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超声内镜学 第3版 金震东 李兆申主编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书籍 消化科

消化超声内镜学 第3版 金震东 李兆申主编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书籍 消化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消化超声内镜学
  • 超声内镜
  • 消化系统疾病
  • 诊断
  • 治疗
  • 消化科
  • 金震东
  • 李兆申
  • 内镜超声
  • 超声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润知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8986
商品编码:28389101469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消化超声内镜学(第3版)
作者:   金震东,李兆申
市场价:   398.00
ISBN号:   978703054898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精装   开本: 16   语种:中文
  印刷时间:2017-11-01   版次:1   页数:

  编辑推荐
消化科、影像科、普外科和超声科医师,医学生。 

  内容简介
《消化超声内镜学》系统论述了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消化超声内镜学》分为三篇,**篇主要叙述超声内镜的基础知识,包括国内外超声内镜发展史,与超声内镜相关的声学基础,与消化道腔内超声相关的解剖知识,并且详细介绍了超声内镜、穿刺超声内镜及微型超声探头的原理和构造。第二篇叙述了超声内镜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重点介绍各种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并就消化超声内镜的诊断价值进行了临床评价。第三篇叙述了超声内镜的治疗,重点介绍方法学及临床意义。

  目录
**篇 超声内镜基础
**章 超声内镜概论 3
**节 概况 3
第二节 超声内镜发展史 4
第三节 超声内镜技术临床应用概况 11
第二章 超声内镜培训 21
第三章 超声内镜的声学基础 24
**节 超声波的基本概念 24
第二节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规律 25
第三节 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26
第四节 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7
第四章 超声内镜的原理与构造 35
**节 超声内镜的原理 35
第二节 超声内镜的构造 36
第三节 超声内镜的种类 40
第四节 超声内镜的连接 40
第五章 微型超声探头的原理与构造 42
**节 微型超声探头的原理与构造 42
第二节 微型超声探头的种类 43
第三节 微型超声探头的性能 44
第六章 穿刺超声内镜的原理与构造 46
**节 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 46
第二节 机械纵轴扫描超声内镜 48
第七章 超声内镜辅助器械 50
**节 光源与电子图像处理器 50
第二节 超声内镜的安装和调试 51
第三节 超声内镜的图像记录 53
第八章 超声内镜消毒与保养 56
**节 内镜消毒的基本要求 56
第二节 超声内镜消毒的基本方法 56
第三节 超声内镜消毒剂的选择 58
第九章 超声内镜检查室的设置与管理 60
**节 设置的基本原则 60
第二节 整体设置 60
第十章 消化道腔内超声的形态学基础 67
**节 消化道概述 67
第二节 食管 69
第三节 胃 73
第四节 小肠 79
第五节 大肠 84
第六节 胰管 92
第七节 肝外胆道 95
第十一章 超声内镜检查基本方法 101
**节 超声小探头检查方法 101
第二节 环扫超声内镜检查方法 101
第三节 线阵超声内镜检查方法 103
第十二章 环扫超声内镜检查胆胰标准技术 104
**节 标准检查方法 104
第二节 图像的调控 114
第十三章 纵轴内镜超声检查 117
第十四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 125
**节 概述 125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125
第三节 术前准备 127
第四节 器械装置 127
第五节 穿刺基本技术 129
第六节 术后处理 134
第七节 穿刺标本的病理诊断 134
第八节 临床应用价值 137
第九节 穿刺标本的基因检测 143
第十五章 腹腔镜超声技术 151
**节 腹腔镜超声的发展简史 151
第二节 腹腔镜超声设备与器械 153
第三节 腹腔镜超声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 155
第四节 腹腔镜超声的操作方法 156
第五节 腹腔镜超声的临床应用 157
第十六章 超声内镜声学造影 167
第十七章 超声内镜组织定征 178
第十八章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 184
第十九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共聚焦激光检查术 191
第二十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SpyGlass检查术 200
第二十一章 超声内镜诊疗操作护理 205
**节 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护理 205
第二节 下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护理 208
第三节 胆管和胰管内超声检查护理 208
第四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护理 209
第二十二章 超声内镜图文资料管理 213
**节 图文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 213
第二节 工作流程及功能 213
第二十三章 超声内镜诊疗报告书写 216
**节 超声内镜诊断报告的书写 216
第二节 超声内镜治疗报告的书写 219
第二十四章 超声内镜检查的常用超声术语 223
**节 基本原理 223
第二节 成像方式 224
第三节 图像伪像 225
第四节 超声特征 226
第五节 指数 227
第二篇 超声内镜诊断
第二十五章 食管 231
**节 食管超声检查技术 231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232
第三节 正常食管声像图 232
第四节 食管炎 233
第五节 Barrett食管 234
第六节 食管息肉 238
第七节 食管黏膜下病变 241
第八节 食管癌 253
第九节 食管外压性隆起 261
第十节 食管狭窄 262
第十一节 贲门失弛缓症 264
第二十六章 纵隔 267
**节 纵隔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267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267
第三节 正常纵隔声像图 268
第四节 纵隔肿瘤与其他疾病 270
第二十七章 胃 286
**节 胃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286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289
第三节 正常胃声像图 289
第四节 慢性胃炎 290
第五节 胃溃疡 294
第六节 胃息肉 297
第七节 胃黏膜下病变 299
第八节 早期胃癌 315
第九节 进展期胃癌 319
第十节 胃淋巴瘤 323
第十一节 胃外压性隆起 326
第二十八章 十二指肠 332
**节 十二指肠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332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33
第三节 正常十二指肠声像图 334
第四节 十二指肠溃疡 334
第五节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336
第六节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344
第二十九章 壶腹部 351
**节 壶腹部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351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52
第三节 正常十二指肠壶腹部声像图 352
第四节 壶腹部腺瘤 353
第五节 壶腹癌 355
第三十章 结肠 362
**节 结肠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362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64
第三节 正常结肠声像图 364
第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 365
第五节 克罗恩病 378
第六节 肠结核 385
第七节 结肠息肉 390
第八节 结肠黏膜下肿瘤 401
第九节 结肠癌 410
第十节 结肠壁外压性病变 425
第三十一章 直肠 433
**节 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技术 433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435
第三节 正常直肠声像图 435
第四节 直肠、肛管炎性病变 436
第五节 直肠肛管损伤及异物存留 439
第六节 直肠肛管肿瘤 439
第三十二章 胆囊 447
**节 胆囊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447
第二节 胆囊结石 448
第三节 急性胆囊炎 451
第四节 慢性胆囊炎 453
第五节 胆囊良性肿瘤 455
第六节 胆囊恶性肿瘤 458
第三十三章 胆道 463
**节 胆道超声检查技术 463
第二节 胆道超声内镜检查适应证 466
第三节 正常胆道声像图 467
第四节 胆管炎 470
第五节 胆管结石 473
第六节 胆管癌 479
第七节 胆管狭窄 487
第八节 Mirizzi综合征 493
第三十四章 胰腺 497
**节 胰腺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497
第二节 胰腺腔内超声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 502
第三节 正常胰腺声像图 502
第四节 急性胰腺炎 507
第五节 慢性胰腺炎 510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517
第七节 胰腺假性囊肿 522
第八节 胰腺癌 529
第九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 536
第十节 胰腺囊腺瘤 542
第十一节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549
第三十五章 腹膜后疾病 564
**节 腹膜后结构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565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565
第三节 正常腹膜后结构声像图 565
第四节 腹膜后肿瘤 566
第五节 腹膜后血肿 574
第六节 腹膜后脓肿 575
第三十六章 门静脉高压症 578
**节 门静脉高压症EUS检查技术 578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579
第三节 正常门静脉结构声像图 580
第四节 食管静脉曲张 581
第五节 胃底静脉曲张 584
第三十七章 肝脏 588
**节 肝脏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588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589
第三节 正常肝脏声像图 589
第四节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590
第五节 肝门部肿瘤 593
第三篇 超声内镜治疗
第三十八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 599
**节 适应证 599
第二节 术前准备 599
第三节 操作方法 600
第四节 术后处理 605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605
第六节 临床评价 606
第三十九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结石移除术 608
第四十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引流术 611
第四十一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口胆囊取石术 617
**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取石术 617
第二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结石激光碎石术 619
第四十二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肠吻合引流术 622
第四十三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引流术 625
第四十四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 635
第四十五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脓肿引流及清创术 643
**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643
第二节 术前准备 643
第三节 操作方法 644
第四节 术后处理 649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649
第六节 临床评价 650
第四十六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盆腔积液引流术 653
第四十七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消化道肿瘤标记术 656
第四十八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消化道肿瘤注射术 662
第四十九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669
第五十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术 678
第五十一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 684
第五十二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碘-131注射术 692
第五十三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术 696
**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697
第二节 术前准备 697
第三节 操作步骤 698
第四节 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 699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700
第六节 临床评价 700
第五十四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碘-125粒子植入术 703
**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703
第二节 术前准备 704
第三节 操作步骤 704
第四节 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 705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705
第六节 临床评价 705
第五十五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血管介入术 707
**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门静脉高压的诊治 707
第二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非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 710
第五十六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 713
附录 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临床应用指南 718

  作者简介

 


《消化内镜学图谱:从理论到实践的精进之路》 前言 消化内镜学作为现代消化疾病诊疗的核心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从最初简单的诊断工具,到如今集诊断、治疗、甚至基因检测于一体的“内镜外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快速的技术更新和广泛的应用普及背后,如何系统、深入地掌握消化内镜学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临床实践中的精准操作,依然是每一位消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消化内镜学图谱:从理论到实践的精进之路》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生。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旨在 bridging the gap(弥合鸿沟)的实践指南,它着力于将消化内镜学的核心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广大消化科医生提供一条从基础知识到高阶技能的全面进阶之路。我们深知,仅仅掌握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知识是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内镜医师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每一次的内镜检查和操作中。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消化内镜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临床一线的中坚力量。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不仅梳理了消化内镜学的经典理论,更将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独到见解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倾囊相授。我们坚信,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消化道及相关器官的解剖结构与病变特点,更准确地识别各类消化疾病的内镜表现,更熟练地掌握各种内镜下的操作技巧,并最终提升消化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在消化内镜学领域学习和实践中的得力助手,助您在诊断的道路上更加精准,在治疗的旅程中更加自信,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第一部分:消化内镜学基础理论与技术精要 本部分将系统梳理消化内镜学的基本原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消化道解剖生理与内镜学视角 食管: 重点阐述食管的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结构,以及其在内镜下的正常表现。详细介绍食管蠕动、括约肌功能及其对内镜操作的影响。结合临床病例,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生理状态下食管粘膜的细微差异。 胃: 深入讲解胃的粘膜纹理、皱襞形态、粘膜下血管网以及幽门括约肌的解剖特点。详细描述胃腺体的分布及其分泌功能与内镜表现的关系。重点解析胃黏膜的血供和淋巴引流,为理解溃疡、出血等病变的形成和愈合提供理论支持。 十二指肠: 详细介绍十二指肠的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结构,以及十二指肠粘膜的特点,如绒毛、隐窝等。重点讲解十二指肠降部的壶腹部解剖,为胆胰疾病的内镜诊疗奠定基础。 结直肠: 详尽阐述结直肠的肠壁结构,包括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详细分析结肠的袋状结构、纵行肌带、以及直肠的粘膜皱襞。重点讲解结肠的蠕动节律及其对内镜推进的影响。 消化道其他相关器官: 简要介绍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消化系统重要器官的解剖学概况,为后续章节介绍相关内镜下介入治疗打下基础。 第二章:消化内镜设备与操作规范 内镜设备详解: 全面介绍不同类型消化内镜(如普通电子胃肠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双光谱内镜、超声内镜等)的原理、结构、功能及优缺点。详细讲解内镜的维护、清洁和消毒流程,强调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基本内镜操作技巧: 系统阐述镜体进入、推进、回撤、角度调整、活检、喷药等基本操作。结合图示,详细讲解内镜下观察的要领,包括如何有效利用光源、角度和镜体移动来获得最佳观察视野。 无痛内镜技术: 深入探讨无痛内镜的麻醉方法、监测技术、药物选择及并发症处理。强调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内镜检查的准备与配合: 详细指导患者在检查前的饮食、用药、检查流程等准备工作。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解答患者疑问,建立信任。 第三章:消化道粘膜病变的内镜识别与分型 粘膜微观结构变化: 深入分析消化道粘膜在炎症、糜烂、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包括粘膜颜色、光泽、质地、血管纹理、表面形态等。 经典病变内镜表现: 详细图文并茂地展示各种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典型内镜表现,包括: 食管: 食管炎、食管溃疡、Barrett食管、食管息肉、食管癌等。 胃: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浅表性)、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胃粘膜异型增生、胃癌等。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肿瘤等。 结直肠: 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憩室病、结直肠息肉(腺瘤、锯齿状息肉)、结直肠癌等。 内镜下病变分类与分期: 介绍国际通用的消化道病变内镜下分类标准(如洛杉矶分级、Pitning分类等),以及肿瘤的内镜下分期系统,为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消化道常见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本部分将聚焦于消化内镜在常见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章: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诊断与干预 溃疡的内镜识别: 详细介绍活动性溃疡、愈合期溃疡、慢性溃疡的内镜特征,包括溃疡的形态、大小、深度、边缘、底部渗出物等。 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评估: 重点讲解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部位、出血量、出血类型(活动性出血、陈旧性出血、静止性出血)的判断,以及Forrest分级系统在指导治疗中的应用。 内镜下止血技术: 全面介绍各种止血器械(如电凝器、氩气刀、组织胶、钛夹等)和技术(如注射疗法、热探头、套扎等),并结合临床案例,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出血的止血策略和技巧。 幽门螺杆菌检测与根除: 介绍内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基因检测等多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以及基于内镜结果的根除方案选择。 第五章: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表现: 详细描述溃疡性结肠炎从轻度到重度不同程度的内镜表现,包括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假息肉等。 克罗恩病的内镜特征: 重点分析克罗恩病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典型内镜表现,如纵行溃疡、鹅卵石样粘膜、深部溃疡、狭窄、瘘管等。 内镜下活检与病理诊断: 强调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活检部位、取材数量和重要性,以及与病理科医生协作的重要性。 内镜下治疗的进展: 介绍内镜下对炎症性肠病并发症(如狭窄扩张、息肉切除)的治疗。 第六章: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筛查、诊断与治疗 息肉的内镜分类与形态学特征: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息肉(如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的内镜下形态学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纹理、蒂等。 息肉内镜下切除技术: 系统讲解圈套器切除法、高频电刀切除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等多种息肉切除技术。强调不同技术在处理不同类型、不同大小息肉时的选择原则。 息肉切除后的随访: 制定个体化的息肉切除后随访计划,包括复查时间、复查内容等,以降低复发率和癌变风险。 早期癌的内镜下识别与治疗: 重点讲解早期胃癌、早期结直肠癌的内镜下诊断要点,以及EMR/ESD在早期癌根治性治疗中的作用。 第七章:消化道肿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策略 胃癌的内镜诊断: 详细描述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内镜下分型(如Macron分型)、粘膜色泽、质地、表面形态、血管纹理改变等。 结直肠癌的内镜诊断: 详细阐述结直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学特征,包括隆起型、溃疡型、表浅型、浸润型等,以及其与TNM分期的关系。 内镜下病变鉴别诊断: 重点分析与肿瘤相似的良性病变(如炎症、肉芽肿、淋巴增生等)的鉴别要点。 肿瘤的内镜下治疗(ESD/EMR): 详细介绍ESD/EMR在胃癌、结直肠癌早期治疗中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技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肿瘤的辅助检查: 介绍内镜超声、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在肿瘤分期、转移评估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消化内镜学的拓展应用与未来展望 本部分将探讨消化内镜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第八章:消化内镜下的介入治疗 异物取出术: 详细介绍消化道异物(如电池、硬币、鱼刺、假牙等)的内镜下安全取出方法,包括不同器械的选择和操作技巧。 扩张与支架植入术: 讲解消化道狭窄(如癌性狭窄、术后狭窄、放射性狭窄)的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包括支架的选择、植入指征和并发症处理。 内镜下止血新进展: 介绍内镜下止血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器械,如磁力线圈止血、内镜下血管栓塞等。 第九章:消化内镜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AI)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 探讨AI在图像识别、病变筛查、诊断辅助、操作指导等方面的潜力,以及其对未来消化内镜发展的深刻影响。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 分析VR/AR技术在内镜培训、手术模拟、术中导航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微创技术与机器人内镜: 展望微创内镜手术(如单孔内镜)和机器人辅助内镜手术的发展,及其为患者带来的更少创伤和更快恢复。 基因检测与精准诊疗: 探讨消化内镜在结合基因检测技术,实现消化道肿瘤的早期预测、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方面的潜力。 远程医疗与智能内镜: 展望远程内镜诊断、智能内镜设备普及化对基层医疗的推动作用。 结语 消化内镜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只有持续学习、勤于实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消化内镜学图谱:从理论到实践的精进之路》的出版,旨在为广大消化科医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平台,帮助您在消化内镜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内镜医师。我们期待本书能够启发您的思考,指引您的实践,并最终助力您在消化疾病的诊疗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消化内镜医生,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关于消化内镜的书籍。这次拿到《消化超声内镜学 第3版》,我主要关注了其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和分期方面的更新。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内镜在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血管侵犯的评估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指南,特别是在那些诊断难度较大的早期消化道肿瘤方面。例如,对于那些内镜下难以发现的黏膜下病变,超声内镜是否能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学特征,帮助我们做出早期诊断?书中关于超声内镜与CT、MRI等其他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和优势互补的内容,也是我非常期待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在消化道肿瘤精准诊断方面的能力。

评分

我是一名消化科的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也需要配合医生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因此,对于《消化超声内镜学 第3版》这本书,我更关注其在操作流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方面的细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描述超声内镜检查的禁忌症和适应症,以及在不同疾病情况下,超声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在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面,我希望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协助医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超声内镜检查报告的解读和记录方面的指导,那就更好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超声内镜技术,提升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评分

最近刚入手一本《消化超声内镜学 第3版》,作为一名消化科医生,我对这本由金震东和李兆申主编的书籍充满了期待。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阅读,但仅从它的封面和目录来看,我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厚重和专业。超声内镜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尤其关心书中关于早期食管癌、胃癌以及胰腺癌的超声内镜下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的详细论述。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最新的诊断标准和技术指南,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识别病灶,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疑难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这样可以极大地拓宽我们的视野,学习到同行宝贵的经验。一本好的医学参考书,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指导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两方面都做到极致。

评分

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超声内镜技术的年轻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超声内镜知识的书籍。翻阅《消化超声内镜学 第3版》的目录,我看到了许多我非常感兴趣的章节,比如关于超声内镜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技术细节和并发症预防,以及其在炎症性肠病和门静脉高压症等领域的应用。这些都是我目前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需要重点提升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讲解每一种操作步骤,并且配以高质量的超声图像,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超声内镜设备的选择和维护的建议,那就更完美了。我非常看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日常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评分

作为一名对消化系统疾病感兴趣的读者,我最近了解到一本名为《消化超声内镜学 第3版》的书籍,它由金震东和李兆申主编。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我对医学知识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好奇心。我了解到超声内镜是一种结合了内镜和超声技术的先进诊断方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超声内镜的工作原理的?对于一些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更复杂的疾病,超声内镜能否提供比传统检查更详细、更直观的信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辅以生动的插图,让我能够对超声内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它的应用范围和优势,也为我更好地理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