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张-国-焘传 |
| 定价 | 68.00 |
| ISBN | 9787545532074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 作者 | 苏若群 |
| 编号 | 1201638408 |
| 出版日期 | 无 |
| 印刷日期 | 2018-03-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605000 |
| 页数 | 623 |
| D1一章走向马克思主义 萌发爱国之心 追求进步与温和请愿 参与领导五四运动 南陈北李联络人 D1二章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 参与创建北京共产党组织 主持“一大” 领导劳动组合书记部 首次莫斯科之行 贡献于“一劳大”和“二大” D1三章受挫于国共合作之争 影响深远的西湖论争 代理委员长 指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三大”落xuan 固执己见 D1四章隐瞒背叛危难受任 牢狱之中 再次进入领导核心 应对排共浪潮 难挽狂澜 受任于危难之时 D1五章莫斯科岁月 处分与分歧 争论于“六大” 代表团风雨 D1六章初到鄂豫皖 支持王明中央 辗转抵达苏区 立威:整顿组织、解决粮食 D1七章分歧、争执、“肃反” 东进南下之争 制定“肃反”政策 问罪许继慎 妄杀无辜 D1八章巅feng与跌宕 辉煌鄂豫皖 四大战役 反“围剿”失利 漫漫西征路 D1九章川陕根据地:“惊人的胜利” 新创根据地 扬威通南巴 统战工作 D1十章强胜与苦战 川陕再“肃反” 反六路围攻 广昭战役 D1十一章会师后的分歧 策应中央红军 雨中拥抱 碰壁两河口 喜怒芦花镇 波澜再起沙窝 D1十二章矛盾扩大铤而走险 分裂 另立中央 南下是死路 D1十三章曲折的北上路 争取 北上途中 西路军 D1十四章受批与叛党 批评与检讨 反国焘路线 叛逃 D1十五章*后岁月 人在矮檐下 失意的“反共强人” 随江而下 另觅他途 海外终老 参考文献 后记 |
| 姚金果 1956年生,山西永济人 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巡视员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民主革命时期党史研究 尤以中国大革命、国共关系史、共产靠前与中国革命关系史见长。国j1a社科基金项目“共产靠前、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负责人。著有'解读中国大革命史''孙中山''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等著作。另发表文章100余篇。 苏若群 1983年生 河北秦皇岛人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著有'亲历建党''次国共合作始末''解密档案中的'等著作多部。在'党史研究''理论探讨''江汉论坛''党史研究与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
| 他出生于诗书传家的望族 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是热血青年 五四运动中一呼百应的学生; 他是中国早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 为建党积奔走; 他是红四方面的领导人 “肃反”中制造冤案无数; 他在长征时野心勃勃 拥兵自重 另立中央; 他不愿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审判 竟然投靠国民党; 他曾风光无限 后来却客死异国。 …… 他 就是。 本书以近年俄罗斯公开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大量档案资料为依据 结合作者新研究成果 向读者讲述了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以及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 |
读《张国焘传》这本书,我最先感受到的是作者苏若群那种抽丝剥茧般的严谨态度。他并没有急于给张国焘贴上任何标签,而是将大量史料铺陈开来,让历史的真相自己说话。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看到了一个并非全然负面,也非全然光辉的复杂个体。张国焘的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紧密相连,他的抉择,他的失误,他的野心,无不牵动着那个时代的脉搏。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具体的会议场景,那些激烈的思想交锋,那些充满算计与妥协的政治博弈,都显得尤为真实可信。作者在分析张国焘的动机和行为时,也充分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个人性格以及所处的环境压力,力求还原一个更立体、更 nuanced 的历史人物。这使得我在阅读时,更多的是一种探究的乐趣,而不是简单的评判。我一直在思考,在那样一个极端复杂的环境中,换做是我,是否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这种代入感,正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只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在呈现一段中国革命的史诗,一个时代的缩影,让我对那个年代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阅读《张国焘传》的过程,就像是跟随苏若群一起穿越回那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年代。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处理历史材料时的认真与审慎,他并非简单地复述,而是力求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动机进行深入的剖析。书中对张国焘早期参与革命、建立根据地等方面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一个曾经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局势的变化,他的轨迹也逐渐偏离。作者在描述他与党内其他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时,也显得尤为客观,既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也揭示了潜在的矛盾和冲突。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张国焘的个人性格时,那种基于史实的探讨,不带感情色彩,而是冷静地展现出他的性格特点是如何影响其政治行为的。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在多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而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衡量。
评分这本《张国焘传》,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部深度的人物纪录片,只不过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苏若群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他不仅仅是在罗列史实,更是在试图挖掘张国焘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情感。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场景深深吸引,比如在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期,张国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艰难抉择,以及他如何一步步走向与党的决裂。作者并没有对张国焘进行简单的好坏评价,而是努力呈现一个多维度的历史人物,让我看到了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展现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张国焘的政治理念时,那种客观中立的态度,既不回避他的错误,也不抹杀他曾经的贡献。这种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态度,使得这本书具有了很高的史学价值。读完之后,我对张国焘这个人以及那个年代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张国焘传》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作者对那个特殊年代政治生态的精妙刻画。苏若群仿佛一个旁观者,冷静地记录着历史的车轮如何碾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又如何塑造出一些我们今天看来难以理解的行为。张国焘的命运,就是那个时代无数个体命运的缩影。书中对各种政治斗争的细节描写,那些微妙的权力转移,那些意识形态的博弈,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残酷与无奈。我常常在想,在那个信息闭塞、决策往往伴随着巨大风险的时代,领导者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无数人的生死和国家的走向。张国焘的失误,固然有其个人因素,但时代背景下的洪流,也裹挟着他走向了最终的结局。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细节,而是将其一一呈现,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严酷和变革的艰难。这种还原历史真实性的努力,让我对这段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也对历史研究的严谨性有了新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更多来自于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苏若群笔下的张国焘,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个简单的“反派”,而是一个有着血肉之躯、七情六欲的真实的人。他有理想,有抱负,也有私欲和局限。读到他早期在党内的踌躇满志,以及后来在政治漩涡中的挣扎与沉沦,我的心情也随着跌宕起伏。尤其是关于他在长征途中分裂党、另立中央的那一段,作者详细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了他当时的心理状态和外部因素,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之前对这段历史的印象是比较单一的,认为张国焘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叛徒。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的一些行为,虽然最终走向了错误的方向,但其背后或许也有着他自己的“逻辑”和考量。这种对复杂人性的挖掘,让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敢再轻易下结论,也让我更加敬畏历史的复杂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