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拿破仑
定价:45.00元
作者:李乡状 等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560146775
字数:
页码:3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勇敢智慧“法兰西人的皇帝”法兰西帝国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内容提要
拿破仑的,不仅在于他所创造的业绩的永恒与深远影响,更在于他在创造这些业绩中投入的是神奇、巨大的震撼力量。他不仅仅代表着法兰西共和国,更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无形之中他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甚至一提起19世纪的欧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拿破仑。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船在六月中旬抵达法国土伦,拿破仑一家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欢迎,不禁使他们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他们曾经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忧虑,然而现在他们却相信之前的忧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首先,当地雅各宾俱乐部的成员,已经在拉瓦里特郊外给他们租下了房子作为栖身之地,后来又将他们的家搬到了马赛,对于这些异乡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优待。到了土伦之后,为了尽快在这里立足,波拿巴一家就开始四处奔波。吕西安在圣马克西曼附近的一家仓库找到了守夜人的差使;约瑟夫采取了敏捷的行动,到巴黎去游说有影响的朋友。9月约瑟夫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当上了官,这是一个美差,年收入6000法郎,还有可观的和黑市交易收入,后来他还当上了执行委员会科西嘉分部的行政长官,年薪又增加了2400里弗赫。这意味着拿破仑一家以后都不会再挨饿了。而拿破仑在法国海岸上岸之后的情况,不怎么好。此时,由于第三等级的崛起,全国上下“叛乱”不断,到处都有人流血牺牲。一切军队都处于紧急戒备状态。看来“叛乱”势在必行。尽管拿破仑认为这是一种罪恶的行径,但眼下他无法避开,只有奉命去讨伐叛军。巴黎,甚至整个欧洲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囚禁在坦布尔监狱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被一同处死。法兰西共和国从此诞生,法国的革命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场翻天覆地的动荡给拿破仑以极大的震撼,他对即将到来的战斗跃跃欲试。法国革命的胜利引起了欧洲诸国的仇视,他们结成了反法同盟,意图武装干涉法国,并且策划了保王党分子的武装叛乱。上一年的4月,法国已经向奥地利宣战,1793年2月对英国和荷兰宣战,3月又对西班牙宣战。这个国家陷入了的大之中:巴黎饥民;保王党在布列塔尼、旺代和韦斯特发生暴乱;里昂的保王党发生暴乱,在教会学校社监出身的富歇的命令下旋即遭到平民的血腥屠杀。拿破仑此时尚未有幸和这个有特殊身份的人结交。5月底,在巴黎发生了一起不祥的起义,政治家马拉在浴缸里被夏洛特·柯戴刺杀身亡。随着6月24日新宪法的通过以及7月罗伯斯庇尔成为救国委员会的第十名成员,新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法国。随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调整物价以及允许邻里相互告发“奸细”的严格法令,人们往往因为嫉恨和世仇而相互告发。8月,英国舰队进攻法国,攻陷土伦港。土伦城保王党分子在英国的煽动下,叛乱表现得尤为激烈,极大地威胁着法国革命。他们肆无忌惮地屠杀革命人民,企图毁掉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土伦是法国南部的港口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所以保王党分子们选择这个地方作为发动暴乱的中心,他们想在这里复辟波旁王朝。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就是适合诸如拿破仑这样的人,这样一个乱世为他提供了契机,他真正的军事生涯即将开始。一天拿破仑在街上碰到了萨里士奇。两人偶遇,不免既惊且喜。萨里士奇与拿破仑互相问候。问候完毕,萨里士奇满面愁容,似有心事。“有什么为难的事吗?”拿破仑亲切地问。“糟糕透了,土伦一战凶多吉少,那些保王党分子聚集在土伦城内,占据着有利的地形,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听说,保王党分子还有英国和西班牙舰队的援助。”拿破仑说。“是的,所以这一次攻打土伦,至关重要,可一直没有合适的指挥人选。”“我愿意去!”拿破仑激动地说。萨里士奇议员起初怀疑,既而高兴万分。“那我推荐你当土伦炮兵指挥吧。”当拿破仑离职二十二个月回到炮兵团时,很多炮兵团的军官都对他失去了信心。当时的指挥官让·杜·泰尔将军对这个年轻军官以及他反复无常、断断续续的军营生涯有所耳闻;将军还知道他的兄弟对拿破仑作为炮手的能力评价很高,于是接受了拿破仑,不过有所保留,指派拿破仑负责护送从阿维尼翁到尼斯的品,这常常要通过敌对的保王党领地。土伦8月底发生反叛,英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乘虚而入,在土伦登陆了约一万七千名西班牙人、法国保王党分子、那不勒斯人、皮埃蒙特人以及英国海军。英国海军是由威名远扬的海军上将塞缪尔·霍德指挥的,他因在美国革命时期击败法国舰队而声名远扬,此次英国以他作为海军将领显然是看在他以前的功勋上。此时的霍德已经五十九岁了,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海军生涯后,他即将到退休的年纪了。此时土伦方面的守军,仅仅拥有两千英军、四千西班牙部队和一千五法国的保王党部队,再加上一些那不勒斯军和皮埃蒙特军,是不足以守住土伦城安危所系的那许多环城阵地的。霍德将军当时就曾向皮特首相写报告说:想要守住土伦,需要五万人的兵力。但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当时陆军正规军兵力的两倍,皮特首相只能告诉他说,奥地利的一个军,外加几百名英军,可望开抵土伦。起初法国人手足无措地眼看英国人步步紧逼,恐怖的消息传到了巴黎。只有几千法国军队可以调遣,他们的指挥官卡尔托是个艺术家出身的纨绔子弟,只有六七门可以打响的野炮做他们的后盾。更糟的是正当拿破仑奉命前往尼斯的炮兵团路过马赛时,土伦炮兵指挥官受了重伤。在马赛停留期间,拿破仑拜访了由巴黎派来的两位没收保王党钱财的“特派员”,一个正是老乡萨里士奇,由于拿破仑的逃亡,萨里士奇在科西嘉的使命也在灾难中结束了,另一个名叫加斯帕里。多亏了萨里士奇,约瑟夫才获得了有利可图的美差,当上了官。事实上,拿破仑这次逗留就是要看看萨利切蒂并求他一件事,即让他的小弟路易当上候补军官。在这个关键时刻见到拿破仑,萨利切蒂十分高兴,反过来向拿破仑提出了要求,即要拿破仑临时调到他在土伦的炮兵团取代受伤的指挥官。只有不到半打野炮的兵团却要面对拥有数百门大炮的英军,派谁去都会耸耸肩膀,可是拿破仑却将它视为一生难得的机遇。
序言
前言
n章 荒原狮子 横空出世
n第二章 沉郁的炮兵生活
n第三章 初涉仕途 牛刀小试
n第四章 土伦之战 初露锋芒
n第五章 葡月英雄
n第六章 婚姻殿堂
n第七章 穷兵黩武 达成夙愿
n第八章 征战埃及
n第九章 雾月
n第十章 加冕皇帝 权势熏天
n第十一章 全盛时期 “渡海远征”
n第十二章 迎战奧地利
n第十三章 普法之战
n第十四章 好战将军 渐失民心
n第十五章 欧洲霸主 对俄宣战
n第十六章 兵败莱比锡
n第十七章 英雄末路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堪称一次史诗级的旅程。作者以极其宏大的视角,将拿破仑置于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他不仅仅是讲述拿破仑个人的故事,更是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变迁。通过拿破仑的崛起与衰落,我们看到了法国大革命余波的荡漾,看到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也看到了旧秩序的瓦解与新格局的形成。书中的论述逻辑清晰,论据扎实,让我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洞察。作者的笔力非常老道,对于复杂的历史进程,他能够抽丝剥茧,将其中的因果关系梳理得井井有条。读到书中关于拿破仑法典的内容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于现代法律体系的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征服,更是思想和制度上的革新。这本书拓展了我的历史视野,让我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时代洪流是如何紧密相连的。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是其对细节的打磨。作者仿佛是一位隐匿在历史长河中的观察者,捕捉到了那些常人难以触及的微小瞬间,却正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拿破仑这个人物的立体感。书中关于他童年时期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甘平凡、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少年;而在他称帝之后,那些关于他日常起居、与身边人交往的细节,则展现了他性格中多疑、易怒的一面。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拿破仑,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事实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关键事件的分析,比如奥斯特利茨战役,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战术布局,更深入探讨了拿破仑如何利用对手的心理弱点,最终以少胜多。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对战争的艺术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历史人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个体,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往往源于自身性格的某些特质。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做得非常出色,全程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大量枯燥的史料,而是循序渐进地展开,如同剥洋葱一般,层层揭示拿破仑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的语言风格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费力。他擅长运用一些意象和比喻,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象化,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比如,在描述拿破仑帝国扩张的那些篇章,作者用“燎原之火”来形容其迅猛的攻势,用“潮水般”来形容军队的推进,这些生动的描绘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而且,作者并没有回避拿破仑的争议之处,比如他的一些政策,以及后来帝国的覆灭。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让我对书中呈现的内容更加信服。读完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拿破仑的丰功伟绩,也看到了他性格中的缺陷和导致其最终失败的根源。这是一种非常完整的历史视角,让我从更宏观和辩证的角度去审视这位伟人。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叙事的多样性。时而像一位沉静的历史学家,冷静客观地梳理事件;时而又像一位激情的演说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那些波澜壮阔的时刻。作者对拿破仑这个人物的理解,可以说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他既展现了拿破仑作为军事天才的辉煌,也毫不回避他作为政治家和统治者的局限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史料时的审慎态度,他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引证、对比,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历史的复杂性。书中对于拿破仑晚年的描写,充满了沧桑和反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巨人,在失意和孤寂中的挣扎。这种人性化的描写,使得拿破仑这个形象更加丰满,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学术性、可读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拿破仑和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都绝对值得一读。
评分这部关于拿破仑的书,读起来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作者以极其生动细腻的笔触,将我们带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从他早年坎坷的经历,到如何一步步登上权力的巅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拿破仑内心世界的剖析,那种既有雄才大略又充满矛盾挣扎的形象,跃然纸上。读到他指挥战役时,我仿佛能听到炮火的轰鸣,感受到战场上肃杀的气氛;读到他处理国家事务时,又能体会到他过人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书中的历史事件并非枯燥的叙述,而是被巧妙地融入了鲜活的人物和跌宕的情节中。作者对拿破仑的每一次胜利,每一次挫折,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让我们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这本书让我对这位传奇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字,而是拥有血肉之躯、思想情感的复杂个体。它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也让我思考权力的本质、人性的弱点以及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