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版次:第1版
书号:7511893154
条码:9787511893154
图书名称:金陵法律评论(2015秋季卷)
定价:62
作者: 本书编辑部 编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6-5-1
内容
暂无
目录
Contents
本期特稿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设置与运行介述胡云腾
主题研讨: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法治精神
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公丕祥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朱华仁
法治经济的微观考量:以民间借贷纠纷为例刘克希
依法保障权利,依法监督权力田幸
法治社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庞正杨建
“法治经济”的理论解读孙文恺
科学立法与学者作为黄和新
正确认识政府权力清单依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杨登峰
“互联网+”经济法治的基本理念与进路梁志文
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应处理好五个关系姜涛
地方立法的生命在于创新汤善鹏
以“互联网+”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吴欢朱新力
践行法治、推动发展的时代战略刘旭
探索与争鸣
“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区别——以黑格尔文本为核心李旭东
实践理由与正当化——论拉兹的理论叶会成
“隐名购房”的法律解析和对策研究张丹
论我国的暂行立法及其规制孙森森
民间融资刑法规制的具体面相与趋势前瞻姚万勤
论新时代背景下的罪刑均衡张梅娟马荣春
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过错原则刘强
论我国商事担保制度的困境及建构思路杨祥
回顾、展望:台湾地区证券团体诉讼制度运行十余年来重大争议问题评判冯亚景
比例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功能定位——兼评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比例性特色秦策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实证研究冉诗玉张雷
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孙道萃
国际法研究
外商投资PPP项目相关问题的法律思考孙南申胡荻
论韩国海盗审判对中国的启示卢泳暾崔永春
从美国《医生酬劳阳光法案》看遏制医药域腐败柴月武胤
外交保护机制与外国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眭占菱
法律世界
从论文看李龙教授的学术贡献程乃胜冀睿
数学与法律——读《法律文化的数学解释》周永坤
国际普通法:国际性法庭的软法Andrew T.Guzman and Timothy L.Meyer著颜林译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司法改革构想》(下)於海梅译
往事如烟[瑞士]约翰·雅各布·巴霍芬著刘思齐姚远译
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学术刊物,不仅要引领理论前沿,更要关注法律实践中的痛点。《金陵法律评论(2015秋季卷)》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这次我重点阅读了其关于中国刑法修正案的系列评论,特别是针对“网络犯罪”的定性与量刑问题,给我的触动非常大。文章深入剖析了传统刑法理论在面对新兴网络犯罪时的局限性,比如如何准确界定“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界限,以及在量刑时如何综合考量犯罪情节和造成的社会危害。作者们不仅引用了大量最新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还对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处理类似犯罪时的立法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这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完善网络犯罪立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评论中关于“证据法则在网络犯罪侦查中的适用”的探讨,也为一线司法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总而言之,这份评论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是了解中国当前刑法发展动向的重要窗口。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公共政策和法律影响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金陵法律评论(2015秋季卷)》中的一些宏观性、前瞻性议题很感兴趣。这次翻阅,我特别留意到其中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法律制度重塑”的探讨。文章从宏观的法律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如何通过法律的创新和完善来适应新的治理需求。其中关于“依法行政”理念的深化和具体化,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公正有效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都引起了我的深思。作者们对于“权力制约与监督”的论述,结合了中国国情和国际比较,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这让我看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决心和方向。此外,评论中对“环境法治”的关注,也让我意识到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虽然其中不乏复杂的法律术语和理论框架,但其蕴含的关于如何让法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念,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理解和思考的。
评分这次阅读《金陵法律评论(2015秋季卷)》,我被其在“国际法与比较法”领域所展现出的广阔视野所吸引。其中关于“国际条约在中国法中的适用”的系列讨论,让我对国家主权与国际义务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们不仅分析了国际条约在国内转化为法律的路径和机制,还探讨了在条约解释中如何平衡国内法的特点和国际法的精神。特别是关于“国际私法”中的一些典型冲突规则,例如管辖权冲突和法律适用冲突的解决,通过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国际法律规则在处理跨国纠纷中的复杂性和精妙性。此外,评论中对“人权保障”在国际法语境下的探讨,以及对“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思考,都极大地拓展了我对全球法律体系的认知。这份刊物,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法律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视角。
评分我对《金陵法律评论(2015秋季卷)》的评价,更多地是基于其所体现出的学术精神和对法律前沿问题的敏锐捕捉。这一次,我重点阅读了其关于“知识产权法”专栏的几篇文章,特别是关于“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和“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们对当前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比如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如何准确界定“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以及如何平衡专利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创新需求。评论中对于“合理使用”制度在数字时代的应用,以及对“恶意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规制,都体现了作者们对法律实践的深刻洞察。即使我不是专业研究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对于维护创新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苦用心。这份评论集,无疑为知识产权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养分。
评分作为一名法律研究的初学者,我对《金陵法律评论(2015秋季卷)》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即便我目前尚无法完全掌握其深奥的学术理论,但其所展现出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前沿的法律视角,足以让我受益匪浅。此次阅读,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民商事法律解释论的专题研讨,虽然其中涉及的诸如“法律保留原则”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边界、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的理论争议等内容,对我来说略显复杂,但文章作者们旁征博引,层层递进的论证过程,无不体现出作者扎实的法学功底。他们对不同学派观点的梳理和批判性分析,以及对相关判例的细致解读,都为我打开了认识法律逻辑之门。更重要的是,评论中多次强调的“疑难案件的司法解释路径”问题,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回应社会变迁和个体需求的活的有机体。这种对法律理论的深度挖掘和对实践的关照,让我对未来的法律学习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