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爱情》
◆复旦名师陈果,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怎样的爱情才更长久!
◆陈果博士,多年来因课堂视频而红遍网络,她的课堂付费音频课程播放量破1200万
◆《新京报》《南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平台疯转课堂视频
◆长久的爱情,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好的爱情》
每个人都向往爱情,但是却少有人懂得如何真正去爱。很多情侣看起来明明很相爱,但*后却还是要分开。这就是因为,我们可以用一秒钟爱上一个人,但却不懂得如何用一生去爱TA。
在这本书里,复旦名师陈果,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长久的爱情,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好的爱情,不是互相占有,而是共同成长。当我们用心感受爱,培育爱,我们就能在精神上一路同行。当我们每天都变得更好一点,并用心发现对方的改变,我们就能参与对方生命的成长,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同一个人。
这就是令爱情长久的秘密,千变万化,又始终如一。
翻开本书,感受爱情的艺术,爱情的学问,让爱永远不会被时间所打败。
《好的孤独》
当你一个人独处,自我的力量就开始觉醒,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孤独让你远离喧嚣,内心沉静而有力,判断无比清晰;
孤独带你找到自我,听取内心的声音,应对外界难题;
孤独领你看清人生,不再慌乱和迷茫,活得从容坚定。
孤独让你与自己对话,内心才是一切的答案。所有复杂会变得简单,所有空虚会变得充实,所有焦虑会变为平静,所有脆弱会变为强大。从此再也不会感到迷茫,再也不会为谁受伤。
当你脱胎换骨,一定会感谢曾经的孤独。
本书由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近10年的教学心得整理而成,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
陈果,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教师,在学生中拥有高人气。
从2010年起,她的课堂视频《关于爱情》以及《孤独与寂寞》等被学生上传到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广受好评,引发《新京报》《南方日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平台疯转。
2017年她在喜马拉雅开设的音频课程播放量破1200万。
《好的爱情》
自序
Part 1 关于爱情
1.1情与爱
1.2心动难违
1.3找到你的“神”
1.4爱情的三个元素
1.5“我们”的诞生
1.6形散而神聚
1.7爱其所是
1.8深爱不变
1.9友情如何纯洁
1.10爱情何能长久
Part2 成熟与自由
2.1完整的“大人”
2.2为所欲为,不是自由
2.3与众不同,不一定是真自由
2.4何以自由?
2.5精神的成熟
2.6 何谓“大师”?
2.7伟大的心灵
2.8知识分子
2.9“大人”的历史渊源
2.10有用与无用
Part 3 人啊,认识你自己
3.1为何要自我认知
3.2视觉之光与精神之光
3.3精神之光反观自身
3.4自我认识的东西方差异
3.5知我所是,如我所是
3.6自爱基于自知
3.7自爱者,人爱之
3.8自知与知人
Part 4 自我人生的实现
4.1人生的四种选择
4.2 尼采和梵高
4.3知己是你的树
4.4 静心探索
4.5 尽力达观,保持中道
4.6觉察
4.7抽身而出,反观自身
4.8觉悟
4.9自我认知的层次
4.10贵族,总是精神的
4.11神智器识,四重自我
Part 5 信仰与文化
5.1宗教与信仰
5.2 何为信仰
5.3中国人的信仰
附:把我说给你听
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
2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3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4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好的孤独》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书?
Part 1生命可承受之“重”
一、真诚,才显真爱
1、有没有“善意”的谎言?
2、“自欺”源于人性的弱点
3、与心中的“魔鬼”作斗争
4、真诚,何尝不是一种自爱
二、每一个重负背后都藏着一个恩赐
1、西西弗斯的巨石
2、在“不安”的皮鞭下
3、三毛与尼采
4、C' 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三、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1、孤独≠寂寞
2、孤独:自然界最古老的真相
3、孤独不可耻
4、距离之美
5、挤掉的敬意
6、自成一片世界
7、思想使独处其乐无穷
8、享受孤独
Part 2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一、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
1、我为什么而活?
2、“自我错位”:其实我不懂我的心
3、你说的“成功”,是“成就外功”还是“成就内功”?
4、最高的成功,莫过于内心的幸福
二、风度不是造作,而是内在气度的自然流露
1、风度透露了你的精神力量
2、道德是孕育风度的种子
三、要自信,不要自负
1、自信者与自负者
2、自负是“变了质”的自信
3、没有“自知”,就没有自信
4、“能”与“不能”之间的人生自在
Part 3谢谢你,陪我一路同行
一、爱,无富贵贫贱之分
二、寻找“精神家族”——我们的友情与爱情
1、信任,是“精神家族”的唯一信条
2、知己,是心灵世界的家人
3、爱情使人永葆青春
三、因为彼此纯真,所以始终信任
1、对“朋友”的滥用
2、朋友是“无用”的
3、两个人的“独处”
4、友情无需“立约”
Part 4道德,源于人性,归于安心
一、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1、道德不以“利他利己”来衡量
2、心安则为之
3、道德是人性的“孩子”
二、自律的种子,开出自由的花
1、心是内在的“世外桃源”
2、道德是精神的自律
3、自律比放纵更接近自由
4、遵从良心,方得自由
三、道德与功利,不是敌人,可以是朋友
1、胜负师和求道派
2、光荣属于“求道派”
3、诋毁功利的不是真道德
4、功利“杀不死”道德
5、世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深感惊喜和使人惊喜
Part 5用大爱,做小事
一、做一个“达”人
1、谁说“独善其身”不是善?
2、“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完美融合
3、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4、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二、大爱者,无惑
1、求善就是求真?
2、“知识是人对灵魂中的真理的回忆”
3、“厌世”,是“自厌”的蔓延
4、爱比生命本身更温暖
5、爱像一束光,照亮一切阴霾
Part 6生、老、病、死
一、每个人都是人类系统中一个承上启下者
二、再见了,我的童年
1、童年真的比现在快乐吗?
2、最成熟的,不过是“天真”
3、博文广识是一回事,成熟是另一回事
三、成熟,就是不断变得“天真”
1、泉水终将流向何方?
2、成熟:从“他净”到“自净”
3、成熟是“永不起皱纹的灵魂”
4、越成熟,越自由
四、向死而生
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2、花非花
3、站得高,看得远
4、大彻大悟,点燃了别一重境界的喜悦
5、人是否可能“彻悟生死”?
6、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
7、无知催生恐惧
8、与其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让有限的生命充实丰满
Part 7感恩心、忏悔心、好奇心
一、最好的感恩,是接受爱、传递爱
1、对一切善意心怀感恩
2、“我”是如此幸运
3、付出,是一种富有
二、心若有愧,永断不作
三、你好,好奇心
1、使人好学求知的秘密
2、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3、人类神圣的好奇心
4、常给精神洗洗澡
后 记
尾 注
《好的爱情》
关于爱情:找到你的“神”
一位研究宗教哲学的老师曾跟我说:“当你爱上了一个人,你也就找到了你的神。”我相信他的话。“倾倒”也好,“神魂颠倒”也好,“朝思暮想”也好,“至死不渝”也好,这些形容“爱”的词语,无一例外,不正说明了“爱”的超凡入圣、不可思议吗?当我们不为利益、不求回报、毫无理由、全神贯注地“爱”一个与我们不带血缘关系的“外人”时,对我们而言,这个人除了是一个“神”,还能是什么?否则他如何能引燃这种令人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的热忱?如果这样的“爱”本身是一个令我们这些当事者都匪夷所思的“奇迹”,那么激发这个奇迹的那个人,怎么可能不具有神力?
“我爱你”这三个字不轻松,因为那是一个凡人对神的求告,是一个渺小者对完美者的倾心,是一个黑暗中的行人对太阳的渴慕,那是一种五体投地的顺服,是一份毫无保留的交托——我把自己的心,托付给了你;这意味着我给了你伤害我的权利,也教给了你让我心碎的秘诀——那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说的话。
反观一下我们的现代社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济生活的高效快进已然使得人们背上了太多的生活重负,本就不堪承受,不胜其累,以至于再多加上哪怕一点点的沉重,人们就面临崩溃。在这样的情形下,情感世界成了人们逃离重负的“避难所”,却不再是人们当仁不让、主动愿意为之承担重负的幸运;爱情成了人们业余的休闲,却不再是人们孜孜不倦的事业;爱人成了我们恋爱游戏的同伴、婚姻工作的合伙人,却不再是我们眼中的珍宝、心头的春意。
于是,“我爱你”变成了一个简易轻巧的表白。任何一个人的唇舌只要摆对位置,声带振动之下就能轻松地发出这三个字的标准发音,无须用力、无须多虑、无须担当,它可以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戏言,可以是聒噪不堪的大声嚷嚷,可以是玩世不恭的调情,也可以是被欲望冲昏头脑时的胡言乱语。
当我们说“我爱你”的时候,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爱”?当我们自以为坠入爱河之后,我们有多少人曾经扪心自问:我是否足够了解他,是否足够理解他?我该怎样更懂他,怎样更好地去关心他、爱他?怎样更好地去保护他那部分纯真的天性?我该如何学习着完善自己,更温柔地奉献一个更好的自己?我该如何让自己在爱情中成长得更豁达、更清新、更懂得尊重、更勇敢地担当?我该做些什么,来配得上这个美好的他,来回报老天给我的这份幸运?
我们绝大多数人内心更关心的可能是:如何使他更爱我,更在乎我,对我更好?如何使他爱我爱到不可自拔?如何使他需要我,离不开我,时时想着我?或者,如何能使更多人爱我、迷恋我、崇拜我?
有一次我打开收音机,正好听到一个听众向节目主持人抛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爱一个人多于他爱我,而另一个人爱我多于我爱他,我该选择哪一个人做我的恋人?”主持人思忖片刻,给了一个同样老生常谈的答案:“和你爱的人谈恋爱,和爱你的人结婚吧。”可见,在爱情问题中,我们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那个“爱我的他”而不是那个“我爱的他”;或者说,多数人认为“爱情”无关于“婚姻”,那不是一种如婚姻般严肃郑重的关系。
偶尔我和几个要好的女朋友相聚闲聊,当我们无意间谈及选择男友的标准时,她们中的大多数将“他是否爱我”或者“他对我好不好”作为第一要素,而不是“我是否爱他”这个更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当然,我完全理解她们,就像我理解我自己偶尔也会冒出与之相同的心声。但我们大多数人这样认为“爱情”,不代表“爱情”事实上就是这样的;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很多东西,最终都被证明是不正确、不明智的。
当我们不知不觉中将爱的问题转变为“被爱”的问题,当我们的爱情不再是“我爱你”,而是“你爱我”,那么我们口口声声的“我爱你”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种诡计,我们在用“我爱你”这个诱饵骗取对方对我们的爱,这已经背离了“爱”的本意,那不是真正的“我爱你”,而是我征服了你、统治了你、占有了你;那不是意味着我会尽力去珍惜你、保护你、捍卫你,像珍惜、保护、捍卫我自己一样,而是在强调你要珍惜我、保护我、捍卫我,甚至要超过你对你自己的珍惜、保护和捍卫;那不是意味着我将用我的爱保护你灵魂的那双翅膀,从此以后,你可以更勇敢、更自由、更自信地去飞翔,因为有我陪着你一起飞、风雨无阻,而是暗示着我的爱为你的心上了锁,从此你应当主动放弃很多往昔的自由和独立,因为你要跟着我走,陪我穿越艰难险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