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小基站(Small Cell)無綫網絡規劃與設計
定價:59.00元
作者:姚嶽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1153936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小基站是運營商、廠傢等産業鏈各方都非常關注的熱點,本書具有技術先進性和發展的前瞻性,在LTE作為運營商網絡建設重中之重的現在,對於通信行業相關人士瞭解小基站、開展相關工作有的作用。
內容提要
本書共包含10章,首先介紹瞭小基站(Small Cell)的概念及引入背景、技術標準及産業發展、網絡結構及關鍵技術、迴傳解決方案等基礎理論;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瞭Small Cell的網絡規劃、工程建設、網絡規劃實務、工程建設實務、商業模式和業務;書末尾對全書進行瞭總結,展望瞭Small Cell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書適閤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供應商、電信谘詢業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目 錄
章 概述 1
1.1 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曆程 1
1.2 移動通信基站發展曆程 3
1.3 Small Cell概念 4
1.4 Small Cell引入背景 5
1.5 Small Cell應用場景 7
1.6 Small Cell麵臨的挑戰 10
1.7 小結 10
第2章 Small Cell標準及産業發展 11
2.1 Small Cell Forum 11
2.2 外標準化情況 16
2.3 全球商用進展 22
2.4 全球産業發展 27
2.5 小結 30
第3章 Small Cell網絡結構及關鍵技術 31
3.1 FemtoCell 31
3.2 LightRadio 47
3.3 NanoCell 51
3.4 AtomCell 52
3.5 小結 52
第4章 Small Cell迴傳解決方案 54
4.1 迴傳技術要求 54
4.2 有綫迴傳解決方案 58
4.3 無綫迴傳解決方案 66
4.4 小結 77
第5章 Small Cell網絡規劃與部署 78
5.1 無綫網絡規劃基礎 78
5.2 Small Cell網絡規劃特點 89
5.3 Small Cell部署原則及要點 91
5.4 SON 95
5.5 小結 96
第6章 Small Cell網絡工程建設 97
6.1 Small Cell站址勘察 97
6.2 室外網絡設計 103
6.3 天饋係統安裝 115
6.4 分布係統設計 118
6.5 基站配套設計 135
6.6 基站防雷與接地 137
6.7 小結 139
第7章 Small Cell網絡規劃實務 141
7.1 項目概況 141
7.2 網絡現狀 141
7.3 網絡規劃 143
7.4 規劃設計實例 163
7.5 小結 177
第8章 Small Cell網絡工程建設實務 178
8.1 室外站點設計實例 178
8.2 室內站點設計實例 196
8.3 小結 209
第9章 Small Cell商業模式和業務 211
9.1 商業模式分析 211
9.2 用戶分析 213
9.3 傳統業務與特色業務 216
9.4 小結 219
0章 總結及展望 220
縮略語 222
參考文獻 226
作者介紹
李新:先後參與完成瞭國傢自然資金項目“基於MPLS的Ad-hoc無綫移動網絡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Inter流量工程綜閤實現的關鍵技術研究”等各級項目。先後在《中國郵電高校學報(英文版)》、《IEEMobilityConference2005》等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錶論文10餘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嚮為移動通信網絡規劃設計。
文摘
序言
總的來說,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成為我工具箱裏的一把瑞士軍刀,既能處理基礎的覆蓋和容量規劃,也能應對復雜的鄰區優化和乾擾抑製挑戰。尤其是在當前5G網絡嚮深度覆蓋和海量連接邁進的背景下,小基站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期望書中關於未來網絡演進的展望部分,能有獨到的見解,比如C-RAN/vRAN架構下,小基站的集中化管理和控製會帶來哪些新的規劃範式?數據驅動的自動化優化(AI/ML在規劃中的應用)在小基站部署中的實踐案例和局限性是什麼?如果作者能結閤自己的實際項目經驗,分享一些在實際部署中遇到的“坑”以及如何成功規避的智慧,那將是比任何理論推導都更寶貴的財富。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本好的工程書籍,應該能彌閤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
評分當我翻開目錄時,首先注意到的是其章節劃分的邏輯性。它似乎遵循瞭從理論基礎到實際應用的遞進路綫,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福音,但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工程師來說,更重要的是它對最新技術標準的覆蓋深度。當前5G乃至未來6G的趨勢之一,就是網絡架構的扁平化和小基站的泛在化部署,這不僅僅是硬件上的堆砌,更是對乾擾管理、迴傳網絡協同以及網絡切片等軟件定義網絡(SDN)理念的深度融閤。我非常期待書中能詳細剖析異構網絡(HetNets)中的復雜交疊區域如何通過智能調度算法來高效管理。特彆是關於能源效率的章節,在綠色通信的大背景下,小基站的大規模部署對電網的壓力不容忽視,書中對於低功耗模式的實現和動態休眠策略的描述,如果能給齣量化的性能提升數據,無疑會大大增加其參考價值。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行業最佳實踐,而不是停留在純粹的學術探討層麵,畢竟,在實際部署中,成本控製和運維簡易性同樣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看起來相當紮實,拿在手裏有分量感,這通常暗示著內容也經過瞭精心的打磨。我注意到封麵上印著“人民郵電齣版社”,這至少在齣版界給瞭我一個可靠的預期,畢竟這傢齣版社在通信和電子信息領域齣版過不少經典著作。我個人對網絡仿真和性能評估的部分抱有極高的期望。在進行網絡規劃時,各種仿真工具的使用和結果的解讀是至關重要的決策依據。我希望書中不僅介紹瞭常用的仿真軟件(如Atoll或Planet)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入講解如何針對小基站的特性(如高密度、短距離傳輸)來建立更加貼近實際的信道模型和用戶分布模型。如果能提供一些經過驗證的MATLAB腳本或Python代碼片段,用於快速驗證特定的規劃假設,那簡直是物超所值瞭。畢竟,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工程師需要的是能夠快速驗證想法並得齣可靠結論的工具和方法論。
評分閱讀技術書籍的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的錶達風格是否清晰易懂。我更喜歡那種能夠用簡潔的語言解釋復雜概念的作者,而不是那些熱衷於炫耀生僻術語的“學院派”。對於小基站規劃這種集射頻、網絡、業務感知於一體的交叉學科,如何將這些元素有機地整閤起來,並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藍圖,是衡量這本書是否優秀的試金石。我尤其好奇書中如何處理室外微站與室內分布係統(DAS)之間的協同工作問題,在很多高樓林立的CBD區域,這兩種技術往往需要無縫切換和互補。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決策樹,指導規劃者何時選擇微站、何時采用DAS、何時考慮新型的皮站部署,並附帶相關的QoS保障機製探討,那麼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得到極大的提升。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種“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深度解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大氣,封麵上那枚小小的蜂窩狀圖案,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現代通訊的微觀世界,透著一股技術硬核的範兒。我最近一直在琢磨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部署策略,特彆是那些深入城市毛細血管的分布式接入點,也就是所謂的“小基站”。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主題,非常精準,沒有絲毫的贅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係統且實用的規劃流程,從宏觀的網絡覆蓋需求分析,到微觀的選址、功率分配和乾擾抑製策略,都能有詳盡的論述。我尤其關注其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如果能結閤國內幾大運營商在密集城區或復雜室內場景下的實際部署經驗,那就太棒瞭。比如,如何在保證用戶體驗和頻譜效率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如何利用先進的波束賦形技術來優化小基站的性能?這些都是教科書上往往一筆帶過,但在實際工程中卻讓人頭疼的難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旁邊手把手地指導,而不是一味地堆砌復雜的數學公式,畢竟,工程實踐纔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