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 | |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秉承霍恩比开创的学习型词典的理念,在多个方面有所创新。如收录更多社会热点词汇及英语国家广泛流行的词语,增收百科词汇;更加注重语言的生成性,动词用法模式更加直观合理;新设“词语搭配”和“用语库”等用法说明,辨析常见疑难问题;新增“牛津写作指南”,涵盖14个有关写作项目,与配套光盘的iWriter软件一道使用,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凡此种种,皆见这部词典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编纂宗旨。 1.一部畅销,销量遥遥*先的英语学习词典。英语词典,销量遥遥*先,平均每分钟销售2.16册。 2.一部科学严谨,*具性的英语学习词典。的专家,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铸就**的专业品质。 3.一部与时俱进,*富创新精神的英语学习词典。新增20%内容,包括1000新词、78页全彩图解词汇、5000余项正文修订。 4.一部关注应用,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的英语学习词典。搭配互动写作软件iWriter,可与49页牛津写作指南配合使用,迅速提高写作能力。 |
| 内容简介 | |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为世所认可的英语学习词典,自1948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5000万册,惠及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学子。第八版较之前版多有突破,更为实用和准确,充分满足读者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需求,突出学习功能。双解版汉译紧贴英文原义,符合汉语表述方式。《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是案头的英语工具书。 (1)184500单词、短语和释义:英美并重 (2)1000新词:贴近时代,求新求确 (3)5000余项正文修订:精益求精 (4)49页牛津写作指南:教授14个有关写作的项目 (5)78页图解词汇扩充:图文并茂,提升记忆效果 (6)28个专业的学术词汇:全新标注 (7)68页参考信息:全面实用 (8)8类用法说明:析难解疑 (9)配套光盘iWriter:交互式软件,指导写作 (10)较第七版内容增加20% 光盘内容 牛津iWriter光盘软件:一款可以帮助使用者构思、写作、检查英语作文的互动式软件。 想写好英文并不容易——这是众多学生的心声,也是众多老师的忠告。牛津iWriter光盘软件和牛津写作指南为英语学习者量身打造,为其构思、写作、检查英语作文提供全程帮助。 利用牛津iWriter写作 (1)对比文(4种) (2)议论文(2种) (3)口头报告 (4)报告数据(图表) (5)报告数据(饼分图) ( ...... |
| 目录 | |
| Introduction by The Commer Press (Simplified characters edition) 商务印书馆出版前言(简体汉字本) Advisers of the English Edition 英文版顾问名单 Introduction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Ltd (Orthodox characters edition) 牛津大学出版社(*国)有限公司出版说明(繁体汉字本) Advisory Board and Editorial Team of the English—Chinese Edition 英汉双解版顾问及编辑人员名单 Preface by Lu Gusun 陆谷孙序 Preface by joseph S M Lau 刘绍铭序 Preface by Jerome Su 苏正隆序 Translator's Preface 编译者序 Foreword to the English Edition 英文版序言(附译文) Words from a Hornby Scholar 霍恩比奖学金学人的话(附译文) Abbreviations and symbols used in the dictionary 本词典使用的缩写和符号 Labels used in the dictionary 本词典使用的标识 Key to dictionary entries 本词典词条用法 Numbers 数字 The Dictioinary词典正文 Oxford Writing Tutor牛津写作指南 Visual Vocabulary Builder图解词汇扩充 Reference Section参考信息 |
从书的物理构造上来说,这次的“新版精装版”简直是一个笑话。我购买词典的目的是为了经常翻阅、随手查阅,它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磨损。然而,这本精装书的装订质量低劣得令人发指。书脊在第三次大范围翻阅后,就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松动,边缘的纸张毛边也处理得非常粗糙,仿佛是匆忙赶工的产物。更糟糕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美观”的效果,书页的裁切似乎没有做到完全对齐,导致某些页面的边缘参差不齐,拿在手里完全没有一本长期使用工具书应有的厚实感和可靠性。我深知精装本通常意味着耐用,但这本词典给我的感觉却是“脆弱的假象”。我甚至不敢把它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打开到中间部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整本书散架。对于一本定位为“常备工具书”的产品,这种堪忧的物理耐用性,是对使用者便利性的极大不尊重。
评分这本词典的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上的灾难,每一个跨页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毫无章法的字体和字号的狂欢。我拿到它的时候,心里还怀着对“牛津高阶”金字招牌的无限敬意,想着这必定是印刷和设计的典范。结果呢?打开一看,内页的留白少得可怜,感觉内容被硬生生地塞进了那几厘米的宽度里,眼睛稍微走神一下,就得费劲地重新定位到正确的词条上。更别提那些例句的字体了,有些细得像蚊子腿,有些又突然粗壮起来,仿佛是不同时代的印刷机在互相打架。我尝试着用它来快速查阅一些复杂的词组搭配,结果光是辨认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和不连贯的排版,就已经消耗了我大半的耐心和精力。这哪里是学习工具,分明是考验我视力的“越狱”挑战。作为一本需要高频率使用的工具书,它的阅读体验无疑是极度糟糕的,这已经超越了个人偏好的范畴,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我真希望商务印书馆在重新精装的同时,也能请一位真正懂得“阅读体验”的设计师来操刀,而不是仅仅关注如何把更多的信息塞进有限的空间里,而牺牲了最基本的易读性。这份对阅读舒适度的漠视,让我在每次翻开它时,都忍不住想回到我那本旧得掉渣,但排版清晰的平装版。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收录新词汇和新用法方面的更新速度,显得相当迟缓和保守。语言是活的,尤其是英语,新词汇、网络用语和最新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作为号称与时俱进的“新版”,我对它在收录近几年内出现的高频新词和流行表达时的表现感到失望。当我试图查找一些在近五年内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上的热词时,发现其中许多要么干脆没有收录,要么给出的解释非常滞后,明显是几年前的定义。这使得我在阅读当代英文原著或理解实时语境时,依然需要依赖电子资源来补充这些“活的”词汇。一本顶级的工具书,其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当前语言生态的捕捉能力。如果它像一个活化石一样固守着旧有的词汇库,那么它在“高阶学习”中的实用性就会大打折扣,变成了一本更适合研究历史语言的参考书,而非指导当代交流的利器。
评分关于那个所谓的“配光盘”,我简直要为它付出的额外成本感到愤怒。在这个时代,光盘早就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但这本书居然还煞有介事地把它作为一个卖点。我满怀期待地想看看,这光盘里是否能提供一些在线学习资源、发音练习,或者至少是可检索的电子文本。然而,我的电脑——一台性能稳定、系统绝对兼容的主流设备——根本无法顺利识别这个光盘的内容。它要么提示“读取错误”,要么就是卡在那个简陋的安装界面,显示着十年前的界面设计风格。更别提,即使用尽了各种方法终于让它“运行”起来,里面的内容也陈旧得令人发指,界面操作逻辑混乱,简直就是对现代用户习惯的公然挑衅。我最终放弃了与这个“数字遗迹”的抗争,转而使用手机App或在线词典。花钱买一个根本无法使用的附属品,这让我对这本词典的整体质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种对技术进步的滞后和对消费者体验的漠视,让这本高阶词典的价值大打折扣,更像是一个库存积压的过时产品被强行打包出售。
评分我必须吐槽一下这本词典在处理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解释上的深度不足。既然是“高阶”并且是面向中国学习者的双解版本,我期望它能在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词汇或者英美文化特有的习语上,给予更深入、更细致的剖析。举个例子,当涉及到一些法律、医学或哲学领域的专业名词时,它给出的解释往往是过于笼统和表层的,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转换,缺乏对该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精确含义的挖掘。我不得不每次都去查阅更专业的英英词典,才能真正理解那个词汇的“重量”和使用禁忌。这种“高阶”的名称与其实际提供的解释深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于一个进阶学习者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语境、历史渊源和使用规范的指导。如果只是为了查阅日常用词,市面上任何一本简明词典都能胜任,何必为这本厚重的工具书支付溢价?它的“双解”似乎更像是浅尝辄止的对译,而非真正的深度融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