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雲南木薯
定價:30.00元
售價:22.8元,便宜7.2元,摺扣76
作者:劉光華,楊秀峰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09229242
字數:
頁碼:10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雲南木薯》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帶經濟作物研究所、雲南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雲南省科普資源信息中心、保山全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工作者實踐與理論相結閤的工作成果。介紹瞭木薯基本知識、木薯高效栽培技術、雲南木薯加工現狀和發展、雲南木薯産業的重要意義等,將對促進雲南木薯産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序
前言
章 概述
一、木薯基本知識
二、外木薯分布概況
三、木薯的用途
第二章 雲南的自然地理與熱區概況
一、雲南的自然地理概況
二、雲南熱區概況
第三章 一木薯在雲南的引種
一、木薯在我國的引種及品種選育
二、木薯在雲南的引種
第四章 雲南木薯生産
一、雲南木薯生産的重要性
二、雲南木薯分布及種植麵積
三、雲南木薯主栽品種介紹
四、雲南木薯高效種植技術
五、雲南木薯加工業現狀
第五章 發展雲南木薯産業的重要意義
一、政治意義
二、經濟意義
三、社會意義
四、生態意義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木薯種質資源描述規範(NY/T 1943-2010)
附錄2 木薯栽培技術規程(DB46/T 105-2007)
附錄3 木薯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範(NY/T 2046-2011)
這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瞭一本關於《雲南木薯》的書籍。作為一個對農業發展和地方特産有著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被這個主題深深吸引。雲南,一直以來都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聞名。而木薯,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在雲南這片土地上,想必有著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種植和發展曆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解答一些疑問:比如,在雲南的各個地區,木薯的種植情況是否存在差異?是否存在一些獨特的栽培技術,是當地農民長期摸索齣來的智慧結晶?劉光華和楊秀峰這兩位作者,他們的專業背景應該能夠為我提供可靠的信息。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木薯的經濟價值,以及它對當地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可能産生的影響。此外,我還會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到木薯在食品加工、工業原料等方麵的應用,這些都能讓我更全麵地認識這種作物。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一種植物的介紹,更是對雲南這片土地上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評分這本書剛拿到手,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但光是翻看目錄和作者信息,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期待。雲南,這個我一直心馳神往的地方,那裏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瞭無數奇特而珍貴的物種。而木薯,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雲南這片土地上又會展現齣怎樣的風貌?劉光華和楊秀峰兩位作者的名字,我之前在一些植物學或農學相關的文章中也曾見過,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聲望,無疑為這本書增添瞭份量。我猜測,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對木薯的物種介紹,而是會深入探討它在雲南的種植曆史、栽培技術、經濟價值,甚至可能還會涉及它在當地居民生活中的角色。我甚至幻想,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木薯不同品種的圖片,它們的形態各異,顔色也可能韆差萬彆,這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另外,對於“雲”這個字,總是帶著一種朦朧的美感,我想象中的雲南木薯,或許就帶著這樣一份地域特有的氣質,在書籍的字裏行間流淌。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兩位作者會以怎樣的方式,將這片土地上木薯的故事娓娓道來。
評分當我看到《雲南木薯》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關於雲南的種種美好想象。那裏的陽光、雨露、土壤,都賦予瞭萬物獨特的生命力。而木薯,作為一種與土地息息相關的作物,在雲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想必會生長齣彆樣的風采。劉光華和楊秀峰這二位作者的名字,雖然對我來說是全新的,但這份陌生感反而增添瞭一絲神秘的吸引力,讓我迫切想要瞭解他們是如何將雲南木薯的研究成果呈現在我麵前的。我猜測,這本書不會僅僅是枯燥的學術論文集,而是會以一種更生動、更具故事性的方式,講述木薯在雲南的發展曆程。或許會包含一些當地農民的訪談,分享他們與木薯打交道的點滴故事,或者介紹一些成功的種植案例。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木薯的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難題,以及這些研究成果是如何幫助雲南的木薯産業不斷進步的。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扇瞭解雲南農業發展、深入理解當地生態環境的窗口。
評分拿到《雲南木薯》這本書,我的內心湧動著一種探索未知的好奇。我對雲南的印象,總是與奇特的地理風貌和多樣的民族文化聯係在一起,而木薯,這個在許多地方都是主食的作物,在雲南會呈現齣怎樣的獨特故事?作者劉光華和楊秀峰的名字,雖然我並不熟悉,但這反而激發瞭我想要去瞭解他們的研究動力。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從一個宏觀的角度,講述木薯在雲南的引進、發展和演變過程,也許還會追溯到它的起源,並分析其在雲南適應性的根源。我期待書中能有詳細的圖文資料,展示雲南不同地區木薯的生長環境、植株形態,甚至是一些罕見的變異品種。更讓我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木薯在雲南的經濟地位,它如何成為當地農民的經濟支柱,以及其産品如何通過各種渠道走嚮市場,甚至可能走嚮國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種作物,更是關於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生動寫照,我渴望從中汲取知識,拓寬視野。
評分我是一個對地方特色作物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當我在書店的角落裏偶然發現這本《雲南木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雖然我本人並非專業人士,但我對知識的渴求是無窮的。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樸素,卻透露齣一種沉甸甸的學術感,讓我覺得它一定蘊含著豐富的信息。我最感興趣的是,這本書會如何解讀木薯與雲南這片土地的深層聯係。僅僅是“雲南”這個地理坐標,就足以引發我無限的遐想。它會講述木薯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嗎?它在當地的生長過程中,是否與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發生瞭有趣的互動?兩位作者,劉光華和楊秀峰,他們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嚴謹和專業的韻味,我期待他們能夠用詳實的數據和深入的分析,為我揭示木薯在雲南的生長奧秘。我猜測,書中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木薯營養成分、加工方法,甚至可能涉及一些地方性的傳統食用方式。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可以看到一個我未曾深入瞭解過的雲南,一個與木薯緊密相連的雲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