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又作子敦,号寄簃,是清代著名法学家和立法专家,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依法治国理念的首倡者,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贵连潜心研究沈家本近四十年,堪称国内法史学界和沈家本思想研究的大家。本书即为其对沈家本中外法治的论说、修律实践以及法治改革理想的系统论述。本书之出版在沈家本研究领域将会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古今之皋陶,取申韩法治精神务去其毒;不愧古今儒者,习马郑经生事业而会其通。”法治,是沈家本的梦,他主持法律改革,追的就是这个梦。1913年春,在枕碧楼闭门养病著述的老人做了个梦,梦中吟诗首。醒来后他把这首诗记录下来,名之《梦中作》。这是他逝前的心境写照,我们后人观之,亦可了解这位老人,同时,也感受那个时代。全诗如下:
可怜破碎旧山河,对此茫茫百感多。
漫说沐猴为项羽,竟夸功狗是萧何。
相如白璧能完否?范蠡黄金铸几何?
处仲壮心还未已,铁如意击唾壶歌。
19世纪70年代,英语世界出现个新词,Rule of Law。这个词什么时候与中文“法治”对应,迄无可考。但是,这个“法治”与先秦以来的“法治”判然各别。20世纪初年,清朝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按照当时仿行立宪的立宪清单,主持新法律的起草。他用“泰西法治”来表述新出现的西方法治,并把中国的富强梦寄托在这种法治上。王元化先生于20世纪末反思“五四”,认为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五四”文化思潮主流的论断值得探讨。因为这两个概念,当时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沈家本的法治梦,与此相同。它在五四赵家楼烈火燃起以前就破灭了。
目录
引言
第章中西法治宗旨之异
第二章移植外国法,建构“现代法治”法律制度
第三章删除援引比附,确立罪刑法定
、土生土长的中国罪刑法定
二、用土还是用洋:改革中的争论
第四章废除恶法,推动人权保障
、法律科学化:薄刑恤民
()废除重法
(二)削减死罪条目
(三)废除刑讯、笞杖
(四)死刑
(五)明刑改隐刑
二、生命固应重,人格尤宜尊:废除奴婢律例
三、禁止杀奸
第五章融合中西,推行审判独立
、司法独立,刻不可缓
二、法律职业:专门之学,专门之人
()法官独立审判
(二)确立律师制、陪审制
(三)法律学堂,法学研究
第六章采用西法,建构新式监狱和制度
结束语铁如意击唾壶歌
我一直对晚清时期那些试图革新中国面貌的先驱者们怀有深深的敬意。沈家本,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总与严谨、务实、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这本书以“改革梦”为核心,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识。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沈家本在司法改革方面的具体举措,比如他如何看待审判制度、法律程序,以及他对“法”的理解在当时是如何超越传统的。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实践勇气,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困境与希望。这本书的作者李贵连,相信能够凭借其深厚的学术积累,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沈家本。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示沈家本在面对巨大阻力时,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又是如何运用智慧去推动改革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叙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奋斗的意义从未因此而褪色。
评分从这本书的标题来看,它所聚焦的“现代法治”和“改革梦”,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沈家本作为晚清时期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对于法治的追求,无疑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沈家本的“改革梦”,他究竟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法治体系?这个体系又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有着怎样的碰撞?我相信,作者李贵连会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沈家本的思想和实践,并揭示出他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对中国近代法治道路的一次深刻反思。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以及作者独到的见解,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沈家本的功过是非,以及他对于中国法治建设留下的宝贵遗产。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前言,我已经感到一股强烈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作者李贵连用十分严谨的语言,勾勒出了沈家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前言中对于“改革梦”的定义,以及如何理解沈家本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努力,都给予了我清晰的指引。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更是一次对中国近代法治思想源头的追溯。我对书中关于沈家本如何理解和引进西方法治观念的部分尤为期待。在那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复杂语境下,他如何在制度层面推进改革,又面临了哪些来自传统观念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书中或许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制度设计,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奏折和批示,这些细节对于理解沈家本的改革思路至关重要。我对作者的学术功底深感敬佩,从前言的铺垫来看,这本书一定充满了真知灼见,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近代法治建设的窗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让人觉得是精心制作的一本学术著作。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单凭这外观和触感,就足以引起我对内容的好奇。我对沈家本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作为晚清重要的改革家,其思想和实践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这本书以他的改革梦为切入点,我想一定能深入挖掘出那个风云变幻时代下,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挣扎与不懈追求。特别是“法治”这个主题,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沈家本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我很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他如何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力图引进和建立现代法治体系,并从中看到他所经历的阻力、付出的代价以及留下的宝贵经验。这本书的作者李贵连,也是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这让我对书的学术价值有了更高的期待。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出品,也意味着其品质和内容的严谨性得到了保障。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解读,更是对中国近代法治道路的一次深刻回溯和反思。
评分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渊源有着天然的兴趣。沈家本,作为晚清推动法治建设的关键人物,他的“改革梦”究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特别关注书中对沈家本在法律编纂、司法审判、乃至法律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在那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如何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又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这其中的智慧和困境,是我非常想深入了解的。我相信,作者李贵连能够凭借其专业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解读沈家本的法治思想,并还原其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更是对中国法治精神的一次深刻探寻,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来龙去脉,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