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研究设计与统计》讨论应用语言学研究设计和常用统计方法,内容涵盖研究选题、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应用语言学研究设计与统计》强调实用性,重视可操作性,在简要介绍研究设计和统计等相关基本概念后,通过研究个案和实例,详细讨论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等统计检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应用语言学研究设计与统计》适合应用语言学领域研究者和硕士、博士生阅读。读者在阅读全书后,可对应用语言学研究重要概念和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设计和操作应用语言学相关研究项目。
目 录:
第1章研究概述/1
1.1什么是研究/1
1.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
1.3常用定性研究方法/3
1.3.1个案研究/3
1.3.2访谈/4
1.3.3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5
1.3.4有声思维法/5
1.4如何学习研究方法/6
1.5建议阅读书目/6
1.6本书结构/7
第2章如何选题/9
2.1选题来源/9
2.1.1在外语教学或学习实践中发现选题/9
2.1.2在文献中发现选题/9
2.1.3复制前人的研究/11
2.2选题注意事项/12
2.2.1研究意义/12
2.2.2可操作性/13
2.3练习/13
第3章研究设计/14
3.1研究设计前需明确的几个问题/14
3.1.1被试的类型和样本量/14
3.1.2自变量和因变量/14
3.1.3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15
3.2组内设计、组间设计、混合设计/15
3.3一个自变量的研究设计/17
3.3.1一个自变量的组内设计/17
3.3.2一个自变量的组间设计/17
3.4多个自变量的研究设计/17
3.4.1组内设计/18
3.4.2组间设计/19
3.4.3混合设计/19
3.5研究的信度和效度/20
3.5.1信度/20
3.5.2效度/20
3.5.3影响研究效度的因素/21
3.6练习/21
3.6.1课外阅读/21
3.6.2实验设计/22
第4章统计学基础/23
4.1统计学基本概念/23
4.1.1变量的计量尺度或数据类型/23
4.1.2单因素数据、双因素数据、多因素数据/24
4.1.3研究预设/24
4.1.4研究假设/24
4.1.5全体与样本/25
4.2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25
4.3常见的描述性统计/27
4.3.1频次、大值、小值、总和/27
4.3.2趋中和离散趋势的度量/27
4.4统计值、自由度、p值/27
4.5如何选择推断性统计方法/28
4.5.1参数性统计和非参数性统计/28
4.5.2选择统计方法需注意的问题/29
4.5.3比较数据差异/29
4.5.4相关分析/30
4.5.5回归分析/31
4.6练习/31
第5章SPSS快速入门/34
5.1在SPSS中输入数据及变量相关设置/34
5.2数据输入实践技巧/40
5.3描述性统计分析/41
5.4练习/43
第6章计算原始分与标准分/44
6.1正态分布/44
6.2原始分与标准分的计算/45
6.3练习/47
第7章卡方检验/48
7.1数据拟合度检验/48
7.2独立性检验/52
7.3练习/55
第8章T检验/57
8.1独立样本T检验/57
8.2配对样本T检验/61
8.3单样本T检验/64
8.4练习/66
第9章方差分析 (组间设计)/67
9.1主效应和交互效应/67
9.2组间设计/68
9.3单因素组间设计/68
9.4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72
9.5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82
9.6练习/92
第10章方差分析 (组内设计)/93
10.1组间设计与组内设计/93
10.2二因素重复测量/94
10.3三因素重复测量/102
10.4练习/116
第11章方差分析 (混合设计)/117
11.1二因素混合设计/117
11.2三因素混合设计/126
11.2.1一个组间、两个组内因素的三因素混合设计/126
11.2.2两个组间、一个组内因素的三因素混合设计/138
11.3练习/149
第12章相关分析/150
12.1相关系数的选择/150
12.2相关系数的取值(以r为例)/150
12.3两个连续变量间的相关分析/151
12.4两个定序变量间的相关分析/155
12.5两个分类变量间的相关分析/157
12.6偏相关分析/160
12.7练习/163
第13章回归分析/165
13.1什么是回归分析/165
13.2回归方程/166
13.3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166
13.3.1R平方等参数/166
13.3.2回归方程的F检验/166
13.3.3回归系数检验/167
13.3.4Durbin�瞁atson检验/167
13.3.5共线性诊断/167
13.3.6容忍度/167
13.3.7方差膨胀因子/167
13.3.8条件指数/167
13.4回归分析实例/168
13.5练习/183
第14章探索性因子分析/184
14.1什么是因子分析/184
14.2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样本大小/184
14.3量表信度检验/185
14.4探索性因子分析操作方法/186
14.4.1因子抽取/188
14.4.2旋转方法/189
14.4.3因子分析结果设置/189
14.4.4相关系数显示方式设置/191
14.5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191
14.5.1相关矩阵/191
14.5.2公因子方差/192
14.5.3特征值和解释的方差/193
14.5.4因子矩阵/194
14.6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195
14.6.1特征值和解释的方差/195
14.6.2因子矩阵/197
14.6.3终结果/198
14.7练习/199
编辑推荐:《应用语言学研究设计与统计》旨在让读者了解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并能设计和操作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项目,对于广大研究生朋友和相关研究人员而言,是本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导书。
作者简介:雷蕾,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包括语料库语言学、学术英语、二语写作、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等。在国际和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如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Scientometrics,ELT Journal,System,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现代外语》《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外语》《***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多项。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老实说,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吸引我的目光。那种常见的学术书籍封面,略显严肃,色彩也不够活泼,让我犹豫了很久是否要拿起它。然而,当我在书架上反复摩挲,又看到书名中“应用语言学研究设计与统计”这几个字时,内心深处一股隐秘的期待油然而生。我从事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已有一段时间,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感觉在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和统计分析的深度上,还存在不少盲区。尤其是在撰写研究论文或者申请课题时,那些关于样本量、信效度、假设检验的细节,常常让我头疼不已。我曾试图从零散的期刊文章或者网上的零星资料中学习,但往往是碎片化的,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书名,恰好点中了我的痛点,仿佛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清晰阐述研究设计原则,并能循序渐进地讲解统计学应用的著作,它能帮助我避免一些常见的研究陷阱,也能让我更有信心去处理那些复杂的数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框架,让我在面对研究问题时,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从一个模糊的研究想法,逐渐打磨成一个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研究计划,并且在后续的分析阶段,能够运用恰当的统计工具,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这本书能否满足我的这些期待,是我最为关注的。
评分进入统计分析的部分,我原本有些忐忑,因为我对统计学一直抱有一种又爱又怕的情感。爱它的力量,怕它的复杂。然而,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焦虑。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公式和术语,而是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开始。例如,在介绍描述性统计时,他详细讲解了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基本指标的意义,以及它们在数据探索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在具体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运用这些统计量。比如,如何用描述性统计来概括语言习得者的词汇量变化,或者如何描述不同教学方法下学习者的阅读速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据可视化”的章节,作者介绍了各种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并强调了它们在清晰传达研究结果方面的作用。这让我意识到,统计分析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如何将这些数字转化为有意义的见解。
评分让我觉得特别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它在讲解统计方法时,很多时候会提到具体的统计软件,比如SPSS或R,并且给出了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提示。虽然它并没有提供详细的软件操作教程,但这种结合,让我觉得这本书在实际应用性上做得非常到位。我之前学习统计方法时,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学了方法,但不知道如何在软件中实现。这本书的这种“软硬结合”的思路,极大地降低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门槛。它让我知道,学习统计方法,最终是要落到数据分析的实践中去的。而且,它也鼓励我主动去学习和使用这些统计软件,以便更好地应用书中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在数据分析部分,还涉及到了一些进阶的统计方法,例如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对于我来说,这些方法一直是我觉得比较难以掌握的领域。但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了。作者在介绍回归分析时,并没有一开始就讲复杂的多元回归,而是从简单的线性回归开始,逐步深入。他详细解释了回归系数的意义,以及如何解读R方值。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回归分析的应用场景,比如预测某个变量的变化趋势,或者探索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讲到因子分析时,我原本以为会很难理解,但作者通过一个关于语言学习者动机因素的例子,让我对因子分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解释了如何通过因子分析,将一些相互关联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潜在的因子。这对于我理解和处理复杂的量表数据非常有帮助。
评分除了研究设计和统计方法的讲解,这本书还有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受用的部分,那就是关于“研究伦理”的章节。在很多学术著作中,研究伦理往往是被一笔带过,或者只是简单提及。但是,这本书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并且结合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它详细阐述了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数据保密等重要原则,并且给出了在实际研究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以及应对策略。例如,在进行访谈研究时,如何确保被访者的隐私不被泄露?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如何确保数据的匿名性?这些都是我在研究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这本书的讨论,让我对研究伦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知道如何在研究中更好地保护参与者的权益,同时也保证研究的合规性。
评分当我开始阅读关于研究设计的部分时,我感觉作者非常有经验,而且非常理解研究者的困境。书中对于“研究问题的界定”这一环节,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一点我非常欣赏。我常常发现,很多研究的失败,并非源于数据分析的问题,而是研究者一开始就没能将研究问题定义得足够清晰和具体。作者在这里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如何从一个宽泛的兴趣点,逐步缩小到一个可操作的研究问题,并且如何评估一个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和价值。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有了研究方向,但实际上,那个方向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书中提供的“SMART原则”应用在研究问题界定上,也让我耳目一新。此外,关于“研究假设的提出”,作者也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提出假设”,更是强调了假设的逻辑性和可检验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理论框架”的部分,它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理论框架,以及如何选择和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理论框架。这让我明白,研究并非是孤立的,而是要与已有的理论对话,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应用语言学研究设计和统计的教材,更是一本能够帮助研究者提升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南。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对未来的研究充满了信心。这本书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都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能够帮助初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为有经验的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理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同行们,无论您是学生还是资深学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益匪浅。它是我近期阅读过最满意的一本学术著作,也是我未来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在格式和排版上,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它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整体感觉并不枯燥。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图表、表格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概念和方法。这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理解的深度。很多时候,一个复杂的统计模型,通过一个清晰的流程图就可以一目了然。同样,一些抽象的研究设计原则,通过一个直观的表格,也能够迅速掌握。我还注意到,书中对重要概念的解释,通常会用加粗字体标出,并且在脚注中提供了相关的参考资料,这对于我进一步深入学习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的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应用语言学研究,这使得我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研究联系起来,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翻阅的是目录。目录的条理清晰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对一本书的初步印象。我很欣慰地看到,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相当合理,从研究的起源、问题的界定,到研究设计的核心要素,再到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它并没有直接跳入复杂的统计公式,而是先从基础的概念入手,例如研究的伦理、文献回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炼研究问题和制定研究假设。这一点让我非常赞赏,因为在我看来,任何深入的统计分析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研究设计之上。如果研究问题本身不够清晰,或者研究设计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那么即使运用再复杂的统计模型,也无法得出真正有意义的结果。书中对不同研究方法的介绍,也让我眼前一亮。从定性研究的访谈、焦点小组,到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实验设计,都有比较详尽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这些方法,更侧重于讲解如何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在讲到问卷设计时,它详细解释了量表类型的选择、题目措辞的技巧,以及如何进行预试。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实践中摸索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推论性统计时,也做到了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假设检验概念,到t检验、ANOVA、卡方检验等常用方法的应用,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每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计算步骤以及结果解读都做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在介绍t检验时,它不仅解释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区别,还详细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一种。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了大量来源于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案例,这些案例让我在学习统计方法时,能够立刻联想到自己的研究,并且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数据中。我之前总是觉得,很多统计教材过于抽象,脱离实际,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地引导我理解复杂的统计概念,并且告诉我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它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