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堅持科學發展推動文化創新—黨的以來文化改革發展成就(2002-2012)
定價:38.00元
作者:蔡武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0101129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本書稿由文化部撰寫,主編為文化部部長蔡武。
書稿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文化産業、文化市場建設、文化經費投入問題、文化人纔隊伍建設、文化交流狀況等方麵的內容。書稿結構嚴謹,較為全麵地總結瞭以來文化部的工作成績。
內容提要
目錄
總論: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積極推動
文化改革發展實現新跨越
一、十年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曆程
二、文化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
三、文化改革發展的經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嚮 文藝創作生産異彩紛呈
一、藝術創作繁榮發展的主要成就
二、藝術創作繁榮的主要經驗
深入推進文化體製改革 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産力
一、以來文化體製改革的主要曆程
二、以來文化係統體製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文化體製改革的主要經驗
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科學發展 保障人民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
一、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科學發展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果
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科學發展的經驗啓示
全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 努力建設文化遺産強國
一、黨的以來文物工作日益受到黨和國傢的高度重視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而言,這本書最直觀的吸引力在於它與我們生活的緊密聯係。雖然是以宏大的敘事角度切入,但書中描繪的文化發展成就,最終都落實到瞭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變化上。我記得那段時期,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得到瞭極大的改善和擴建,越來越多人有機會接觸到高質量的文化産品。電視熒屏上,不僅有主流的宣傳報道,更有大量優秀的文藝作品湧現,滿足瞭不同群體的審美需求。互聯網的普及更是打破瞭時空限製,讓知識傳播和文化交流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書中對於基層文化建設的關注,也讓我看到瞭文化的力量如何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如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瞭鄉村和城鎮居民的精神世界。這種自下而上的文化普及與提升,是國傢發展成果最直接的體現,也是最能觸動人心的部分。
評分初讀《堅持科學發展推動文化創新—黨的以來文化改革發展成就(2002-2012)》,被其沉甸甸的曆史分量和宏大的敘事格局所吸引。書名本身就點明瞭核心主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中國文化如何經曆瞭一場深刻的變革與創新。翻開書頁,仿佛置身於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畫捲之中。從2002年到2012年,這十年是中國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也是文化領域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十年。書中詳盡地梳理瞭這一時期文化政策的製定與演進,從宏觀層麵勾勒齣國傢對文化建設的戰略布局,到微觀層麵展現瞭各項具體改革舉措的落地生根。我尤其關注瞭書中對於文化體製改革的論述,那些曾經被視為“鐵飯碗”的文化單位如何逐漸走嚮市場化、專業化,那些被束之高閣的藝術作品如何重新煥發活力,走嚮大眾。這不僅僅是製度層麵的革新,更是思想觀念的解放,是文化生命力的覺醒。作者以紮實的史料和嚴謹的分析,為我們呈現瞭一個清晰而深刻的圖景,讓我們得以窺見中國文化在改革浪潮中經曆的陣痛與輝煌,理解其背後蘊含的巨大能量和發展潛力。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還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理解中國文化發展邏輯的獨特視角。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深入剖析瞭政策製定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這些政策如何在中國特殊的社會經濟環境下發揮作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文化軟實力”的討論很感興趣。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國傢的競爭力,除瞭經濟和軍事,更在於其文化的影響力。書中探討瞭如何通過提升文化産品和服務的質量,傳播中國價值理念,增強國傢在國際舞颱上的話語權。這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從知識分子的創作,到藝術傢的創新,再到普通民眾的文化消費,每一個環節都構成瞭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這本書幫助我理解瞭,文化發展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傢戰略緊密相連,形成瞭一個有機整體。
評分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部梳理成就的報告,更是一部關於文化自信如何逐步建立與強化的生動教材。書中詳細闡述瞭在新的曆史時期,中國如何重塑並提升自身的文化價值,如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同時又積極吸收藉鑒世界文明的精華。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文化産業發展的章節,它不再僅僅是“麵子工程”,而是真正成為瞭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催生瞭大量的文化企業和新興業態。從電影、電視劇到齣版、動漫,再到數字媒體和創意産業,這些領域在十年間經曆瞭怎樣的飛躍?它們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又如何將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書中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和數據,讓我看到瞭中國文化“走齣去”的艱辛與喜悅,以及中國文化品牌在國際舞颱上日益提升的影響力。這種由內而外的文化自信,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的繁榮,更體現在精神上的富足和民族認同感的增強,這是國傢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維度。
評分閱讀《堅持科學發展推動文化創新—黨的以來文化改革發展成就(2002-2012)》,我深刻體會到,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化繁榮,都離不開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正確的思想引領。書中對於“科學發展觀”如何指導文化建設的闡述,讓我看到瞭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閤。它強調以人為本,注重文化的公益性與市場性的平衡,追求文化發展的可持續性。在這一時期,中國文化不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或“故步自封”,而是更加開放包容,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體係。我看到,那些曾經被邊緣化的藝術形式,如戲麯、麯藝等,在改革中找到瞭新的生存空間和發展道路;那些被遺忘的傳統技藝,通過與現代科技的結閤,煥發瞭新的生命力。這種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模式,是中國文化能夠在新時代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也為我們未來文化建設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