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 莫正康 9787111076186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 莫正康 978711107618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莫正康 著
图书标签:
  • 电力电子
  • 应用技术
  • 莫正康
  • 第3版
  • 电力系统
  • 电力变换
  • 开关电源
  • 电机控制
  • 可再生能源
  • 电子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076186
商品编码:2940274889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
作者 莫正康
定价 29.0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076186
出版日期 2011-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3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359Kg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为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使用特性,以及这些器件组成的实用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用途,并附有典型的应用实例,突出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技术。本书为九五*重点教材,可供普通高等工科教育电气工程类专业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莫正康,男,1936年8月生,中员,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36年,1986年评为副教授,1987年获上海市高校教书育人成果叁等将。历任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务处长、科研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6年被聘为上海市批注册咨询专家。
  1982年起,任全国高等专科学校变流技术课程组组长,规划统编教材主编,主编教材有:电工、晶闸管变流技术、半导体变流技术等,所写教材曾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工业部第二届高校教材二等奖。199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高校*重点教材主编,获得教育部,机械部、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资助。


   目录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实践指南 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关键概念、器件特性、电路拓扑以及实际应用。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理解电力电子系统如何在不同领域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控制,并为从事相关研究、设计或应用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从基础的二极管和晶体管模型,到复杂的开关电源、变频器和不间断电源系统,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核心章节内容 第一部分:电力电子器件与基础理论 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与特性: 二极管: 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二极管,包括整流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快速恢复二极管和齐纳二极管。分析其正向导通、反向阻断、恢复特性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标准。探讨二极管的功率损耗机制(导通损耗、开关损耗)及其影响因素。 晶闸管(Thyristor)家族: 普通晶闸管(SCR): 深入解析SCR的触发机制(门极触发、光触发、温度触发),工作原理,以及关断条件(自然换流、强制换流)。重点介绍其在高功率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如触发延迟、导通压降等。 双向晶闸管(TRIAC): 阐述TRIAC的结构和工作特性,特别是其在交流电路中的双向导通能力。分析其在调光、调速等方面的应用,并讨论其触发模式(四象限触发)和潜在的触发问题。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重点介绍GTO与SCR在关断方式上的根本区别,即GTO可以通过门极信号实现强制关断。分析GTO的内部结构、门极驱动电路设计以及其在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应用中的优势,同时指出其驱动电路的复杂性和高成本。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详细讲解IGBT的混合结构(MOSFET输入,BJT输出),集电极-发射极导通特性,以及其在高频、高功率开关应用中的重要性。分析IGBT的导通压降、开关损耗、热特性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要点。 电力MOSFET(Power MOSFET): 介绍Power MOSFET的工作原理、导通电阻、栅极电容、开关速度以及耐压能力。分析不同类型的Power MOSFET(n沟道、p沟道,增强型、结型)的特点,以及其在低压、高频开关电源中的广泛应用。 其他功率器件: 简要介绍诸如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等在特定场合仍然有应用价值的器件。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原理: 开关损耗与导通损耗: 详细分析电力电子器件在开关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导通损耗(I²R损耗)与器件的导通电阻和电流大小有关;开关损耗(换流损耗)与器件的开关速度、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变化率有关。探讨降低损耗的策略,如选择低损耗器件、优化驱动电路、采用软开关技术等。 热管理: 介绍电力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及散热的重要性。讨论散热器(heatsink)的设计原理、热阻的概念、强制风冷和水冷技术,以及热管理在提高器件可靠性和系统效率中的作用。 纹波与效率: 讲解电力电子变换器输出电压或电流中的纹波成分,以及纹波对负载的影响。介绍提高效率的意义,如减少能量浪费、降低发热、延长电池寿命等。讨论如何通过滤波、优化控制策略来减小纹波和提高效率。 滤波技术: 介绍在电力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滤波技术,包括LC滤波器、RC滤波器等,以及它们在抑制高频噪声、平滑输出方面的作用。 第二部分:典型电力电子变换器 AC-DC变换器(整流器): 单相与三相整流器: 详细分析半波、全波、桥式整流电路。重点介绍带阻感负载和带容性负载时的输出电压波形、纹波系数和平均值。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 深入讲解APFC的工作原理,包括升压斩波器(Boost Converter)在APFC中的应用。分析如何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减小谐波污染,并提高电网的利用率。介绍APFC的控制策略,如峰值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 变换器拓扑: 介绍各种整流器拓扑,如二极管整流器、可控整流器(使用SCR或TRIAC)、以及基于IGBT或MOSFET的PWM整流器,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DC-DC变换器(斩波器): Buck变换器(降压): 讲解Buck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占空比与输出电压的关系,电感和电容的选择原则,以及连续导通模式(CCM)和断续导通模式(DCM)。 Boost变换器(升压): 讲解Boost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占空比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以及其在升压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Buck-Boost变换器(升降压): 介绍Buck-Boost变换器的原理,以及它能够输出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的电压。 SEPIC和ZETA变换器: 介绍这些具有串联电容隔离或共漏极电感的DC-DC变换器拓扑,它们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具有优势。 多相DC-DC变换器: 讨论使用多个DC-DC变换器并联,以提高功率密度、降低纹波和改善动态响应。 DC-AC变换器(逆变器): 单相与三相逆变器: 介绍方波输出逆变器、准方波输出逆变器和正弦脉宽调制(SPWM)逆变器。 SPWM技术: 详细讲解SPWM的生成原理,包括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的比较。分析如何通过调整调制比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以及如何减小谐波含量。 多电平逆变器: 介绍NPC(中点箝位)逆变器、桥式级联(H-bridge cascaded)逆变器等,它们在高压、大功率应用中可以显著降低器件的电压应力,减少谐波。 逆变器控制策略: 讨论电压控制模式(如V/f控制)和电流控制模式(如滞环控制、PWM电流控制),以及它们在感应电机驱动等应用中的作用。 AC-AC变换器(交流变流器): AC-AC直接变换器(交-直-交): 介绍利用整流器和逆变器级联实现AC-AC变换的原理,以及其在变频调速中的应用。 AC-AC单相、三相变换器(交流调压器): 介绍利用反并联晶闸管或TRIAC实现对交流电压进行控制的原理,以及其在照明、加热等领域的应用。 矩阵变换器: 介绍矩阵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它是一种直接将交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电子装置,具有零级的特点,在一些高级应用中备受关注。 第三部分: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开关电源(SMPS): 架构与设计: 详细介绍开关电源的组成部分,包括前级整流滤波、PFC电路(如有)、DC-DC变换器、后级滤波和反馈控制。 拓扑结构: 分析各种SMPS拓扑,如反激(Flyback)、正激(Forward)、半桥(Half-bridge)、全桥(Full-bridge)、LLC谐振变换器等,并讨论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EMI/EMC设计: 讲解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EMI)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滤波、屏蔽、接地等手段来满足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 不间断电源(UPS): 工作原理与类型: 介绍后备式、在线互动式和在线式UPS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供电可靠性上的差异。 关键技术: 重点分析UPS中的逆变器技术、电池管理技术(BMS)以及静态旁路开关技术。 电机驱动: 直流电机驱动: 介绍使用斩波器控制直流电机的速度和转矩。 交流电机驱动: 感应电机驱动: 详细讲解矢量控制(Field-Oriented Control, FOC)和V/f控制等在感应电机驱动中的应用。 同步电机驱动: 介绍永磁同步电机(PMSM)和同步磁阻电机(SynRM)的驱动技术,以及其在高效率、高性能应用中的优势。 无刷直流电机(BLDC)驱动: 讲解BLDC的换相原理,以及使用霍尔传感器或无传感器方法进行控制。 电力系统应用: 高压直流输电(HVDC): 介绍HVDC的原理、优点(长距离输电损耗低、稳定性高、海底电缆输电等)以及其在现代电网中的重要性。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介绍FACTS设备,如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等,以及它们在提高电网稳定性和输电能力方面的作用。 可再生能源并网: 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逆变器、风力发电变流器等在将分散式能源接入电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电网同步控制。 第四部分:控制技术与设计考虑 反馈控制理论: 介绍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设计合适的控制器参数以达到稳定的性能。 数字控制: 阐述微控制器(MCU)在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中的作用,包括PWM生成、ADC采样、算法实现等。 软开关技术: 介绍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技术,以及它们如何通过避免器件在电压或电流突变时进行开关,从而大幅减小开关损耗,提高效率和降低EMI。 系统集成与可靠性: 讨论在设计电力电子系统时需要考虑的整体性、散热、电磁兼容性、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 总结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全面覆盖了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知识体系。它不仅关注理论的严谨性,更强调工程实践的可行性,旨在培养读者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电子相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初学者入门,还是专业人士深入研究,本书都将是宝贵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莫正康著,书号9787111076186。作为一名初涉电力电子领域的学生,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讲解基础理论并兼顾实际应用的教材。这本书在封面设计上就显得非常专业,采用的是比较稳重的蓝白色调,给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不易反光,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

评分

我一直对电力电子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往往市面上的一些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让人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要么又过于侧重工程实践,导致基础理论的讲解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涵盖了电力电子器件、电路以及控制等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应用场景,比如电机驱动、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等等,让我对这些高大上的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每个章节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引导读者一步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善于运用图示和实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形象化理解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图例,不仅绘制得清晰美观,而且能够非常准确地表达出电路的工作原理,帮助我摆脱了对抽象公式的依赖,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一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阅读《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时,我惊喜地发现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和案例分析,这使得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讨论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时,作者不仅讲解了核心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还结合了电磁干扰(EMI)的抑制、热管理等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的细节,这对于提升我的工程设计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评分

最近我沉浸在学习《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第3版》的过程中,被其中对新能源电力系统应用的阐述深深吸引。书中对于如何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领域,有着非常详尽的介绍,包括能量转换的效率优化、并网控制的复杂性等等。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的探讨,详细的学习了不同算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这对我未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