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6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吴远征 | |
| 页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1595335 | |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设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书结合专业特点,依照建筑专业对建筑设计史的要求,精选了建筑概况、室内空间和室内设计、家具及陈设等内容,形成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本书简要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室内设计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建筑室内设计的主要历程,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室内设计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室内陈设与家具等。本书根据高职高专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及从事室内设计人员使用。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注册下载。
"
"第1章 原始社会时期 / 1
1.1 原始人的建筑遗址 / 1
1.2 室内空间 / 2
1.3 陈设和家具 / 5
第2章 奴隶社会时期 / 7
2.1 建筑概况 / 7
2.2 建筑装饰和室内空间 / 10
2.3 家具 / 12
2.4 陈设 / 14
第3章 战国秦汉时期 / 16
3.1 建筑概况 / 16
3.2 室内空间和室内设计 / 20
3.3 家具 / 25
3.4 陈设 / 31
第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4
4.1 建筑概况 / 34
4.2 室内空间和室内设计 / 37
4.3 家具 / 41
4.4 陈设 / 45
第5章 隋唐五代时期 / 49
5.1 建筑概况 / 49
5.2 室内空间和室内设计 / 54
5.3 家具 / 57
5.4 陈设 / 63
第6章 宋辽金时期 / 67
6.1 建筑概况 / 67
6.2室内空间和室内设计 / 72
6.3 家具 / 74
6.4 陈设 / 77
第7章 元明清时期 / 82
7.1 建筑概况 / 82
7.2 室内空间和室内设计 / 95
7.3 家具 / 103
7.4 陈设 / 115
参考文献 / 123"
刚拿到这本《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但仅凭其厚度和沉甸甸的分量,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内容的扎实。封面的设计风格,那种沉静内敛又不失大气的设计,恰恰契合了我心中对中国古建筑的想象。我一直觉得,好的书籍封面,就像是建筑的“门脸”,能够提前透露出建筑本身的品质和风格。这本书的封面,没有过度的渲染和花哨的装饰,只是用一种恰到好处的视觉语言,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这让我对它内部的内容充满了信心。书名中的“简史”二字,虽然看似精炼,但我相信这背后一定凝聚了作者对中国古建筑设计脉络的深刻理解和梳理。我期待它能以一种清晰、有序的方式,带领我回顾中国古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到微观的设计细节,都能有所涉猎。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定位,让我觉得这本书在学术严谨性的基础上,又会兼顾到一定的实用性和普适性,可能更适合那些希望系统学习中国古建筑设计,但又不想被过于晦涩理论所困扰的读者。
评分这本《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的封面设计,那种素雅而富有质感的风格,仿佛一股清流,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信息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期待。“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这四个字直接点明了主题,预示着作者会以一种清晰、概括的方式,带领读者回顾中国古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文明的过去,必须从它的建筑开始。中国古建筑,不仅仅是砖木石的堆砌,更是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的载体。这本书提及的“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更是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渴望了解古人是如何在室内空间中运用色彩、材质、光影,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陈设来营造宁静、雅致,或者宏伟、庄严的氛围。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借鉴的思路,帮助我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翻开这本《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我首先被其严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书名清晰而大气,传递出一种专业的学术气息。“正版”的标识,更是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了信心。我一直对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历程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以及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这本书的“简史”定位,预示着它将以一种系统性的方式,为我梳理中国古建筑设计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特点和设计风格。我尤其关注书名中提到的“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因为我认为,建筑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宏伟的外观,更在于其内部空间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和生活气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中国古建筑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时期室内陈设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拿到手这本书,书名《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就给我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正版”二字,虽然简单,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却是品质的保证,让我不再担心内容盗版或删减的问题。我一直对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演变过程很感兴趣,尤其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技术和哲学思想。这本书的“简史”定位,预示着它会提供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清中国古建筑设计发展的脉络,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成就和设计特征。我特别期待它能在室内设计和陈设方面有所着墨,因为在我看来,室内空间的设计往往更能体现一个建筑的灵魂和使用者的品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不同时期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以及当时的陈设习惯和美学追求,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魅力。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质朴而富有历史感的封面设计,书名《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更是让我一眼就锁定目标。我一直对中国古建筑有着难以言喻的热爱,总觉得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这本书的“简史”定位,让我期待它能以一种清晰、流畅的方式,带领我回顾中国古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宏观的时代变迁到具体的建筑特色,都能有所了解。我特别关注“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这两个关键词,因为在我看来,建筑的灵魂往往体现在其内部空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解读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室内设计风格,以及当时人们的陈设习惯和审美追求,甚至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我理解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重现古建筑的韵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水墨丹青的写意风格,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书名《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简洁有力,让我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正版”二字更是让我心安,不用担心内容上的缺失或错误。我一直对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充满敬畏,总觉得那些精巧的结构、考究的比例,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这本书的“简史”定位,意味着它会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带领我梳理中国古建筑设计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我特别关注“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这两个方面,因为我一直认为,建筑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内部空间。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探讨古建筑室内空间的布局、材料运用、色彩搭配以及陈设的艺术,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水墨晕染、古朴典雅的风格,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书名《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也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知道这是一本经过严格审校、内容可靠的作品。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有着深深的迷恋,总觉得那些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都凝聚着古人非凡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带我穿越时空,去领略不同朝代的建筑风貌,了解那些经典建筑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演变和发展的。书名中提到的“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建筑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宏伟的外观,更在于其内部空间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探讨中国古建筑室内空间的布局、色彩、材料以及陈设的艺术,让我能够从中汲取灵感,理解古人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意境。
评分收到这本书,封面上那种沉静内敛的设计,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书名《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清晰地传达了书籍的主题,并且“正版”二字让我感到安心,这在如今的书籍市场中尤为重要。我一直对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发展演变过程非常感兴趣,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以及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这本书的“简史”定位,让我相信它会为我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帮助我理清中国古建筑设计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代表性作品。特别是“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这些关键词,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古建筑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时期室内陈设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历史感,书名《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更是直指核心,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的作品。我特别喜欢那种带有岁月痕迹的古朴风格,即使是现代印刷,也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魅力。封面上的字体选择也颇具匠心,既有力量又不失典雅,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那些巍峨壮丽的宫殿、婉约灵动的园林,以及那些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古老建筑。包装也很到位,书角没有丝毫磨损,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把书籍保存得完好如初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中国建筑血脉中的设计智慧和审美情趣。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室内陈设和空间布局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如何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活空间。这本书的书名中提到了“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这让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元素的深刻见解,甚至是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人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精巧的设计和富有寓意的陈设,营造出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或者至少是能激发我更多关于传统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灵感。
评分收到这本书,光是厚重感就让我觉得分量十足。书名《正版 中国古建筑设计简史》简洁明了,传达出一种专业和权威。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智慧非常着迷,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以及精湛的工艺技术。这本书的“简史”定位,预示着它会梳理中国古建筑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我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我尤为关注“室内设计风格”和“室内陈设”这两个关键词,因为在我看来,建筑的外观固然重要,但真正能体现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往往是其内部的空间设计和陈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建筑的室内设计特点,以及当时人们的陈设习惯和审美追求,甚至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