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下一次浪潮: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社会与政治创新
定价:30.00元
作者:达雷尔·M·韦斯特,廖毅敏 ,高世楫 校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476063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1.本书作者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智囊成员之一,是美国技术与行政研究领域*重要的专家之一。
2.本书涵盖了许多热门话题,作者对下一次数字技术革命浪潮对社会和政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展望,堪比托夫勒的名著《第三次浪潮》。
内容提要
在托夫勒之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韦斯特预言,人类社会即将面对的下一波是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社会与政治创新。技术很少能独自驱动的变革。诸如云计算、高速宽带、数字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分别对个人行为、社会运行和运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克服其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和阻碍?民众能否从中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美国应对下一波信息化浪潮的各种举措,值得转型中的中国思考和借鉴。
目录
丛书总序吴敬琏推荐序高世楫致谢 1 分析框架PartⅠ 技术创新效用 2 提升绩效 3 改造医疗卫生服务PartⅡ 新的技术平台 4 云计算 5 高速宽带PartⅢ 政策影响 6 创新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 7 移动通信PartⅣ 规范性的问题 8 个性化医疗及医疗信息技术 9 新数字媒体 10 保护隐私和安全PartV 结论与建议 11 促进创新索引
作者介绍
达雷尔·M·韦斯特(Darrell M.West),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治理研究项目组的副组长、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他的著作包括:布鲁金斯研究所出版的《人才回流:美国移民政策的再思考》(BrainGain: Rethinking U.S. ImmigrationPolicy)和《数字医疗: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卫生服务》(Digital Medicine: Health Care in theInter Era),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技术与公共领域绩效》(Digital Government:Technology and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
文摘
序言
我必须称赞这本书在语言运用上的高超技巧。作者的文字既有学术的精准和力量,又兼具大众普及读物的流畅与吸引力,这种平衡掌握得非常巧妙。它避免了过度技术化带来的疏离感,同时也避免了流于表面化的泛泛而谈。在描述那些抽象的社会影响时,作者常常会运用一些非常形象化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再现,让读者能够立刻抓住核心要义,仿佛那些复杂的概念一下子就在眼前活了起来。特别是在探讨一些敏感的政治议题时,文字的处理显得既客观又富有洞察力,没有明显的偏颇倾向,而是致力于展现现象的复杂性。这种行文的节奏感把握得极好,时而紧凑有力,深入剖析某个关键点;时而舒缓开阔,进行全局性的展望,使得阅读过程始终保持着一种引人入胜的张力,很难让人停下来。
评分从一个深切关注社会变迁的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重新连接”世界的工具。在这个信息爆炸、碎片化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对正在发生的大变革感到迷茫和无措。这本书的作用就像是一副高质量的透镜,它帮助我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看似无关的新闻事件、技术进步和政策变化重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因果链条。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不仅仅是“更新换代”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契约和权力分配的重塑过程。这种被赋能的感觉非常棒,不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能够理解并预判趋势的积极观察者。这种对宏大叙事的重塑能力,是很多只关注技术本身的著作所不具备的,它真正体现了人文社科与硬科技的深度交融。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结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像一些同类书籍那样只是堆砌案例或者沉溺于技术细节,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清晰的逻辑脉络来展开讨论。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多维度的社会现象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然后再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我能察觉到作者在构建论点时,非常注重历史的维度和比较的视角,这使得他们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能深入到“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未来会如何发展”的探究。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所折服,每一处观点的提出似乎都有扎实的背景支撑,即便是那些大胆的预测,也建立在对现有趋势的细致观察之上。这种行文风格极大地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让人在阅读时如同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越信息时代的迷雾,看到清晰的路径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未来感,色彩搭配冷峻而富有张力,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书名本身就极具号召力,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技术与社会变革的风暴。我一直对信息技术如何重塑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标题精准地抓住了我的关注点——“浪潮”这个词汇生动地描绘了技术发展那种势不可挡的推进力。从封面上那些抽象的线条和交织的光影中,我能感受到作者试图探讨的复杂性与深度。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技术名词,而是承诺要深入剖析这些技术浪潮背后蕴含的社会结构调整和政治博弈。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解我们正身处何种时代转折点,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景有所准备。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显得专业且易读,这对于一本探讨深度议题的著作来说非常重要,它表明了出版方在确保阅读体验上的用心程度,让人在翻开第一页之前就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在讨论前沿议题时的勇气和前瞻性令人印象深刻。它并没有回避那些可能引发争议或尚无定论的领域,反而以一种坦诚且审慎的态度,将这些“灰色地带”摆在读者面前进行探讨。它似乎鼓励读者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解决方案,而是要深入挖掘技术背后的伦理困境和社会结构性挑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提出问题之后,并未急于给出武断的结论,而是留下了足够的思考空间。这种留白处理,恰恰体现了对信息时代复杂性的尊重——因为很多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思维健身,不仅吸收了新的知识框架,更重要的是,我的批判性思维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锻炼,它迫使我以更审慎、更全面的眼光去审视我身处的这个正在被技术重塑的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