心理学从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讲起 如何正视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困境》果然没让我失望。它真的很“极简”,不会用很多长篇大论来解释一个概念,而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辅以生活化的例子,让你一下子就明白。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那部分,我一直以为情绪管理就是要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但这本书告诉我,其实更重要的是理解情绪的来源,接纳情绪的存在,然后找到健康的方式去疏导。比如,当我感到愤怒的时候,这本书提供的建议是先深呼吸,然后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忍耐或者爆发。这种“接纳”的理念,比我之前学的很多“控制”的方法要温和也有效得多。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好,每一章节都像是独立的知识点,但又相互关联,能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学框架。我最近遇到了一些工作上的挑战,常常会感到压力很大,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一些话语来安慰自己,也学到了如何更理性地看待问题。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的阅读爱好者,我见过太多打着“心理学”旗号的书,但真正能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却不多。《新书现货极简心理学从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讲起 如何正视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心理困境》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试图去“治愈”你,而是让你成为自己心理的“侦探”。它教你如何去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如何识别那些让你陷入困境的“自动化”反应。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感到沮丧,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很多时候,这只是我们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或者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它提供了一些简单却有效的工具,比如“思维重构”,让我学会用更积极、更现实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很平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读起来非常舒服,就像是跟一位有智慧的长辈在聊天,听他们分享人生经验。它让我觉得,心理学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学习和运用的生活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