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铝合金样性
定价:56.00元
售价:44.8元
作者:(法)斯塔克,(英)穆尔塔格,肖亮,张军,刘鹏飞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118096996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让-吕克·斯塔克、菲昂·穆尔塔格、贾拉勒 ·法蒂里*的《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多样性》涵盖稀疏图像、多尺度分析和信号处理的领域,包括线性多尺度变换,如小波、脊波、曲波变换以及非线性多尺度变换。书中描述了稀疏度和形态分量分析方面的*新研究进展,应用这些研究内容,能够处理多种问题,如去噪、稀疏信号分解、盲源分离和压缩感知等,而且给出了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广泛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本书清晰地说明了高维信号稀疏表示技术的学术思想、发展脉络、算法设计和应用方法,同时提供了从小波、脊波、曲波变换以及非线性多尺度变换,形态分量分析的软件包和数值实验指南。
本书通过天文、生物、物理、数字媒体和法医鉴定等诸多应用实例,有机地将理论原理与工程实践结合在一起,深入浅出。
本书可作为高校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应用数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稀疏表示和图像处理方面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数学符号表
前言
第1章 稀疏世界导论
1.1 稀疏表示
1.1.1 引言
1.1.2 什么是稀疏性?
1.1.3 稀疏性术语
1.1.4 佳字典
1.2 从傅里叶到小波
1.3 从小波到过完备表示
1.3.1 过完备表示的好处
1.3.2 走向形态多样性
1.3.3 压缩感知:稀疏性与采样的联系
1.3.4 稀疏表示的应用
1.4 小波与曲波的新应用
1.4.1 地球观测图像的边缘检测
1.4.2 一幅彗星图像的小波显示
1.4.3 超声心动图仪图像的增强
1.4.4 图像分级和检索的曲波矩方法
1.5 总结
第2章 小波变换
2.1 引言
2.2 连续小波变换
2.2.1 定义
2.2.2 性质
2.2.3 反变换
2.3 小波函数的实例
2.3.1 Morlef小波
2.3.2 墨西哥帽小波
2.3.3 Haar小波
2.4 连续小波变换算法
2.5 离散小波变换
2.5.1 多分辨率分析
2.5.2 快速金字塔算法
2.5.3 二维抽取小波变换
2.6 非二进分辨率因子
2.7 提升格式
2.7.1 利用提升的小波变换例子
2.8 小波包
2.8.1 一维小波包
2.8.2 小波包二叉树
2.8.3 快速小波包变换
2.8.4 优小波包基
2.8.5 二维小波包
2.9 数值实验指南
2.9.1 软件
2.9.2 一维分段光滑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
2.9.3 离散小波变换的非线性逼近
2.9.4 小波包的非线性逼近
2.10 总结
第3章 冗余小波变换
3.1 引言
3.2 非抽取小波变换
3.2.1 一维非抽取小波变换
3.3 部分抽取小波变换
3.4 对偶树复值小波变换
……
第4章 非线性多尺度变换
第5章 脊波和曲波变换
第6章 稀疏性和噪声去除
第7章 线性反问题
第8章 形态多样性
第9章 稀疏盲源分离
第10章 球面上的多尺度几何分析
第11章 压缩感知
算法列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时,它的标题《BF: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铝合金样性》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对数据背后的“稀疏”本质非常着迷,尤其是在图像和信号处理这个充斥着海量信息的领域。如何在有限的观测数据中,高效地重建或分析出最关键、最有代表性的信息,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小波变换和曲波变换,作为信号分析的强大工具,它们能够捕捉信号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的局部特征,这对于理解复杂的信号模式至关重要。然而,单纯的变换可能不足以完全揭示信号的结构,而“形态学”的引入,则让我看到了在形状和结构分析层面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我猜测,这本书会详细阐述如何结合小波/曲波的尺度分析能力与形态学的形状分析能力,来解决图像和信号处理中的稀疏问题。尤其是“形态铝合金样性”这个词,它既具体又有些抽象,让我想象到这本书可能包含了一些关于材料特征提取、分析,甚至可能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稀疏信号处理技术的创新研究。这可能会是一本非常跨界、非常有深度的书籍,融合了数学、信号处理、图像分析,甚至可能涉及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作者的国际化背景(法国、英国的学者以及肖亮)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和研究深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稀疏表示、稀疏重构的最新理论进展,以及小波、曲波和形态学在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希望能看到一些前沿的算法和实际案例,能够启发我解决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封面,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可能是一本非常前沿的研究性著作。书名《BF: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铝合金样性》中的“BF”和后面跟的一系列术语,例如“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学”,都指向了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我对“稀疏”这个概念在现代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的重要性深有体会,它不仅仅是一种数据压缩的手段,更是理解数据内在结构,构建更鲁棒、更高效模型的关键。在图像和信号处理领域,稀疏性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医学影像、通信信号,还是科学实验数据,很多时候都可以通过稀疏表示来捕捉其本质特征。小波变换和曲波变换作为处理信号局部化和多尺度特性的有力工具,在去噪、压缩、特征提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形态学”的出现,则让我想到了图像处理中对形状和结构的分析,这与小波和曲波在处理信号的“形状”特征上,或许有着奇妙的契合点。我尤其好奇的是,“形态铝合金样性”这个词组,它听起来既有专业性,又带有一丝探索的意味。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会包含一些创新的算法和应用,甚至可能涉及跨学科的研究,比如将这些数学工具应用于材料科学,或者其他与“合金”相关的领域。这本书的作者团队,来自法国和英国,还有一位肖亮,这种国际化背景暗示着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全面,或许融合了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方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深入的理论分析,也希望能看到具体的算法实现和实际应用案例,帮助我理解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我的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很强的吸引力,"BF: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铝合金样性 (法)斯塔克,(英)穆尔塔格,肖亮"。首先,"BF"这个缩写给我一种专业领域的暗示,紧接着的“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更是直击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一直对如何从信息量有限的样本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感到着迷,尤其是在图像和信号处理领域。现在数据量越来越庞大,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所有的数据,能够有效地捕捉和利用其中的“稀疏”信息,对于提升算法效率、降低存储成本、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至关重要。小波和曲波技术作为两种强大的数学工具,在处理信号和图像的非平稳特性以及多尺度分析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它们能够有效地将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率和尺度空间,从而揭示隐藏在数据深处的结构。而“形态学”的加入,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形态学处理在图像分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形状的提取、分割、去噪以及特征描述等方面。将这几种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稀疏信号处理,无疑会带来很多令人惊喜的创新和突破。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这些技术的原理、算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尤其是作者阵容,有法国和英国的学者,再加上中文的译者(或者作者),这种跨国界的合作本身就预示着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有效地构建稀疏表示模型、如何设计高效的小波和曲波变换算法、以及如何将形态学操作融入到稀疏恢复过程中等方面的详细指导。这本书的题目听起来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稀疏信号处理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翻阅它。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BF: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铝合金样性》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严谨而前沿的学术气息。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稀疏表示”和“稀疏学习”在人工智能和信号处理领域的发展。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海量、冗余的数据中提取出最本质、最核心的信息,是提升算法效率和模型性能的关键。图像和信号处理领域是稀疏性应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领域之一,从图像压缩到信号去噪,再到特征提取,稀疏表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小波变换和曲波变换作为分析信号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局部化特性的强大工具,它们在捕捉信号的精细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我一直在思考,除了传统的变换方法,是否还有更强大的工具能够从形态学的角度来刻画信号的结构?“形态铝合金样性”这个词组,无疑给这本书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引人遐想的色彩。它让我联想到,本书是否会将形态学理论,例如数学形态学的基本运算(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和更高级的形状分析方法,与小波/曲波的分解框架相结合,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稀疏信号?“铝合金样性”的出现,更是让我猜测,本书可能深入探讨了将这些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比如分析微观形貌、理解材料内部结构、或者解决与材料相关的信号检测和识别问题。作者团队的国际化背景,汇集了法国和英国的学者,以及肖亮,这通常意味着本书会涵盖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不同的学术思想,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值得期待。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如何构建更有效的稀疏模型,如何设计更具创新性的稀疏重构算法,以及如何将小波、曲波和形态学等技术融合应用于解决实际的信号和图像处理问题,尤其是那些可能与材料科学相关的挑战。
评分初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BF:稀疏图像与信号处理:小波.曲波.形态铝合金样性》,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信息论、计算科学以及一些前沿的数学分支的交叉领域。我对“稀疏”概念在处理现实世界数据中的应用一直很感兴趣,因为真实世界的数据往往不是均匀分布的,很多时候,少数关键信息承载了大部分的本质。而“图像与信号处理”则是这些稀疏性最常见的载体之一。小波和曲波,作为分析非平稳信号和捕捉局部特征的数学工具,早已是我的必读书目和研究方向。它们能够将信号分解到不同的尺度和方向上,这对于理解信号的多层次结构至关重要。但是,这本书吸引我的更深层次的地方在于“形态学”的加入,尤其是“形态铝合金样性”这个独特的短语。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本书是否将形态学分析的强大之处,比如形状描述、连接分析、区域生长等,与小波/曲波的尺度-方向分解相结合,来更精细地刻画稀疏信号的内在结构?“铝合金样性”这个词,更是让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这些数学工具应用到了具体的工程或科学领域,例如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无损检测,或者是与金属材料相关的信号处理问题。作者的国际化背景,汇集了法国和英国的学者,以及肖亮,这预示着本书可能包含了来自不同学术体系的观点和方法,内容会非常丰富和全面。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学到如何构建更强大的稀疏模型,如何设计更精妙的稀疏重构算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分析和理解复杂的数据,特别是那些与材料科学等领域相关的信号和图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