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定价:42.00元
作者:周素华,刘刚,孙山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68237543
字数:
页码:1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系统地讲解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全书共有8章,论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系统的时域、频域(包括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域)的分析与算法,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理论、设计方法与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注重基础,深入浅出,条理清楚,有较多的例题,并配有应用实例,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和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章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1.1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简述
1.2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和应用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2.1 离散时间信号
2.1.1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表示
2.1.2 离散时间信号的长度
2.1.3 离散时间信号的运算
2.1.4 常用典型序列.
2.1.5 序列的周期性
2.2 离散时间系统
2.2.1 离散时间系统的定义
2.2.2 离散时间系统的分类
2.3 线性移不变系统(LSI)
2.3.1 单位冲激响应
2.3.2 输入与输出关系:线性卷积
2.3.3 简单LSI离散时间系统的互联
2.3.4 LSI系统因果性和稳定性的条件
2.3.5 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及分类
2.4.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和重建
2.4.1 连续时间信号的理想抽样
2.4.2 关于抽样信号重建原信号问题
2.5 人物介绍:抽样定理与奈奎斯特和香农
习题
第3章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
3.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的定义
3.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的性质
3.3 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
3.3.1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3.3.2 z逆变换
3.3.3 z变换的性质
3.4 离散线性移不变(LSI)系统的变换域表征
3.4.1 LSI系统的描述
3.4.2 LSI系统的因果、稳定条件
3.4.3 LSI系统的频率响应H(ejw)的意义
3.5 人物介绍:傅里叶与傅里叶分析
习题
第4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4.1 离散时间周期序列的傅里叶级数(DFS)
4.1.1 DFS的定义
4.1.2 DFS的性质
4.2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其性质
4.2.1 DFT的定义
4.2.2 DFT的主要性质
4.3 频域抽样定理
4.4 DFT的应用
4.4.1 利用DFT计算线性卷积
4.4.2 基于DFT的信号频谱分析
习题
第5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5.1 直接计算DFT的运算量
5.2 基2 时间抽取算法(DIT-FFT)
5.3 基2 时间抽取FFT算法的特点
5.4 基2 频率抽取FFT算法(DIF一FFT)
5.5 快速离散傅里叶反变换(IFFT)
5.6 利用FFT计算两个实序列的DFT
5.7 FFT/IFFT的应用实例——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习题
第6章 数字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的设计
6.1 数字滤波器的表示方法和分类
6.1.1 数字滤波器的表示方法
6.1.2 数字滤波器的分类
6.2 理想滤液器特性
6.3 全通滤波器和小、大相位滤波器
6.3.1 全通滤波器
6.3.2 小相位、大相位系统
6.4 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和设计步骤
6.4.1 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6.4.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6.5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6.6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6.6.1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指标及逼近方法
6.6.2 巴特沃思(.Butterworth)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6.6.3 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2 hebyshev)的设计
6.7 由模拟滤波器系统函数到数字滤波器系统函数的转换
6.7.1 冲激响应不变法
6.7.2 双线I性变换法
6.8 频率变换
6.8.1 模拟域频率变换
6.8.2 数字域频率变换
习题
第7章 数字滤波器一一FIR滤波器设计
7.1 FIR.滤波器的线性相位条件和特点
7.1.1 类和第二类线性相位
7.1.2 缌}生相位条件对单位冲激响应的要求
7.1.3 两类线性相位情况下,FIR数字滤波器幅度函数的特点
7.1.4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零点分布
7.2 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7.2.1 窗函数法设计法的设计思路
7.2.2 窗函数法设计法的性能分析
7.2.3 各种常用窗函数
7.2.4 窗函数法设计线,陛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步骤.
7.2.5 数字高通、带通和带阻的线性相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7.3 频率抽样法设计FIR滤波器
7.3.1 设计思路
7.4 IIR数字滤波器与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7.5 FIR数字滤波器的应用实例一一音箱
习题
第8章 数字滤波器的实现
8.1 数字滤波器基本运算单元的信号流图表示
8.2 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实现结构
8.2.1 IIR滤波器的直接型结构
8.2.2 IIR滤波器的级联型
8.2.3 IIR.滤波器的并联型
8.3 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实现结构
8.3.1 直接型结构
8.3.2 级联型结构
8.3.3 频率抽样型结构
8.3.4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实现结构
8.4 滤波器的有限字长效应
8.4.1 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引起的有限字长效应
8.4.2 滤波器系数量化引起的有限字长效应
8.4.3 模拟信号抽样过程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本能够真正改变我看待数据的方式的书。我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本书,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一直对信号的频谱分析感到好奇,而书中对傅里叶变换的细致阐述,以及对各种频谱估计方法的介绍,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信号的频率构成,以及如何通过分析频率来揭示信号的内在规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对比分析,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FFT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滤波器设计原则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为一个涉及到图像去噪的项目而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而这本书中的滤波器设计章节,为我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让我能够根据噪声的特性,设计出更有效的滤波器,从而显著提升了图像质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处理数据。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带着一丝忐忑的心情,毕竟数字信号处理这个领域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疑虑逐渐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惊喜。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各个算法的直观解释,不仅仅是公式的罗列,而是通过类比、图示等多种方式,让我能够从感性的层面去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书中提供的图示和解释,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它在效率上的巨大提升,以及背后巧妙的分解思想。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将理论知识快速应用于实际项目的人来说,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无疑是巨大的福音。我曾为一个涉及到实时音频处理的项目而苦恼,而这本书中的相关内容,让我能够更快速地理解并实现高效的音频滤波和特征提取,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激发了我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我一直对如何从嘈杂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感到好奇,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揭开数字信号处理的神秘面纱。从基础的采样定理,到复杂的滤波器设计,再到频率分析的各种方法,作者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性极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算法的详细推导和分析,每一个步骤都经过深思熟虑,没有任何含糊之处。这不仅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更让我掌握了“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书中举例丰富,涵盖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分析等多个领域,这让我看到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也激发了我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兴趣。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需要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其中充满了各种噪声干扰,而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为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我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最终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在于它所能激发的创新思维。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塔。长期以来,我在进行复杂系统建模和分析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瓶颈,尤其是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和识别隐藏模式方面。我对一些高深的算法感到既着迷又困惑,总觉得隔着一层窗户纸,无法真正触及核心。而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系统的方式,将这些看似分散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从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到卷积、相关等基本运算,再到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的概念,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解答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作者在书中对数学推导的严谨性让我印象深刻,但更难得的是,他并没有让这些数学推导变得枯燥乏味,而是巧妙地结合了工程应用的实例,使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我曾为一个涉及到信号降噪的课题而头疼不已,而书中关于各种滤波器设计的章节,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帮助我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长期奋战在电子通信、自动控制、雷达信号分析等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我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翻开第一页,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让我立刻感受到作者在内容上的精心打磨。虽然我并非专门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的学者,但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现有算法的优化和新算法的探索,常常逼迫我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实现细节。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这一块空白。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基本概念的阐述,比如傅里叶变换、Z变换等,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公式,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入,并结合具体的物理意义和应用场景进行解释,这使得原本抽象的数学工具变得生动起来。对于像我这样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工程师来说,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尤为宝贵。我期待能从中汲取更多灵感,将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