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字典(全新版)(全新版)
作 者: 钟维克 编著 著作 定 价: 55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页 数: 920 装 帧: 精装 ISBN: 9787557900793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字头约8000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其中设难字表,收录相对较难的字头。另外,还收录不少复音词。字头下面社注音、释义、例句、复音词、辨析等项。释义方面,结合教材又突破教材,涉及面较宽。例证包含大量来自中学课本的书证。对容易混淆的字的音形义进行辨析。
●音序检字表1 ●笔画检字表45 ●正文1-773 ●难字表774-882 ●附录 ●新旧字形对照表883 ●简化字总表884 ●我国历代纪元表903钟维克 编著
钟维,男,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语言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文字学要义》、《形近汉字辨释》专著两部。先后在《方言》、《求索》、《学术探索》、《西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畅销”绝非浪得虚名,它确实做到了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完美平衡。很多学术著作往往因为过度专业化,把普通读者挡在了门外,而这本书则不然。它的编者显然深知,要让古代汉语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就必须降低入门的心理门槛。我注意到,对于那些非常罕见的字词,它不仅提供了注音和解释,还特别标注了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残留的痕迹或者与之相关的成语。这个设计非常巧妙,它建立了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对我这种时不时会忘记某个生僻字读音的人来说,这种“贴心提示”简直是救星。它让你觉得,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一项高不可攀的任务,而是一个可以循序渐进、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这种“平易近人”的姿态,是它区别于其他严肃工具书的关键所在。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与古文打交道的“老书虫”,我对各类古籍词典都有所涉猎,但说实话,很多工具书在收录的广度上做得不错,但在深度的挖掘上总差那么一点火候。这本书的厉害之处,恰恰在于它对那些“冷僻”词汇和特殊语境的考据,简直细致入微到令人惊叹的地步。我随便翻开一页,就能看到一个看似简单的词条,后面跟着好几条不同朝代、不同文体的引证和解释差异,甚至连字形演变的历史脉络都清晰地勾勒了出来。这种多维度的解析,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变迁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是告诉你“这个词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演变出这个意思的”。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海量的文献支撑,让每一次查阅都像是一次微型的学术探险,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子厚重又典雅的气息。我本来以为工具书都是那种方方正正、略显枯燥的形象,但拿到手才发现,它的纸张质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被珍视的感觉。更别提那些内页的排版了,字体选择非常讲究,大小适中,而且行距和字距的把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干涩或者疲劳。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程度,完全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我尤其欣赏它在结构上的考量,比如一些常用字的解释部分,是如何巧妙地安排索引和查阅路径的,让初学者也能迅速找到重点,而不是被浩如烟海的古籍符号淹没。这不只是一本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享受,让人忍不住想去翻阅和学习。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当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难得和珍贵。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工具书”的印象就是,必要时才会被迫去查阅的“板凳石”,实用性大于一切,别谈什么阅读体验。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在内容组织上似乎借鉴了一些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语法结构和词义辨析,被梳理得井井有条,逻辑链条极其清晰。比如,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固定搭配或古代句式时,它不是简单地列举例子,而是用一种类似“解剖”的方式,把句子成分拆解,用现代的逻辑去套用和解释,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我们这些非专业出身、但又渴望深入理解的业余爱好者。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你面前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窗户,阳光一下子就照了进来。我甚至会跳过我本来要查的词,只是单纯地阅读它对一些语法现象的精妙分析,那种求知欲是被极大地激发起来的。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购入的,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的辞书实在太多了。但这本书的重量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让我非常震撼。它展现了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我关注到出版社的信息,这本“全新版”的背后,想必是经过了数次修订和校勘的,这在数字时代显得尤其不易。每一次修订都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比对古籍善本,去修正前一版可能存在的细微疏漏。这种对“真”的追求,使得这本书成为我书房里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权威”。它不像网络搜索结果那样飘忽不定,每一个字、每一个注脚,都带着一种坚实的重量。对于任何想要认真对待古代文献的人来说,拥有一本经过如此精心打磨的工具书,是学习路上最可靠的“航海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