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Protel DXP2004电路设计基础项目教程
定价:68.00元
作者:程翔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682397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Protel DXP 2004是一款基于Windows平台的全32位的电路板设计软件。《Protel DXP2004电路设计基础项目教程》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内容的选择上是按照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来进行整体设计的。采用任务驱动的实训项目模式进行编写,注重从实际出发。在每个任务的后面都提供数量的技能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以及方便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的考核。任务的设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循序渐进地逐步深化学生对Protel DXP 2004的使用。因为任务的编排是按照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来进行的,所以在有些任务中使用了相同的电路,但在知识点的编排上是不同的,相同的电路、不同的知识点,力求学生掌握使用Protel DXP 2004的基本方法和技巧。《Protel DXP2004电路设计基础项目教程》共有21个小任务,主要内容包括Protel DXP 2004的基础知识、原理图设计、原理图元器件符号的制作、PCB设计、元器件封装的制作等。在书后的附录中还提供了常用原理图元器件的符号及封装、电气规则检查的中英文对照以及一些常用的快捷键,供学生在使用时查阅。《Protel DXP2004电路设计基础项目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项目案例的选择上,体现了极强的时效性和行业关联度。它涵盖的不仅仅是基础的电子项目,更有许多贴近现代电子产品设计的实际案例,例如小型物联网模块的设计思路、低功耗设备PCB布局的优化策略等。更让人称道的是,作者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环节,即讨论设计中未尽人善之处,或者在后续迭代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这种坦诚的自我批判精神,远比那些完美无缺的“样板工程”更有教育意义。它教会我们工程设计是一个不断试错和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就能达成的完美目标。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学会了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从宏观到微观的项目管理和设计决策能力,这对于我未来独立负责项目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纸张的厚度适中,光泽度柔和,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内页的色彩还原度非常高,尤其是那些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图,每一个细微的层次和颜色都过渡得自然而清晰。装帧设计上,书脊的强度似乎也经过了精心考量,即便是经常翻阅,也能保持平整,不像有些技术书籍用几次就散架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图文排版上花费的心思,代码块的字体和背景色搭配得当,使得枯燥的技术内容瞬间变得易读。图注清晰明了,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复杂元件的人,也能通过直观的配图迅速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是提升阅读体验的关键所在,也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技术读物的尊重。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物理载体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享受,让人愿意捧在手里,静下心来学习。
评分阅读这本书带来的最大收获,或许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很多零散的技术点在我脑海中都是孤立的,但这本书巧妙地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清晰地划分了原理图设计、元件封装建立、多层板设计约束以及仿真验证等关键模块,并用清晰的逻辑流线将它们串联起来。作者似乎深谙技术学习的“遗忘曲线”规律,他在后续章节中会适当地回顾和引用前面讲解过的知识点,确保知识的巩固。这种结构化的组织方式,使得知识的吸收效率大大提高。它不仅是一本“How-to”手册,更像是一份“Why”和“What”的系统论述,为我未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且结构化的基础,让我对整个电子设计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航向感。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可以说是技术文档中的一股清流。作者的叙述方式更像是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指导新手,而不是冷冰冰地罗列规范。他善于使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比如将阻抗匹配比作水管的粗细变化,瞬间就让这个复杂的概念变得形象起来。在描述软件操作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截屏然后标注,而是用流畅的文字描述了操作时的心理预期和可能遇到的陷阱。当我按照书中的步骤操作遇到困惑时,回过头来看书中的某一句话,往往能找到柳暗花明的提示。这种“人情味”十足的写作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面对专业软件时的畏惧感,让我感觉到学习过程不再是孤独的摸索,而是一次有陪伴的探索之旅。
评分从内容深度上来讲,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近乎教科书般的严谨性与实践性的完美结合。它没有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而是紧密围绕着实际项目展开论述,这一点对我这种实践型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作者对于设计流程的剖析,从最初的元器件选型到最终的 Gerber 文件输出,每一步都进行了详尽的步骤分解和逻辑推理。我发现书中对于特定设计难点(比如高速信号处理或电源完整性)的处理方式,远比我之前参考的几本网络教程要系统和深入得多。特别是对设计规则检查(DRC)的解读,不仅告诉我们“应该检查什么”,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以及“如何从根本上避免它们”。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培养了我的底层思维能力,让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复制粘贴”式操作,而是开始主动思考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工程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