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定价:38.00元
作者:孙友伟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1152729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网络通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技术、第2代移动通信网络组成、第3代移动通信网络的3个方案以及关键技术、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优化方法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候选方案和技术特点,旨在向读者展示网络的全程特性以及移动接入和固定传输的全网理念。
本书共分9章,章为移动通信概述,第2章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第3章介绍GSM系统组网技术,第4章介绍CDMA系统组网技术,第5章介绍WCDMA系统组网技术,第6章介绍CDMA2000系统组网技术,第7章介绍TD-SCDMA系统组网技术,第8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第9章为第4代移动通信网络展望。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通信运营商以及通信设备制造商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使用。
目录
章 概述
1.1 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
1.2 移动通信网络的属性和特点
1.2.1 移动通信网络的属性
1.2.2 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
1.3 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组成
1.3.1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工作方式
1.3.2 公众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
1.3.3 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
1.3.4 移动卫星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
1.4 移动通信网络的主流业务
1.4.1 移动语音业务
1.4.2 移动数据业务
思考与习题
第2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
2.1 无线电波传播理论与特征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和频段划分
2.1.2 自由空间无线电波传播
2.1.3 移动无线信道特性
2.1.4 移动无线信道参数分析
2.1.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2.2 抗衰落技术
2.2.1 分集技术
2.2.2 均衡技术
2.2.3 信道编码技术
2.3 调制技术
2.3.1 数字频率调制
2.3.2 数字相位调制
2.3.3 正交振幅调制
2.3.4 扩频调制技术
2.4 语音编码技术
2.4.1 波形编码
2.4.2 参量编码
2.4.3 混合编码
2.5 多址技术
2.5.1 频分多址
2.5.2 时分多址
2.5.3 码分多址
2.5.4 空分多址
2.6 蜂窝覆盖技术
2.6.1 区群的组成
2.6.2 频率复用
2.6.3 同频干扰
2.7 信道配置
2.7.1 信道配置方法
2.7.2 多信道共用技术
2.7.3 话务量与呼损
思考与习题
第3章 GSM系统组网技术
3.1 概述
3.1.1 GSM系统技术规范及特点
3.1.2 GSM系统提供的业务
3.2 GSM系统网络组成与接口协议
3.2.1 网络组成
3.2.2 接口和协议
3.2.3 GSM系统号码计划
3.3 GSM系统的无线接口
3.3.1 GSM系统的无线传输特征
3.3.2 帧结构、信道分类和时隙格式
3.3.3 GSM系统中的语音处理流程
3.3.4 跳频技术
3.4 GSM系统的接续和管理
3.4.1 SIM卡的结构和特点
3.4.2 位置管理
3.4.3 安全性管理
3.4.4 呼叫接续
3.4.5 越区切换
3.5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3.5.1 概述
3.5.2 GPRS网络结构、接口及协议
3.5.3 GPRS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
3.5.4 GPRS空中接口
思考与习题
第4章 CDMA系统组网技术
4.1 概述
4.1.1 CDMA技术标准化
4.1.2 CDMA技术基本原理
4.1.3 IS-95标准
4.1.4 网络结构及接口标准
4.1.5 提供的业务和编号计划
4.1.6 系统信道的分类和定时
4.1.7 系统特点
4.2 IS-95 CDMA码序列
4.2.1 m序列
4.2.2 Walsh码
4.3 IS-95 CDMA蜂窝网关键技术
4.3.1 功率控制
4.3.2 分集技术和Rake接收
4.3.3 越区切换
4.3.4 降低多址干扰的方法
4.4 IS-95 CDMA正向信道
4.4.1 信道结构
4.4.2 导频信道
4.4.3 同步信道
4.4.4 寻呼信道
4.4.5 正向业务信道
4.5 IS-95 CDMA反向信道
4.5.1 接入信道
4.5.2 反向业务信道
4.6 IS-95 CDMA系统接续和移动性管理
4.6.1 登记注册
4.6.2 呼叫处理
4.6.3 软切换
思考与习题
第5章 WCDMA系统组网技术
5.1 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过程
5.1.1 WCDMA系统演进
5.1.2 WCDMA系统的特点
5.2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
5.2.1 UMTS网络结构
5.2.2 核心网的结构
5.3 WCDMA系统的无线接口与协议规范
5.3.1 WCDMA无线接口
5.3.2 UTRAN协议模型
5.3.3 物理层
5.3.4 数据链路层
5.3.5 无线资源管理层
5.4 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5.4.1 多径无线信道和Rake接收
5.4.2 功率控制
5.4.3 软切换
5.4.4 多用户检测
5.4.5 系统安全
5.5 WCDMA系统的信号处理流程
5.5.1 基本工作过程
5.5.2 电路域呼叫流程
5.5.3 分组域呼叫流程
思考与习题
第6章 CDMA2000系统组网技术
6.1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过程
6.1.1 CDMA2000系统的演进
6.1.2 CDMA2000特点
6.1.3 从CDMA2000 1x向1x EV-DO演进
6.2 CDMA2000系统网络结构
6.2.1 网络结构
6.2.2 接入终端
6.2.3 无线接入网
6.2.4 分组核心网
6.3 CDMA2000系统的无线接口
6.3.1 无线接口协议
6.3.2 物理层
6.3.3 链路层
6.4 CDMA2000系统的关键技术
6.4.1 CDMA2000 1x关键技术
6.4.2 CDMA2000 1x EV-DO关键技术
6.5 CDMA2000数据业务流程
6.5.1 用户状态
6.5.2 1x EV-DO数据业务流程
思考与习题
第7章 TD-SCDMA系统组网技术
7.1 概述
7.1.1 TD-SCDMA提出的背景与演进过程
7.1.2 TD-SCDMA系统的特点
7.2 TD-SCDMA系统的无线接口
7.2.1 概述
7.2.2 TD-SCDMA系统的多址技术
7.2.3 物理信道
7.2.4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7.2.5 传输信道编码与复用
7.3 物理层的主要工作过程
7.3.1 功率控制
7.3.2 上行同步
7.3.3 小区搜索
7.3.4 接入过程
7.4 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7.4.1 联合检测技术
7.4.2 接力切换
7.4.3 动态信道分配
7.4.4 软件无线电
7.4.5 智能天线
思考与习题
第8章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
8.1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概念
8.1.1 网络优化的概念
8.1.2 网络优化流程
8.1.3 网络性能评估
8.2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8.2.1 交换网络优化
8.2.2 无线参数优化
8.3 网络关键问题优化分析
8.3.1 覆盖问题
8.3.2 干扰问题
8.3.3 掉话问题
8.3.4 切换问题
8.3.5 拥塞问题
8.4 优化案例分析
8.4.1 案例一
8.4.2 案例二
思考与习题
第9章 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展望
9.1 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方向
9.1.1 移动通信发展的3个方向
9.1.2 4络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
9.2 FDD LTE
9.2.1 FDD模式的工作原理
9.2.2 FDD模式的优势及不足
9.3 TDD LTE
9.3.1 TDD模式的工作原理
9.3.2 TDD的帧结构
9.3.3 TDD LTE的优势及不足
9.3.4 TDD LTE和FDD LTE的现状对比
9.4 WiMAX
9.4.1 WiMA络技术特点
9.4.2 WiMAX面临的竞争
思考与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一直想找一本系统性强的关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书籍,尤其是在5G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对这块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我之前看过一些零散的文章和技术报告,但总感觉不够深入,缺乏整体的脉络。这次拿到这本《正版新书--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孙友伟》,就是抱着希望能够填补这方面知识空白的想法。拿到书后,我首先翻阅了目录,感觉结构设计得很合理,从基础理论到核心技术,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涵盖得比较全面。尤其是对移动通信网络演进的梳理,从2G到4G再到5G,每代技术的特点和技术革新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我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对网络架构、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关键概念的解释也比较清晰,虽然有些地方需要结合之前的知识来理解,但总体而言,对于我这样有一定技术背景的读者来说,是能够读懂并从中获益的。我特别期待书中在5G核心技术方面的详细阐述,例如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这些都是当前最热门也最关键的技术点,希望这本书能给予我深入的解答。
评分说实话,我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开始阅读这本《正版新书--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孙友伟》的。我参加工作已经好几年了,但主要是在应用层做开发,对底层网络技术接触不多,总担心这本书会过于晦涩难懂,把我劝退。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的顾虑减轻了不少。作者在讲解一些基础概念的时候,用了不少通俗易懂的比喻,例如在解释蜂窝网络时,就将基站比作一个“信号中心”,用户设备就是“手机”,而覆盖范围就是“信号的范围”,这种类比让我很快就抓住了核心要点。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有价值,选取了一些实际的网络场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示技术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这对于我这样“实战派”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发现,原来复杂的网络技术,在有经验的老师傅的解读下,也能变得如此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网络优化和故障排查的章节,这些内容对我未来可能参与到网络维护和优化工作中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入职通信行业的应届毕业生,对移动通信技术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热情。在学校里,我们接触过一些理论知识,但很多都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实践的应用和深入的理解。这本《正版新书--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孙友伟》对我来说,就像一本“救命稻草”。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希望能找到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书中对不同代际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从最初的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再到如今的5G,每个阶段的技术特点、优势劣势以及关键技术突破都介绍得非常到位,这让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核心技术原理时,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先用图形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让我在理解抽象概念时更容易上手。我正在努力消化书中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通信行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有多快,尤其是移动通信领域,更是日新月异。每次有新的技术标准出现,我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适应。因此,寻找一本能够及时跟进技术发展、内容详实且具有前瞻性的书籍,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本《正版新书--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孙友伟》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注意到书中对5G以及未来6G的一些设想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书中对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些都是提升网络灵活性和效率的关键。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章节,这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是越来越被重视的课题。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评分我是一名喜欢钻研技术的爱好者,虽然我的工作并非直接与移动通信网络相关,但我对这个领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喜欢探究事物背后的原理,理解技术是如何运作的。这本《正版新书--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孙友伟》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习惯。我翻阅到书中关于信号传输的章节,作者详细解释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衰减原理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来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信号是如何工作的,非常有启发性。书中还对一些复杂的通信协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虽然没有深入到代码层面,但足以让我对整个通信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非常欣赏作者能够将如此复杂的科学理论,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期待后续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