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电工电子实验系列教材)
定价:28.70元
作者:王建校,张虹,金印彬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040236347
字数:560000
页码:34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9章,分别是电子系统设计基础、传感器及其应用、电子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数值处理方法、PID控制技术、电子系统的数据传输与通信、现场可编程应用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实例、电子系统调试技术和电子系统电路设计中硬件的选择。
目录
1 电子系统设计基础
1.1 电子系统概论
1.1.1 电子系统
1.1.2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新特点
1.2 电子系统设计教学环节
1.2.1 目的与要求
1.2.2 系统设计的教学过程
1.3 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3.1 电子系统设计基本方法
1.3.2 电子系统设计一般步骤
1.4 电子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4.1 电子系统的安装
1.4.2 电子系统的调试
1.5 电子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5.1 常见故障的原因
1.5.2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1.5.3 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1.6 电子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1.6.1 常见干扰源
1.6.2 常见的抗干扰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2 传感器及其应用
2.1 传感器概论
2.1.1 传感器的分类
2.1.2 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参数
2.1.3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
2.2 传感器电子电路
2.2.1 传感器电子电路的设计号求
2.2.2 典型传感器电子电路的组成
2.3 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实例
2.3.1 温度传感器
2.3.2 霍尔元件及霍尔传感器
2.3.3 光电传感器
2.3.4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2.3.5 超声波传感器
主要参考文献
3 电子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数值处理方法
3.1 非线性补偿技术
3.1.1 非线性函数补偿法
3.1.2 线性插值法(多段折线逼近法)
3.1.3 曲线拟合的小二乘法(二次抛物线插值法)
3.1.4 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
3.1.5 查表法
3.2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3.2.1 数值微分
3.2.2 数值积分
3.3 标度变换
3.3.1 标度变换原理
3.3.2 线的标度变换
3.3.3 非线的标度变换
3.4 数字滤波技术
3.4.1 滤波器的原理与分类
3.4.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3.4.3 IIR与FIR滤波器的比较
3.4.4 常用的简单数字滤波器
主要参考文献
4 PID控制技术
4.1 引言
4.2 数字PID控制算法
4.2.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4.2.2 增量式数字PID控制算法
4.3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改进
4.3.1 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
4.3.2 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
4.3.3 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
4.3.4 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
4.3.5 带死区的PID控制
4.4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4.4.1 模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4.4.2 数字PID控制器的参数选择和采样周期选择
4.5 PID程序设计
4.5.1 位置式PID算法程序设计
4.5.2 增量式PID算法程序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5 电子系统的数据传输与通信
5.1 RS-232C串行接口及应用
5.1.1 RS-232C总线接口标准及电气特性
5.1.2 RS-232C电子转换芯片介绍
5.1.3 RS-232C接口的主要缺点
5.1.4 RS-422A/485总线接口标准及其应用
5.1.5 PC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5.2 并行接口及数据传输
5.2.1 PC机并行打印机接口各信号作用
5.2.2 EPP模式的端口寄存器
5.2.3 PC机与单片机的并行数据传输
5.3 USB接口简介
5.3.1 USB接口的背景
5.3.2 适用对象和目标
5.3.3 设计原则
5.3.4 USB性能
5.3.5 USB2.0
5.3.6 USB总线接口控制器芯片CH375简介
5.3.7 USB总线接口控制器芯片CH375应用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
6 现场可编程应用技术
6.1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6.1.1 概述
6.1.2 FPGA器件的基本结构
6.1.3 FPGA器件的配置
6.1.4 FPGA器件设计流程
6.1.5 图形输入文件
6.2 现场模拟可编程技术
6.2.1 AN10E40芯片介绍
6.2.2 AN10E40工作模式0使用方法举例
6.2.3 借助I2C EEPROM的工作模式0使用方法举例
6.2.4 AN10E40工作模式1使用方法举例
主要参考文献
7 电子系统设计实例
7.1 简易数字频率计
7.1.1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7.1.2 模块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7.1.3 系统电路的实现
7.1.4 误差分析
7.1.5 软件设计
7.1.6 系统调试与指标测试
7.2 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
7.2.1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7.2.2 模块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7.2.3 软件设计及流程
7.2.4 系统调试与指标测试
7.3 简易数字式存储示波器
7.3.1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7.3.2 模块电路设计与实现
7.3.3 软件设计
7.3.4 系统调试与指标测试
7.3.5 系统性能分析
7.4 简易逻辑分析仪
7.4.1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7.4.2 系统设计
7.4.3 软件设计
7.4.4 系统调试与指标测试
7.5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
7 5.1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7 5.2 理论分析与具体电路实现
7 5.3 软件设计与流程图
7 5.4 系统调试与指标测试
7 5.5 结果与误差分析
7.6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
7.6.1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7.6.2 理论分析与计算
7.6.3 系统测试及数据
7.6.4 数据分析和处理
7.6.5 设计完成情况
8 电子系统调试技术
8.1 开环系统调试方法
8.2.1 电子秒表的调试
8.1.2 单级放大器模块电路的调试
8.1.3 反相比例放大器
8.2 闭环系统调试方法
8.2.1 3个反相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调试
8.2.2 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三角波发生器的调试
8.3 单片机系统调试方法
8.3.1 简单单片机程序调试
8.3.2 单片机小系统验证
8.3.3 单片机P1口的测试
8.3.4 调试软件延时程序
8.3.5 单片机串口的测试
8.3.6 调试A/D转换模块电路
8.3.7 调试D/A转换模块电路
8.3.8 单片机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测试
8.3.9 调试中断服务程序
9 电子系统电路设计中硬件的选择
9.1 处理器选择
9.1.1 单片机
9.1.2 嵌入式处理器
9.1.3 数字信号处理器
9.1.4 现场可编程器件
9.2 接口电路选择
9.3 外围元器件选择
9.4 系统设计的造价考量
附录A 电子系统设计思考题及答案
附录B 单片机基本概念检测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那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氛围所吸引。它似乎在告诉我,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你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电子设备。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传感器接口设计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详细讲解。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何将传感器信号转化为可处理的数据,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这对于很多应用场景都至关重要。书中关于功率电子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开关电源、DC-DC转换器等,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部分。理解这些能够为我的设计提供更优化的能源解决方案。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可靠性工程和故障分析的初步介绍,让我能够意识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最后,书中关于原型制作和测试过程的描述,比如如何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仪器进行调试,以及如何进行初步的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这将是我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将自己的设计付诸实践。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翻阅了目录,试图了解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我对其中涉及到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选型过程特别感兴趣,毕竟在实际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还关注了书中是否有关于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深入讲解,以及如何将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系统。书中对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流程的介绍,以及相关的设计软件(比如Altium Designer、Eagle等)的使用技巧,也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PCB布局和布线建议,帮助我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做出高质量的电路板。此外,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微控制器(MCU)的选择、编程以及与外围设备的接口设计,我也是抱着极大的兴趣。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常用的嵌入式开发平台和工具链,比如Arduino、STM32等,并且能够给出一些实际的开发案例,这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一些基本的信号处理和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知识,为我构建更鲁棒的电子系统打下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蓝白相间的配色,搭配上简洁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又现代的感觉。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实用。《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这个名字直接点明了主题,我当时就觉得这肯定是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电子系统是如何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教材。而且“电工电子实验系列教材”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安心,实验是学习电子技术最重要的一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丰富的实验项目,让我能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尤其看重教材的逻辑清晰度和循序渐进性,希望它能从基础概念讲起,一步一步引导读者掌握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是我关注的重点,如果能有清晰的电路图、原理图和实物图,那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产品中的,比如一些经典的电子设备是如何构成的,或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设计者是如何考虑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学以致用”的期待感。
评分我之所以会对这本书产生好奇,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电子系统“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的迷恋。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承诺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关于理论,更是关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运行的系统。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进行系统级的需求分析和规格定义,这通常是项目启动的第一步,但却常常被初学者忽略。对于如何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及如何评估和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我也非常期待。书中关于硬件描述语言(HDL),比如Verilog或VHDL,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设计中的应用,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领域。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FPGA设计流程和基本代码示例,那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数字逻辑设计的精髓。此外,对于电磁兼容性(EMC)和信号完整性(SI)方面的考虑,这些看似高深但又极其重要的设计要素,我希望书中能有相应的介绍,让我明白如何设计出在实际环境中可靠工作的电子产品。
评分这本书的气质,怎么说呢,有一种沉稳而又不失活力的感觉。它不像那种纯理论的学术著作,而是带有一种强烈的实践导向。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电子系统的设计原理,从最基本的运算放大器应用,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都能有清晰的脉络。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电源管理的设计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以及如何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效率,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我对于书中关于通信接口标准(如UART、SPI、I2C、USB等)的讲解也充满了期待,了解这些接口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连接不同的电子模块。同时,我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关于射频(RF)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即使是初步的介绍,也能为我打开新的视野。书中关于系统集成和调试的章节,是我非常看重的一部分,如何将分散的模块集成在一起,并有效地排除故障,这往往是电子系统设计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