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的馈电技术

天线的馈电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倶新德 著
图书标签:
  • 天线
  • 馈电
  • 射频
  • 微波技术
  • 通信工程
  • 天线设计
  • 阻抗匹配
  • 网络分析
  • 高频电路
  • 电磁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林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38928
商品编码:2933841550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天线的馈电技术

定价:30.00元

作者:倶新德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60638928

字数:327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长线的基本概念 1
1.1 频率与波长的关系 1
1.2 无线电频段的划分和无线技术及其应用 2
1.3 传输线 5
1.3.1 传输线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5
1.3.2 长线的基本知识 16
参考文献 28
第2章 巴伦及天线的馈电技术 29
2.1 平衡与不平衡的基本概念 29
2.2 同轴电缆向对称天线馈电产生的不平衡现象 29
2.3 扼流型巴伦 30
2.3.1 扼流套型巴伦 30
2.3.2 用线圈和磁环构成的扼流型巴伦 31
2.4 分支导体型巴伦 3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信号穿越:从源头到空间的无线传输奥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线通信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指尖轻触间的社交网络,到浩瀚宇宙深处的卫星遥感,再到地面上无处不在的移动通信,其核心都离不开信号的有效传输。而连接着信息源与广阔空间的桥梁,便是那形态各异、功能精妙的“天线”。本书并非探讨天线本身的设计原理与制造工艺,也并非聚焦于特定类型的终端设备,而是将目光投向一个更为根本、却又常被忽视的议题——信号如何从发生器抵达天线,并以何种形式被注入,最终转化为穿越空间的电磁波。 本书深入剖析的是“信号源至天线的传输路径优化”这一关键环节。我们知道,即便拥有最先进、性能最优越的天线,如果与之连接的馈电系统存在效率低下、损耗过大、阻抗不匹配等问题,那么天线的实际辐射性能将大打折扣。因此,理解并掌握信号在馈电网络中的行为至 সৌন্দর,是实现高效无线传输的基石。 第一部分:理解信号的本质与传输损耗 在开始探讨具体的馈电技术之前,我们必须对信号本身有深刻的认识。本书将从电信号的物理特性出发,介绍不同频率下信号的传播行为。我们将详细解析信号在传输介质中遇到的各种损耗,包括但不限于: 导体损耗: 信号流经传输线时,由于导体的电阻效应,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我们将分析导体材料、截面积、表面光滑度等因素对损耗的影响,以及在高频段趋肤效应如何加剧这种损耗。 介质损耗: 信号在传输线绝缘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极化和分子振动,能量也会被吸收并转化为热量。本书将深入探讨不同介质材料(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的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等参数,以及它们在高频下的表现。 反射损耗: 当信号在传输路径中遇到阻抗不匹配的界面时,部分能量会发生反射,无法有效传输至天线。我们将从传输线理论出发,详尽讲解反射系数、驻波比(SWR)等概念,以及阻抗匹配的重要性。 空间辐射损耗: 即使是设计良好的馈电线,在高频下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微弱空间辐射,导致信号能量损失。我们将分析馈电线的屏蔽效果、布局方式等对这一损耗的影响。 理解这些基础的损耗机制,是后续探讨如何“削减”这些损耗,提升信号传输效率的前提。 第二部分:信号传输介质与基本原理 将信号从信号发生器(如发射机)高效地传递到天线,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本书将详细介绍几种主流的信号传输介质,并分析它们各自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同轴电缆: 作为一种经典的传输线,同轴电缆凭借其良好的屏蔽性能和相对简单的阻抗匹配,在许多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将深入探讨同轴电缆的结构(内导体、绝缘介质、外导体),分析其特性阻抗的确定因素,以及不同类型同轴电缆(如RG系列、LMR系列)的损耗特性和功率容量。 微带线和带状线: 在印刷电路板(PCB)等集成化应用中,微带线和带状线是实现信号传输的常用方式。本书将详细解析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几何尺寸(线宽、介质厚度、介电常数)来控制其特性阻抗和损耗。 波导管: 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波导管因其极低的损耗和高功率承载能力而成为重要传输介质。我们将介绍不同截面形状(矩形、圆形)的波导管,分析其工作模式、截止频率,以及材料选择对损耗的影响。 其他传输线结构: 除了上述主流形式,本书还将简要介绍一些特殊的传输线结构,如缝隙线、共面波导等,并分析它们在特定应用中的优势。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结合电磁场理论,对信号在这些传输介质中的传播模式进行深入剖析,为理解后续的匹配与损耗优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阻抗匹配的艺术与实践 阻抗匹配是实现信号高效传输的核心技术之一。当信号源、传输线和负载(天线)的阻抗完全一致时,信号能量将以最高的效率传递,反射将最小化。本书将以详尽的篇幅,系统地阐述阻抗匹配的原理与方法: 史密斯圆图的应用: 史密斯圆图是进行阻抗匹配分析和设计的强大工具。本书将详细介绍史密斯圆图的构成、基本用法,以及如何利用它进行归一化阻抗的表示、反射系数的计算、阻抗变换以及匹配网络的综合。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如何在史密斯圆图上实现单节匹配、多节匹配等技术。 匹配网络的设计: 匹配网络是连接不同阻抗的桥梁。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匹配网络结构: L型匹配网络: 讲解其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目标阻抗和源阻抗设计L型网络的元件值(电感或电容)。 π型和T型匹配网络: 分析它们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据需要设计更复杂的匹配电路。 匹配贴片(Matching Stub): 介绍使用短路线或开路线的匹配贴片如何实现阻抗匹配,以及其在微带线电路中的应用。 宽带匹配技术: 讨论如何设计能够覆盖较宽频率范围的匹配网络,包括使用多节匹配、分布式匹配以及基于无源器件的宽带匹配技术。 天线端口阻抗的理解: 天线的端口阻抗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它会随频率、周围环境以及天线本身的结构而变化。本书将探讨如何准确测量天线端口阻抗,以及如何根据测量结果设计匹配网络,以在期望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实现最佳匹配。 第四部分:损耗优化与效率提升策略 在实现了良好的阻抗匹配后,进一步的损耗优化是提升信号传输效率的关键。本书将聚焦于降低馈电网络中的能量损耗,提升整体传输效率: 传输线损耗的降低: 选择低损耗传输线: 分析不同类型同轴电缆、微带线等在高频下的损耗性能,指导用户选择适合的传输线。 优化传输线长度: 探讨在特定应用中,如何通过优化传输线长度来减小整体损耗,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导体和介质材料的选择: 介绍导电性能更好、介电损耗更低的材料,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取舍。 连接器与焊接点的优化: 传输线之间的连接点,以及传输线与天线、发射机之间的连接点,往往是潜在的损耗源。本书将分析不同类型连接器(如SMA、N型、BNC等)的损耗特性,以及良好的焊接工艺如何降低连接损耗。 屏蔽与布局优化: 探讨馈电线的屏蔽设计,以及如何合理布局馈电线,避免外部干扰和内部信号泄露,从而减少空间辐射损耗。 功率分配与合并网络(Power Dividers/Combiners): 在多天线系统或需要信号功率合并的应用中,功率分配器和合并器的设计至关重要。本书将分析不同类型功率分配器(如Wilkinson功率分配器、T型功率分配器)的工作原理、损耗特性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信号功率分配与合并。 第五部分:实际应用案例与常见问题分析 理论结合实际,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应用案例,展示馈电技术在不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基站馈电系统: 分析基站与天线之间的同轴电缆损耗、连接器损耗以及匹配网络的优化。 雷达系统馈电: 探讨微波波导管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高功率信号的传输。 卫星通信馈电: 分析卫星地面站与天线之间的传输路径,以及对低损耗传输线的需求。 移动通信终端的馈电: 简要分析小型化设备中信号传输的挑战,以及如何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高效馈电。 此外,本书还将针对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馈电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例如: 如何诊断和定位馈电系统中的损耗点? 如何处理因环境变化(温度、湿度)导致的阻抗漂移? 在宽带通信系统中,如何设计能够满足不同频段需求的馈电网络? 如何评估和优化馈电网络的整体效率?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无线信号从源头到空间的传输过程,掌握选择和优化传输介质、设计精确的阻抗匹配网络、以及有效降低损耗的各项关键技术。这不仅是对于无线通信工程师、射频工程师、天线工程师至关重要的知识,也为任何对无线传输奥秘感兴趣的探索者,提供了一条清晰而深刻的学习路径。本书致力于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技能,最终实现信号的“无损穿越”,让信息在空中自由飞翔,连接世界,驱动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沉迷于一些科幻小说,特别是那种讲述宇宙航行和星际文明的作品。我一直对那些宏大的背景设定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很着迷。比如,有部小说里,主角驾驶的飞船在穿越星际尘埃带时,需要启动一种特殊的“超空间谐振器”,才能规避那些危险的能量干扰。书中对这个“谐振器”的工作原理虽然没有详细的技术说明,但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技术的神奇和复杂。我特别喜欢小说中描述的,工程师们如何在极端环境下,通过调整设备的频率和能量输出,来稳定飞船航线的场景。那种紧张感和智慧的较量,总是能让我热血沸腾。

评分

我最近对摄影,特别是街头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买了一本关于如何捕捉“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集,里面收录了许多摄影大师的经典作品,以及他们对于瞬间捕捉的技巧和理念的分享。书里反复强调的,不是器材的先进,而是观察力、耐心以及对时机的精准判断。作者通过分析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了摄影师如何在地段熙攘的街头,等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光影的完美交汇。这种对“瞬间”的极致追求,让我看到了摄影的艺术性和深刻性,也激发了我自己去街头尝试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画面。

评分

我对历史类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入挖掘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的作品。最近读到一本关于近代中国某个时期社会变革的书,其中对当时民间组织的研究让我印象深刻。书里描绘了一个叫做“互助社”的群体,他们如何在贫困和战乱的环境下,通过集体的力量相互扶持,甚至发展出一些朴素的合作经济模式。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还原这些组织的运作细节,比如他们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分配资源,以及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如何维护自身生存。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民间智慧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感到好奇,那是一种没有官方指导,却充满生命力的自发性组织。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园艺,特别是那些关于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打造理想花园的书籍。我读到了一本探讨“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的书,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植物的选择,以及如何利用墙面和楼顶来增加绿化面积。书中不仅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种植技巧,比如土壤配比、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还深入分析了不同植物在垂直和屋顶环境下的生长习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微气候”营造的章节,作者是如何通过植物的搭配,来改善城市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好像掌握了一种将城市钢筋水泥变成绿色 oasis 的秘诀。

评分

我一直对解谜类的游戏和故事很着迷,最近接触到一本关于“逻辑推理”的推理小说,让我欲罢不能。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位名侦探,他解决案件的方式不是依靠超能力,而是纯粹的逻辑分析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书中会详细描述主人公如何从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中,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找到真相。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在场证明”的拆解,以及如何通过分析微表情和行为习惯来识破谎言的部分。每一次主角揭示真相的时刻,都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感觉自己的逻辑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