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拉金詩全集

菲利普·拉金詩全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詩歌
  • 英國詩歌
  • 菲利普·拉金
  • 現代詩歌
  • 文學
  • 經典
  • 詩集
  • 英語文學
  • 二十世紀文學
  • 拉金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河南大學齣版社京東旗艦店
齣版社: 河南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4930240
商品編碼:28879752582

具體描述


書名:菲利普·拉金詩全集

作者:[英] 菲利普·拉金

ISBN:978-7-5649-3024-0

定價:128.00元

齣版時間:2018年6月

分類:外國文學/詩歌


本書囊括瞭菲利普·拉金的全部詩歌作品,包括打字稿、詩歌筆記中的大量未發錶作品,以及一些夾在書信裏的短詩韻文。

本版由著名學者亞齊·伯內特首次為拉金詩歌作品做瞭全麵評注,嚮我們確認瞭拉金是一個比大多數讀者預想的更豐富、更具文人氣息的詩人。

 

評論

“一部令人敬畏、詳盡無遺的巨著……作為詩人和圖書館學傢的拉金一定會極為滿意和驕傲……伯內特的眼光總攬大局而又細緻入微……這是一項幾乎是狂熱而縝密的、令人肅然起敬的編纂工作……《拉金詩全集》展示瞭一個宏大而豐富的詩人拉金,正因如此,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我們都欠這位無疑是‘定義性的’編輯者一份謝意。”

——《衛報》

 

“年復一年,越來越明顯,拉金在任何層麵上是戰後zui重要的英國詩人……拉金的每一位讀者,也就是我們時代每一個讀詩的人,都想擁本書一冊入懷。”

——《標準晚報》

 

作者簡介

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英國詩人,爵士樂評論傢。1943年畢業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為英國詩集學會主席、大英文藝促進會文學委員會委員、美國文理科學院名譽院士。曾獲女王詩歌金質奬章、美國藝術和文學學術院洛安尼斯奬、德國FVS基金會莎士比亞奬和W.H.史密斯文學奬等。拉金被公認為是繼T.S.艾略特之後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英國詩人。著有詩集《北行船》、《受騙較少者》、《降靈節婚禮》和《高窗》。

亞齊·伯內特(Archie Burnett)是波士頓大學編輯研究所主任兼英語教授,編輯有牛津版《豪斯曼詩選》(1997)、《豪斯曼書信集》(2007)、《拉金詩全集》(2012)等學術精品。

 

譯者簡介

阿九,原名李絢天,1966年生於安徽。求學於浙江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曾在浙江大學任教。1998年移居加拿大,目前在BCRI擔任主任工程師。在《北迴歸綫》《陣地》《外省》等同人詩刊發錶詩歌,作品被收入《中國新文學大係?詩歌》年度詩選、《中國先鋒詩歌檔案》等十餘種詩歌選本,並在《中西詩歌》《當代國際詩壇》等雜誌發錶譯作。著有詩集《蘭園學報》。

 

內容簡介

本書囊括瞭菲利普·拉金的全部詩歌作品。除《拉金詩選》(1988)以及在《早期詩歌和青春寫作》(2005)中收入的詩歌外,還從拉金的打字稿和詩歌筆記中收錄瞭大量未發錶作品,一些夾在書信裏的短詩韻文也悉數收入。

本版還首次為詩歌作品做瞭全麵評注,這關鍵取決於業已積纍的大量拉金研究文獻,而編輯、評注者亞齊·伯內特在文獻基礎上做齣瞭實質性的拓展。這個版本涵蓋瞭相關的曆史語境、人物、地點、用典和對應,以及詞語用法。詩人對自己作品的評論在本書中被給予瞭應有的高度重視,其中有的提及作品的寫作環境及來曆,有的說明他希望達成的寫作目標。拉金很少提及自己的文學底蘊,但他藉著大量用典和與前人的對應而豐富瞭自己的詩歌;而亞齊·伯內特的評注嚮我們確認瞭拉金是一個比大多數讀者預想的更豐富、更具文人氣息的詩人。

 

目錄


譯 序I
緻 謝VIII
縮略語X
前 言XVIII


詩歌捲
北行船3
受騙較少者37
降靈節婚禮73
高窗115
生前發錶的其他作品153
生前從未發錶的作品193
日期未標明或不確定的詩545


評注捲
北行船555
受騙較少者587
降靈節婚禮641
高窗709
生前發錶的其他作品761
生前從未發錶的作品809
日期未標明或不確定的詩1041


附錄1047


菲利普·拉金詩全集 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的詩歌,如同一幅幅刻畫著英格蘭特定時代、特定地域風貌的素描,又如同一扇扇打開的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視那些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情感與深刻洞察。他的“全集”,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疊,更是對一個世紀以來英國社會變遷、個體存在睏境以及人類情感復雜性的沉靜凝視。這份集成,匯聚瞭拉金畢生創作的精華,從他早期充滿青春期憂鬱與反叛的作品,到中年時期對工業衰敗、社會疏離的敏銳捕捉,再到晚年對生命、死亡、記憶的哲學式探求,每一首詩都閃爍著他獨有的智慧光芒和彆具一格的語言魅力。 時代的迴響與社會的投影 拉金的詩歌,是理解20世紀後半葉英國社會的一麵鏡子。他生活在一個變革劇烈的時代:戰後的經濟復蘇與福利國傢的建立,傳統價值觀的動搖與新興思潮的湧現,工業城市的繁榮與衰落,以及社會結構的重塑。他的作品,尤其是那些以約剋郡和赫爾為背景的詩歌,生動地描繪瞭工業革命的餘暉和後工業時代的失落感。他筆下的港口、工廠、酒吧、郊區住宅,不再是單純的場景,而是承載著曆史印記和時代情緒的空間。 拉金對“普通人”的關注,是他詩歌的核心特質之一。他沒有歌頌英雄,沒有描繪傳奇,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奮鬥、默默承受的群體:辦公室職員、退休工人、失意的教師、被遺忘的老人。他用一種不帶矯飾的語言,記錄下他們的日常瑣碎、他們的希望與失望、他們的愛與孤獨。他筆下的“他者”,並非抽象的符號,而是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細節,他們的情感起伏,都構成瞭拉金詩歌中真實可信的社會肌理。 例如,在他的代錶作《去往赫爾的火車》(The Whitsun Weddings)中,拉金敏銳地捕捉到瞭當時英國社會一種普遍的、略帶壓抑的樂觀主義。那是一個剛剛經曆戰後重建,人們試圖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快樂,但內心深處又隱約感受到某種難以言說的空虛和疏離的年代。他用一種冷靜而疏離的敘事口吻,描繪瞭婚禮慶典背後的復雜情感,那種集體性的歡愉與個體性的孤獨並存的張力,被他錶現得淋灕盡緻。 在《酒吧的安琪莉卡》(Annus Mirabilis)中,他則將視角轉嚮瞭社會的宏大變遷,將1963年那個被認為是“奇跡之年”的社會事件,與個人情感的微妙波動聯係起來。他以一種反諷的姿態,審視瞭那些被媒體渲染的“進步”與“解放”,並將其置於個體生命長河的永恒視角下進行對比。這種對時代洪流與個體命運之間關係的深刻反思,使得他的詩歌超越瞭單純的社會寫實,而具有瞭更深邃的哲學意味。 個體存在的焦慮與疏離 拉金詩歌的另一大主題,是個體存在的焦慮和由此産生的疏離感。他筆下的“我”,往往是一個孤獨的觀察者,置身於人群之中,卻又感覺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敏感地體察到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個體在龐大社會機器中的無力感。這種疏離感,並非源於激烈的反抗,而是一種深刻的、滲透到骨髓的認知。 他筆下的愛情,往往帶著一層悲劇的色彩。他對於浪漫愛情的幻想,早已被現實的殘酷所消解。他更傾嚮於描繪那種在平淡生活中維持的關係,其中夾雜著誤解、失望,以及最終的無可奈何。然而,即便如此,他對人類情感的渴望和對親密關係的追求,依然貫穿其中,隻是這種追求,常常伴隨著對自身缺點的清醒認識和對最終孤獨的預感。 在《這是什麼》(This Be The Verse)這首廣為流傳的詩中,拉金用一種近乎粗糲的語言,錶達瞭他對生命本質的悲觀認知。他認為,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被父母的錯誤所塑造,而被環境所左右,最終走嚮不可避免的衰老和死亡。這種直擊人心的悲觀,雖然讓一些讀者感到沮喪,但也正是這種坦誠,觸動瞭許多人在麵對生命無常時的內心深處。 他對“記憶”的關注,也是他疏離感的重要體現。記憶,既是連接過去的橋梁,也是如今現實的參照。然而,拉金筆下的記憶,常常是模糊的、破碎的,甚至是扭麯的。他對童年記憶的追溯,往往伴隨著對當下現實的失望,他試圖在過去的時光中尋找慰藉,卻發現那裏同樣充滿瞭無奈和缺憾。這種對記憶的復雜情感,反映瞭他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深刻體悟。 語言的精煉與情感的剋製 拉金的詩歌語言,以其精煉、精準和非凡的洞察力而著稱。他善於運用日常化的語言,卻能在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強烈的情感。他的詩句,如同經過精心打磨的寶石,雖然樸實無華,卻閃爍著獨特的光芒。他避免華麗的辭藻和空洞的抒情,而是用一種冷靜、剋製的語調,傳達齣最真實的情感。 他對韻律和節奏的運用,也十分精妙。他常常采用傳統的詩歌形式,但卻能在其中注入現代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他的詩歌既有古典的嚴謹,又不失現代的自由。他的詩句,常常在平淡中帶著一種意想不到的轉摺,在看似不經意的描寫中,揭示齣深刻的寓意。 他詩歌中的幽默感,也是其獨特之處。這種幽默,並非來自於插科打諢,而是來自於他對人生荒謬之處的洞察,來自於他對人類普遍缺點的善意嘲諷。這種幽默,往往帶著一絲苦澀,但卻能化解詩歌中潛在的沉重,讓讀者在無奈中找到一絲釋然。 拉金詩全集:一份關於人生的深刻記錄 《菲利普·拉金詩全集》,是一部關於人生、關於時代、關於個體存在的百科全書。它記錄瞭一個詩人如何在平凡生活中發現不平凡,如何在日常瑣碎中觸及永恒。拉金的詩歌,沒有提供廉價的慰藉,也沒有販賣虛假的希望,而是以一種坦誠、甚至有些殘酷的方式,展現瞭生命的真相。 閱讀這份全集,仿佛與一位智者進行瞭一場漫長的對話。他用他冷靜的目光審視著世界,用他精準的語言描繪著現實,用他剋製的情感錶達著內心的波瀾。他讓我們看到,即便是在最普通的生活中,也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意義;即便是在最孤獨的時刻,也依然有著對理解和連接的渴望。 這份集成,不僅僅是獻給拉金的忠實讀者,更是獻給所有那些在現代社會中感到迷失、感到疏離,但又依然努力生活、努力思考的人們。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種理解人生的角度。在拉金的詩歌中,我們或許能找到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共鳴,也能在那些描繪著逝去時代和普通人的詩句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命印記。 《菲利普·拉金詩全集》,是一份關於人生的深刻記錄,一份值得反復品讀、細細體味的珍貴饋贈。它讓我們得以窺見一位偉大詩人如何在語言的園圃中,種下那些關於存在、關於情感、關於時代的,永不凋零的花朵。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我而言,閱讀拉金更像是一次深入英國文化肌理的田野調查,而不是單純的藝術欣賞。他的詩歌是對戰後英國“小確喪”心態的完美腳注。他筆下的酒吧、火車站、空曠的草坪,都帶有一種強烈的“地方性”,但奇怪的是,這種地方性又指嚮瞭普遍的人類睏境。我特彆喜歡他那些帶有自嘲意味的段落,那種帶著英式冷幽默的諷刺,總能在你感到壓抑的時候,讓你不自覺地嘴角上揚,盡管那笑容可能帶著一絲苦澀。他像一個老派的紳士,站在人群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所有人的滑稽和悲哀,然後不動聲色地將這一切記錄下來,不帶評判,隻是陳述事實。這套全集收錄得非常詳盡,連那些早期相對稚嫩或者更具實驗性的作品也一網打盡,這對於想要全麵理解一位偉大詩人創作軌跡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資源,它提供瞭一個無刪節的、誠實的肖像。

評分

這套《菲利普·拉金詩全集》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地立刻就抓住瞭我。我一直以來對二戰後英國詩歌的脈絡很感興趣,而拉金無疑是其中最難繞開的一座高峰,那種不動聲色的疏離感和對日常細節近乎刻薄的捕捉,總讓人在閱讀時産生一種矛盾的共鳴。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他早期那些描繪戰後蕭條景象的作品,那種“灰色的”英國景觀,不是那種宏大的悲劇,而是滲透在每一條街道、每一個雨天裏的小小失落。他詩歌的精妙之處在於,他從不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情感,他的語言是如此的剋製和精準,仿佛是在用外科手術刀解剖生活本身。讀起來需要耐心,因為他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將一堆看似平凡的意象擺在你麵前,讓你自己去感受那潛藏在平庸之下的、無處不在的焦慮和對時間流逝的恐懼。尤其是那些關於記憶和遺忘的篇章,那種對“曾經如此”的追溯,帶著一種無可挽迴的宿命感,讀完常常需要靜坐許久纔能平復心情,重新迴到眼前的現實。

評分

我對比著讀瞭幾個不同版本的選集,最終還是決定收藏這套全集,主要是為瞭研究他晚期風格的演變。你會發現,隨著年齡增長,那種早期略帶憤怒和尖刻的諷刺逐漸被一種更加深沉、近乎於接受瞭的蒼涼所取代。這種轉變非常微妙,不是那種戲劇性的爆發,而是像一塊石頭被水流衝刷瞭數十年,棱角被磨平,但核心的密度卻增加瞭。他後期對死亡和醫學意象的運用,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他沒有迴避衰老和疾病的醜陋,而是以一種冷靜的、幾乎是科學觀察者的態度去記錄這些生理上的崩潰。對我來說,這種冷靜恰恰是最有力的控訴,因為它錶明,即便是最深刻的痛苦,最終也會被日常的習慣和生理現實所同化。這套全集的好處就是可以完整地看到這種“馴服”的過程,讓人反思我們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與那些我們曾經抗拒的現實和解的。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有點擔心這本全集會不會過於學術化,但翻開後發現,拉金的“私人性”比我想象的要強烈得多。他不像某些詩人那樣熱衷於探討高深的哲學命題,他的戰場就是自己那方狹小的生活空間,以及他麵對的那些日常的“失敗”——未竟的事業、錯過的愛情、以及最終發現自己不過是曆史洪流中一個微不足道的旁觀者。我特彆欣賞他那種近乎於反英雄式的誠實。比如他寫職員的枯燥生活,那種對重復的、毫無意義的例行公事的描摹,簡直像紀錄片一樣清晰。你能在字裏行間聞到辦公室裏陳舊咖啡的味道,看到窗外永恒不變的陰沉天空。這種“誠實”是殘酷的,因為它剝去瞭我們試圖用各種美化來包裹生活的虛飾。他似乎在說:看吧,這就是人生的大部分時間——瑣碎、平庸,但偏偏就在這瑣碎中,你纔能窺見一點點真實的,令人心碎的動人之處。這種由內而外散發齣來的“局外人”的視角,極其迷人。

評分

作為一個業餘的文學愛好者,我最看重的是詩歌的節奏感和音韻美,拉金在這方麵的造詣簡直是鬼斧神工。他的“反抒情”風格常常讓人誤以為他的詩歌是散文,但一旦你大聲朗讀齣來,那種隱藏在日常口語之下的、近乎於古典的格律結構就會暴露無遺。他用最不“詩意”的詞匯,構建齣瞭最嚴謹的詩歌形式。這就像一位頂級工匠,用最普通的木料,雕刻齣瞭結構復雜、經久不衰的傢具。讀他的詩,你會時刻被這種技巧所震撼——他如何在不犧牲清晰度的前提下,將語法的轉摺和重音的停頓設計得如此巧妙,以至於每一個逗號和句號都像是一個精確計算過的砝碼,平衡著整首詩的情感重量。這種對形式的絕對掌控,是那種“自由奔放”的現代詩歌裏很難尋覓到的,它提供瞭一種堅固的骨架,讓那些看似散漫的情感得以穩定地棲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