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谭延闿楷书贺君家传 |
| 定价 | 33.00 |
| ISBN | 9787801869357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作者 | 谭延闿 |
| 编号 | 10525934 |
| 出版日期 | 2009-02-01 |
| 印刷日期 | 2009-01-01 |
| 版次 | 无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无 |
| 前言 作品 释义 原作文欣赏 其他作品欣赏 后记 |
| 谭延-1880-1930 湖南茶陵人 字组庵 又字组安 号长咕。清光绪进士。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组织湖南宪政公会 主张君主立宪。1909年被推为湖南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时任湖南都督。1912年加入国民党。1922年后曾任湖南省长兼督军。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D1二军军长。1927年后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等职。谭延是民国政界高层文人中四位杰出书法家-沈尹默、于右任、潘伯鹰、谭延之一。谭延自幼习书 临习不少古代名家法帖 贯穿其一生的书法风格主要是唐颜真卿的书体 浑厚、遒劲 充满威武雄壮的将军气概。著有'组庵诗集'、'慈卫室诗草'等。 |
| 谭延闯-一八八○-一九三○字组安、组庵 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生于杭州。父谭钟麟-清进士 官至陕甘、闵浙、两广总督。 五岁起读书写字。十一岁时遇翁同 被称为“奇才”。一八九三年-十四岁考中秀才 一九○四年参加清政府很后一次科考 中试会元 赐进士出身。 一九○九年任湖南谘议局议长 湖南省长兼督军。一九二二年投奔孙中山 加入国民党后历任全湘讨赋军总司令、湖南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一九二六年任中央政治委员会 代国民党中央党部。一九二八年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 一九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因脑溢血去世。民国政府下令国葬于南京中山陵东侧。 弟泽 书法追步兄。女谭祥 适陈诚。 著有:'庵诗稿'、'组庵诗集'、'慈卫室诗草'等。 谭延是民国政界高层文人中四位杰出书法家之一-沈尹默、于右任、潘伯鹰。 谭延的书法自小受到翁同的影响 虽然学习过不少古代名家法帖 但贯穿他一生的是唐颜真卿的书体 如今一般书法爱好者们只要一说起谭延 就会在脑海中出现他临写的'大字麻姑仙坛记' 他一生共临写此碑达二百二十通。民国时出版过珂罗版大册。'书法大成'上曾刊载他的临本。一九九一年上海书店有单行本印行。因此影响深远。 近年来文物、艺术品市场日趋活跃 谭延阎的作品也常出现 他的行书作品同样以颜真卿、钱南园、翁同的风貌为依归。所以人们一般情况下似乎已经形成了谭字即颜字的概念 谭是儒将 他带过兵当过不错将领 在他的颜体书中 确实能透出浑厚、遒劲的庙堂气 如金刚、如将军 他的艺术成就不在钱南园、翁同之下。 |
这套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完全对得起谭老的艺术地位。我过去买过不少地方出版社的字帖,往往在装帧上偷工减料,要么是胶装后不久就散页,要么是油墨渗透到纸张纤维里,时间一长字迹就模糊不清。这本东方出版中心出品的册子,给我的感觉是扎实耐用,仿佛是为长期研习而准备的。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几页展示的连贯性很强的段落,很多书法作品在临摹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就是气息的连贯。谭老的楷书,即便是最工整的小楷,其行气也如流水般自然,绝无滞涩之感。这本书在放大细节时,处理得非常专业,很多原本在小尺寸作品中难以辨认的笔锋转向和藏锋起笔的细节,在这本高质量的印刷品中得以清晰呈现。这对于我们理解他如何将行书的灵动融入到楷书的规范之中,提供了宝贵的视觉参考。它不是简单的字迹堆砌,而是一次对书法语言的深度梳理。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每日摩挲的范本。许多当代书法家的作品,虽然技巧高超,但总感觉少了一份对历史传统的敬畏感。谭延闿的楷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他的作品就像是清末民初文人精神气质的一种物化体现——既有对晋唐风骨的深厚承袭,又融入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温润与圆融。这本书的选本非常精妙,没有过多收录他早期的青涩之作,而是集中展示了其成熟期的佳作,那些结构严谨、气韵生动的篇章。我试着对着其中一段长文进行临摹,发现光是体会他“蚕头燕尾”的处理方式,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了谭老的书法,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研究近代碑学和帖学融合的绝佳案例。从装帧的厚重感来看,我甚至愿意把它当作一本严肃的学术参考资料来对待,而不是泛泛的字帖。
评分翻开这本楷书选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宁静致远”。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极快的时代,能静下心来欣赏这样一种恪守法度的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克制,没有用花哨的封面来吸引眼球,而是选择了低调且富有质感的材料,这使得注意力能够完全集中到书页上的内容本身。谭延闿的楷书,在我看来,是集大成的一种体现,它既有颜真卿的雄强之势,又有欧阳询的险劲之美,但最终都被他自身的儒雅气质所调和,形成了一种“中和之美”。特别是他处理篇章的整体布局,疏密得当,行气贯通,让人在阅读文字内容的同时,也享受着视觉上的和谐统一。这本书的字体清晰度极高,即使是那些笔画非常细微的转折处,也处理得淋漓尽致,这对于钻研笔法细节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堂关于古典审美教育的入门课。
评分这本关于谭延闿楷书的册子,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一直对近代书法大家颇有研究,尤其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坚守传统文脉的文人,谭延闿无疑是其中一位。从书的装帧来看,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原作的尊重,纸张的质地细腻,油墨的印刷也十分清晰,这对于欣赏楷书的笔法细节至关重要。翻开扉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沉静而内敛的书卷气。我尤其欣赏他楷书那种“颜筋柳骨”之外的温润,似乎每一个捺画、每一处提钩,都蕴含着一种与人协商、不激不亢的君子风范。很多现代书法作品追求的张扬和夸张,在这本册子里是找不到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入古出新的平衡美感。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本作品集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本,它不仅仅是字帖,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是如何通过笔墨得以展现的。装帧上的小细节,比如护封的处理方式,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载体的敬意,让人在翻阅时,心情也随之沉静下来,仿佛与古人对谈一般。
评分坦率地说,当我拿到这本谭延闿楷书选本时,最初的期待值是打一个问号的。市面上关于名家字帖的出版物良莠不齐,很多都是粗制滥造,只是为了抢占市场。然而,这本《贺君家传》的呈现方式,着实让我感到惊喜。它没有采用那种过度现代化的设计,而是保留了传统碑帖原有的古朴韵味,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现代印刷技术对书法精髓的“过度曝光”和“失真”。我将它与我收藏的几本老影印本放在一起对比,发现这本新出版的,在墨色的还原上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一些细微的涨墨和飞白处理,依然能清晰可辨。观其结字,谭老的楷书有一种“中正平和”的特点,这与他深厚的政治家身份是相辅相成的。他的笔画,尤其是横画的起笔和收笔,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控笔能力。这不是那种炫技的书法,而是“为文而书”的典范。这本书的编辑思路显然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的,排版留白适度,既不拥挤,也不空泛,给予了观者足够的呼吸空间去品味每一笔的精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