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手機裏的大世界
定價:128.00元
作者:張佳鑫
齣版社:經濟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196009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內容從淺顯到逐步深入,讓爺爺奶奶輕鬆掌握流行又常用的手機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錶述清晰,邏輯順暢,圖文結閤,更方便瞭老年人群體的閱讀。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智能手機快速入門的四個步驟:*步,每一節或每一個專題的開始,有一段對本節內容的介紹和課程導入。語言幽默且不乏知識性,帶入感強。第二步,環環相扣、圖例清晰,手把手學手機,再也不用擔心學不會瞭。第三步,直觀總結學習要點,一點就透。第四步,每一節內容之後有一段針對本節內容的科技小妙招,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也是對本節知識的一個拓展。
目錄
輯 手把手教您用手機
序 章 不是電話,是手機!………………………… 003
講 我的前世今生………………………………………… 005
第二講 您的“蘋果”與我的“安卓”………………………… 008
章 初次見麵,我是智能機……………………… 011
講 學會與我朝夕相處…………………………………… 013
第二講 首先我也是個尋常的手機…………………………… 018
第三講 您好,來和我聊天吧——手機輸入法… …………… 027
第四講 看,我給您耍幾個小魔術…………………………… 033
第二章 智能手機的智能所在………………………… 039
講 走,我帶您去感受影音世界………………………… 041
第二講 來,我們去信息的海洋裏衝浪……………………… 050
第三講 去吧,我們一起去買買買!——網購與安全… …… 056
第三章 我不是叮當貓,所以請您愛護我…………… 061
講 我的肚子有多大……………………………………… 063
第二講 我體內奔騰而過的文件——文件管理和垃圾處理… 069
第三講 讓我變成您喜歡的樣子——手機設置與美化… …… 074
第四講 人在網上漂,希望不挨刀——安全與保密… ……… 088
第二輯 應知應會的APP
概 述 我們一起玩轉APP……………………………………… 099
專題一 我是一隻小企鵝——… …………………………… 116
專題二 我和我的朋友們——微信… ………………………… 140
專題三 人人都是自媒體——微博… ………………………… 159
專題四 信息社會的齣行方式——滴滴齣行… ……………… 174
專題五 我的手機管傢——360衛士…………………………… 186
專題六 看病找醫生——114預約掛號平颱…………………… 198
專題七 天下大事盡在手中——今日頭條… ………………… 209
專題八 美圖攝影師——美圖秀秀… ………………………… 222
專題九 我的電子相冊——小影… …………………………… 244
專題十 影視萬花筒——愛奇藝… …………………………… 271
專題十一 陽春白雪、下裏巴人隨身聽——音樂… ……… 287
專題十二 網上衝浪的智能滑闆——Safari、UC……… 307
專題十三 網上有朵大大的雲——iCloud、雲… ……… 331
專題十四 我的手機銀行——支付寶… ……………………… 354
專題十五 我的網購生活——… ………………………… 371
後 記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395
作者介紹
張佳鑫,北京郵電大學5G通信專業博士。2011年起開展夕陽再晨科技助老服務,創立“夕陽再晨”公益品牌,利用“互聯網 公益創業”思維,搭建起覆蓋16個城市25萬老人的公益服務平颱,帶動北京、上海、山西、南京、河南、四川、湖南等地幾十所高校誌願者,幫助老年人快速融入信息化社會,助其體驗網絡溝通帶來的生活便利。“夕陽再晨”榮獲中國青年誌願服務大賽金奬,GSVC全球社會企業創業大賽中國區*影響力奬等榮譽。發起人張佳鑫榮獲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身邊好人、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樣、北京市首批五星級誌願者、感動海澱十大文明人物、海澱區五四青年奬章等榮譽。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怎麼說呢,一開始看的時候,感覺有點像科普讀物,但讀著讀著,就發現它遠不止於此。張佳鑫先生在《手機裏的大世界》這本書裏,不隻是在講手機的各種功能,更像是在描繪一幅數字時代的宏大畫捲。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算法”的部分,書中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把那些看不見的“幕後推手”給解釋清楚瞭,原來我們看到的很多內容,並不是隨機齣現的,而是被精心“喂養”齣來的。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瀏覽習慣,也開始思考,我究竟是在主動選擇信息,還是被信息所裹挾?書裏還講到瞭手機如何改變我們的社交方式,從麵對麵的交流到虛擬世界的互動,這種轉變帶來的好處和弊端,作者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承認,有時候感覺和遠方的朋友聊天比和身邊的傢人更方便,但書中也提醒瞭我們,這種便利背後可能失去的溫度和情感的深度。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沒有給齣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拋齣瞭更多的問題,引導我們去思考,去辨彆,去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思維的啓迪者,讓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這個與手機息息相關的世界。
評分剛拿到這本《手機裏的大世界》,書名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以前總覺得手機隻是個通訊工具,頂多看看新聞、刷刷視頻,但“大世界”這三個字,瞬間點燃瞭我探索的欲望。翻開書頁,作者張佳鑫的文字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一點點地揭示著這個在我們指尖觸碰到的數字宇宙的廣度和深度。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信息爆炸時代如何保持清醒的討論所吸引,在這個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難辨的年代,學會辨彆、篩選和深度思考變得尤為重要。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手機能做什麼,而是深入剖析瞭手機背後的技術邏輯、社會影響,甚至是它如何悄然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讀到關於“信息繭房”的部分,我深有感觸,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警醒瞭自己要主動跳齣舒適區,接觸更多元的觀點。這本書讓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們手中的小小的設備,連接的並非隻是一個個信息節點,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世界,一段段真實的故事,甚至是一次次思想的碰撞。它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更廣闊知識海洋的大門,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手機世界”,充滿瞭探索的動力和對未知的好奇。
評分《手機裏的大世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場盛大的數字嘉年華中,找到瞭一位睿智的嚮導。張佳鑫先生的敘述角度非常獨特,他並沒有拘泥於手機本身的技術參數,而是將目光聚焦於手機對人類社會和個體心理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著迷於書中關於“知識獲取的去中心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挑戰的論述。過去,我們依賴於權威的知識來源,而現在,信息幾乎觸手可及,但這同時也帶來瞭信息過載和辨彆真僞的難題。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在這個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如何纔能真正地吸收有價值的知識,而不是被海量信息所淹沒。而且,作者對“算法推薦”的分析,簡直是把我之前模糊的感受具象化瞭。原來,我們以為的“個性化”,很多時候是被算法精心“定製”齣來的。這讓我對自己的信息消費習慣進行瞭深刻的反思,也警惕瞭自己要主動尋求多元化的信息輸入,避免陷入算法設定的“舒適區”。這本書的寫作,沒有浮誇的辭藻,隻有深刻的洞察和真誠的提醒,它像一盞燈,照亮瞭我們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數字世界裏前行的道路,也激發瞭我探索這個“大世界”更深層奧秘的渴望。
評分坦白說,《手機裏的大世界》這本書,比我想象中要“硬核”不少。我原本以為會看到很多關於手機APP的推薦,或者是一些使用技巧,但張佳鑫先生的視角顯然更高遠。他探討的更多是手機作為一種媒介,它如何滲透到社會結構、文化演變,甚至是個體心理的方方麵麵。比如,書中關於“數字鴻溝”的章節,讓我意識到,雖然我們都覺得手機普及瞭,但不同群體在接觸和使用手機方麵依然存在巨大的差異,這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社會不平等。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更是社會公平的問題。另外,作者對“碎片化閱讀”現象的分析也十分到位,他指齣,雖然碎片化閱讀讓我們能快速獲取大量信息,但長期以往,可能會削弱我們深度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我承認,我平時也經常是“秒讀”狀態,看到這本書纔開始反思,這種習慣是否正在侵蝕我深入理解事物的能力。書中有大量引用和案例,讓論證過程顯得十分紮實,不像是一些泛泛而談的論調。它迫使我跳齣手機本身的功能性去思考,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社會和人文背景下進行審視,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手機和數字時代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讀完《手機裏的大世界》,我感覺腦子裏的東西好像被重新梳理瞭一遍。作者張佳鑫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直接批判手機,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敘述,讓我們自己去體會手機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注意力經濟”的討論,原來我們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手機上,很多時候是被精心設計的“鈎子”所吸引。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時間管理,以及我到底把注意力花在瞭哪裏。它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很多不自知的習慣和依賴。而且,書中對“虛擬身份”和“現實身份”的界定也引發瞭我很多思考。我們在手機上塑造的形象,是否真實?它與我們在現實中的樣子,又有多大的差距?這種模糊的界限,對我們的自我認知又會有怎樣的影響?作者並沒有給齣絕對的答案,而是鼓勵我們保持警惕,審慎對待虛擬世界的自己。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具有感染力,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溫度,仿佛在與一位智者對話,他循循善誘,引導你走嚮更清晰的認知。它讓我意識到,這個我們天天捧在手裏的小玩意兒,背後牽扯著如此復雜而深刻的議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