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林业工程概论(高)(11)
定价:28.00元
作者:赵尘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3849169
字数:396000
页码:2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的基本内容覆盖林业工程的三大专业领域:森林工程、木材加工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包括各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产品和方法等,涉及了各学科、专业领域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本教材的特点有三:一是知识较全面,全方位地涵盖了林业工程、森林工业的基本知识,展示了学科的全貌,二是体系较新颖,把森林工程、木材加工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三者有机地结合,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三是适应初学者,内容反映一般专业知识,理论通俗易懂。
目录
前言
第1篇 森林工程
第1章 森林资源与森林工程
1.1 关于森林、资源、工程、科学、技术的概念
1.2 中国森林资源
1.3 世界森林资源
1.4 森林的效益
1.5 森林工程概述
1.6 森林工程学科
复习思考题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第2章 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工程
2.1 森林营造
2.2 森林抚育与更新
2.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4 水土保持与防护林工程
2.5 森林防火灭火工程
2.6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程
2.7 荒漠化防治工程
复习思考题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第3章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3.1 森林采运工程
3.2 竹类资源的利用
3.3 森林景观利用
复习思考题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第4章 林区道路与运输工程
4.1 林道及林道网
4.2 林道建设
4.3 林道养护
4.4 道路运输
4.5 水路运输
复习思考题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第5章 森林作业技术与管理
5.1 森林作业的特点
5.2 森林作业技术
5.3 森林作业机械
5.4 森林作业管理
5.5 森林作业与环境
复习思考题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第6章 森工市场经济学
第2篇 木材加工工程
第7章 木材加工概述
第8章 制材
第9章 木材干燥
第10章 人造板生产工艺
第11章 人造板表面装饰
第12章 木材材质的改良
第13章 木家具生产工艺
第3篇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第14章 林产化工概述
第15章 松香、松节油生产
第16章 栲胶生产
第17章 植物原料水解工艺
第18章 木材热解及活性炭生产
第19章 木材制浆与造纸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林业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怀,也许是源于小时候在乡间度过的时光,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林,清新的空气,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林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砍伐树木,它是一个涉及生态、经济、社会多方面效益的综合性学科。而“林业工程”这个词,更是让我联想到了一系列严谨的科学流程和工程技术。这本书,一本《林业工程概论》,就像是为我这样一个对林业怀有朴素情感,又渴望深入了解其背后科学体系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希望它能引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让我明白,我们所看到的绿水青山,背后蕴含着多少科学的智慧和严谨的工程实践。它是否能够在我心中播下对林业工程的初步理解的种子,并随着阅读的深入而逐渐发芽,让我能够用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森林,这是我阅读这本书最期待的。
评分这本《林业工程概论》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一直认为,林业工程是一个既关乎生态环境,又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它不仅需要我们对自然有深厚的敬畏之心,更需要我们运用科学严谨的工程技术来指导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林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比如如何进行科学的森林资源调查和评估,如何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和采伐计划,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来提高木材的利用效率和附加值。同时,我也想了解,在当今社会,林业工程在生态修复、碳汇林建设等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工程手段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评分我总觉得,每一棵树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关于时间、生长和生命的宏大叙事。而林业工程,就是将这种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林业工程概论》这个书名,立刻就吸引了我。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走进林业工程的殿堂。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林业工程的核心理念,比如如何进行科学的森林经营,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同时,我也想了解,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会涉及到哪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比如,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如何设计和实施高效的采伐方案,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森林的更新和改造,以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评分我一直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而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更是让我着迷。林业工程,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和宏大的词汇,在我看来,就是人类利用智慧和技术,与森林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本《林业工程概论》,正是我渴望了解这个领域的一扇窗户。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揭示林业工程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如何科学地进行森林的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如何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如何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森林资源,以确保其永续利用。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让我了解到,在实际的林业工程操作中,会涉及到哪些具体的工程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如何能够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林业产品和服务。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印刷质量相当不错,墨迹浓郁,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注意到书中插图和图表的运用也相当普遍,这对于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流程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我一直认为,好的教材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应该懂得如何用视觉化的方式来呈现知识,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内容的精髓。希望这些图表能够生动地展示出林业工程中的各种技术和实践,比如如何进行科学的森林采伐、如何进行造林规划、如何监测森林健康等等。我个人对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尤为感兴趣,这些都是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林业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本书能否在这方面提供详实且具有操作性的信息,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在阅读一本关于林业工程的书籍之前,我总会想象着书中的内容会是怎样的。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穿越层层叠叠的绿色,去理解森林的生命密码。林业工程,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树木的种植和砍伐,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含了从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经营,到木材的收集、加工、利用,再到森林生态的保护和修复等诸多环节。我希望这本《林业工程概论》能够为我系统地介绍这些内容,让我能够对整个林业工程的链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尤其想了解,在现代化林业工程中,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测量技术来评估森林的蓄积量,如何利用工程学的原理来优化采伐的设计,以及如何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一种朴实却又不失专业感的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与林业相关的。封面上那棵挺拔的松树,线条勾勒得很有力量,仿佛能感受到森林深处的呼吸。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容,但光是这个封面,就勾起了我对林业这个行业的无限好奇。我一直觉得,森林不仅仅是树木的集合,更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而林业工程,在我看来,就是将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这片绿色宝藏,使其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和发展。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个领域的窗户,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背后,究竟蕴含着多少智慧和努力。书名中的“概论”二字,也暗示了它会对我这个初学者非常友好,应该会系统地介绍林业工程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停留在某个细枝末节。我希望它能为我建立起一个扎实的知识框架,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一个初步但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林业工程概论》的出版,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获得了一本教材,更像是开启了一段探索之旅。我一直认为,林业工程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领域,它承载着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希望,也守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林业工程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技术,比如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经营、管理,以及与这些环节相关的工程学原理。我想了解,如何才能科学地预测森林的生长周期,如何才能优化木材的采伐和利用效率,如何才能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能够填补我在这一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林业工程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我对森林的热爱,源于大自然最原始的呼唤。而林业工程,在我看来,就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去理解、去守护、去更好地利用这片宝贵的绿色财富。《林业工程概论》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深入了解的渴望。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视角,让我明白林业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伐木,而是一个涉及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复杂体系。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的森林生长预测,如何优化木材的采伐技术,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我领略到林业工程的魅力,并认识到它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评分从书的装帧来看,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出品,本身就自带一种质量的保证。他们作为国内林业领域的专业出版机构,其出版的书籍往往在学术严谨性和内容权威性上有着较高的声誉。我一直相信,一本好的学术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其背后所体现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入的研究精神。《林业工程概论》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获得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林业工程师作为我的引路人。我希望它能够系统地梳理林业工程的学科体系,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工程技术的应用层面。我尤其好奇,它是否会涵盖当前林业工程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比如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或者大数据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