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反应心理学
定价:32.00元
作者:裴玲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1060468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相信将会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目录
01交际心理学: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
首因效应:初次相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 2
近因效应:有好的开始,更要有好的结尾 / 6
邻里效应:热情对待和关心身边亲近的人,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报酬 / 10
亲和力效应:面带微笑,表现亲和,驾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 13
幽默效应:幽默是一种润滑剂,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有趣 / 19
自己人效应:拉近距离,消除隔阂,让人无法拒绝 / 24
名字效应: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既是一种礼貌,又是一种感情投资 / 28
相互吸引定律:人们都喜欢跟喜欢自己的人交往 / 31
02待人处世心理学:怎样赢得他人的友谊
学会尊重: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 36
投射效应: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时也要了解其真正的需求 / 39
超限效应:说话做事要注意对方的心理承受度,不要适得其反 / 42
宽容之心:要有宽阔的胸襟,对他人不能苛求 / 46
让步效应:给人以心理上的台阶,让他觉得占到了便宜 / 50
吃亏不亏:做人做事应该明里吃亏、暗中得利 / 53
感情投资:真诚关心,培养感情,换来对方由衷地喜欢和支持 / 57
互惠效应:得到别人的好处后,会感到有回报的义务 / 62
助人思维:帮助别人的时候,受益的常常是我们自己 / 65
求同存异:把自己融入对方,减少差异,达成共识 / 69
合作思维:社会是共生的,人们需要充分合作 / 72
双赢法则:在尊重各自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共同利益 / 75
03职场成功心理学:应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工作
杜利奥定律:工作不仅仅只为了生存,你应对此倾注热忱 / 80
态度致胜:将你的个性投入到工作之中,爱并努力着 / 85
向上的心态: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 / 89
主动效应:不用别人告诉你,也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 92
敬业精神:工作没有大小之分,用心干好当下每件事 / 95
专注精神:专心致志于一件事,对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和执著的追求 / 99
团队意识:注重协作,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后盾 / 104
古德定律:充分沟通,了解对方需求,并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 108
华盛顿合作定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半功倍 / 111
04回归自我,审视内心,生命因你而精彩!
杜根定律:追根溯源,凡事成败取决于一心 / 116
自我赏识:世界只有一个你,你的作用不可替代 / 119
手表定律:替自己做主,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 / 123
韦奇定律:排除干扰,坚守信念,让希望之火永不淹灭 / 127
价值认定:只要多尝试,你就可以实现心中所期盼的一切 / 131
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能赢,就能赢 / 134
暗示的力量:有效引导自我暗示发挥其正面的作用 / 136
跳蚤现象:突破内心的藩篱,不要自我设限 / 141
自知之明:不要盲目自信,须知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负 / 144
自我接受:即使有瑕疵,那也是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146
消除心理落差:人生目标要现实一点,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 / 151
05情绪心理学:掌控情绪,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情绪效应:发生什么样的事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状态 / 156
情绪转换器:很多事情的发生与否,取决你如何掌控情绪 / 159
巴纳姆效应:不要轻易因别人的情绪而影响了自己 / 162
踢猫效应: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容易造成一群人的连锁反应 / 166
表情克制:不形于色、把喜怒哀乐装在兜里 / 169
即使遇到生活的烦恼,也要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安全之中 / 173
果断丢弃“情绪包袱”,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明天 / 176
修筑堤坝不如引流疏导,总之要让情绪发泄得恰到好处 / 179
愤怒就像火山,不仅会伤及别人,也会灼伤自己 / 183
每当恐惧不安的时候,要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被焦虑压倒 / 186
碰到紧急情况,心烦意乱不如保持静默,冷静寻找出路 / 189
摆脱“齐氏效应”的困扰,从紧张压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 191
06追求身心健康,创造美好人生
心理的力量无穷无尽,以积极健康的意念激发出积极健康的心理 / 196
人的健康不仅仅指强健的体魄,也必须包含心理的因素 / 199
调节心理的失衡状态,加重补偿功能的砝码以恢复平衡 / 203
抛弃杂念,修身养神,从内心中寻找宁静 / 206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摆脱心理的贫穷 / 213
从平凡中窥见浪漫,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 218
心是快乐的根,只要下定决心要拥有幸福,你就会得到幸福 / 221
作者介绍
裴玲:心理咨询师,图书撰稿人。长期钻研于励志,情感,心理学类图书,出版了《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给心灵洗个澡》、《与心灵有个约会》、《人生随时都可以开始》《博弈心理学》等作品。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往往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比我们说出口的语言更有力量,也更能揭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微反应心理学》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探索欲。裴玲老师的这部作品,我认为它是一扇打开人类内心世界的窗户。我喜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像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书籍,而是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去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我曾经有过很多因为不了解对方而产生的误会,也曾因为错失了对方细微的信号而感到懊恼。这本书的出现,我相信能够帮助我填补这些认知的空白。它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微表情翻译官”,让我能够读懂那些一闪而过的细微信号,从而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加理解他人。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成为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一大利器。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是一把能够解锁人类内心奥秘的金钥匙。最近,我幸运地拥有了《微反应心理学》这本大作,这本书由裴玲老师倾情著述,光是想到能够跟随她的脚步一同探索人类细微心理活动,我就感到无比的兴奋。我喜欢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它不像一些厚重的学术专著那样让人感到压抑,反而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和人性的洞察。从书本的装帧设计到文字的排版,都透露出一种严谨而不失亲和力的风格。我个人尤其关注那些“看不见的”沟通信息,比如一个人不经意间的小动作、一瞬间的表情变化,这些往往比语言更能真实地反映内心的想法。这本书正是聚焦于此,探讨如何通过解读这些“微反应”来洞察人心。我设想,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更准确地识别谎言,甚至在谈判或社交场合中获得先机。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一个能帮助我提升洞察力的“指南针”,让我对即将展开的知识旅程充满期待。
评分我对心理学的研究一直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尤其对那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工具”更是趋之若鹜。《微反应心理学》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裴玲老师的这部作品,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门深入人心的艺术。我喜欢它的主题,因为它触及了人类行为中最微妙、最真实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在交流中依赖于语言,却忽略了身体本身所传递出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比语言更加诚实。这本书似乎就是引导我们去关注这些“沉默的语言”,去解读那些转瞬即逝的微表情、眼神的细微变化、甚至是不自觉的肢体动作。我想象着,读完这本书,我能在与人交往中更加自信,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情绪和意图,不再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隔阂。它的价值,我认为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评分在书架上看到《微反应心理学》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裴玲老师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专业和信赖感,而“微反应”这个词汇则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很多“潜台词”隐藏在细微之处。那些不经意的眼神、微小的面部表情,甚至身体的细微动作,都可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这本书似乎就是致力于揭示这些隐藏的密码。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能感觉到作者的专业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整本书的叙述风格,在我看来,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乏通俗易懂的表达。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侦探,带着我们一步步去解构和分析那些转瞬即逝的“微反应”。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更多关于人类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从而在与人沟通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更深刻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我相信,这本书所蕴含的知识,将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认识世界和理解他人的大门。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微反应心理学》,光看书名就觉得很吸引人。裴玲老师的名字在心理学领域我有所耳闻,所以对这本书的质量还是挺期待的。拿到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阅读体验很棒。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目录和前言就让我对这本书的架构和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似乎不仅仅是介绍一些心理学理论,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理解他人的微小反应,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这种贴近生活的角度,让我觉得这本书会非常有实用价值,不像有些心理学书籍那样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我个人对人际交往中的细节洞察一直很感兴趣,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错失了理解对方的机会,正是因为忽略了那些一闪而过的表情、细微的肢体语言。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微反应”,从而提升我的沟通和理解能力。这本书的内容,据我粗略翻阅,好像包含了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对书中即将展开的精彩解析充满了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