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

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译 闻风,朱彩虹,黄 著
图书标签:
  • 瑜伽
  • 历史
  • 文化
  • 哲学
  • 实践
  • 身心健康
  • 冥想
  • 灵性
  • 古代印度
  • 健康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66335
商品编码:2933713061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
作者 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译 闻风,朱彩虹,黄
定价 158.00元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ISBN 9787544366335
出版日期 2016-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瑜伽作为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发展至今已经有着深厚的历史,并呈现出多种形态。想要对瑜伽有个清晰的了解,就需要对瑜伽有真正认识的学者来带领我们梳理瑜伽的脉络。

作者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是瑜伽界的学者之一,精通瑜伽诸传统并有极强的瑜伽习练经验。他在这本《瑜伽之书》中,按照瑜伽发展的时间线索,将瑜伽分为七个阶段三大部分,对瑜伽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说,理清了瑜伽的来龙去脉。又从纵向维度阐述瑜伽的各系统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和综述。

在这部浓缩有巨大瑜伽信息量的专著中,作者引经据典,带读者饱览了瑜伽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派别发展、方法论与技术等各大层面,对读者全面而正确地认识瑜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德)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

1947年生于德国的维尔茨堡,在英国杜伦大学攻读研究生,在美国生活了23年,后定居加拿大,于2012年逝世。福伊尔施泰因一生致力于瑜伽研究,出版了大量著作,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瑜伽之书》、《瑜伽之路》、《坦特罗》、《瑜伽道德》、《瑜伽教导》、《古典瑜伽哲学》、《香巴拉瑜伽百科全书》、《瑜伽的更深维度》、《绿色瑜伽》、《瑜伽的本质》、《瑜伽智慧》等,他还翻译并评注了《瑜伽经》和《薄伽梵歌》,在神秘主义、坦特罗、瑜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是现今瑜伽界重要的作家之一。


   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001

中文版导读:邀您进入探索瑜伽奥秘的宝库殿堂 003

英文版序 011

前言 013

致谢 019

梵文翻译与发音说明 021

绪论:的冲动 023

部分瑜伽基础

1瑜伽起源

一、瑜伽的本质 003

二、瑜伽之名006

三、自我的程度—修习者(男女瑜伽师)007

四、指引之光—导师 009

五、学习私我—弟子 014

六、新身份的诞生—入门017

七、狂慧和狂慧的成就者019

2瑜伽之轮

一、综述029

二、胜王瑜伽—灵性的光辉瑜伽 030

三、哈达瑜伽—打造金刚之身 031

四、智慧瑜伽—以智慧之眼观看 033

五、巴克蒂瑜伽—爱的私我之力量037

六、行动瑜伽—行动中的自由 048

七、真言瑜伽—声音作为的工具 052

八、拉亚瑜伽—消融宇宙 055

九、综合瑜伽—一种现代的综合 056

3瑜伽和印度其他传统

一、印度文化史鸟瞰061

二、精神力量之光—瑜伽和苦行主义 067

三、无中作乐—瑜伽和弃绝之路 069

四、瑜伽和印度教哲学 073

五、瑜伽、阿育吠陀和悉达医学 080

六、瑜伽与印度宗教084

第二部分 前古典瑜伽

第4章 古代的瑜伽

一、自我理解的历史 093

二、从萨满教到瑜伽 095

三、瑜伽与神秘的印度河- 萨拉斯瓦蒂河文明 098

四、祭祀与冥想—《梨俱吠陀》的仪式瑜伽 103

五、超验的咒语—《阿闼婆吠陀》的巫术瑜伽 108

六、神秘的维拉特亚兄弟会 114

第5章 早期奥义书的智慧低语

一、综述 117

二、《大森林奥义书》 122

三、《歌者奥义书》 124

四、《泰帝利耶奥义书》 125

五、其他古老的奥义书 126

六、早期的瑜伽奥义书 128

第6章 耆那教瑜伽:胜利渡津者的教导

一、历史回顾 133

二、耆那教的神圣文献 135

三、净化之路 137

第7章 佛教中的瑜伽

一、佛教的诞生和发展 147

二、小乘佛教的教导 150

三、小乘部派佛教的瑜伽道路 153

四、智慧与慈悲—大乘部派佛教的理想主义 155

五、莲花上的珍宝—佛教金刚乘(密宗) 166

第8章 瑜伽的繁荣

一、综述 173

二、勇气、与苦行—蚁侄的《罗摩衍那》174

三、战场上的不朽—史诗《摩诃婆罗多》176

四、《薄伽梵歌》—《摩诃婆罗多》的珍宝177

五、《续歌》的瑜伽教导188

六、史诗的解脱真理—《解脱法》189

七、《弥勒衍拿奥义书》的瑜伽六支197

八、《蛙氏奥义书》的无触瑜伽197

九、道德与灵性—伦理- 律法文献中的前古典瑜伽198

第三部分古典瑜伽

9帕坦加利瑜伽的历史和文献

一、帕坦加利—哲学家和瑜伽师 203

二、智慧的编纂—《瑜伽经》205

三、智慧的阐述—注释文献219

10 帕坦加利瑜伽的哲学与修习

一、存在之链:帕坦加利看自我和世界 223

二、私我之路的八支228

三、解脱237

第四部分后古典瑜伽

11湿婆崇拜的不二之道

一、综述241

二、湿婆的左派追随者—“持颅骨者”“阳具佩戴者”和其他苦行者242

三、爱的力量:北部湿婆崇拜者 248

四、爱神—南部湿婆崇拜者 259

12章 毗湿奴崇拜者中的吠檀多道路

一、神是爱 263

二、觉师264

三、《薄伽梵往世书》265

四、《牧童歌》271

五、毗湿奴派导师的巴克蒂瑜伽 272

六、智天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其他圣人 274

七、中世纪孟加拉的吟游圣人 275

八、北部流行的爱情神秘主义 276

13往世书中的瑜伽和瑜伽师

一、苦行者 279

二、往世书中的瑜伽学说279

14《瓦希斯塔瑜伽》的瑜伽唯心论综述

一、综述285

二、唯有意识—唯心论的进路 285

三、瑜伽道路286
15神,幻,力:瑜伽奥义书

一、综述291

二、对者的发声 292

三、声音,呼吸和 298

四、光幻觉瑜伽 299

五、解开日常意识之结 304

六、身体嬗变—哈达瑜伽奥义书 306
16 锡克教的瑜伽

一、综述………………311

二、合一瑜伽………………312

三、当代锡克教瑜伽…………314

第五部分密教中的力量与
17 中世纪密教瑜伽的秘传

一、肉体愉悦和精神极乐:密教的出现 319

二、隐藏的实在 328

三、密教的仪式修习335

四、力量的魔力 344

18 作为灵性炼金术的瑜伽:哈达瑜伽的哲学与修习

一、身体的超脱:哈达瑜伽的起源359

二、如履薄冰—哈达瑜伽之路 368

三、哈达瑜伽文献

后记 405

年代表 407

关键词汇表 413

参考书目 421

译后记 439


   编辑推荐

凡有瑜伽的地方,就有繁荣、自由和喜乐。

   文摘

   序言

《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 一本引人入胜的深度探索,带您领略瑜伽的千年传承与不朽魅力。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古老的智慧,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指引着人们探寻生命的真谛,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瑜伽,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仅是一套身体的练习,更是一种深邃的生活哲学,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一种触及灵魂的内在探索。 《瑜伽之书》是一次诚挚而深刻的邀请,邀请您踏上一段穿越千年的旅程,去发现、去理解、去体验瑜伽的真正内涵。本书将带您一同潜入瑜伽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追溯它起源的古老土地,探寻它演变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将从印度文明最古老的吠陀时代出发,那里已经隐约可见瑜伽最初的萌芽——一种对宇宙规律的观察,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史诗时代,那里《奥义书》的智慧光芒照耀古印度,瑜伽的哲学思想开始系统化,开始探讨“梵我合一”的终极奥秘。 本书将详细梳理瑜伽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六派哲学”出发,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核心理念,以及对瑜伽体式(Asana)、呼吸控制(Pranayama)、冥想(Dhyana)等实践方法的不同侧重。我们将重点解读《瑜伽经》的深远影响,这是瑜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以精炼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瑜伽的八支分法(Ashtanga Yoga),为后世的瑜伽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深入探讨“八支分法”的每一层含义,从戒(Yama)和律(Niyama)的道德规范,到体式(Asana)的身体准备,再到呼吸(Pranayama)的能量调控,进而触及感官收摄(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以及最终的入定(Samadhi),层层递进,揭示通往内心平静与觉醒的路径。 然而,瑜伽的魅力远不止于哲学思辨。《瑜伽之书》还将带您走进瑜伽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我们将考察瑜伽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印度社会不同阶层中的传播与演变。瑜伽是如何从隐士苦修者的修行方法,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它又是如何在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中,汲取养分,又为它们增添色彩?本书将探讨瑜伽与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主流宗教思想之间的复杂联系与相互影响。我们将揭示瑜伽如何在印度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留下深刻的印记,展现瑜伽所蕴含的东方美学精神。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解析瑜伽的核心实践方法,并将其与当代的身体和心灵需求相结合。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主要的瑜伽体式,并阐述它们在强健体魄、改善体态、提升柔韧性与平衡感方面的益处。书中不仅会提供清晰的体式指导,还会深入挖掘每个体式背后的生理学和能量学原理,让您的练习更加科学有效。 呼吸,作为生命能量的载体,在瑜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全面解析不同的呼吸控制法(Pranayama),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平息心绪,提升专注力,净化身体,并引导生命能量(Prana)在体内顺畅流动。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呼吸来管理压力,提升情绪,乃至开启更深的意识状态。 冥想,是瑜伽通往内心宁静的钥匙。《瑜伽之书》将带领您探索冥想的多种形式和技巧,从基础的专注呼吸冥想,到更高级的观想冥想和慈悲冥想。我们将学习如何克服杂念,培养正念,提升自我觉察能力,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清晰。本书将帮助您理解冥想不仅仅是一种放松技巧,更是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与内在智慧连接的强大工具。 在探讨历史、文化与哲学的同时,《瑜伽之书》始终紧密联系着现代人的生活。我们将分析瑜伽如何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何成为应对现代生活压力、提升身心健康、追求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本书将探讨不同流派的瑜伽,如哈他瑜伽(Hatha Yoga)、阿斯汤加瑜伽(Ashtanga Yoga)、流瑜伽(Vinyasa Yoga)、阴瑜伽(Yin Yoga)等,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人群,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本书还关注瑜伽在健康领域的积极作用。我们将介绍瑜伽如何帮助缓解慢性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升免疫系统功能,以及对心理健康,如焦虑、抑郁的积极影响。书中将引用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瑜伽的健康功效提供有力的佐证。 《瑜伽之书》更是一次关于自我发现的旅程。它鼓励读者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身体的改变,更要倾听内心的声音,体验意识的转变。它邀请您在体式、呼吸与冥想中,重新连接自我,发现隐藏的潜能,提升生命的觉知力。本书旨在帮助您将瑜伽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在繁忙中找到宁静,在挑战中保持平和,最终实现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和谐与精神的升华。 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古老智慧的致敬,一份对身心和谐的承诺。无论您是瑜伽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练习者,亦或仅仅是对这门古老学问充满好奇,《瑜伽之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深刻理解和全新体验的大门。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穿越时空的瑜伽探索之旅,感受它跨越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力,以及它为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得好好说说《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学术著作,但读起来却异常吸引人。作者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学家,又像一位资深的瑜伽导师,将瑜伽的历史、文化、哲学和实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我惊叹于瑜伽作为一项古老实践,是如何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与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既是宗教的修行,也是哲学的探讨,更是生活的艺术。书中对瑜伽中“能量”、“意识”和“解脱”等概念的阐释,让我对瑜伽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身体的层面,而是看到了它对于个体身心和谐以及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深刻意义。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不同时期瑜伽发展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严谨而不失人文关怀的笔触。它让我明白了,每一个瑜伽体式、每一个呼吸练习,背后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这本书让我对瑜伽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条通往内心平静和自我觉醒的道路,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瑜伽只是一套舒展筋骨的运动,对于那些所谓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我总是持保留态度,直到我读了《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它不仅仅是讲怎么做几个体式,更像是在讲述一个文明的演进史。从最早期那些模糊的、与宗教仪式交织在一起的冥想和禁欲修行,到后来逐渐发展出明确的哲学体系和技术方法,整个过程被描绘得非常清晰。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八支分”(Ashtanga Yoga)的详细阐述,从戒律(Yama)和内律(Niyama)这些看似与身体无关的伦理规范,到体式(Asana)和呼吸控制(Pranayama)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练习,再到更深层次的感官收摄(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乃至三摩地(Samadhi),它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修行路径。作者用了很多历史文献和哲学经典作为依据,读起来有种非常扎实的感觉,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我开始意识到,瑜伽的真正力量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人们从外在的纷扰回归内在的平静,从物质的束缚走向精神的自由。这种探索内心世界的旅程,比单纯的身体锻炼要深刻得多,也更具吸引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印度古典文化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瑜伽的根源。《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它没有像很多市面上的瑜伽书籍那样,仅仅停留在体式教学层面,而是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走进瑜伽的深邃世界。从古老的吠陀文献中寻找瑜伽的蛛丝马迹,到探索奥义书里关于“自我”与“宇宙”的对话,再到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如何为瑜伽体系奠定基石,每一个历史节点都被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条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瑜伽哲学思想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对理论的复述,更是结合了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瑜伽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影响着古代印度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书中对不同时期瑜伽实践方式的比较,也让我看到了瑜伽的演进和适应性,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瑜伽的知识,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溯源之旅,让我对印度古老文明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理解。

评分

我最近偶然间翻到一本名叫《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的书,虽然我本身对瑜伽的了解不算特别深入,更多是停留在一些基础的体式练习上,但这本书的标题就瞬间抓住了我的兴趣。“穿越千年”这几个字,让我好奇这门古老的智慧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又承载了多少人类的思想精华。翻开书页,我发现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瑜伽体式的教程,而是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将瑜伽置于印度古代文明的土壤中进行审视。从吠陀时代的原始精神探索,到奥义书中的哲学思辨,再到古典瑜伽的体系化,每一个时期都被细致地描绘出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瑜伽哲学的论述印象深刻,那些关于“我”(Atman)与“梵”(Brahman)的辩证关系,关于“业”(Karma)与“解脱”(Moksha)的追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关于身体的锻炼,更是关于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觉醒。书中对不同流派瑜伽的介绍,如帕坦伽利瑜伽、巴克提瑜伽、昆达里尼瑜伽等,也让我看到了瑜伽丰富多样的面貌,理解了其最终的共通目标。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古老的智者们进行思想的交流,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也让我对瑜伽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不再仅仅是肌肉的拉伸,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评分

这本书,也就是《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对我而言,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一直对印度文化和古代哲学充满好奇,而瑜伽作为印度最古老、最深邃的智慧之一,自然是我的关注焦点。这本书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瑜伽从它最原始的形态,一直梳理到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我惊讶地发现,瑜伽的历史远比我想象的要悠久和复杂,它与印度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和哲学流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关于瑜伽体式(Asana)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让我对每一个体式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能量和智慧。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瑜伽的核心哲学理念,如“普拉那”(Prana)的能量流动,脉轮(Chakra)的能量中心,以及“昆达里尼”(Kundalini)的唤醒过程。这些概念以前对我来说只是模糊的词汇,但在这本书里,它们被赋予了生命和意义,让我看到了瑜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自我认知工具的巨大潜力。它不只关乎身体的柔韧性,更关乎心灵的开放性和精神的觉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