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定价:30.00元
作者:魏斌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4-01
ISBN:9787543922853
字数:204000
页码:2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教科文行动”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始创,历经三载,熔铸了当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精神,熔铸了科教频道对“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一以贯之的追求,熔铸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科教频道领导、编创、管理等方面电视人的勇气、智慧与心血,熔铸着广大电视观众的希冀,终于成长为一个获得了同行赞誉、具有社会影响力而富于特色的电视文化品牌。 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创立科教频道,电视文化传播始踏上专业化征程。历次“教科文行动”不遗余力,不耽繁复,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也只是经编纬辑了中外文化成果中的不及九牛一毛。但在电子传播时代,它更像是种子,已经不断播撒于广泛的社会受众渴求知识的心田之中。 科教频道于2003年暑期编创的“教科文行动”,分为文学、美育、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综合等7大版块,播出全程历时60多日,全套节目题材广泛,内容充实,视角独特,在生动的声画世界中渗透着深沉哲思与人文关怀。
内容提要
为方便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深层理解和对相关文化知识的掌握,探索一条跨媒体的文化传播途径,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整合“2003年暑期教科文行动”等一批节目资源,将其纳入图书出版之列,并命名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教科文行动——给头脑的基本储存”。 丛书共分8个分册,分别为《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原天文篇)《极具挑战的地球故事》(原地理篇)《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原历史篇)《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原科技篇)《古今中外的文学盛宴》(原文学篇)《艺术殿堂的心动之旅》(原综合篇)《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原自然篇)《科技发明的历史长河》(原天工开物)。 这样,电视“教科文行动”终于带着蓬勃的姿采走出电视,落实到广大观众及读者的手中、心中。观众、读者如在阅读中感到一些或契合或启迪或便利,就算是科教频道电视人借《教科文行动》丛书的出版而送上的点点金沙吧。 ·没有艰涩的文字,离开枯燥的通史,寻找历史的断面; ·牵回失落的文明,追溯往昔的灿烂; ·发现不为人知的秘密,再现历史细节。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留白”艺术。它没有直接告诉你“这就是失落的世界遗产”,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线索和引导,让我自己去“填写”那些失落的名字。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我会在读完之后,立刻去搜索那些可能符合书中描述的地点和文明,并尝试将书中的信息与我的知识库进行匹配。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其有趣的过程。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读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险家。我开始对那些历史上曾经存在,但如今却踪迹难寻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曾经的辉煌,那些曾经的智慧,都仿佛隐藏在书页的缝隙中,等待我去发掘。我相信,这本《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张藏宝图,它指引着我踏上寻找人类文明遗珠的征程。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警惕。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哲学课”。它没有给我一份直接的“失落世界遗产清单”,而是通过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让我去思考“失落”本身意味着什么。作者似乎在探讨,究竟是什么让一座曾经辉煌的文明最终走向了衰败和消亡?是自然灾害?是战争?还是文明自身的局限性?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铺垫和引导,让我自己去寻找属于我的答案。我反复回味书中的一些段落,那些关于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社会动荡的隐喻,在当今世界显得尤为真实。我开始反思,我们引以为傲的现代文明,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危机?那些曾经的“世界遗产”,它们的“失落”是否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讲述故事,而是激发一种思考模式。我会在读完每一章节后,停下来,静静地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将这些问题与我所了解的世界联系起来。这种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比被动接受信息要深刻得多。我开始留意新闻报道中的一些事件,试着从书中获得的视角去解读它们,去思考它们可能对未来产生的长远影响。
评分不得不说,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具感染力。虽然书中没有具体列出“失落的世界遗产”的名称,但通过对历史事件、地理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深刻剖析,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些曾经存在的、如今却已面目全非的伟大文明。他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伟力,以及人类文明在其中的渺小与顽强。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考古挖掘,每一次阅读都像是拨开一层又一层的尘土,去触碰那些久远的记忆。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于那些失落文明的惋惜。他并没有将这些失落的遗产仅仅视为冰冷的遗迹,而是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故事。我能想象出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梦想与追求,以及最终被时间吞噬的命运。这种共情式的阅读,让我对“世界遗产”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存在,更是人类文明的缩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给我一份现成的“失落世界遗产”清单,而是通过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引发了我对“失落”本身的思考。作者似乎在探讨,是什么让一个文明走向了衰败和消亡?是环境的剧变?是技术的停滞?还是人类自身的局限性?这些问题,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我能够在书中找到许多关于这些问题的线索和思考方向,并尝试将它们与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这种“主动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阅读体验。我开始对那些曾经辉煌,但如今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从书中获得的启发,去进一步探索它们。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在于它教会我如何“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它没有直接展示“失落的世界遗产”的图像和文字,而是通过作者的笔触,让我能够“想象”出它们曾经的辉煌,以及它们最终“失落”的原因。这种“看不见”的呈现方式,反而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而这本书就是那张指引方向的地图,它没有告诉我最终的目的地,但它告诉我如何去寻找。我开始在脑海中构建出那些曾经繁荣的城市,那些伟大的建筑,以及那些曾经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这种精神上的“再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独特而深刻的阅读体验。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世界遗产,不仅仅是物质的遗迹,更是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智慧、文化和故事。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场与历史对话的邀请。它没有直接告诉我“这就是失落的世界遗产”,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线索和启发,让我自己去“寻找”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宝藏。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能够将那些冰冷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让我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那些曾经辉煌的文明所经历的兴衰变迁。我会在读完每一章节后,停下来,反复咀嚼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并尝试将其与我所了解的世界联系起来。这种主动的思考和联想,让这本书的内容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世界遗产,不仅仅是那些被保存下来的建筑和文物,更是那些曾经闪耀过,但如今已经消逝的文明所留下的智慧和启示。
评分这本《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如同一个穿越时空的信使,它没有直接将我拉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而是先在我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我读过许多关于历史和地理的书籍,但很少有哪一本能让我如此心潮澎湃,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些曾经辉煌但如今已消逝文明的脉搏。书的封面设计就带有一种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索封面背后隐藏的秘密。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那些失落的遗迹时所营造的氛围,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赞叹,又不乏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神上的探险,我仿佛能听到古老的呼唤,感受到那些文明留下的痕迹。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泛黄的图片转化为鲜活的场景,让我得以在脑海中构建出那些宏伟的建筑、繁华的城市,以及那些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即使这本书没有直接列举具体的失落世界遗产,它所引发的思考和想象,已经足够让人沉醉。我开始在脑海中搜寻那些我曾经听说过,或者在纪录片中见过的、如今可能已不再完整的遗迹,并试图将作者在书中暗示的线索与之联系起来。这种“寻找”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意义。它鼓励我去主动探索,去发掘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宝藏,去理解人类文明的脆弱与坚韧。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有感染力,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历史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探索故事。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去“感受”那些失落的世界遗产。它没有直接罗列出具体的名称,而是通过对历史进程、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深入剖析,让我自己去“脑补”出那些曾经的辉煌。我会在读完之后,迫不及待地去搜索那些符合书中描述的、可能被遗忘的文明,并尝试将书中的信息与我现有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是一种非常主动的学习方式,也让我对“世界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物质的遗迹,更是人类文明的缩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相当深厚,字里行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关怀。虽然它没有给我一份可以直接查询的“失落的世界遗产”目录,但它却为我打开了一个思考“失落”的全新视角。作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类文明兴衰的对比分析,让我深刻体会到,所谓的“永恒”在时间的洪流面前是多么的脆弱。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那些被遗忘的文明的深深惋惜,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关注那些被成功申遗、被妥善保护的世界遗产,而是开始关注那些可能正在逐渐消失,或者已经被遗忘的角落。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更好地保护那些依然存在的、属于全人类的宝贵遗产。这本书所带来的思考,是超越了单纯的知识获取,它触及到了人类文明的本质和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以一种说教的口吻,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去探索“失落”的世界。它没有提供一份可以直接填写的“失落世界遗产”名单,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社会变迁、以及自然力量的深刻剖析,让我自己去思考,究竟是什么让那些曾经伟大的文明走向了消亡。这种“留白”式的表达,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我会在读完之后,迫不及待地去搜索那些可能符合书中描述的、已经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并尝试将书中的信息与我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比被动接受知识要有趣得多。我开始更加关注那些被低估的、或者被忽视的历史时期和文明,并试图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