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新正版 我的京張鐵路 ? 奔嚮口外
定價:86.00元
作者:王嵬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132263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我的京張鐵路》係列圖書共分三冊,按空間綫的形式,以全綫田野考察、沿綫老職工與居民的口述曆史、同機位新舊圖片對比、已消逝場景的手繪復原,全麵展現京張鐵路的曆史變遷、曆史遺存、文物現狀。作者為瞭增加趣味性,各章節使用瞭百年前的威妥瑪拼音,並配有京張鐵路視頻及口述曆史視頻的二維碼鏈接,濃縮瞭細緻又深厚的鐵路曆史。
內容提要
《我的京張鐵路——奔嚮口外》為王嵬用十餘年以田野考察、沿綫老職工與居民口述曆史、同機位新舊圖片對比、根據老資料及圖片的手繪復原、全綫文物普查,展現瞭京張鐵路康莊-張傢口段的變遷、曆史遺存、文物現狀。其中重點介紹瞭懷來附近改綫、雞鳴山煤礦支綫、張傢口大彎道 等,內有數十段田野考察視頻通過書中的二維碼鏈接分享給大傢。
目錄
綜述/001
多半園地/石徑狹穿:康莊—張傢口/006
康莊—懷來/010
懷來車站/034
懷來—狼山/044
狼山車站/054
狼山—土木/060
土木車站/072
土木—沙城/082
沙城車站/090
沙城—新保安/102
新保安車站/110
新保安—西八裏/120
西八裏車站/130
西八裏—下花園/138
下花園車站 /154
下花園—辛莊子/173
辛莊子車站/192
辛莊子—宣化府/201
宣化府車站/214
宣化府—沙嶺子/237
沙嶺子車站/247
沙嶺子—寜遠/254
寜遠車站/262
張傢口南站/268
寜遠—張傢口/274
張傢口車站/286
作者介紹
王嵬 北京人,鐵道攝影師,鐵路文化學者。十餘年來行攝路程已達40多萬公裏,足跡遍布全國鐵路乾、支綫百餘條。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關注京張鐵路曆史,不斷地收集曆史資料,走訪沿綫鐵路職工及居民二百餘位,並結閤口述史、文獻從北京徒步至張傢口進行實地的田野考察。2006年至今,提倡保護瞭西直門水塔券門、 清華園站老站房、清河站老站房、青龍橋車站等。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N、BBC、每日郵報、人民鐵道報、南方周末、大眾攝影、中國國傢地理、法製晚報等媒體對其報道或登載作品。中央電視颱曾播齣其專題紀錄片《追火車》。
文摘
序言
《我的京張鐵路》這本書,讓我對“奔嚮口外”這個主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指地理上的跨越,更是精神上的進取和視野的拓展。作者在書中,通過對鐵路修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挑戰的描寫,展現瞭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於探索的精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人力的描寫,那些來自各地的民工,他們用自己的血汗,一點一點地鋪就瞭這條鐵路。作者沒有把他們寫成模糊的背景,而是賦予瞭他們鮮活的個性和故事,讓我看到瞭普通勞動者的偉大。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時而緊張激烈,時而舒緩悠長,讓我始終保持著閱讀的興趣。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多樣,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溫情脈脈,總有一種能觸動你內心深處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坐上瞭一列老式的蒸汽火車,緩緩地駛嚮瞭那個久遠的年代。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夠用最樸實卻又最生動的語言,勾勒齣一幅幅鮮活的畫麵。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那些巍峨的山巒,蜿蜒的河流,在作者的筆下,仿佛有瞭生命一樣。而鐵路的修建,就像是這條巨龍,穿梭於山林之間,連接著過去與未來。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工程的建設,更是一種關於人與自然、人與時代關係的探索。作者在描繪鐵路修建過程中的各種睏難時,並沒有渲染苦難,而是強調瞭人類的智慧和毅力是如何剋服這些睏難的。這種積極嚮上、充滿力量的敘事風格,讓我深受鼓舞。這本書的結構也很巧妙,它不是簡單的綫性敘事,而是穿插著許多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曆史事件,讓整個故事更加豐滿。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有一種特彆的觸感,封麵的設計很有質感,色彩搭配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活力。翻開第一頁,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年代氣息所吸引。作者在描述開篇的情景時,用瞭大量的細節,仿佛我置身於那個時代,親眼目睹著這一切的發生。文字非常有畫麵感,不是那種乾巴巴的陳述,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情感的流露。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那些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他們的掙紮、他們的希望、他們的渺小與偉大,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讀著讀著,我常常會停下來,想象著他們的生活,感受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條鐵路的建造,更是關於那個時代的人們,他們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去改變命運,去創造曆史。作者在敘事上非常有技巧,張弛有度,不會讓人感到枯燥,反而越讀越想讀下去。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我很久沒有過的瞭。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對曆史的全新視角。我以前對京張鐵路的瞭解,僅僅停留在它是一條重要的交通乾綫上。但通過這本書,我纔真正瞭解到它背後所承載的厚重曆史和無數人的心血。作者在書中,不僅講述瞭鐵路的建造過程,更挖掘瞭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和人物。我被那些在艱苦條件下,堅持科學創新、剋服重重睏難的工程師們深深吸引。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他能夠將枯燥的技術知識,用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即使是對曆史和工程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地讀懂。而且,書中穿插瞭許多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民俗描寫,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棒,讓我愛不釋手。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對“進步”的深刻理解。京張鐵路的修建,是當時中國走嚮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標誌。作者在書中,通過對鐵路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和創新實踐的描寫,展現瞭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細節的關注,無論是建築材料的選擇,還是施工工藝的改進,作者都進行瞭細緻的描述。這種對細節的追求,讓整本書充滿瞭真實感。而且,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他能夠將復雜的技術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獲得知識。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清晰,每一章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展開,邏輯性很強。
評分這本《我的京張鐵路》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是它對曆史細節的考據和還原。作者在寫作之前,想必是做瞭大量的資料搜集工作,這一點從書中的文字就能看齣來。無論是關於鐵路修建的技術難題,還是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作者都力求真實,每一個細節都仿佛經過瞭精雕細琢。我記得有一個章節,詳細描述瞭當時工人如何剋服嚴寒和艱險的地形,用最原始的工具進行爆破和挖掘,讀來讓人驚嘆不已。作者沒有迴避那個時代的艱難,反而將這些艱辛用一種充滿力量和韌性的筆觸展現齣來,讓我對那些為國傢建設做齣貢獻的人們,充滿瞭敬意。這本書的敘述方式也非常獨特,它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平鋪直敘,而是通過多條綫索並行,將不同的故事有機地串聯起來,這種結構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富立體,也充滿瞭懸念。我常常會被作者的伏筆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的發展。
評分《我的京張鐵路》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速度”這個概念。在那個年代,能夠修建一條如此復雜且具有戰略意義的鐵路,本身就是一種奇跡。作者在書中,用大量的史料和細節,展現瞭當時中國人民為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所付齣的努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那些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同樣精彩。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卻又充滿瞭力量,能夠觸動讀者的心靈。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很好,既有緊張的施工場麵,也有感人的情感交流。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所打動。
評分讀完《我的京張鐵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中國人民在麵對睏難時所展現齣的驚人智慧和不屈精神。京張鐵路的修建,不僅僅是一項工程,更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走嚮現代化的一個縮影。我特彆欣賞作者對工程師詹天佑的刻畫,他那種“人定勝天”的信念,那種“中式拱橋”的創新,都深深地打動瞭我。書中對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描寫也相當到位,有誌在四方的青年,有默默奉獻的普通勞動者,還有那些懷揣民族復興夢想的知識分子,他們共同構成瞭那個時代波瀾壯闊的畫捲。作者的語言非常有感染力,讀的時候,我常常會熱血沸騰,為那些為瞭國傢進步而努力奮鬥的人們感到驕傲。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
評分《我的京張鐵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關懷。作者在描寫鐵路修建的艱辛時,並沒有迴避那些血淚和汗水,而是用一種充滿敬意的筆觸,將這些曆史事實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人物內心的刻畫,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掙紮的小人物,他們的命運與國傢的發展緊密相連。作者的語言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夠用樸實卻又飽含深情的文字,打動讀者。這本書的結構也很巧妙,它不是簡單的流水賬,而是通過多條綫索的交織,構建瞭一個宏大而細膩的曆史畫捲。讀完這本書,我不僅瞭解瞭京張鐵路的修建過程,更對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對“連接”的全新認識。京張鐵路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連接,更是精神上的融閤和時代的跨越。作者在書中,通過對鐵路修建過程中,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人們如何因為共同的目標而走到一起的描寫,展現瞭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我被書中那些充滿人性光輝的故事深深打動,也對作者深厚的曆史功底和精湛的敘事技巧贊嘆不已。這本書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卻又能在不知不覺中觸動你的靈魂。它讓我明白,一項偉大的工程,背後是無數個個體的付齣和集體的智慧。讀完這本書,我對“傢國情懷”有瞭更深的體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