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亦舒一直以小说为人称道,寥寥数笔便勾勒一个故事,三两句话已是缠绵悱恻,令读者顿生无限遐思。其实,亦舒的散文中才真见风骨。散文“随心”系列,精选亦舒为《明报》等报纸的副刊专栏写的杂文。
无论是电台采访、封面设计大赛这样的公众新闻,还是家有小女、生日礼物这样的私人生活,在亦舒的笔下,都能成为一篇简短的专栏文字。
题材皆来源于生活,内容包罗万象,可以看做是亦舒本人的私生活记录。文字简练,一目了然,然而那些世情、人情,皆现于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定居香港。她曾做过记者和编辑,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移居加拿大。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倪匡、金庸并称“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亦舒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写作速度快,作品数量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
目录
| 条码 | 书名 | 定价 |
| >9787506068109 | >亦舒:外遇 | 25 |
| >9787506073677 | >亦舒:灯火阑珊处 | 25 |
| >9787506065733 | >亦舒:灿烂的美元 | 25 |
| >9787506068826 | >亦舒:石榴图 | 25 |
| >9787506073011 | >亦舒:随心 | 25 |
| >9787506065900 | >亦舒:代寻失去时光 | 25 |
| >9787506072854 | >亦舒: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 25 |
| >9787506079273 | >亦舒:生活之旅 | 25 |
| >9787506079235 | >亦舒:舒云集 | 25 |
| >9787506073738 | >亦舒:世界换你微笑 | 25 |
| >9787506062329 | >亦舒:幽灵吉卜赛 | 25 |
| >9787506073653 | >亦舒:如何说再见 | 25 |
| >9787506062336 | >亦舒:要多美丽就多美丽 | 25 |
| >9787506079266 | >亦舒:忽尔今夏 | 25 |
| >9787506062350 | >亦舒:掰 | 25 |
| >9787506082860 | >亦舒:印度墨 | 25 |
| >9787506081795 | >亦舒:那男孩 | 25 |
| >9787506079396 | >亦舒:家明与玫瑰 | 25 |
| >9787506079280 | >亦舒:旧欢如梦 | 25 |
| >9787506066440 | >亦舒:天秤座事故 | 25 |
| >9787506082150 | >亦舒:故园 | 25 |
| >9787506065191 | >亦舒:谎容 | 25 |
| >9787506081788 | >亦舒:蔷薇泡沫 | 25 |
| >9787506064873 | >亦舒:众里寻他 | 25 |
| >9787506073080 | >亦舒:随意 | 25 |
| >9787506061742 | >亦舒:明年给你送花来 | 25 |
| >9787506062343 | >亦舒:花解语 | 25 |
| >9787506079259 | >亦舒:生活志 | 25 |
| >9787506068116 | >亦舒:我俩不是朋友 | 25 |
| >9787506082334 | >亦舒:银女 | 25 |
| >9787506065870 | >亦舒:从前有一只粉蝶 | 25 |
| >9787506068475 | >亦舒:我情愿跳舞 | 25 |
| >9787506061728 | >亦舒:红尘 | 25 |
| >9787506079297 | >亦舒:刹那芳华 | 25 |
| >9787506073745 | >亦舒:小宇宙 | 25 |
| >9787506073660 | >亦舒:假使苏西堕落 | 25 |
| >9787506073684 | >亦舒:这双手虽然小 | 25 |
| >9787506068833 | >亦舒:君还记得我否 | 25 |
| >9787506081771 | >亦舒:心扉的信 | 25 |
| >9787506061902 | >亦舒:曼陀罗 | 25 |
我最近沉浸在另一部讲述旧香港风貌的小说中,那本书将镜头聚焦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变迁,通过几个大家族的兴衰,折射出时代的洪流对个体命运的不可抗拒的影响。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无论是老式茶楼里的点心味道,还是街头巷尾的市井喧嚣,都仿佛能让人嗅到那种特有的、带着湿气的旧日气息。故事的叙事节奏舒缓而富有张力,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却又逻辑清晰,每个人物都有其不可推卸的宿命感。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选择”的主题探讨,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个人能做出多少真正的选择?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决定,最终如何汇集成一条决定人生的河流?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将这些深刻的哲学命题温柔地抛给你,让你在合上书页后,依然久久回味。
评分这套《亦舒小说全集》的其中几册,尤其是关于爱情和成长的故事,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比如其中一本描绘的都市女性在职场和情场上的挣扎与蜕变,刻画得极其细腻入微。主人公从一个对世界充满天真幻想的女孩,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职场精英,期间的阵痛、迷茫和最终的释然,都让人感同身受。亦舒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冷静的犀利,却又不失对人性的温柔体恤。她笔下的女性,独立、清醒,即使身处困境,也懂得如何体面地处理自己的生活。书中对物质的描绘也相当考究,从服装到家居,无不透露着精致的生活哲学,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炫耀,更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读完后,总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人更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那种在喧嚣尘世中保持一份清醒与优雅的姿态,是亦舒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以悬疑和情感纠葛为主线的小说,它的叙事手法相当高明。故事并非直白地展开,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片段和回忆交织,像拼图一样,将一个埋藏多年的秘密逐渐拼凑完整。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参与感和紧张感。亦舒巧妙地将女性在复杂情感关系中的心理博弈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些爱与不爱、留下与离开的瞬间,都在微妙的对话和眼神交流中体现出来。相比起纯粹的侦探小说,这本书更关注的是“动机”背后的情感逻辑。它展示了即便是最理智的人,在面对深陷的情感漩涡时,也会做出看似荒谬的选择。读完后,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情感上的过山车,既为故事的曲折感到震撼,更为人物的复杂人性感到唏嘘不已。
评分有一本聚焦于艺术圈和知识分子群体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近散文,充满了对美学和精神世界的探讨。主人公们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不是基于日常生活琐事,而是围绕着艺术创作的本质、人性的幽暗面以及如何保持艺术家的纯粹性等宏大命题。书中对“天赋”与“努力”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那些拥有绝世才华的人,他们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必须付出的代价。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艺术创作过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偏执的专注,那是一种将生命全然投入到热爱之中的状态,极具感染力。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灵魂的纪录片,让人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次深度体检。
评分翻开一本探讨中年危机的作品,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共鸣。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位在生活和事业上都看似圆满的中年人,但内心深处却潜藏着对“意义”的巨大空虚。亦舒笔下的中年人,往往不是陷入颓废,而是以一种近乎仪式化的方式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书中对“孤独”的诠释非常到位,不是那种形单影只的寂寞,而是身处人群中依然找不到精神共鸣的疏离感。文字风格变得更加凝练和内敛,少了些许初期的激扬,多了几分看透世事的淡然。尤其是关于友谊和亲情的描绘,展现了随着时间推移,情感联结如何从激情转向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包容。这本书读来,如同在冬日里品一杯温热的清茶,苦涩中带着回甘,让人感到一种踏实的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