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書--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

正版新書--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 著
圖書標籤:
  • 數據中心
  • 雲計算
  • 信息通信
  • 行業標準
  • 政策文件
  • 信息化建設
  • 智能互聯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發展指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麥點文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77767
商品編碼:2934512783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8-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

定價:58.00元

作者: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115477767

字數:

頁碼:3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本書以全國數據中心建設為案例主綫,涵蓋瞭不同的數據中心建設的經驗,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使讀者更好地運用到工作實踐中。 n
2.本書不僅介紹瞭各區域數據中心供需對接,還站在用戶的角度上來講,可以方便用戶查詢。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是引導各區域數據中心供需對接、提升應用水平,指引用戶從全國數據中心資源中閤理選擇。本書主要包括各區域可提供的供需情況,相關應用需求的轉移和承接。用戶可結閤業務需求,參照本指引提供的數據、方法,科學閤理選擇數據中心資源。n
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包括數據中心部門管理者、數據中心管理人員、數據中心監管部門人員、數據中心建設規劃人員,以及在數據中心建設管理前沿領域從事研究的專傢學者等。

目錄


目錄n
一、全國數據中心建設發展情況 3n
n
二、分區域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9n
n
三、用戶選擇數據中心指引 17n
n
附錄 21

作者介紹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 年 齡 段 30~40 n
工作單位 職 務 部 學 曆 本科 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澱區萬壽路27號院 n
講授課程 數據中心

文摘


序言



《中國數據中心發展藍皮書(2017)》 編撰單位: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導言 在數字經濟浪潮奔湧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加速滲透的時代背景下,數據中心作為信息技術産業的基石,其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它不僅是海量數據的匯聚、存儲、處理與分發的核心節點,更是支撐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行業在規模擴張、技術升級、綠色發展、安全保障等方麵均取得瞭顯著成就,同時也麵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數據中心發展藍皮書(2017)》旨在全麵梳理和分析2017年度中國數據中心産業的發展現狀、主要特點、關鍵技術趨勢、市場格局、政策導嚮以及未來發展方嚮。本書聚焦於行業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和痛點難點,力求為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企業決策者以及廣大從業人員提供一份權威、客觀、深入的研究報告,以期推動中國數據中心産業的健康、可持續、創新發展。 第一章:中國數據中心産業發展概況(2017) 本章將對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産業的整體發展狀況進行宏觀描繪。我們將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闡述: 市場規模與增長趨勢: 分析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的絕對值及其增長速度,對比與其他國傢或地區的市場錶現。重點關注不同類型數據中心(如超大型、大型、中小型)的市場占比和增長潛力。 基礎設施規模與布局: 統計2017年末中國數據中心機架數量、服務器裝機量、存儲容量等關鍵指標。深入分析數據中心在地域分布上的特點,探討“東數西算”、“南水北調”等國傢戰略對數據中心布局的影響。分析重點區域(如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數據中心集聚效應與發展瓶頸。 投資與建設情況: 評估2017年數據中心領域的投資熱度,分析主要投資方(如互聯網巨頭、通信運營商、第三方IDC服務商、金融機構、房地産商)的投資策略與重點項目。介紹新建、擴建、升級改造的數據中心項目數量與規模。 用戶需求分析: 深入分析2017年數據中心的主要用戶群體及其需求變化。涵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金融科技、政務信息化等領域的客戶在計算能力、存儲需求、網絡帶寬、時延要求、安全等級等方麵的具體訴求。 第二章:數據中心技術創新與演進(2017) 技術是驅動數據中心發展的核心引擎。本章將聚焦2017年度數據中心在技術層麵湧現的新趨勢與重要進展。 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支撐: 詳細分析公有雲、私有雲、混閤雲在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營中的應用。重點探討支撐海量雲資源的彈性計算、分布式存儲、軟件定義網絡(SDN)、軟件定義存儲(SDS)、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關鍵技術。 綠色低碳發展與能效提升: 探討2017年數據中心在節能減排方麵的努力與成效。介紹高效製冷技術(如液冷、蒸發冷卻、自然冷卻)、智能電源管理、餘熱迴收利用等綠色化改造和新建技術的應用情況。分析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等關鍵能效指標的行業平均水平與最佳實踐。 智能化與自動化運維: 深入研究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在數據中心運維中的應用,包括故障預測與診斷、資源自動化調度、容量管理、安全監控等。介紹自動化運維平颱、AIOps(AI for IT Operations)的落地情況。 算力基礎設施的升級: 關注2017年高性能計算(HPC)、GPU計算、FPGA等新型算力基礎設施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分析其在人工智能訓練、科學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支撐作用。 新型網絡技術: 探討5G、邊緣計算對數據中心網絡架構的影響,高速以太網(如100GbE、400GbE)、光互聯等技術的部署情況。 第三章:數據中心市場格局與商業模式(2017) 市場是檢驗技術價值與商業模式的試金石。本章將剖析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競爭態勢與多元化商業模式。 主要參與者分析: 互聯網巨頭(BAT等): 分析其自建數據中心、公有雲服務的市場策略,以及對外提供IDC服務的規模與特點。 通信運營商(三大運營商): 探討其在傳統IDC、私有雲、混閤雲領域的布局與轉型,以及利用其網絡優勢構建的特色數據中心服務。 第三方IDC服務商: 介紹領先的第三方IDC運營商的市場份額、服務能力、網絡覆蓋及增值服務。 金融機構、政企客戶: 分析其自建數據中心、托管、私有雲建設等需求及對服務商的選擇標準。 房地産商與基礎設施投資方: 探討其進入數據中心領域的新興模式與閤作方式。 商業模式創新: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分析雲服務提供商提供的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的租賃模式。 平颱即服務(PaaS)與軟件即服務(SaaS): 探討數據中心如何支撐這些上層服務的提供。 托管(Colocation)與定製化建設(Build-to-Suit): 分析不同規模和需求的用戶如何選擇閤適的托管方案,以及定製化建設的特點。 超融閤與微數據中心: 探討小型化、分布式數據中心的應用場景與商業價值。 市場競爭態勢: 分析不同參與者之間的競爭優勢與劣勢,以及市場集中度、價格策略、服務質量等競爭因素。 第四章:數據中心安全與閤規性(2017) 數據安全與閤規性是數據中心運營的生命綫。本章將重點關注2017年度數據中心麵臨的安全挑戰與閤規要求。 物理安全: 探討數據中心的選址、防災(地震、洪澇、火災)、訪問控製、視頻監控、入侵檢測等物理安全防護措施。 網絡安全: 分析DDos攻擊、APT攻擊、勒索軟件等常見網絡安全威脅,以及防火牆、入侵防禦係統(IPS)、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安全審計等安全技術與策略的應用。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探討數據加密、訪問控製、數據備份與恢復、數據銷毀等數據安全措施。分析《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數據中心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保護提齣的要求。 容災與業務連續性: 分析多活數據中心、異地容災、業務連續性計劃(BCP)與災難恢復計劃(DRP)的建設與演練情況。 閤規性審計與認證: 介紹ISO27001、ITSS等數據中心安全與管理體係認證在2017年的普及情況,以及各類行業監管要求。 第五章:政策環境與發展趨勢展望(2017及未來) 政策導嚮對數據中心行業具有深遠影響。本章將迴顧2017年的相關政策,並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國傢政策導嚮: 分析2017年國傢在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綠色發展、保障網絡安全等方麵的政策文件,及其對數據中心産業的具體影響。重點關注“十三五”規劃、國傢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等。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 梳理部分地區在吸引數據中心投資、鼓勵綠色建設、提供財政稅收優惠等方麵的具體政策措施。 行業標準與規範: 探討2017年數據中心領域齣颱或修訂的行業標準,以及其在促進産業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算力分布的多元化: 探討中心化、區域化、邊緣化算力協同發展。 綠色低碳的深化: 預測更高能效標準、可再生能源應用將成為常態。 AI與自動化運維的普及: 展望更加智能、自主的數據中心。 應用場景的拓展: 分析數據中心如何支撐自動駕駛、元宇宙、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應用。 國際閤作與競爭: 探討全球數據中心格局變化對中國産業的影響。 數據安全與閤規性的持續強化: 預測相關法律法規將進一步完善,閤規成本將逐步提高。 結論 《中國數據中心發展藍皮書(2017)》通過對2017年度中國數據中心産業的全麵、深入分析,呈現瞭一個充滿活力、快速變革、潛力巨大的行業圖景。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宏大背景下,數據中心作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其戰略地位愈加重要。本書期望能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洞察,共同推動中國數據中心行業邁嚮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階段。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真的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並非數據中心領域的專業人士,但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宏觀且極具前瞻性的視角,讓我深刻理解瞭中國數據中心産業在2017年所處的關鍵發展階段。書中對當時行業麵臨的挑戰與機遇進行瞭細緻的剖析,從政策導嚮到技術趨勢,再到市場格局,都描繪得十分清晰。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僅是羅列數據和報告,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瞭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新基建”核心的重要性。讀完之後,我對國傢在推動數據中心建設和應用方麵所做的努力有瞭更深的認識,也對未來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蓬勃發展背後,數據中心扮演的關鍵角色有瞭更直觀的感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搭建瞭一個理解産業全貌的框架,對於任何希望瞭解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脈絡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它不是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份引領行業發展的戰略性綱領,讓我對中國數字經濟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

說實話,《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這本書的內容,對我的工作産生瞭相當大的啓發。作為一名在互聯網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數據中心的重要性,但常常局限於具體的技術細節。這本書卻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的視野,讓我能夠跳齣日常的瑣碎,從國傢戰略層麵去理解數據中心産業的整體布局和發展趨勢。它清晰地勾勒齣瞭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主要特點,包括規模擴張、技術升級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麵。書中對於如何引導和規範數據中心建設,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以及提升服務能力,都有非常具體的指導意見。這讓我對未來數據中心的發展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為我思考公司在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投入和布局提供瞭重要的參考。這本書並非一本純粹的技術指南,而更像是一份行業發展的“白皮書”,能夠幫助從業者把握大局,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評分

我一直對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非常感興趣,而《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則滿足瞭我對數據中心這一核心基礎設施的深度好奇。書中對“應用發展”的側重,讓我看到瞭數據中心不僅僅是冰冷的服務器堆疊,更是承載和驅動各種創新應用的基石。它詳細闡述瞭在當時環境下,如何更好地發揮數據中心的潛能,服務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應用場景下數據中心建設和優化的探討,比如如何支持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醫療信息化等,這些都讓我看到瞭數據中心與實際應用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它不僅僅是關於“建”數據中心,更是關於“用”好數據中心。這本書的指導意義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通過科學規劃和閤理布局,讓數據中心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技術創新的強大引擎。這是一種宏觀的戰略層麵的指引,對於理解國傢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邏輯至關重要。

評分

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國傢的數字經濟發展,就必須深入瞭解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而數據中心無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這本書,恰恰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中國數據中心産業在2017年發展現狀的絕佳窗口。它以一種非常權威和全麵的方式,闡述瞭國傢在推動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方麵的戰略意圖和政策導嚮。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技術創新以及加強安全保障等方麵的論述,這些都是確保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要素。這本書不僅僅是麵嚮行業內部的指導文件,對於普通讀者而言,也能從中窺見中國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所付齣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顯著成就。它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強大、可靠、高效的數據中心網絡,是如何支撐起日益豐富的數字生活和不斷湧現的科技創新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指導性,為我們描繪瞭一個更加清晰的數字未來藍圖。

評分

初次翻閱《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嚴謹與權威。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發布的官方指導性文件,它無疑代錶瞭國傢對於數據中心行業發展的最新思考和戰略部署。我關注到其中關於數據中心能效提升、綠色發展以及安全可靠性方麵的論述,這些都是當前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蓬勃發展下,必然會麵臨的關鍵問題。書中對於如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以及應對日益增長的能源消耗,都提齣瞭切實可行的方嚮和建議。即使我不是直接從事數據中心建設或運維的工程師,也能從中感受到這份指引對於推動行業嚮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方嚮發展的決心。它為各級政府、企業以及相關從業者提供瞭一個清晰的發展路綫圖,有助於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共同推動中國數據中心産業邁嚮新的高度。其前瞻性的規劃,也預示著未來幾年數據中心技術和服務將如何演進,讓我對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充滿瞭期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