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
定价:36.00元
作者:李莹星;唐忠,张利庠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092280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神农书系》主要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内涵的介绍、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的阐述,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城乡基本公共卫生的供给与居民的需求,指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不均等状况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状况的指标体系,从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神农书系》虽是一本学术著作,但力图用平实的语言、简洁的图表、生动的案例、有参考价值的附录增加可读性,增进读者对基本公共卫生的了解与兴趣。
目录
《神农书系》总序
第1章 导论
第2章 基本公共卫生的内涵
第1节 公共卫生的内涵、范围与评价框架
第2节 基本公共卫生的内涵、范围与均等化
第3章 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角色
第1节 干预公共卫生的理由
第2节 我国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第4章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第1节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历程
第2节 新医改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影响
第5章 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状况
第1节 城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2节 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
第3节 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
第4节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6章 城乡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状况
第1节 城乡居民对基本卫生服务的需求和评价——J市调查
第2节 农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评价——湖南、四川调查分析
第7章 城乡基本卫生服务不均等状况
第1节 基层卫生资源投入上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第2节 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和效果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第8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的原因探讨
第9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10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户调查表
附录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调查表
附录3 河南省J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报告
附录4 四川省某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细则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本书,无疑触及了一个关乎国家根基和社会公平的重要议题。在我看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治理能力。因此,这本书的出现,对于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价值。我非常期待书中对“供给”的深入分析。我希望作者能够系统地梳理出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体系构成,包括政府主导的政策框架、基层医疗机构的设置与运行、公共卫生项目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等等。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需求”的研究,更是本书的灵魂所在。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贴近民生的视角,去探究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真实需求。这些需求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是否存在一些隐性的、未被充分挖掘的需求?比如,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于慢性病管理、居家养老支持等方面的需求,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关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揭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评分《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和辛勤耕耘的人民。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它更是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福祉。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是对这一重要议题的一次深入探索。我非常期待书中对“供给”方面的论述。我想了解,我国是如何构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的支撑要素是什么?例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情况、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力度等等。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具体的、基于事实的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谈。同时,我也非常关注“需求”的这一部分。我认为,真正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需要深入的调研和细致的体察。他们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是什么?他们认为哪些服务是“基本”的,哪些是“超出”基本范畴的?是否存在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他们的真实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例如,在健康教育方面,如何才能让那些生活节奏较慢、信息渠道相对单一的农村居民,真正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展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挑战。我相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才能够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
评分这本《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的书名一出现,就让我感觉非常沉甸甸,充满了现实关怀。我一直对中国农村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默默支撑着国家基石的人们,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在我看来,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尺。公共卫生服务,更是关系到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所以,当我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这本书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拿了起来。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仅在于它能提供多少学术上的论证和数据分析,更在于它能否描绘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真实的图景,无论是其中的亮点,还是亟待改进的困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到各个层面的农村地区,从偏远的山村到相对发达的乡镇,去考察那些具体的服务项目,比如疫苗接种、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等,这些是如何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农村社群中被实施的。同时,我也非常关注“需求”这一部分。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这种需求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错配?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制定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至关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功利性的、贴近基层的方式去解读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用细腻的笔触去捕捉那些在数字背后的人间故事,让读者不仅仅是看到冰冷的数字和理论,更能感受到政策背后的人文关怀。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全貌的窗户,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评分当我看到《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个书名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数亿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这本书所探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医疗保障,更是关乎城乡公平、社会发展和国家未来的重大课题。我迫切想知道,在“供给”方面,这本书将如何描绘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它是否会细致地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的供给能力?比如,乡村医生的数量和素质、乡镇卫生院的设备和药品、国家公共卫生项目的覆盖范围和执行效率等等。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描述,能够展现出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揭示出存在的不足和挑战。而在“需求”方面,我更感兴趣的是,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真实感受和期望。他们认为哪些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在面临健康问题时,他们的首选是什么?是否存在因为经济、文化、或者信息传播的限制,导致他们的需求未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现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博弈,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现象。我相信,只有深入理解了供给与需求的真实状况,才能为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指明更清晰的方向,找到更有效的解决之道。
评分当我看到《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关于农村基层医疗现状的报道,那些画面总是让我既感到欣慰,又略带担忧。欣慰的是,国家一直在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许多地方的医疗条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担忧的是,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资源分布不均、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矛盾的核心——“供给与需求”。我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去描绘“供给”的图景?它是否会深入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去了解那些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他们的专业技能如何?服务流程是否便捷?药品和设备是否齐全?我想看到的,是关于供给端的真实画像,包括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同样,“需求”的部分也让我充满好奇。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是基本的疾病治疗,还是更广泛的健康管理?他们是否了解自己能够获得的具体服务内容?是否存在一些因为经济压力、或者对服务不了解而产生的“被动需求”,即明明需要但未能得到满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基于翔实调研的数据和案例,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剪刀差”,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弥合这种差距,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公平、可及、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评分《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个书名,第一时间就吸引了我,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社会议题。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进步,不能仅仅看那些光鲜亮丽的大都市,更要看那些默默无闻的乡村,以及生活在乡村的人民。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这亿万人民最基本健康权利的基石。我一直认为,这其中的“供给”与“需求”,并非简单的零和博弈,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供给”方面,我想知道,国家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具体的服务项目有哪些?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梗阻”?比如,医生的培训、药品的供应、设备的更新,这些环节是否顺畅?同时,我也关注那些服务在基层的工作者,他们的工作环境、待遇、以及职业发展前景如何?这些因素无疑会影响到供给的质量和稳定性。而在“需求”方面,我更感兴趣的是,农村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真实感知和体验。他们认为哪些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服务是他们现在最渴望获得的?是否存在因为经济、文化、或者信息等原因,导致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比如,一些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是否能够真正被农村居民所接受和采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案例,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当前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现状,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当我看到《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本书时,我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农村的经历。虽然我不是直接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我对那些在一线默默奉献的医务人员,以及那些渴望健康生活的普通农民,都怀有深深的敬意。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一个非常现实且重要的议题:如何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一直觉得,这种“同等水平”的实现,并非易事,它涉及到资源的配置、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应用,以及观念的转变。所以,我对本书的“供给”部分充满了期待。我想了解,目前我国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如何构建的?主要的构成部分有哪些?这些服务的提供主体是谁?他们的服务能力、专业水平如何?是否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服务的供给是否能够真正触及到最需要的人群?另一方面,“需求”这一部分,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知道,在农村居民的眼中,什么样的服务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简单的疾病治疗,还是更全面的健康管理?他们对现有服务的满意度如何?是否存在一些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错配”?比如,可能有很多服务是“供给”了,但老百姓却不知道,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获得。或者,老百姓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供给”却未能完全覆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真实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和挑战。我相信,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才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农村居民的健康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评分当我看到《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本书时,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我童年记忆中的村庄。那时候,看病是件大事,很多小毛病都要扛着,大病更是谈之色变。如今,几十年过去,我深知国家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出了这个领域的核心课题。我特别好奇“供给”的部分,想知道这些年农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从最初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村医、乡镇卫生院,再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这个体系的演进过程是怎样的?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投入了哪些具体的政策和资金?我想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供给的水平和质量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那些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应保尽保”?而“需求”这一部分,同样让我充满探究的欲望。我想了解,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否发生了变化?他们是否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管理,而不仅仅是治疗?是否存在一些新的、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比如老年人的照护、心理健康的支持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鸿沟”究竟在哪里,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弥合它,让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福祉。
评分在我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就已经勾勒出了一幅幅关于农村生活的画面,而《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个书名,更是将我带入了一个更加具体的思考维度。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最真实的底色,往往体现在其最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之中。而农村,恰恰是中国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底色。公共卫生服务,这个词汇听起来或许有些宏大,但在农村的语境下,它直接关系到村民们能否获得及时、有效的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管理。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去界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的?在不同的地区,它的侧重点是否有所不同?比如,在一些疾病高发地区,它是否会更侧重于传染病的防控?而在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地区,它是否会更加关注慢性病的管理和老年人的健康照护?更重要的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词,点出了本书的核心。供给端,我想了解那些在一线工作的乡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努力为村民提供服务的?他们的工作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支持和认可?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又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而需求端,我更想了解的是,农村居民对这些服务的感知和体验。他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能够获得哪些服务?他们是否认为这些服务是充足的、有效的?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他们首先会想到谁,又会选择怎样的途径?是否存在因为文化观念、经济压力或者信息闭塞等原因,导致他们的真实需求被压抑或者被忽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让我能够更具体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评分拿到《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这本书,我内心涌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盼。中国,这个拥有广袤农村和亿万农民的伟大国度,其发展进步的潜力是无穷的。而其中,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研究,无疑是连接国家发展战略与个体福祉的关键节点。我一直相信,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腾飞,更体现在其社会公平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正是这种普遍性的重要体现。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梳理和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那些曾经困扰农村居民的疾病,是否通过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新生儿的死亡率,孕产妇的健康状况,是否随着这些服务的普及而得到了显著改善?而“需求”这一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认为,真正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倾听他们的心声。是否存在一些隐性的、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是政策制定者所不了解的?比如,在心理健康方面,在农村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是否存在一些空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系统性的、科学性的方法,来揭示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关系,分析其中的不匹配之处,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