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 | 齣版社: 中國鐵道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8-05-01 |
| 作者:肖正興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39.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113243432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以項目任務式組織全書選取典型的移動應用案例重點介紹Android平颱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 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
本書以多個典型案例闡述移動應用的開發過程,將移動開發的知識點貫穿到案例的實現過程中,引領讀者進入到移動開發的領域中。 全書共分5個項目,涵蓋Android開發基礎知識、基本原理、UI基本設計、本地存儲和網絡訪問。內容組織上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選取的案例都是典型的企業案例,並簡化成教學案例,盡量使初學者能夠快速入門。 本書適閤作為高等院校理工科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開發人員或軟件實踐者自學和提高的參考書。
肖正興,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 專任教師;2011年-2014年全國高職高專骨乾教師項目-Android應用開發的主講教師,並且已經教授3年共12個班的Android應用開發課程;主持多個企業橫嚮課題,參加多個深圳市科技局項目。
項目1移動開發概覽 任務1配置Eclipse移動集成開發環境 任務2使用Eclipse移動集成開發環境 任務3使用Eclipse移動集成調試環境 項目2Android基本UI組件——仿QQ登錄界麵 任務1實現仿QQ登錄基本界麵 任務2實現界麵的動態展示 任務3實現歡迎界麵 項目3Android高級UI組件——應用商店 任務1顯示商品列錶 任務2顯示分類商品 任務3顯示商品詳情 任務4集成應用商店 項目4Android 本地存儲——掌上日記本 任務1搭建布局文件 任務2封裝數據操作——適配器 任務3搭建主程序 任務4編寫日記功能 項目5Android網絡通信——天氣預報 任務1實現天氣預報 任務2實現天氣預報多綫程 參考文獻
這本書在網絡通信與安全方麵的論述,也暴露齣與當前業界標準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書中推薦的網絡請求庫是較早版本的Retrofit,並且在錯誤處理和數據解析方麵,更多地依賴於手動編寫的Adapter,缺乏對Kotlin Coroutines/Flow與網絡請求結閤的現代處理方式的係統性講解。現在的趨勢是利用協程的取消機製來優雅地管理網絡請求的生命周期,從而避免內存泄漏和不必要的資源消耗。然而,書中在這一點上闡述得並不清晰,給讀者的感覺是仍然在“迴調地獄”的邊緣徘徊。在數據安全方麵,對於HTTPS證書鎖定、數據加密傳輸的最佳實踐介紹得也相當保守,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麵,沒有提供如何在Android Manifest和代碼層麵進行具體配置的步驟指南。麵對日益嚴峻的安全挑戰,這種過於理論化且略顯滯後的安全指導,無法讓讀者建立起構建安全應用的信心。總而言之,這本書像是一本詳盡的“技術辭典”,羅列瞭許多知識點,但缺乏將這些知識點融會貫通,並應用於解決現代復雜工程問題的“實戰路綫圖”。
評分我對於測試與質量保證的章節尤其關注,因為一個閤格的工程師必須能為自己的代碼質量負責。這本書對測試的覆蓋麵非常有限,幾乎所有的示例都集中在單元測試的基礎語法上,且這些單元測試往往隻覆蓋瞭極其簡單的業務邏輯,缺乏對Android特有環境的考慮。例如,如何有效地對涉及`ViewModel`、`LiveData`/`StateFlow`的組件進行生命周期感知的測試,如何利用Mocking框架隔離外部依賴進行集成測試,這些實踐性的內容幾乎是空白。更不用說,對於UI自動化測試(如Espresso)的介紹,也隻是停留在“如何啓動一個Activity”的層麵,完全沒有涉及如何編寫健壯的、能應對UI變化和異步操作的測試用例。在當今強調持續集成/持續部署(CI/CD)的時代,一本不重視測試的開發指南,就好比給瞭你一輛沒有刹車的跑車,速度再快,也讓人無法放心上路。我期待的是能學到一套完整的、從本地單元測試到端到端(E2E)測試的質量保障體係,但很遺憾,這本書未能提供這種係統性的指導。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技術閱讀者,我非常看重一本技術書籍對於軟件設計原則和可維護性的闡述。畢竟,代碼是寫給人看的,其次纔是給機器運行的。在探討架構模式的章節中,我發現該書更偏嚮於描述性的介紹,而非批判性的分析。它詳細介紹瞭MVP、MVVM等主流模式的結構,但並未就不同場景下(例如,大型企業級應用與小型工具類應用)選擇何種模式進行深入的比較和優劣權衡。更關鍵的是,在代碼示例中,我未能看到清晰的依賴注入(DI)框架的實際應用,比如Dagger Hilt或Koin。在當前的項目開發中,DI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極大地提升瞭代碼的可測試性和模塊化程度。這本書似乎將DI視為可選的“高級特性”,而不是現代Android開發流程的基石。這種處理方式,使得書中所展示的代碼示例在可維護性和解耦性上大打摺扣,讀者在嘗試將書中的邏輯應用到真實、復雜的項目中時,很可能會在“如何管理依賴”這一關就遇到巨大的阻力,不得不跳齣本書的框架,去尋找外部的DI解決方案,這無疑降低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整體價值。
評分這本書拿到手裏的時候,我原本是抱著極大的期待的,畢竟“移動應用開發”這個領域的熱度一直不減,而“Android”作為市場的主導者之一,其開發技術自然是繞不開的硬核知識。我尤其關注瞭書中對於基礎架構設計的闡述,希望能找到一些能讓我脫離初級教程、邁嚮專業層麵的真知灼見。然而,閱讀過程中的體驗卻有些令人費解。首先,書中在介紹數據持久化方案時,似乎過於側重於傳統的SQLite操作,對於近年來迅速普及的Room組件的講解略顯蜻蜓點水,甚至有些過時。作為一個尋求前沿技術的開發者,我期望看到的是如何高效地利用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AAC)來構建健壯且可維護的應用,而不是反復鑽研那些已經有更優雅替代品的底層實現細節。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關於後颱任務處理與生命周期管理的章節,其範例代碼似乎停留在較早的API級彆,對於`WorkManager`的實踐應用介紹得不夠深入,尤其是在處理復雜的依賴關係和約束條件時,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案顯得力不從心,這對於構建現代、需要穩定後颱運行的應用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遺憾。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優雅地處理網絡中斷、係統重啓後的數據同步等棘手問題,但收獲的更多是理論上的堆砌,缺乏實戰中能立即應用的“乾貨”。
評分我對技術書籍的評價,往往會重點考察其在用戶體驗(UX)與性能優化方麵的深度和廣度。畢竟,一個功能完備的應用如果卡頓或者界麵設計晦澀難懂,其商業價值會大打摺扣。坦率地說,這本書在講解UI/動畫實現的部分,給我的感覺是“學院派”有餘,而“工程實踐”不足。書中花費瞭大量的篇幅來解釋自定義View的繪製流程,這本身是紮實基礎的體現,但是,當涉及到如何利用`ConstraintLayout`的最新特性來構建復雜且扁平化的布局層級,以及如何通過`Compose`這一新興聲明式UI框架來提升開發效率和運行性能時,內容卻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完全沒有提及。例如,書中對於列錶性能優化的討論,仍然停留在傳統的`RecyclerView.ViewHolder`模式,對於DiffUtil的巧妙應用和異步加載圖片的最佳實踐也隻是泛泛而談,沒有提供任何深入的剖析,更彆提如何利用Jetpack庫來簡化這些操作瞭。對於一個旨在教授現代Android開發的讀者來說,缺乏對聲明式UI和性能調優的係統性指導,使得這本書在“打造精品應用”這一目標上顯得底氣不足,讓人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找到立竿見影的改進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