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第2版)(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電子信息)
定價:45.00元
作者:吳彥文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2316121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40kg
編輯推薦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子信息: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第2版)》特點:
教學目標明確,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
教學方法靈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內容先進,反映瞭電子信息學科的**發展;
教學模式完善,提供瞭配套的教學資源解決方案。
內容提要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子信息: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第2版)》係統、全麵地介紹瞭移動通信的相關概念、關鍵技術以及一些典型的移動通信係統,既包括二代的GSM和CDMA係統,又有過渡階段的GPRS和CDMAlx係統,還包括三代的WCDMA、CDMA2000和TD-SCDMA係統。此外,還就移動通信的增值業務與應用做瞭的概述,後還介紹瞭四代係統LTE的發展。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子信息: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第2版)》力求結閤當前我國移動通信的建設和近期發展進行編寫,兼顧瞭理論性、係統性、實用性和方嚮性,具有全麵和深入的特點,是一本比較好的專業書籍。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子信息: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第2版)》可用作電子信息相關專業高年級的教科書以及從事移動通信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章移動通信概論
1.1移動通信的概念與意義
1.2移動通信的發展
1.2.1移動通信的發展曆程
1.2.2我國移動通信發展概況
1.2.3移動通信不同側麵的發展
1.2.4移動通信的未來發展
1.3移動通信的基本特點
1.4常用移動通信係統
1.4.1蜂窩移動通信係統
1.4.2無繩電話與個人通信接入係統
1.4.3無綫電尋呼係統
1.4.4集群移動通信係統
1.4.5移動衛星通信係統
1.4.6平流層通信係統
1.4.7無綫局域網
本章小結
實驗與實踐
拓展閱讀
深度思考
第2章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2.1無綫電波的傳播特性
2.1.1電波的傳播方式
2.1.2直射波
2.1.3大氣中的電波傳播
2.1.4障礙物的影響與繞射損耗
2.1.5反射波
2.2移動信道的特徵
2.2.1傳播路徑與信號衰落
2.2.2多普勒效應
2.2.3多徑效應與瑞利衰落
2.2.4慢衰落特性和衰落儲備
2.2.5多徑時散與相關帶寬
2.3陸地移動信道的場強估算與損耗
2.3.1地形、地物分類
2.3.2中等起伏地形上傳播損耗的中值
2.3.3不規則地形上傳播損耗的中值
2.3.4任意地形地區的傳播損耗中值
2.3.5建築物的穿透損耗以及其他傳播特點
2.4蜂窩係統工作原理
2.4.1蜂窩概述
2.4.2頻率復用
2.4.3多址方式
2.5移動通信係統的基本網絡結構
2.5.1移動通信係統的組成
2.5.2全國蜂窩係統的網絡結構
2.5.3移動通信網的區域、號碼、地址與識彆
2.6無綫環境下的噪聲與乾擾
2.6.1噪聲
2.6.2電颱本身産生的乾擾
2.6.3組網産生的乾擾
2.6.4其他乾擾
本章小結
實驗與實踐
拓展閱讀
深度思考
第3章關鍵技術
3.1語音編解碼技術
3.1.1GSM語音編解碼技術簡介
3.1.2CDMA中的語音編解碼技術簡介
3.1.3AMR語音編碼技術簡介
3.2調製與解調技術
3.2.1四相移相鍵控調製
3.2.2π/4移位QPSK調製
3.2.3高斯小移頻鍵控
3.2.4多進製正交振幅調製
3.3擴頻通信
3.3.1擴頻通信的理論基礎
3.3.2擴頻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4章全球數字移動通信(GSM)係統
第5章碼分多址移動通信(CDMA)係統
第6章移動通信係統的發展與演進
第7章TD-SCDMA係統
第8章移動增值業務係統
第9章LTE係統和LTE-Advanced係統
附錄A思考與練習參考答案
附錄B常用英文縮寫名稱對照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習題設置簡直是“應付瞭事”的典範。那些配套的練習題,要麼是照搬書本上的例子,隻是換瞭幾個數值,毫無創新性可言;要麼就是一些概念性的問答,答案在書裏隨處可見,根本無法檢驗讀者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我嘗試著自己去做那些稍微復雜一點的計算題,結果發現很多題目給齣的條件本身就存在矛盾或者遺漏瞭關鍵參數,完全沒有辦法得到一個閤理的解。這讓原本希望通過做題來鞏固和檢驗學習效果的計劃徹底落空。一個好的教材,習題部分應該是學習的第二戰場,但這本書的習題集,更像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充滿瞭灰塵和無用的符號。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理論深度上顯得非常膚淺,很多關鍵概念僅僅是走馬觀花地提瞭一遍,缺乏深入的剖析和論證。比如涉及到信道編碼和調製的理論基礎部分,作者似乎隻是簡單地羅列瞭公式,卻鮮有對公式背後物理意義的精彩闡釋。對於初學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因為他們需要的不隻是“是什麼”,更需要“為什麼”和“如何推導”。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查閱其他更權威的參考資料,纔能真正理解書上那些寥寥數語帶過的內容。感覺作者像是急於求成,想把所有東西都塞進來,結果反而什麼都沒講透徹,更彆提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進展或者實際工程中的優化思路瞭,讀完之後感覺知識體係依然是零散且不牢固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過於僵硬和刻闆,讀起來枯燥乏味到瞭極點,簡直就是一本技術術語的堆砌手冊。作者似乎完全沒有考慮到讀者(尤其是需要自學或對該領域興趣初萌的年輕學生)的學習麯綫和心理感受。大量的長難句和生硬的翻譯腔調充斥其間,使得原本就復雜的概念變得更加難以消化。我常常需要在閱讀一句話時,反復朗讀好幾遍,纔能試圖理解其背後的真正含義,這極大地消耗瞭我的精神力。如果能加入一些生動的類比、曆史背景介紹,或者實際的工程“黑曆史”作為佐證,哪怕隻是在某些關鍵轉摺點上用更人性化的語言引導一下,都會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愉悅和有效率。
評分從實戰應用的視角來看,這本書的內容更新速度嚴重滯後於行業發展。雖然它聲稱是“新版”,但其中引用的很多技術標準和案例似乎還停留在上一個十年。在探討無綫網絡架構時,對於當前主流的SDN/NFV在無綫領域的融閤應用語焉不詳,對5G後期的關鍵技術,如毫米波傳播特性、大規模MIMO的實際部署挑戰等,也隻是浮光掠影。這使得我們這些想進入這個行業的學生,學到的知識似乎總比實際工作中的需求慢瞭半拍。技術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領域,教材的生命力依賴於其前沿性,而這本書在這方麵錶現得極其保守和遲鈍,讀起來總有一種格格不入的失落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簡直是災難,拿到手裏就感覺一股廉價的氣息撲麵而來。紙張的質量粗糙得讓人心疼,印刷的油墨似乎都有些許暈染,尤其是在那些需要仔細辨認的圖錶部分,更是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每次翻閱,都感覺像是在和這本書的物理形態作鬥爭,生怕一不小心就把書頁弄壞瞭。更要命的是,章節之間的邏輯跳躍性太大,仿佛是把幾篇完全不相關的講義硬生生地拼湊在瞭一起,閱讀體驗極其破碎。我花瞭很長時間纔適應這種閱讀的“摩擦感”,但說實話,這極大地影響瞭學習的效率和心情。如果不是課程要求,我真想直接去找一個排版精良的版本來替代。這種對細節的漠視,讓人對內容本身的專業性和嚴謹性也産生瞭深深的懷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