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CMOS集成电路EDA技术
定价:79.00元
作者:戴澜 张晓波 陈铖颖 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115509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新成果而研制成的电子辅助软件包。该软件包可以使设计者在虚拟的计算机环境中进行早期的设计验证,有效缩短电路实体迭代验证的时间,提高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成功率。一款成功的集成电路芯片源于无数工程师成功的设计,而成功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有效、成熟的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本书根据普通高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验要求,以提高实际工程设计能力为目的,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进行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主要分为EDA设计工具概述、模拟集成电路EDA技术和数字集成电路EDA技术三大部分。在模拟集成电路方面,依据模拟集成电路:电路前仿真—物理版图设计—参数提取及后仿真的设计流程,详细介绍了包括电路设计及仿真工具CadenceSpectre、版图设计工具CadenceVirtusuo、版图验证及参数提取工具MentorCalibre在内各工具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数字集成电路方面,根据代码仿真、逻辑综合、数字后端物理层设计流程,依次介绍RTL仿真工具Modelsim、逻辑综合工具DesignCompiler、数字后端版图工具ICCompiler和Encounter四大类设计工具。书中配以电路设计实例进一步分析各种EDA工具的设计输入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套完整的CMOS集成电路设计工具流程。
目录
作者介绍
戴澜,男,毕业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目前为北方工业大学微电子系系主任。熟悉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相关内容,熟悉电子线路和信号处理方面相关内容。具有较高的英语撰写、阅读能力。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技术书籍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能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CMOS集成电路EDA技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EDA工具功能的介绍,而是更侧重于EDA技术如何服务于CMOS集成电路的整体设计目标,比如性能、功耗、面积(PPA)等。书中对这些目标与EDA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让我对如何进行更优化的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设计自动化对创新设计的推动作用”的论述,它让我看到了EDA技术不仅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工具,更是未来集成电路设计创新的基石。书中的案例选取得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类型的CMOS电路设计,能够帮助读者在不同场景下理解EDA技术的应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CMOS集成电路的理解层次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对EDA技术在其中的核心地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触及到了CMOS集成电路EDA技术的方方面面,而且分析的角度非常独特。它不仅仅是讲解“做什么”,更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么做”。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模型构建与抽象”的章节,它让我理解了EDA工具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模型来描述电路的行为和物理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复杂的分析和优化。这对于我们理解EDA工具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来解决设计问题非常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人机协同”的观点,强调了设计师与EDA工具之间如何形成高效的互动,从而最大化设计效率和质量。这种将技术与人的作用相结合的视角,在很多技术书中都比较少见。整体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深入的视角来审视CMOS集成电路EDA技术,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是对EDA技术抱着一种“工具性”的期待,想着能快速学会几个工具的使用,然后就能上手做设计。但《CMOS集成电路EDA技术》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想法。它让我看到了EDA技术背后那庞大的理论体系和深厚的算法基础。书中对各种EDA算法的原理,比如逻辑综合中的SMT求解器、布局布线中的启发式算法、时序分析中的静态时序分析(STA)等,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介绍。虽然有些部分的技术细节对我来说可能还略显艰深,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并通过图示和伪代码来辅助说明。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验证”的部分印象深刻,它强调了EDA工具在提升设计质量、发现潜在错误方面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避免设计返工、降低流片风险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认识到,EDA技术并非止步于“会用”,而是要“理解其所以然”,这才是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对EDA技术“哲学”层面的探讨。我一直觉得,EDA工具不仅仅是冰冷的算法和代码堆砌,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套非常精巧的设计思想和优化策略。作者在书中就这一点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剖析,他通过对“抽象层次”、“设计空间探索”、“模型与精度权衡”等概念的解读,让我看到了EDA技术是如何一步步从低级到高级,从抽象到具体,最终将一个概念性的电路设计转化为可制造的物理版图。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约束驱动设计”的强调,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范式,通过设定精确的约束条件,EDA工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优化和收敛,避免设计陷入局部最优。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灵活性,引用了很多经典的设计案例和行业前沿的研究成果,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CMOS集成电路EDA技术的演进方向。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进行深度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CMOS集成电路EDA技术》的书,我是真的在项目上用到了,之前对EDA工具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辅助设计”这个层面,但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工具的功能,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EDA技术在CMOS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扮演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的角色。从概念设计、逻辑综合、物理设计到版图验证,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EDA工具的支撑,书中对这些流程中的关键技术点,比如时序分析、功耗优化、信号完整性、可靠性设计等,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并且用实际的案例来佐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自动化”的部分,它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脚本和高级约束来提升设计效率,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快速迭代的项目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书里对不同EDA工具的优劣势对比分析也很到位,不像有些书那样只偏重某一个工具,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帮助我们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工具链。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点点鼠标的“操作工”,而是能够真正理解EDA技术背后原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设计难题的设计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