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ISBN | 定價 |
|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 | 9787501046195 | 14.00 |
|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 | 9787501046201 | 21.00 |
|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 丙 | 9787501046256 | 13.00 |
|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 | 9787501046188 | 14.00 |
| 郭店楚墓竹簡:六德 | 9787501046294 | 16.00 |
|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 | 9787501046157 | 16.00 |
| 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 魯穆公問子思 | 9787501046270 | 9.00 |
|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 | 9787501046287 | 11.00 |
|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 | 9787501046164 | 18.00 |
|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齣 | 9787501046171 | 22.00 |
|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 | 9787501046218 | 20.00 |
|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 | 9787501046225 | 11.00 |
|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 | 9787501046232 | 13.00 |
|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四 | 9787501046249 | 11.00 |
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忠信之道 9787501046263 9.00
這套《郭店楚墓竹簡套裝》簡直是打開瞭我對先秦思想的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拿到手的時候,就被那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一看就是齣版社用心之作。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哲學,特彆是早期思想流派非常感興趣,但市麵上流傳的文本往往經過後世的不斷解讀和修改,總覺得隔瞭一層,不夠原汁原味。郭店竹簡的齣現,則提供瞭瞭一個絕佳的、近乎“原始”的文本,讓我們有機會去窺探那個思想激蕩的時代。 翻開《老子乙》和《老子丙》的部分,立刻被其中與通行本《道德經》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容所震撼。有些篇章的順序、用詞甚至整個思想的側重點都與我平時閱讀的《道德經》有所不同,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老子”思想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不僅僅是哲學思辨的樂趣,更是一種曆史考古的參與感。我可以想象當年考古學傢們小心翼翼地從墓穴中發掘齣這些竹簡時的激動心情。書中對竹簡文字的釋讀、校勘和解讀,都做得非常嚴謹,配閤瞭詳細的圖版,讓非專業讀者也能大緻理解其間的奧妙。這對於理解中國早期道傢思想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我不再僅僅是讀者,更像是一位助手,在曆史長河中與先賢對話,試圖捕捉他們最初的智慧火花。
評分《尊德義》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君子”形象的理解。我們通常認為君子就是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但《尊德義》所闡述的“君子”,似乎更加強調的是一種內在的修養和對“道”的遵循,而不僅僅是外在的道德錶現。書中對“德”與“義”的區分和聯係的論述,讓我看到瞭早期中國思想中關於道德實踐的復雜性。 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尊德”的論述,它不僅僅是指尊敬道德,更是一種將道德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並以此來指導自己行為的自覺意識。這種“尊德”的態度,需要強大的自律和對“道”的深刻體悟。《尊德義》讓我開始反思,我們當下社會所強調的“道德”,是否失去瞭那種源自內心的“尊”的力量?書中提齣的“義”,也並非簡單的對錯,而是包含瞭一種對情理、時勢的權衡。這讓我覺得,先秦的智慧,是如此貼近生活,又如此超越世俗。它教會我們,真正的道德,是需要我們內心去“尊”的,去“愛”的。
評分這套《郭店楚墓竹簡套裝》的意義,遠不止於學術研究。對於我這樣一個普通讀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早期哲學思想的絕佳機會。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民族的精神內核,需要追溯其思想的源頭。《郭店楚簡》正是這樣一個源頭,它讓我們看到瞭那些影響深遠的思想是如何産生的,又是如何演變的。 書中對“性自命齣”和“尊德義”等篇章的解讀,讓我對中國古代的倫理觀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們所提齣的關於人性、道德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尤其喜歡書中那種樸素而深刻的語言風格,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這種“大道至簡”的智慧,是中華文化獨有的魅力。通過閱讀這套書,我不再僅僅是中華文化的“消費者”,更像是它的“傳承者”,感受著古老智慧的溫度,並嘗試將其內化於自己的思想和生活中。
評分《五行》這部分的內容,對我來說是最具挑戰性,也是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之一。我一直對早期中國哲學中關於宇宙生成、萬物運行的觀念非常好奇,而《五行》則直接觸及瞭這一核心。它所提齣的“五行”並非簡單地指金木水火土,而是包含瞭一套更為復雜的宇宙觀和人生觀。書中對“五行”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闡述,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人事、政事,都充滿瞭深邃的智慧。 我反復閱讀瞭書中關於“五行”與“仁”、“義”、“禮”、“智”等德目之間的關係,從中看到瞭一個早期思想傢試圖將宇宙規律與人類倫理相貫通的努力。這種將自然哲學與道德哲學相結閤的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閱讀《五行》的過程,就像是在解構一個古老的宇宙密碼,雖然晦澀,但每解開一層,都帶來巨大的滿足感。這部分內容,讓我深刻體會到,先秦的智慧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對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深刻洞察之上的。它提醒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始終與自然緊密相連。
評分《性自命齣》這部分的內容,可以說是我對先秦“性善論”和“性惡論”等思想展開的進一步探索。我們通常會想到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但《性自命齣》的齣現,則將我們帶迴瞭更早的時代,去探究這些思想的源頭和早期形態。書中對“性”的理解,似乎是一種更廣義的概念,它包含瞭天生的稟賦,也包含瞭後天的塑造。 我特彆關注書中對“命”的解釋,以及“性”與“命”之間的關係。這揭示瞭早期中國人對於個體命運的思考,以及如何在既定的“命”中發揮“性”的作用。這種對人性起源和本質的追問,雖然不像後世那樣係統化,但其提齣的問題和早期觀點,卻為我們理解後來的思想發展奠定瞭基礎。閱讀《性自命齣》,讓我看到瞭思想的“萌芽”狀態,感受到瞭先賢們在麵對重大哲學命題時,那種不懈的探索精神。它讓我明白,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哲學概念,其背後都有著漫長而麯摺的演變過程。
評分《語叢》這部分內容,簡直是先秦時期知識分子群體的一個鮮活寫照。它不像《論語》那樣聚焦於一位聖人的言行,而是更像是一本“思想筆記”或者“交流錄”,匯集瞭當時不同學派、不同人物的零散觀點和討論。我特彆喜歡其中那些關於治國、為政、修身、交友的討論,充滿瞭實踐性和啓發性。其中一些關於“道”的論述,雖然簡潔,卻意味深長,需要反復咀嚼。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段關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闡述,與後世的解讀相比,這裏的語氣和側重點似乎更加直接和現實。這種“語錄體”的風格,反而讓我覺得更加親近,仿佛能聽到當時人們在書齋、在街巷、在講堂裏的辯論聲。 而且,《語叢》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哲學思想,更是一種社會生活的縮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當時人們關心的問題,他們對理想社會模式的探索,以及在各種睏境中的思考。這對於理解先秦的社會結構、政治生態和價值觀念,都提供瞭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我時常在閱讀時,會聯想到現代社會中的一些問題,驚訝地發現,幾韆年前的人們就已經在思考類似的問題,隻是錶達方式和語境不同。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思想的“生長”過程,而不是已經“成熟”的果實,這種過程本身就極具魅力。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於這套《郭店楚墓竹簡套裝》的閱讀,是抱著一種“獵奇”的心態。畢竟,能夠接觸到如此古老且珍貴的文獻,機會難得。然而,在真正閱讀之後,我被其中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所深深吸引。特彆是《五行》和《窮達以時》部分,它們所展現的早期宇宙觀和人生哲學,是如此的獨特和富有啓發性。 《五行》的論述,讓我看到瞭早期中國人對於自然界運行規律的樸素認識,以及他們試圖將這種規律與人事相聯係的努力。這種將宏觀的宇宙與微觀的人事融為一體的思維方式,是中華哲學的重要特徵。《窮達以時》則提供瞭一種更為豁達和辯證的人生觀,它讓我們認識到,很多時候,順勢而為,把握時機,比盲目地抗爭更為重要。這套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思想的“未加工”狀態,看到瞭那些經過後世層層解讀後可能被掩蓋的原始光輝。我享受這種“剝洋蔥”的過程,層層深入,感受智慧的曆久彌新。
評分《六德》這部分的齣現,讓我對先秦時期的道德倫理體係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們常常談論仁、義、禮、智、信,但《六德》所提齣的“智、信、忠、孝、仁、勇”六種德目,其排列組閤和相互關係,以及它們被賦予的具體內涵,都與我們熟悉的儒傢“四德”等有所不同。這讓我意識到,在春鞦戰國那個思想大爆炸的時代,道德倫理的探討是多元且充滿活度的。每個學派都在試圖構建自己的理想人格和社會秩序。《六德》的文本,雖然篇幅不長,但其核心思想卻極為深刻。 我尤其被其中對“忠”和“孝”的論述所吸引。不同於後世的某些狹隘解讀,《六德》中的“忠”似乎更強調一種對原則和道義的堅守,而“孝”則不僅僅是簡單的順從,更包含瞭一種對傢庭責任和傳承的理解。這種對傳統德目的重新審視,讓我受益匪淺。在現代社會,我們依然麵臨著如何理解和踐行這些古老德目的挑戰,《六德》的齣現,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更具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的參照係。它不是簡單地教導我們做什麼,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以及“如何”纔能真正擁有這些美德。
評分翻開這套《郭店楚墓竹簡套裝》,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種“迴歸”。迴歸到那個思想尚未固化,各種學派百傢爭鳴的時代,迴歸到文本本身,去感受先賢們最原始的思考。書中的許多篇章,其語言風格、思想脈絡都與我們熟悉的經典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正是這種差異,纔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們看到瞭“老子”思想的早期形態,看到瞭“語叢”中零散但充滿活力的思想火花,看到瞭“五行”等早期宇宙觀的雛形。 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概念的解讀,它們往往不像後世那樣有明確的定義,而是更加意象化,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和領悟。這反而激發瞭我更強的閱讀主動性。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思想的建構中去。這套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多少“標準答案”,而在於它激發瞭我們更多的問題,引導我們去思考,去探索。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新的發現,一次與曆史的深度對話。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探險傢,在古老的竹簡中,尋找失落的智慧寶藏。
評分《窮達以時》這部分的齣現,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命運觀”的啓示。我們通常理解的“窮達”,無非是貧窮與富貴,不得誌與得意。但《窮達以時》所闡述的,卻是一種更為深刻的、與“時”緊密相關的哲學。它認為,個人的“窮”與“達”,並非完全由個人努力決定,而是受到“時”的影響。 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來理解書中關於“時”的論述,它不僅僅是指時間,更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和的綜閤體,是一種宇宙運行的內在規律。書中倡導的,並非是消極等待,而是要在“窮”的時候蓄積力量,在“達”的時候順勢而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以時”而動,把握好每一個“時機”。這與我們現代強調的“奮鬥”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種更具道傢智慧的、順應自然的生存之道。閱讀《窮達以時》,讓我意識到,有時候,過度的執著和抗爭,反而不如一種深沉的等待和時機的把握。這是一種關於人生智慧的哲學,它不教你如何“贏”,而是教你如何“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