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12352-2018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 ||
| 定价 | 51.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5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 | |
| 装帧 | 钉装 | |
| 页数 | 49 | |
| 字数 | 105000 | |
| ISBN编码 | GB 123522018 | |
本标准规定了客运架空索道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与管理等方面zui基本的安全要求。
翻开《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它扎实的内容所吸引。作为一名常年乘坐各类索道的爱好者,我深知安全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恰恰从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客运架空索道的安全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运营以及维护保养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书中对于每一个环节的规定都细致入微,例如在设计部分,它不仅仅关注了承载能力、抗风性能等宏观指标,还深入到了缆索的材质、接头的工艺、支柱的基座设计等微观细节。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的部分,它强调了主动预防的重要性,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评估工具,这对于索道运营单位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参考。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编写者在确保乘客生命安全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严谨态度。书中的语言虽然是规范性的,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专业知识和对细节的关注,足以让任何一位关心索道安全的人士感到安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安全承诺,让我对未来的索道出行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用一种“学习者”的姿态来解读《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框架,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所乘坐的索道。我重点研读了书中关于“设备检测与维护”的部分,它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索道的检查周期、检查内容以及判定标准。这让我明白,每一次平稳的运行,都离不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细致检查和保养。书中对“防雷击措施”的规定也让我印象深刻,它详细阐述了避雷针的设置、接地系统的要求,以及在雷雨天气下的安全操作规程。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遥远的天气现象,也都在索道安全规程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本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是一本指导实践的“操作手册”,为索道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评分这本书,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一丝不苟的总工程师,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了他对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的全部考量。阅读《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面”和“深入”。它不仅仅是列举了一堆条条框框,而是将索道安全分解到每一个细微之处。例如,在关于“人身安全”的章节,书中详细阐述了防止乘客坠落、夹伤、碰撞等风险的措施,包括了对吊厢门的限位、安全带的设计、以及站台的防护栏杆要求。我甚至注意到,它还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乘客的需求,力求做到“不漏一人”。同时,书中对于设备故障的预测和应对机制也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从传感器监测到冗余系统设计,无一不体现了对风险的极致控制。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一次乘坐索道,背后都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心血,他们用科学和严谨,构筑了我们安心出行的屏障。
评分我对《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的感受,更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曾经亲历过一次小型索道事故的乘客,我对安全问题的敏感度远超常人。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为我内心深处的担忧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依靠。我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感受字里行间传递出的严谨和责任。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它详细列出了在各种突发状况下,从人员疏散到设备抢修的每一个步骤,并强调了团队协作和信息通畅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安全并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体系化、流程化的保障。我还注意到,书中在引用国际相关标准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和技术发展水平,这使得规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乘客,而是作为一个对索道安全有着更深理解的“知情者”,我可以更有底气地享受空中漫步的乐趣,同时也更加理解和尊重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保障我们安全的人们。
评分我以一种“解谜者”的心态来阅读《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这本书就像一本详尽的“安全地图”,指引我一步步探索索道运行背后的奥秘。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维护保养”的章节,它不仅列举了常规的润滑、清洁、检查项目,还详细说明了定期进行非破坏性检测的必要性,例如对缆索内部钢丝的探伤。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索道的安全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持续、细致的“呵护”。书中对于“人员资质”的要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明确了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制度。这确保了执行安全规程的人员本身就是合格的“守护者”。通过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索道表面的平稳运行,更理解了其背后那套严谨、科学、层层把关的安全管理体系。
评分《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给我的启示,是关于“责任”的具象化。翻阅这本书,我仿佛看到无数个“如果”被提前预设并妥善应对。例如,书中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这一章节,详细阐述了在吊厢停在半空中时,如何进行人员疏散和救援,包括了不同类型索道的救援设备和操作流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安全不仅仅是预防,更是当风险发生时,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的预案。我注意到,书中对于“安全标识”和“警示信息”的规定也十分细致,例如在站台、吊厢内部醒目位置的警示语,以及在设备关键部位的安全警示牌。这些看似简单的标识,在关键时刻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醒乘客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这本书让我明白,安全规范的制定,是对每一条生命负责的体现。
评分《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知识构建体验。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索道的了解仅限于“上面坐着人,下面晃悠着绳子”的粗浅印象。但通过阅读,我才得以窥见索道工程背后庞大而复杂的科学体系。书中对缆索的疲劳寿命、防腐蚀措施,以及车站和支架的抗震设计,都有极为详尽的论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载客量计算的章节,它不仅考虑了物理承载能力,还引入了人因工程学和心理学因素,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此外,书中还对各种检测设备和维护工具的性能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这让我意识到,索道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精密的维护流程。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章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吸收。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索道安全技术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评分《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知识的“解构”与“重塑”。在阅读之前,我对索道的安全认知是零散的、感性的。但这本书,就像一把精密的尺子,将索道安全这个复杂的主题,分解成一个个可量化、可执行的指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电气安全”的部分,它详细规定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电源的稳定性要求,以及紧急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这让我意识到,隐藏在流畅运行背后的,是精密可靠的电子元器件和严谨的电路设计。书中还对索道的运行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对能见度、风速、雷电等气象条件的限制,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恶劣天气下索道会停运,这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基于科学的判断和对生命的敬畏。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飞跃。
评分我阅读《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的体验,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溯源之旅”。它让我从一个普通乘客的视角,回溯到索道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的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是如何服务于“安全”这个终极目标的。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材料选用”的章节,它详细规定了缆索、吊厢、支架等关键部件所使用的材料的性能指标,如抗拉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并强调了材料的来源追溯和质量检验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索道的安全性,首先建立在可靠的“硬件”基础之上。书中对“定期检测”的细致规定,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看一看”,而是包含了多种专业的检测手段,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本书让我对索道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评分《GB 12352-2018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安全哲学”的大门。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庄重承诺。在阅读中,我深切体会到,索道安全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而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它涉及到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空气动力学,甚至心理学。书中对于“运营管理”的规定,强调了对操作人员的持续培训和对运营数据的分析,力求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将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强调,它不仅仅是事后补救,更是事前识别、评估和控制。这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让我看到了现代工程技术在保障公众安全方面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让我对“安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文化,一种不可动摇的底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